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教案资料
  • 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研究与实验
  • 以“新课程”理念培育历史思维能力——“九一八事变”一课的教学尝试
  • 浅析北宋初期对辽军事失败的原因
  • 探究活动的自主开发在历史课程改革中的探索与运用
  • 导言课与导读法
  • 我上历史导言课
  • 随笔历史教学如何解决学生的突发问题
  • “研究性学习”选题初探
  • 在历史情境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 矛盾分析法在历史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 最新热门    
     
    历史新课改和讨论法教学的实施

        所谓讨论法教学是指“在教师指导下,由全班或小组成员围绕某一中心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进行相互学习的一种方法。”(南京师大教育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可见,讨论法教学应具备下列四个特征:

        (1)“围绕某一中心问题”,表明讨论是有一定的目的性、方向性的,是为了发展学生对某一问题的理解,如围绕“如果宋神宗多活几年,王安石变法会成功吗?”进行讨论,而不是漫无目的的进行交谈。

        (2)学校教育活动具有一定的教育性、目的性,体现为一定的教育目标,这需要通过一定的“教师指导”来达到,讨论法教学也不例外。

        (3)“全班或小组成员……发表自己的看法”,在教师指导下达成一定的目标,并非指通过讨论形成老师或教科书认定的“统一”结论,而是指将大家的思维集中到某一问题上,进行一步步深入的探讨,发表各自不同的见解,从而形成对某一问题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讨论的结果不一定形成统一的结论,即使形成了统一结论,也不必一定是老师诱导的结果,而是自由表达后真正形成的自己的看法。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是讨论法的关键所在,也是与谈话法中师生一问一答,在教师指导下引向某一确定结论的区别所在。

        (4)这段话中的“相互学习”,是指讨论中应主要是学生之间面对面的交谈,相互倾听、相互提问、解释、争辩,相互启发,从而达到互相学习的目的。这与谈话法中全体学生面向教师,几乎每个问题都由教师提出是不同的。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