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教案资料
  • 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研究与实验
  • 以“新课程”理念培育历史思维能力——“九一八事变”一课的教学尝试
  • 浅析北宋初期对辽军事失败的原因
  • 探究活动的自主开发在历史课程改革中的探索与运用
  • 导言课与导读法
  • 我上历史导言课
  • 随笔历史教学如何解决学生的突发问题
  • “研究性学习”选题初探
  • 在历史情境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 矛盾分析法在历史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 最新热门    
     
    历史新课改和讨论法教学的实施

    >

        传统的课程体系下历史教学具体史实性知识量太大,学生需要背记的东西太多,教师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帮助学生分析整理知识,而讨论法比讲授法需花费更多的教学时间,因此在课堂上很少能真正实施。而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为讨论法教学的实施提供了广阔的平台,这是因为:

        (1)新课程体系下历史教材的编写以学生为本,注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和形式上,注意“克服专业化和承认化倾向,避免晦涩艰深的叙述和抽象复杂的概念”。在内容选择上,“去掉一些学生不易理解的难、繁、偏、旧的内容,不刻意追求历史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减少艰深的历史理论,增加贴近社会、贴近生活的内容”。这就不仅使教师有足够的时间组织实施讨论法教学,而且也使学生在讨论中容易形成自己的观点,有话可说。

        (2)讨论法教学是实现新课改、转变历史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历史课程的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注重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便学生学会学习,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学习历史。”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必须组织多彩的教学活动,如开展课堂讨论、组织历史故事会、参观历史博物馆、观看历史影视片等等。但有些活动受客观条件制约而很难开展。课堂讨论对客观条件要求不高,同时讨论过程中师生平等、多元交流、机会均等、人人有份的特点,使这一方法很受师生的欢迎,成为改变历史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

        (3)讨论法教学是新课改过程性评价的重要依托。长期以来,学校教育用书面考试来衡量学生的成败,学生长期学习积累的过程被忽视了,这种重结果而不重过程的评价方法对学生是不公正的。因此新课改注重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的评价。作为过程性评价方法之一的观察法,就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学生在日常学习中的表现并加以记录”,所以讨论法教学中学生的表现,是评价学生成绩的重要依据。

    三 

        科学地实施讨论法教学必须注意下列几个方面:

        (1)所提问题教科书上最好没有现成答案。如果有现成答案,则应引导学生将教科书上的看法仅仅作为一家之言,启发学生得出其它答案的可能性,由学生探讨可能的多种答案。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开放的思想,允许不同观点、结论的存在。即使讨论得出统一的结论,这个结论只能是自由思考表达的结果,而不是教师、书本强加的结果。换句话说,如果我们让学生发言,只允许他们使用同一种观点,的出一个统一的结论,这就不叫讨论。教师应该给学生更多思想自由交锋的空间,真理只会越辩越明。

        (2)采用讨论法时,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有时甚至需要事前给学生查阅资料的时间,即学生应有一定相关知识的储备。否则,学生便只能人云亦云;或只言片语,无法进行自己的思考;或背诵教科书答案,不能发表自己的看法。很多教师都有这样的体验:初中学生对三国历史有特殊兴趣,平日通过各种渠道获得了大量相关背景知识,对三国人物、事件都能说出个子丑寅卯来,所以在讨论相关问题时,学生能说出很多自己的看法。

        (3)教师在讨论时正确实施指导管理,应遵循下列原则:根据讨论需要采取适当的组织形式,对讨论时间、能力空间、内容材料进行合理分配;激发学生思考和集中学生注意力,收集整理讨论中出现的信息,促使学生发现信息间的关系,并在新的不同角度应用这些信息关系;为创造安全、挑战性的环境及时作出反应,使学生能自由表达自己的看法、思想、情感和建议;激发学生在讨论中使用准则、技能和策略的意识,并加以引导;总结讨论的经验教训,使讨论经验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总之,讨论法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有利于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随着历史新课程的实施,讨论法教学必将焕发新的活力。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