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教案资料
  • 提问法在初中历史新教材教学中的运用初探
  • 谭嗣同的献身的教学思考
  • 系统分析法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 简论中学乡土抗战史的教学
  • 海龄是爱国将领吗
  • 新课程视角下校本历史选修课的探索与实践
  • 从教案到学案--中学历史教案教学改革尝试
  • 谈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科际联系”
  • 中学历史教学中重难点突破方法例谈
  • 从国民党方面看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原因
  • 最新热门    
     
    中学历史课堂教与学的关系探微

    角度出发,去考虑学生需要学习什么,能够学习什么和怎样去学习。在教学方法上,中学历史课堂也往往是"讲授法"一统天下。因此,中学历史教学很容易滑入"满堂灌"、"填鸭式"的陷阱。错误地理解了课堂上教与学的关系,认为教师是教育的主体,这极不利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启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所以"回归主体"成为当前中学历史课堂迫切需要。

        在教学过程中的诸多因素中,教师到底起着什么样的作用呢?教师虽然不应该是教育的主体,但其重要作用不容抹杀。教师的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在教育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

        关于教师的主导作用,许多学者都做过精辟的论述。卢梭认为"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叶圣陶先生说得更为明确"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盖在于引导启迪,使学生自奋自力,自致其知。非谓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受。"中学历史课堂的教学组织中,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在:激励、启迪、指导学生的历史性思维;教给学生科学的历史学习方法;培养阅读、记忆、思维、表达等中学历史学科能力;使学生具备正确的"历史意识"、"国际意识"、"公民意识",养成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健全的"人格",提高"人文素养"等。

        当然,有效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有条件的。这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改进教学方法。同时,肯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保证其工作的基本条件也是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环境条件。

        二.学生是教育的主体

        肯定教师的主体作用并不意味着否定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育过程的客观规律应当是:教师主导作用正确、完全的实现,其结果必然是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发挥。

        传统观点认为,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完全是一种消极被动接受外来影响的客体。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只需要提高包括他的奖赏、惩罚在内的外部刺激就可以控制学生的学习。在传统中学历史课堂教学关系中,往往没能真正从"学生"、"学生学习的需要"来研究和组织教学内容,确定教学内容的前提仍然是"教"的需要。同时,即使认识到了教育对象心理特征的重要,却不能真正从"学习的规律"出发来安排教学的内容,决定教学内容先后顺序的仍然是"学科体系"。抹杀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常使中学历史课堂组织以"注入式"教学为主,往往造成教师滔滔不绝,一讲到底,学生默默无声地听的局面。这不利于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好奇心与兴趣,更不利于创新性思维的激发与素质教育的开展。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教学重心移到学生学习的一边,应当成为中学历史课堂的改革点。2000年春,教育部颁发新修订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验修订本)》和同年8月颁布的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都进一步传达了历史教育目标转轨的信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重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现代教育观点认为学生在教育活动中,不是消极、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积极参与者,是学习的主人;同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一方面根据自己的意向,需要对教师的影响做出反应,能动地接受教育影响,另一方面,又必须逐渐认识自己的发展状态,形成自我教育的能力,具有自我教育的意志,以促进自身的发展。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这点体现在教育观上表现为"教"转向"学",尽可能变"注入式"为主的"以教师教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为"启发式"为主的"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三.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充分发扬教育民主,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应当成为中学历史教与学关系的新理念

        在明确了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关系的前提下,中学历史课堂应该树立教与学的新理念。从上个世纪末,这个理念正在被绝大多数教师所了解、理解和接受。其主要特征为:

        1.明确历史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提高学生认识历史和现实的能力。传统的中学历史以"主知论"为核心,强调以书本知识的系统传授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为教学目的,往往注重学生是否掌握了书本知识,答题正确与否,成绩是否提高等。新的教学关系则学生的内在变化被为教学目的,即激发学生情感态度的变化,帮助学生建立历史的知识结构,更为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及学习和认识历史的能力,关注学生学习历史后思想感情的变化,而不是记住历史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背现成的结论。

        2.实现由"以课本为本"、"以教师为中心"转化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局面。传统的中学历史课堂类型"以书本为本"、"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根深蒂固,单纯强调教师的"教",忽视学生学习的能动性,信息单向传输,把学生的大脑当作容器,机械地储存教师给予的知识。这种教学方式培养不出有创造精神和能力的人才来。明确了新的教与学关系之后,这要求在中学历史教学中不再片面强调知识的传授,而更加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与能力培养,引导学生主动地追求知识,学会学习。

        3.必须从追求学习的结果转为追求学习的过程。重学习的结果是传统教学观的产物,因为传统的教学观把"掌握知识"看做是课堂的第一要素。而素质教育的理念则把学习动机、兴趣和思维能力看作是基础教育的首要因素。历史学习是一个认识历史的过程。从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知识和理解历史,
    再到对历史现象进行思考(比较、分析、演绎、归纳等),了解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找到历史发展的特征和规律,从而认识历史和现实的过程。中学历史教学如果只强调"学习的结果",必须会走到死记硬背教科书"知识"的应试教育的死胡同里去。只有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历史学习的过程,才有利于历史思维方法的养成,这一点已被众多的历史教师所认同。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