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教案资料
  • 新课程与历史教师角色的转变——继续教育体会
  • 现代教育技术与历史课改教学之我见
  • 历史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历史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 历史复习与联想教学
  • 历史教学的趣味导入
  • 学史致用 灵动思想 启迪智慧——历史问答题解答方法
  • 历史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责任心
  • 重拾初中历史教学中失落的平衡
  • 关于抗日战争历史的一次教学活动
  • 最新热门    
     
    基于网络环境中开展中学历史协作学习活动的探讨

    来丰富封闭的、孤立的课堂教学,极大扩充教学知识量,是学生不在只是学习课本上的内容,而是能开阔思路,看到百家思想。

      在《新航路开辟》这课,我搜集了许多有关新航路的照片,整理编辑了适合中学生阅读的100多篇文字资料,剪辑了二十几段与新航路有关的动画、录像等视频资料,然后按照课文的知识体系,组成《新航路开辟》资料库,上传到K12的资源服务系统中。这些资料中有些是课文内容配有多媒体的图文声像,更多的是课文内容的有效补充,为学生的认知能力、个-好留下发展的空间。我利用超文本特性使资源库中的每条信息以超链接的方式连接着,这种超级链接不同于一般的线性结构,它可按学生的思维进行发散性跳跃。同时又可利用关键字搜索功能,把发散的思维聚焦在某一点。学生根据协作学习过程中知识掌握的需要,直接从K12资源库中查询所需的信息。如,有的小组研究"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学生可键入关键词"因",便可搜索到有关的图片、文字、视频信息。在建设网络资源库时应该①资源库建立的容量大,老师需要掌握基本的收集资料的方法。②可以与学生一起建网,包括资料的查找,建网文字录入等。③找到的资料要进行初步的加工处理,以适合中学生的阅读水平。

      2、信息技术作为信息加工工具
      建设网络资源库是为学生提供资源,学会进行筛选。但要培养学生的加工信息的能力,以达到对大量知识的内化,还要为他们提供信息的加工工具。我在网络环境中为学生提供最常见的工具软件,如字处理软件(如WPS、Word)、信息集成工具(如PowerPoint)、网页制作工具(如FrontPage),还有一些作图、制表的工具。以便学生在协作学习《新航路开辟》这课时,能以所找到的资料为基础,研究学习后做一个与主题相关的研究报告(形式可以是文本、电子文稿、网页等),并向全体同学展示。

      3、信息技术作为协作工具
      同时信息技术作为协作工具还应该为协作学习提供良好的技术基础。计算机网络可以把多个终端连在一起,可以实现资源共享,甚至每一台机都可以完全使用另一台或多台机的磁盘、操作系统及全部应用软件。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网络特性,在电脑上分工合作电子作品等,这无疑赋予协作学习以新的学习方式,以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多边的、立体的互动结构。

      (二)探索了网络环境下的协作学习的基本方式

      《新航路开辟》这课协作学习活动的基本方式是“问题解决”。首先根据学生所学学科与其兴趣确定问题;多个协作者组成协作小组,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进行分工协作,协作者之间互相配合、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利用图书馆或网络查资料,为问题解决提供材料和依据,共同完成某个学习任务,解决问题;问题解决的最终成果可以是报告、展示或论文,也可以汇报。《新航路开辟》一课中我就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让学生研究: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怎样?新航路开辟的路线为什么是这样的开辟?新航路开辟的开辟者为什么冒着巨大的风险去探寻新的航路?其动力何在?新航路开辟对欧洲和世界有什么巨大的影响?新航路开辟与我国明代郑和下西洋有何不同?等等问题,让学生去研究。

      (三)培养网络环境中协作学习的基本方法

      学生在具有良好组织结构的协作小组中学习,其效果远远优于传统的班级组织形式。但学生在开始协作学习时,通常缺少小组协作的方法。可以在学生自由组合的基础上以4-6人为一个学习小组,分别有优秀生和后进生的搭配,并设立一位组织者。这位组织者至关重要,因此他们必须经常培训,教会他们如何激励小组成员、如何组织协调调控小组的学习、如何在小组中发挥自己的榜样示范作用、如何对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进行分工合作等等。

      协作学习中会遇到学习好的学生滔滔不绝发表见解,学困生当陪衬的现象。针对这一点我和学生共同建立一些基本的小组协作的规则:讨论前,小组成员先独立思考,再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其他人认真倾听,文明地提出不同的见解,形成集体的意见。协作学习初期,我发现学生在汇报时一张口就是:“我怎么怎么看”、“我觉得应该如何如何”,学生关注的仍然是自我而不是小组。于是我有意识地不断引导学生谈谈小组在协作学习的过程中有什么收获,回忆在小组协作中谁对你的帮助最大,讲讲小组协作的方法。经过不断地训练,学生基本掌握了小组协作的方法。在网络环境中学生更是如鱼得水,协作学习的氛围浓郁,效果颇佳。

      在《新航路开辟》这课的协作学习过程中,围绕本小组的研究问题,有的小组在组长的调控下分工浏览网上信息,然后将筛选出的信息进行小组交流得出研究的结果;有的小组围绕课题结合自己生活体验展开激烈地讨论,大家认真倾听别人的看法,文明地提出不同的见解,当各自的观点相持不下时,再借助网上资料来共同探究解决;有的小组经过讨论,得出初步结论后,再上网查资料以证实结论是否正确。研究的结果得出来了,每个小组又开始合作电子作品以展示研究成果。有的小组制作主题为“新航路开辟路线图”的网页,他们根据自己的特长进行合理的分工,打字、画画、搭网页框架,在短时间内一份网页“新鲜出炉”,合作的快乐自在其中;有的将网上的图片、文字资料进行编辑后利用PowerPoint来制作"新航路开辟"电子简报;还有的使用画图工具集体创作一副画告诉人们,要发扬新航路开辟者的奋斗精神和人文精神。

      (四)促进网络环境中的教师角色转换

      为了达到教学过程最优化,使学生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在中学阶段更是如此。所以网络环境中协作式学习的教学结构的创建决不应忽视这一方面而走到另一个极端--片面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完全让学生自由去探索,忽视教师的作用。

      必须明确,在以学生为中心的网络化协作学习中教师只是由场上的"主演"改变成场外的"指导",教师对学生的直接灌输减少了甚至取消了,但教师的启发、引导作用和事先的准备工作、组织工作都大大增强,每一教学环节若要取得较理想的学习效果都离不开教师。

      《新航路开辟》一课中,我在参与学生的研究成果汇报时,注意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能力,常问一句“在小组中谁对你的帮助最大?“、“你在小组合作中有何收获?”等,并及时给予鼓励和赞扬其合作能力,引导他们认识合作给自己带来的快乐。在对新航路开辟的总结评价时,老师可以拿出权威的意见来,以正确引导学生的思维。可见,教师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作用不是削弱,反而更重要,教师的作用没有丝毫的忽视。

      作者简介:许中华,男,1966年出生,江苏省常州外国语学校教师,市级骨干教师,主要从事中学历史教学和研究。联系电话:(0519)5789460,e:xzh2003@263.net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