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教案资料
  • 落实多元化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初中历史活动课的设计与实施
  • 初一历史实践活动课的设计及实施
  • 历史教学方式转变的思考
  • 小组合作学习之我见
  •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历史新知识的学习
  • 刘永福的黑旗军为何会出现在台湾
  • 中日甲午战争对英国远东政策的影响
  • 历史课堂教学模型设计
  • 说课
  • 浅析图示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 最新热门    
     
    历史教育与现代化教学手段

    现代化

      素质教育是弘扬主体性教育,是一种基础性、发展性和创造性的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全面加特长的一代新人是素质教育的目的。培养广大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动脑能力、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素质教育进一步显示了教育改革的紧迫性。现代教育改革不仅体现在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学内容的修改、教学方法的改进,还体现在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上。

      课堂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掌握知识技能、发展智力、陶冶思想品德的重要场所。在这里,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与教材、学生与教材之间相互作用、交流、沟通,形成了一个“教学场”。生动活泼而又和谐的教学场是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理想条件。而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是形成和谐教学场的前提。什么是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前苏联著名教育理论家尤•克•巴班斯基认为“教学过程最优化,是指选择这样一种教学方法,它能使教师和学生花费最少的必要时间和精力的情况下求得最好的效果。”电化教学媒体以其直观性强、信息量大而又灵活便利等特点,在实现优化教学中居举足轻重的地位,成为教育现代化的主意内容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辅助手段。

      2.历史知识的特点要求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过去性、丰富性、综合性是历史知识的基本特点。历史是已逝去的人和事,不可能重演,也不可能用实验的方法使之在现,这给学习历史者带来一定困难。直观教学是克服历史知识过去性的最好方法。利用投影仪、录像机、VCD机、DVD机、电视片、电影片剪辑等电化教具,再造中外历史景象,使历史教学突破时空限制,把几年、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以至上万年以前的中国或外国的历史现象“重现”在学生们的面前,拉近了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时间距离,学生们宛如置于历史情境之中。让学生在视听刺激下接近历史、理解历史、掌握历史、探索历史、综合历史、概括历史。历史知识的丰富性、综合性的特点要求在历史教学中注意中外历史知识的纵横联系,让历史纵看一条线,横看一大片,并加强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语文、-、地理、外语)知识的内在联系。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得到系统完整的中外历史知识,历史在学生心目中才能成为立体的、活生生的、充满神秘而又引发人们探索的学科。

        现代化教学手段把书本中抽象的历史知识变得具体形象,让已逝去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再现”,让学生如身临其境,在感性上受到强烈刺激,形成较为深刻的历史表象;促使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将丰富而零乱的中外历史知识综合起来,形成鲜明的历史概念,从而牢固地掌握中外历史知识,寻求历史规律。

        3.学生的认识规律和思维特征需要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从人们的认识规律来看,人们掌握书本知识需要以感性认识和经验为基础。然而受教育者的知识基础和经验的有限与历史知识丰富多样之间的矛盾,需要将丰富多彩的中外史实直观化,有利于学生去感知。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向青年期的转化阶段,其形象思维较为发达,抽象思维处于逐步成熟期。对于他们来说,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刺激其感官,很容易在他(她)们大脑皮层形成兴奋点,对于学生感知中外历史知识是非常必要的。在感知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他(她)们进行综合、概括、分析、评价、对比等,从而形成概念体系和规律性的中外历史知识。

        4.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是历史学科教学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现代化建设事业需要大批知识宽、素质高、应用广的人才。历史学科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不仅承担着承传文化、传播文化的任务,还承担着育人的重任。育人就是要培育现代化所需要的人才。现代教育改革就是为此服务的。教育的现代化不仅包括教育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现代化,也包括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因为只有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才能给学生提供更加广博的中外历史知识信息,启发学生更加活跃的思维方式,才能改变过去那种教师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方法,给学生以更多的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学习中获得知识、开发智能、锻炼能力。

        因此,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条件,是历史学科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改革的大势所趋。

        二、现代化教学手段在历史教学中的功能和作用

        1.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维

        具有较强烈的好奇心是广大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形象思维发达是广大青少年时期的思维特点。现代化教学手段溶声音、光色、情景于一体,视听并举,动静兼备,改变了以往传统的以教师口授作为传播信息的教学方法,把教科书中死的知识变成活的知识,这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非智力因素中最活跃的成分,是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源泉,也是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动力。学生在积极思维和表述中进行综合、对比、概括、分析、想象、联想、评价,对于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极为有利的。

        2.扩大课堂知识的容量,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我们正处在“知识-”的时代,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文化的不断发展,知识总量的急剧增加。中外历史学科领域考古新的发掘,史料的不断发现,促进了中外史学研究的发展。新的史学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使中外历史学科知识内涵更加丰富。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40分钟或45分钟)内扩大知识的信息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历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师在上课前将教学目标、板书设计、地图、图片等等制成胶片、录像带或光盘,课堂上配合教学进行展示,这样做既节省了时间,又可以适当补充一些与教材有关的知识,大大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扩大了广大学生的眼界。

        3.减轻学生记忆负担,降低理解难度,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中外历史知识的遥远和生疏是造成广大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心理障碍的重要原因。现代电化教具以其载负的图形信息比文字叙述更加简洁、鲜明、形象的特点,使其更具有概括性、生动性和真实性,将那些学生原来难以想象的中外历史知识变得真实可信。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视听并行是提高广大学生学习效率的最佳途径。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感官,加深学生对所学中外历史知识的印象,提高记忆的效果和质量,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全面地掌握中外历史事物的特点,引导学生将感性知识与抽象思维相结合,在最短的时间内理解历史,记忆知识。

        4.加强情意教学,培养高尚情操

        知识传授与思想教育的一致性是历史课堂教学的原则之一,寓思想教育于知识的传授之中是实现历史教育社会功能的重要途径。历史教学中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把历史人物(尤其是英雄人物)的形象和事迹生动地展现在学生眼前,使仁人志士的铿锵语言久久萦绕在广大学生耳边,让广大学生感受到历史的气氛,进入历史角色,在接受中外历史知识的同时,激发起对真善美的爱,对假恶丑的恨。从对英雄志士的尊敬崇拜中,使内心受到震撼,使心灵得到净化,使情操得以升华。

        三、历史教学常用的现代化教学手段

        1.幻灯机、投影仪辅助历史教学

        幻灯机、投影仪是最经济、最简易的,也是目前我国基础教育中运用最广泛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它利用强光和凹凸透镜的装置,把各种图表、表格、文字或图象映射到屏幕上,增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以刺激广大学生的视觉,加深广大学生的印象。心理学研究表明∶感知是认识真理的源泉,视察是人类认识活动中最有效的途径,意象是创造性思维的起点。中外历史图表、表格、文字、图象的显示,对于克服中外历史的过去性,诱发广大学生的视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是一条便捷的途径。

        幻灯机的种类很多,如白昼幻灯机、实物幻灯机和显微幻灯机等。目前,我国各地各学校使用的以白昼幻灯机为主。这些幻灯机大多是较为先进的遥控式声画同步型,使用非常方便。历史幻灯片可以直接到图书音像店购买,也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自己制作。中国历史博物馆、人民教育出版社、吉林省长白山音像出版社、北京市红庙幻灯片厂等单位制作的《中国历史》、《世界历史》彩色配音幻灯片和上海市兴业中学幻灯片厂生产的几部专题片,都较好地配合了中学历史教科书的内容,是目前较受欢迎的教学幻灯片。

        投影仪是把事先制作好的投影片通过镜头上方的放大器反射到屏幕上。它不仅能提供大幅清晰的图形,而且可以突出图象的某一个部分,还可以将图表、图象、图形复合、分解或模拟事物的简单动态。教师可根据教学进度、教学内容、突出重点、层层递进,将图表、图象、图形陆续展示和进行讲解,以启发广大学生思考,让广大学生将点面知识结合起来。投影片制作简单,一般是教师亲手制作,将其作为备课的一项内容。

        2.电影放映机、电视机、录像机、VCD机、DVD机辅助历史教学

        电影放映机、电视机、录像机、VCD机、DVD机教学的主要特点是动态性和艺术性强,它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把宏观、微观及不能亲眼目睹的中外历史事件的过程、历史人物的音容笑貌及动作展示在广大学生眼前。这种教学手段以其视听并重、声画并茂的优势,使历史课上得更生动形象,把中外历史人物的心理刻画的更加丰满深刻,对中外历史事件描绘得更加具体逼真。它能把平面变成立体,把静态变成动态,把无声教材变为形、声、图家统一的教材。因此,这种教学手段更容易激发广大学生向学习兴趣,感染力更强。

        如我区历史教师在讲高级中学课本《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必修)第一章《国共的十年对峙》第四节《抗日民主运动的兴起和高涨》的第四子目西安事变时,将电影故事片《西安事变》和纪录片《西安事变》进行精心剪辑,用于本节课的课堂教学实践,生动全面地展现了事变发生的背景、全过程和结果,以其特有的动态性再现了历史形象,配上《松花江上》的悲怆音乐,创设历史情景,激荡广大学生的心扉。通过不同画面的层层展示,详细分析何应钦为首的亲日派,以宋美龄、宋子文为首的亲英美派及中国-党对事变的不同态度,进一步分析中国-党“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的英明。最后教师用杨虎城将军在1949年9月17日在四川重庆被国民党特务刺死、张学良将军被囚禁的两组图画,揭露了国民党蒋介石背信弃义的丑恶嘴脸。该节课上的生动活泼,收到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历史影片和电视片从内容上看大体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具有文献意义的历史记录片、资料片。这类影片真实性、科学性强,一般来说,与历史教材的内容联系较为密切。如纪录片∶《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邓小平》、《任弼时》、《贺龙》、《彭德怀》、《陈毅》、《十里长街送总理》、《为了明天》、《永远燃烧和火炬》、《百年中国》、《百年世界》、《二战元凶希特勒》、《第二次世界大战》等等。
    第二类是以历史人物或重大历史事件为题材写成的历史故事片或电视片,如∶《努尔哈赤》、《成吉思汗》、《林则徐》、《甲午风云》、《洪秀全》、《孙中山》、《谭嗣同》、《知音》、《詹天佑》、《我的一九一九》、《风暴》《西安事变》、《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刑场上的婚礼》、《长征》,《南京大屠杀》、《血战台儿庄》、《地雷战》、《地道战》、《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战上海》、《黄桥决战》、《百色起义》、《开国大典》、《埃及艳后》、《罗马之战》、《虎、虎、虎》等等。这些故事片或电视片基本上尊重历史事实,但为了加强其艺术性和说服力,编导们往往加进一些虚构的情节。

        第三类则是“戏说”类,这类故事片战电视片看似历史,实则非也;或者素材多采自野史,或者为编导者们凭个人喜好加工杜撰而成的,如∶《乱世英雄吕布韦》、《大明宫词》、《康熙微服私访》、《戏说乾隆》、《宰相刘罗锅》、《日落紫禁城》、《铁齿铜牙纪晓兰》、《还珠格格》、《一代妖后》等等。这类故事片或电视片万万不可作为历史教学的辅助材料。

        3.计算机辅助历史教学

        计算机技术的兴起,是二十世纪后半期最令人振奋与新奇的大事。发展至今,其技术更新速度令人目不暇接,其技术普及之快令世人叫绝。在教育界、行政管理、图书馆业务管理、教育管理及控制管理、人事管理、文献检索、资料处理、会计管理、交通管理等等方面已广泛使用了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辅助教学在我国的研究开始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八十年代下半期,在上海市部分中学开始了计算机辅助历史教学的探索性实践,近几年在我国各大城镇基础教育教学中正逐步推广。利用计算机的信息储存和控制作用,把预先设计好的教学内容储存于其储存系统中,然后利用一个终端机进行教学与学习。计算机辅助历史教学让广大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之中,学生可以根据每节课的教学目标主动学习,学生利用计算机制作表格、图表、年表等,在计算机软件上主动寻找问题,进修综合分析,最后作出正确答案。这种教学方法培养了广大学生主动的参与意识,使广大学生找到了做“课堂主人”的感觉,这不仅有利于调动广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使广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创造能力、想象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独立工作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计算机以其储存量大的特点,为扩展历史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提供了极大的可能性。计算机辅助历史教学与其他现代化教学手段相比较,还有利于加强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联系,便于教师掌握广大学生的学习动态。因为教学程序中除教学内容、参考资料外,还有相应的层次不同的测试题。教师只要跟踪学生的学习进程,就可以了解广大学生理解知识和掌握知识的状况。

        四、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

        1.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基本原则

        ⑴目的性、实效性原则

        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历史课的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讲求实效,是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应遵循的首要原则。使用某种电教媒体,究竟要解决历史教学什么问题,达到什么要求,教师心中必须要有数,目的要明确,要做到“有的放矢”。一般来说,电化教学媒体用于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和教学手段难以表达的教学内容,或者运用电化教学媒体旨在提高教学效率,加大课时的知识容量,开阔学生视野,或者是为了增强思想教育的内涵。一定要防止盲目性和随意性,一哄而上,一味滥用。不恰当的使用,不但收不到好的预期效果,反而浪费了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冲淡了教学重点,影响了教学质量。更不能为了电化教学媒体而电化教学媒体。

        ⑵综合性原则

        综合性原则有两层涵义∶

        第一层涵义是指综合教学内容将多种电化教学媒体有机结合,交替使用。如处理的好,就可以克服单一媒体的局限性,充分发挥每一个媒体的功能,多种媒体互相补充,取得教学的整体效应,又使学生左右脑的活动配合进行,让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互相促进,有利学生注意力的保持。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有益于知识的接受能力的提高。

        第二层涵义是指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相配合。诚然,与传统教学手段相比,电化教学媒体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具有突出的优势,但不能因此而不顾课堂教学的客观需要,一味的滥用。从教师方面来讲,应做到讲解与演播紧密配合,同步进行,融为一体。以学生方面来讲,视听与阅读、思考、练习紧密结合。绝不能将传统的教学手段一概摒弃。那种形而上学的做法,是万万不可取的。电化教学媒体只是作为一种教学的辅助手段,它不可能完全代替教师的课堂讲解。

        ⑶最优化原则

        最优化是指在一定学校的具体条件下可能达到的最佳效果。最优化是相对的,没有、也不可能有一成不变的最优化模式。以较少的时间、精力和资金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效果,是教学过程最优化的主要标准。因此,我们在选择电化教学媒体时要从两个方面着眼∶既能帮助自己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又能高效率地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尽可能少投入人力、物力、精力和财力。根据这个标准,对各种教学方案进行对比,选出最佳方案投入教学实践。如讲空间概念,用投影仪完全可以,就不必再用录像,因为制作录像带或光盘的费用比投影片高得多。计算机软件具有保存时间长,储存信息量大的优点,但目前我区部分中学还不具备,自然也不能强求。

        历史课堂教学中,正确把握形式与内容的关系是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的重要因素。形式为内容服务,这是一个大前提。绝不能为追求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多样化而盲目地利用多种电化教学媒体,甚至在同一个问题中使用多种教学软件。那样做,只能让学生看的眼花缭乱,其结果势必是事倍功半。

        2.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应注意的事项

        ⑴认真选择资料,精心制作软件,是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成功的关键

        教学中不管是采用哪种电化教学媒体都是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服务的,教师都应遵循目的性、最优化原则。因此,历史教学选的资料片、影视片、制作的投影片或计算机软件的内容,必须遵照初高中历史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围绕初高中教材的具体内容,与教材无关、或关系不密切的不用。所选的资料片、影视片、制作的投影片或计算机软件的内容,必须符合中外历史的真实性。“戏说”一类的影视片绝对不能选,即使基本反映历史真实的艺术片中,也往往掺杂着编导人员的主观意识,选用时也应该慎重。所选用资料同步放音效果最好,若无配音或配音与教材内容、教学目标不符,教师要精心编写台词或旁白,使解说词与画面融为一体。解说词要求严、短、精,即要有历史逻辑性,短小精悍,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⑵充分利用现有设备,灵活使用,发挥最大效能

        电化媒体教学的发展,不能脱离科技发展水平和国家经济实力。在目前条件下,有些学校尚不能及时添置先进设备,教师应开动脑筋,因陋就简,配合教学改革,使现有的电化教学媒体充分发挥其作用。运用投影仪或幻灯机时,可采用遮盖法,做到点面结合,深入分析;也可将幻灯片的重点内容用静止法加深学生的印象。使用录音机、录像机、计算机、VCD机、DVD机等媒体时,对教材的重点、难点内容,教师可采用慢放或重放的方法,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多种电化教学媒体各有所长,教师应从实际出发,既考虑需要,又要考虑可能,创造性地灵活运用,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各种各样电化教学媒体的最大效能,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

        ⑶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主导作用,适时引导,及时反馈

        课堂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组成的双向活动。一般来说,教师的教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起主导作用,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具有先导性和制约性。素质教育注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正是适应了教学改革的这一要求。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决不是对教师主导作用的否定,恰恰相反,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促使学生主体作用发挥的催化剂。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的实效如何,首先取决于教师对电化教学媒体使用、对电化教学媒体的软件选择是否得当;取决于教师制作教学软件是否与教学大纲、教材内容要求一致;教师的操作和解说是否熟练而确切。

        现代化教学手段对于增强学生感性知识、增强课堂感染力具有独特的优势。但是,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目的不能仅限于这个层次。探求中外历史事物发生的原因,揭示中外历史发展规律,形成正确的历史观、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是学习中外历史的真正价值所在。为达到此目的,教师必须利用电化教学媒体在感性认识和理性思考之间建立联系,让广大学生在感受中途历史的同时,情感被激发,思维被激活,从中外历史的学习中得到启迪。教师的讲述和引导正是实现这个转化的钮带。

        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特别是计算机辅助教学,学生的自由空间加大,但绝不是让学生放任自流。教师必须注意及时收集反馈信息,多提问题,用多种方式了解检查学生的学习状况,对存在问题,及时采取补救措施。这对于成功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全面提高历史课堂教学质量,是必不可少的。

        总之,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是教学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素质教育之必须。教师素质的高低是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成功与否的决定因素。历史教师必须加强学习,锐意进取,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在更新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可的同时,以积极的态度,大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发挥电化教学媒体在历史教学中的优势,实现历史教学的现代化。

    主要参考文献
    1.[苏]尤•克•巴班斯基著∶《论教学过程最优化》,吴文侃、俞翔辉、冯克难、麦孟乔、戴树英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年
    2.赵恒烈著∶《历史教育学》,河北教育出版社,1989年
    3.聂幼犁等著∶《中学历史学科学业评价》,河北教育出版社,1989年
    4.郭景扬等编著∶《历史教育心理研究》,杭州大学出版社,1991年
    5.郭友等编著∶《教师教学技能》,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
    6.魏授章著∶《历史课堂教学艺术》,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
    7.孙恭恂编著∶《历史教学的艺术与技巧》,中国地图出版社,1995年
    8.苏寿桐等主编∶《面向21世纪历史教材和历史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
    9.赵亚夫著∶《中学历史教育学》,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1997年
    10.李克东等著∶《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科学出版社,2000年
    11.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用修订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
    12.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验修订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