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教案资料
  • 新课程与历史教师角色的转变——继续教育体会
  • 现代教育技术与历史课改教学之我见
  • 历史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历史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 历史复习与联想教学
  • 方明记历史联盟网站的成长历程
  • 高考复习资料选择只一个“精” 字
  • 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开放型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 论二战时期德日法西斯的矛盾
  • 高中生历史学习方式分析
  • 最新热门    
     
    历史教学的趣味导入

    nbsp;                
        二、歌谣导入法
     
        课堂教学中,有目的地用一些相关歌谣导入,能够使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气氛中接受新知识。  学习《明朝君主专制加强》(《中国历史》第二册)一课时,描述元末社会上流传的歌谣:“堂堂大元,奸佞当权。开河变钞祸根源,惹红巾万千”,从而导入对红巾军起义的学习 讲《义和团运动》(《中国历史》第三册)一课时,用歌谣“义和团,起山东,不到三月遍地红。孩童个个拿起刀,保国逞英雄”导入。  讲《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成立》(《中国历史》第三册)一课时,用歌谣导入,能更鲜明地表现辛亥革命的背景:“不用掐,不用算,宣统不过二年半,今年猪吃羊,明年种田不纳粮。”

        三、故事导入法
     
        利用讲故事的方法导入新课,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连升-”的故事家喻户晓,学习《明末农民战争》(《中国历史》第二册)时,讲讲这个故事,引入对魏忠贤等宦官专权的描述,可以加深学生对明末农民战争背景的理解。在学习《古代希腊》(《世界历史》第一册)一课时,“-计”“马拉松长跑”的故事更能增添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教学中,一则短小精悍的故事常常是开启学生学习兴趣的金钥匙,也是增进师生情谊,启迪学生智慧心灵的兴奋剂。

        四、成语导入法
     
        历史教科书上,有许多成语典故,信手拈来,用在教学导入中,颇具特色。如围魏救赵、道路以目、卧薪尝胆、揭竿而起、四面楚歌、约法三章、破釜沉舟、闻鸡起舞、击楫中流、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公车上书、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等。用成语导入,言简意赅,直截了当,字字铿锵,寓意深刻。

        五、节日导入法

        中外历史上,有许多特殊的日子,用它作为导入的引子,也别有新意。如中国历史上,用7月1日引入对“中国-党建立”的学习;用8月1日引入对南昌起义的描述;用10月1日引入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学习。世界史上,用7月4日美国国庆日,引入学习《美国独立战争》(《世界历史》第一册);用7月14日法国国庆日,引入学习法国大革命。节日导入法,独具匠心。在教学实践中恰当运用,常会收到“时”半功倍之效。

        六、审题导入法

        新课伊始,板书课题,进而分析归纳,开宗明义,突出教学中心。例如,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中国历史》第四册)一课时,先审题设疑: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新”表现在哪里?进而概括为“新转折、新政策、新原则、新成就、新目标”,这样顺理成章依次导入学习内容“历史性转折”“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伟大成就”“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教学中,用审题导入,精干简洁,思路清晰,课堂效果极佳。

                      七、衔接导入法
     根据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找准新旧知识的联结点,以旧引新或温故知新。例如,学习《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中国历史》第四册),先回顾“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接着引出“宁汉合流”,导入学习《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学习夏、商、周历史时,用暴君的残暴统治衔接导入效果会更好。夏桀的昏庸、商纣的残忍,周厉王的专制,其结果是毁灭了一代王朝,直接或间接促使了新王朝的建立。这样衔接,前后照应,过渡自然。
     八、对联导入法
     历史教学中,巧妙地引用对联,激发学生的奇思妙想,为突出主题架桥铺路。如学习国统区人民的困苦生活时,引用一副对联“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巧妙设疑,引出国统区人民生活的图景——缺衣(一)少食(十)。学习南宋抗金史实时,用杭州岳飞墓前的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引入,学生在评述中,自然会对岳飞的“精忠报国”和秦桧的“屈辱卖国”留下深刻的印象。学习唐代诗歌,晋代书法及汉赋时,用对联“春风夏雨秋夜月,唐诗晋书汉文章”导入,不仅突出时代特色,而且朗朗上口,便于记忆。

                      九、比拟导入法
    将不相关联的事件形象化连结,展现“导”的幽默诙谐,加深学生的印象。例如,学习《欧洲殖民扩张和殖民主义罪恶》(《世界历史》第一册)一课时,为突出首先开始殖民扩张的国家葡萄牙和西班牙,将其比作是欧洲殖民掠夺中率先侵略的两个“大门牙”,既形象生动又活跃了课堂气氛,使课堂教学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愉快进行。

                      十、类比导入法
      学习世界历史时,用类比导入,加强中外历史知识的联系,于比较中巩固旧知识,接受新概念。例如,学习世界历史《古代亚非文化》一课时,首先引出中国汉字的前身——甲骨文,再引入对古代埃及象形文字、古代西亚楔形文字的讲述,比较中使学生印象更深、兴趣更浓。 学习《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历史》第一册)一课时,首先回顾中国历史上郑和下西洋的壮举: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影响之巨,“史”所罕见,再引入新航路的开辟。通过对比,不但使学生掌握了新航路开辟的背景、条件、成果,帮助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事件,而且激发了学生对祖国古代先进科技成就的自豪感。 学习《日本明治维新》(《世界历史》第一册)一课时,应用类比导入法,突出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的不同影响,加深了新旧知识的联系,更易于学生理解明治维新在历史上的作用,激励学生探求新知。当然,历史课堂教学导入法远不止以上几种。“复习过渡法、提问归纳法、悬念暗示法、演示实验法、图画作业法、谜语游戏法”等等都是常用的方法。采用何种方法导入,取决于课堂结构、教师特点及学生的接受程度。好的导入总是能为课堂教学的有序进行铺路搭桥,或开门见山,或曲折迂回,或承上启下,或温故知新。 因势利“导”,教中“趣导”,由乐趣激发志趣,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求知,寓教于乐,寓学于乐,这才是教学的出发点和根本目的。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