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教案资料
  • 历史“教学案例”的一个范例
  • 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在社会(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略谈
  • 信息技术和中学历史课程整合应避免的几个倾向
  • 初中综合文科探究性学习实践的初探
  • 甲午战争帝国的沉沦
  • 刘永福的黑旗军为何会出现在台湾
  • 中日甲午战争对英国远东政策的影响
  • 历史课堂教学模型设计
  • 浅谈高三历史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 激励教育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 最新热门    
     
    说课

    BR>   ⑶教学中要突出重点,解决难点,抓住关键。这些都是通过行为来表达的,通过材料的选择、问题的提出、解决问题的方式来体现的。一般说来,不宜用语言直接表达。只有当一个教师缺乏处理难点的能力时,他才会在课堂上说:“同学们,这是一个难点,你们要注意啊!”备课就不同,教案要求对重点、难点和关键直接用语言表达,还要将“原因”表达出来,要用语言深刻地表达,前者只是事实表达,后者侧重因果表达。
       ⑷关于教学内容。上课必须指明事实,表现知识的形成过程,提供理解知识的素材:正例、反例、形象化的比喻等。备课可以是上课的概括,只须理顺知识的线索和指出关键材料。而说课是备课的概括,只须指明知识的特性和处理知识的依据。因此,相对上课来说,说课是概括的概括。说课对内容展开既不用全面,也不要具体。表现在呈现顺序上,上课与备课都是由不知到知,起点是不知。说课不同,说课的起点是知,而且应是深刻地知,然后才是探讨,如何设计由不知到知的过程。
      (5)上课是师生交往互助的行为,备课是个人行为,对话只是一种假设,说课则是在教学共同体关注下的研究行为。因此,备课可以没有理由,但说课不能没有理由,正如文学作品与文学批评的关系。备课的产物是教案,上课是备课的行为出口,应遵循教案;说课是备课的理论出口,侧重为教案申述理由。
      (6)上课提倡创新,主要指教学方法的创新,上课中呈现出来的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应该是严谨的、准确的,不允许个人的解释,不允许教师发表与大纲、教材不一致的学术观点,也不宜发挥教师的个人兴趣。面对学生,教师必须规范自己。那些容易引起争议、无法定论的东西往往排除在教学之外。但说课不同,说课可以对不同的学术观点进行讨论,对值得争议的部分进行辨析,甚至可以张扬教师的个人兴趣,只要这种兴趣能够深化对所说课的理解。说课为教师提供了自由思考的条件。
      如上,我们分析了说课的特点。下面,我们就来谈谈说课的表达方式和评价准则。
       2 说课的表达方式
      (1)报告式。类似于会议报告,按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主要环节等条款,逐项说明。其中教学过程分析是主体。可先描绘出教学过程的流程图,再沿着流程图的路径阐述。如“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1)”,武汉红钢城中学向前老师设计了如下流程图:
      创设情境 描点画图 观察图象 类比联想 练习反馈 小结归纳 布置作业
      引入新课 归纳画法 研究性质 探索性质 巩固性质 揭示规律 秩序渐进
      再就上述每一环节进行评说。这种说课的特点是全面、规范。
      (2)解说式。类似于展览中的解说。运用多媒体,通过大屏幕展现教学的基本程序和主要内容,在展示过程中,说课者作同步解说,概述主要作法,阐述设计理由。为突出重点,需要把教学实录作恰当剪裁。
      (3)问题式。也就是自问自答的宣讲。即把一节梨的设计归结为几个问题,然后回答这些问题。比如,初中“几何引言”这一课,有二种起始方案。一种是:“我说的课题是‘几何引言’,下面我就从教材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四方面来谈我的做法和想法”。接着是一、二、三、四。另一种方案是:“我说的课题是‘几何引言’。几何引言干什么呢?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告诉学生几何学什么;二、引发学生对几何的兴趣。我们先来看看教材是怎样体现这两项任务的?”接着对教材的四个引例进行逐例分析,继而回答:“如何通过教学实现这两 项任务?”就这两 种方案而言,前者是报告式,后者是问题式,问题式的特点是直奔主题,中心突出,注重表达的逻辑力量。
       3 说课的评价准则
      一个好的说课,可以归结为16个字:反映真实,阐明道理,扣准本质,表现个性。
      (1)反映真实。就是要反映教学的真实过程,通过说课,使听众了解或者感受到课堂教学的状态,从开局到高潮以至结局的师生活动情况。因此,我们强调说过程,说过程就要会概括,详略得当。
      (2)阐明道理。就是说清楚“为什么”。比如,你确定了某次课的难点,人们就要问:为什么?要说出难点的成因。比如“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1)“,难点是对图像性质的理解,为什么呢?因为学生刚学习函数,还没有形成把解析式与图像看成一件事物的两种表达方式的意识,还不具备从图像中获取性质的经验。弄清了成因,就有了突破难点的办法:①必须让学生明确,给定一个自变量的值,通过解析式,就有唯一的函数值与之对应;同样,给定一个横坐标,通过图像,有唯一的纵坐标与之对应。②当自变量变化时,函数值变,与之相关联的是:横坐标变时,纵坐标变;自变量由小到大,对应的横坐标由左到右;函数值由小到大,对应的纵坐标由下至上。③让学生感受函数值随自变量增大而增大时,图像从左到右上升的状态;函数值随自变量增大而减小时,图像从左到右下降的状态。由解析式到图像好理解些,抽出性质则是逆过程。上述认识是突破难点的前提。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很多突破难点的方法。如①多媒体展示,让小动物在直线上运动,类似于滑滑梯的上爬和下滑。由此给学生一个鲜明的印象,k的符号决定了直线的上升或下降,k还决定着坡度。这不仅可以激发兴趣,还可以使学生初步感受到k的作用;②多媒体演示。点在直线上运动,对应着x轴上射影(用红点显示)、y轴上的射影(用绿点显示)同时运动。其中让红点的运动引起绿点的运动,红点是动因,直线上的点是媒介,绿点的运动依赖于红点;③让点在直线上的运动回到“表”的解释(作图的办法是:解析式——表——图像,表是解析式与图像的中介。这里反过来,由图像回到表),为直观起见,表中的数字用字号来区别:数大的字号也大,造成“性质”呼之欲出的感觉。从这些活动中,都可以让学生归纳出函数的性质。
      这里,我们对难点、难点形成的原因和解决难点的办法,作了全面的阐述,其中办法还涉及到多种构思,这就是说课。以原因为中心,原因既是确定难点的理由,也是形成方法的前提。下面我们再以“几何引言”为例。
      如前所述,“几何引言”有二项任务,其中让学生引起对几何的兴趣是难点,为什么把它定为难点呢?首先,这个难点是不能回避的,因为它是我们教学几何引言的重要任务之一;其次,兴趣不是知识,不能教给学生,这就意味着,我们必须寻求一种引起学生兴趣的办法;其三,几何的魅力,这是一个问题。这里的成因分析,也就确定了突破难点的办法。第一,我们必须把学生引向现实世界,处学生感到几何问题无处不在,没有几何知识,我们就不能理解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第二,我们必须唤起学生装对小学几何的认识,但我们又不能停留在这种认识阶段,小学几何只是实验性的,初中将要转向理性。通过揭示不同,揭示这种理性追求,给学生以新奇感。比如三角形三角之和是1800,在小学我们测量了几个三角形,做了一些验证性的试验,就认可了这个结论。但在几何中,这样得到的结论是不能算数的,即使你测量了一万个三角形,也不行。几何中必须回答为什么?如果弄得好,学生就会感到:如此简单的问题都要追问为什么,而且还能说出为什么,这该是多么富有理趣。可惜的是,“几何引言”中关于“学习说明道理”的一段话往往被人们所忽略。初中生本来是穷根究底的,几何将告诉他如何穷根究底。值得一提的是:前述说几何来源于丰富的现实世界,而几何则是从中抽象出来的简单图形,我们将从简单的图形中揭示出深刻的道理,这又是一趣。第三,必须给学生设置适当的问题情境。也就是说要通过一些问题,使学生感到这些问题迫切需要解决,但现在还不能解决,学了几何就可以解决。这里最大的难题就是:迫切需要解决,往往是一种现实的需要,如何把这种需要转化为学生内在的需要。以上三条,就是我们处理几何引言的设想:让学生感到学习几何是我们认识现实世界的需要,是把我们引入理性的需要,也是一些问题迫切需要我们去解决的需要。应该说,如何把这些需要转化为学生内在的需要,仍然是我们远没有解决的问题。
      (3)扣准本质。包括两个含义,说课要表达教学过程的本质。有人说课时,所谈的能力要点就有若干条,人们往往追问:“这么多能力,一节课承载得了吗?”有人把能力目标说得很笼统,人们就会问:“如此具有包容性的概念,你一节课如何体现?”,何况,能力培养并不是一节课就能解决的,在整个能力培养的流程中,这节课你将做什么?很多人在说课中说了很多“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话,但就是没有贴近本课的本质。
      扣住本质的另一个含义,即全部活动应该扣住数学的本质。比如为得到一次函数的性质,我们可以采用很多手段,让动物在直线上运动,让点的两射影同时运动,但你必须体现一个思想:y随x的增大而增大(或减小),这才是本质。又比如,几何引言中:“有两村庄,要在河边修一水泵站,使输水管最短”的问题,有人制作的图片,把两村庄画得很大,且很近,使人很难想象,村庄可抽象为还有人把两村庄放置在两座山旁,两村庄与河流不能给人同在一个平面上的形象。可见,数学教学手段要经受教学的考量。
      (4)表现个性。应该说,没有前三条,你说的课不能被人了解;不表现个性,你说的课不能使人震撼。没有个性,你无法抓住听众。所谓个性,就是要突出表达你的得意之作,你不同于别人的地方。有很多人的说课,都有闪光的地方,但闪光点被淹没在芸芸众生之中,因求全、求多而失色。一些地方在说课活动中制定了所谓“评分标准”,确定了说课的基本要求,但“标准”也可能束缚教师的创造性。比如:在说课需要阐明的内容、对象、方法、过程、环节等五个要件中,是否不必面面俱到?在通常对五个要件作规定性描述的地方,是否不下结论,而是提出可供探索的问题?在因传统经验达成共识的部分,能否依据现代教学理念进行反思?对一般教师作经验描述的地方,能否提升到理论层次?对普遍通行的叙述方式,能否进行大胆改造。说课者只有解放思想,不断探索,才能有所作为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