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教案资料
  • 初中历史常规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 历史教师授课十忌
  • 七年级历史新教材学生观念探究集锦
  • 论开发应用于历史教学的网络角色扮演游戏的可行性
  • 我国古代货币的种类及其演变规律
  • 同中求异,异中求同——例谈历史教学中的比较
  • 最新热门    
     
    教研员之音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刍议

    求真品质的美的价值。如东汉张仲景,为救死扶伤,他“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用心血写就《伤寒病论》;张衡,不信邪,不信神,敢于冲破神学迷信的束缚,用生命铸成了世界上第一台地动仪;南朝祖冲之,终身热爱科学,执着追求真理,数十年如一日,凭着毅力,凭着汗水,凭着对科学的忠贞,为中华民族在数学乃至科学史上,建立了一座丰碑。引导学生感受科学家在科学研究中求真品质的美,从而激发学生参与美的创造,进行各种审美实践,是历史教师可以有所为的。
    历史中的社会美。人类社会创造的事物的美和人类精神行为的美,统称为社会美。人们在生存和发展中不断创造自己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社会美就体现在人类创造社会生活的全部历史活动之中。社会美总是与那些反映人类历史发展方向和人民大众向往的生活的事物紧密相连。

      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符合人民大众的利益和愿望的理想,以及为实现这些理想不懈努力的行为,是社会美的重要方面。早在远古的氏族公社时期,人们就把德才兼备、以身作则、没有特权作为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条件。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率众治水,千古传颂。武王伐纣,顺应民心;商鞅主张“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致力于废除奴隶制确立封建制的变革,车裂致死;“秦王扫-,虎视何雄哉!”秦始皇顺应历史潮流,统一六国,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成为旷古未有的伟大创举;秦末农民起义,推翻了藐视强大的秦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陈胜吴广敢于揭竿而起的革命首倡精神,闪耀着永不磨灭的光辉;张骞、班超历尽艰险,出使西域,顺应汉族人民与西域人民的共同愿望,以坚韧不拔的精神,恢复了西域与汉族长期以来存在的友好关系,加强了民族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因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贡献重大而流芳百世。昭君出塞,充当和亲使者,成为民族友好的历史佳话。还有,从汉高祖至汉景帝,推行休养生息政策,迎来了社会经济发展、社会政局稳定、社会风尚廉明的“文景之治”;光武帝父子励精图治,创“天下安平,百姓殷富”的“光武中兴”。等等。上述社会美与社会丑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

      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人类还创造了丰富多采的具有审美价值的物质产品和生活环境。古人类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历史长河中,学会了使用火,发明了畜牧农耕;秦朝,给我们留下了蜿蜒万里、至今被世界看作坚不可摧、不能逾越象征的古长城,给我们留下了既便舟楫、又利灌溉的世界现存最古老的人工运河--联系长江与珠江两大水系的灵渠,……

      历史中的艺术美。艺术美本身是为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而历史地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历史造就了一批又一批艺术家。艺术家在反映的生活素材中倾注、灌输自己的审美体验、评价和理想,创造出了光耀古今、绚丽多姿的艺术形象。

      历史中的艺术美的存在形式多种多样。在文学方面,诗歌有先秦时的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有世界文化名人屈原创作的被鲁迅誉为“逸响伟辞,卓绝一世”的“楚辞”,也有语言朴实自然、形式自由活泼、格调清新的乐府诗,还有三国两晋南北时期,建安文坛群星璀璨,陶渊明田园诗歌清新自然,北方民歌刚劲质朴,爽朗活泼,美不胜收。在书法绘画方面,有绘画技巧成熟、线条流畅、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战国帛画;士大夫画家顾凯之,“画龙点睛”的僧繇,都用他们的神来之笔丰富了历史画廊;曹魏书法家钟繇以及“书圣”王羲之,以风格多样、异彩粉陈的成果,使书法成为我国艺苑中一枝令人瞩目的艺术奇葩。在造型艺术、建筑艺术方面,反映了夏商周时代人们的审美情趣、审美意识的青铜艺术,造型雄奇,工艺高超,独具匠心,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被法国前总理希拉克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群雕,气势磅礴,艺术个性鲜明,是世界艺术史上的明珠。虽历经苍桑仍精巧富丽的云岗石窟和龙门石窟,其造型气概不凡,技艺高超;其书法结构严谨,气势雄伟,是中外艺术结合的珍宝。在音乐方面,有令孔子听后“三月不知肉味”的夏朝的韶乐,有让国人感到自豪的战国编钟。

      历史中的科技美、社会美、艺术美,都是人类创造的。在渊源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无数先贤哲人在创造科技美、社会美、艺术美的同时,也塑造了他们自己的人格美。认识和研究历史宝库中的历史美,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的前提和必要条件。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