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教案资料
  • 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开题和研究步骤
  • 小论文(调查报告)撰写规范
  • “国际关系研讨”选修课程课题研究或研究性学习参考选题
  • 课题研究开题报告《中学生的历史意识及其培养》
  • 历史课中辩论比赛规则
  • 历史研究性学习参考课题
  • 历史思维与历史意识——兼论培养中学生历史意识的意义
  • 社科类论文构思与分析论证方法
  • 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课题教学改革的思考
  • 对一堂历史示范课的反思
  • 最新热门    
     
    历史课改心得历史教学中的“作文课”

    财宝全拿走。”、“虎门硝烟引事端,英国派兵来攻占,只因清朝太腐败,割地赔款又开关。一波未平又一波,英法联军太贪婪,抢我财宝放火烧,罪恶滔天无人比。”、“鸦片战争六月起,英鬼挑衅锁珠江。禁烟功臣被查办,中央派人去谈判。中国人民不示弱,奋起抗英在山冈。英军再次挑衅清,水党组织与其拼。秀全建立太平国,杀敌心切不留情。中华人民雄心壮,誓死不屈保祖国。”……虽然有的作文语句还很稚嫩,有的甚至还不是很通顺,很多说法也不是很科学,但读完之后,你能真实地感受到他确实思考过了,得出了自己的见解。他们在写作文的过程中主动地用心去思考,使自己的历史思维、语言组织等能力得到了培养,情感教育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这正验证了苏霍姆林斯基说的“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总结这一课,我想了很多,第一,不要拘泥于一种授课方式。平时总觉得学生学得太死,总觉得学生的思维空间很窄,现在不禁要反思一下,是不是我们引导得太死,我们教得太死,我们给了学生一个太死的模式:“导入新课、讲授新课、总结新课”,才导致了学生的“死”呢,有时我们不妨换一种方式上课,就像邓小平说的“不论白猫黑猫,逮着老鼠就是好猫”。第二,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一定要找到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点。学生能这么积极主动地完成作业,源于他愿意做、喜欢做,对鸦片战争有话可讲。学生学习的时候是有选择性的,他有兴趣的,就接受,没有兴趣的,他接受不了。兴趣是学生探求新知识的内在动力。学生的求知欲可以因为教师教育得法,而越来越强烈,也可以因为教师教育不得法,而被窒息。第三,不要低估学生的能力。通过这一次的尝试,我发现学生的能力是无法估量的,只是要看老师能不能找到一个很好的让他们释放能力的出口。平时让学生总结一个问题的答案总是很难答到位,总觉得他们的语言组织能力、整理知识的能力、历史思维能力很欠缺,但是通过学生的作文,我看到了他们的能力,他们竟能把整个鸦片战争的内容融会贯通,精炼成顺口溜。第四,教师要扬长避短,从学生优势入手,增强学生自信。教师要找到一个适当的方式,给不同程度、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展现自己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平台,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表现出自己的优势。这样一来,可以使学生获得宝贵的信心,使学生真正有可能向更广阔的领域拓展。在收上来的作文中,有一首顺口溜编得很好,基本把两次鸦片战争的内容都概括出来了,而上新课时,让他总结两次鸦片战争,他竟无话可说,相信经过这一次,他在历史课堂上一定会积极起来。第五,要制造机会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在这一次作文中,我没有提太高的要求,只是让学生随便谈谈,所以学生敢发表自己的见解,也因此学生的思路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开阔。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的意图,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