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教案资料
  • 论人文精神的教育价值
  • 在中学历史课堂中构建新型的教与学关系
  • 网络环境下初中历史教与学的反思
  • 历史学习中的比较能力浅析
  • 培养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
  • 浅析美国南北战争中的南方黑人奴隶制度
  • 中学历史教学联想式教学
  • 质量分析报告常德市2003年高三水平检测考试文科综合试卷分析
  • 浅谈“教学后记”在历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 浅论教师在研究性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
  • 最新热门    
     
    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三复习中的尝试

    复习中,我让学生们以自己组成的小组为单位,给他们提供了如下问题去探讨:一、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如何形成发展和演变的?你怎样评价这一制度?二、中国古代一系列的改革对我国历史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你从中得到了什么认识?三、如何看待中国古代的封建治世?四、怎样评价历史上的著名君主?五、中国古代经济发展有哪些成就?六、中国古代基本经济政策是什么?如何评价这一政策?八、历代封建政府采取了哪些发展经济的措施?哪些值得借鉴?九、中国古代赋税制度发生了哪些变化?有什么规律性的认识?十、古代经济重心发生了哪些变化?对今天的经济格局产生什么影响?十一、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基本特点是什么?民族关系的主流是什么?分析历史上民族融合的几次高潮的原因、概况及其进步意义,如何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十二、在边疆的开发、建设、巩固上历代王朝做出了哪些贡献?十三、中国古代对外关系经历了一个由开放到闭关的过程,简述这一过程并谈谈你的认识。十四、中国古代文化发展有哪些成就?如何体现出不同时期的-经济特征?明清以后中国科技发展为什么停滞了?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全班55名学生分成了七个小组,每个小组自选两个问题去探究,要求三天后以声像、文字、图片等多种形式向全班汇报本组的研究成果。接下来的三天,学生们反跑图书馆、查阅各种资料;到电子阅览室,上网查询搜集自己需要的任何信息。特别是每个小组在自己内部明确了分工,如探讨中国古代经济发展成就小组共8个人,他们自己内部又分成了农业、手工业、商业三部分,而农业小组又分成古代生产工具的推广、发明和使用,古代作物的种植推广,古代水利的兴修和治理及其意义。这样全班55个学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研究重点,每个小组要在三天内分工协作完成对两个问题的探讨,拿出向全班展示的初步成果。这时,我看到学生们异常活跃,焕发出极大的热情,甚至连过去拿起来就头疼的课本都变得那么亲切,他们不肯放过任何有意义的信息和启示。并且每一个学生在发现对于本小组内其他同学研究的问题有帮助的信息时,都同样兴奋不已,及时交流。三天后是两节双排课,七个小组抽签决定了出场顺序。每个小组都以极大的兴趣和热情投入其中,并且充分发挥自己的专长,尽可能要使本组的成果生动形象、丰富多彩、有说服力。如“中国古代生产工具的发明、使用、推广”这一问题,由一个擅长素描的学生来承担,从旧石器时代的打制石器开始,到春秋战国时期的铁农具、西汉的耧车、二牛一人犁耕法、三国马钧发明的翻车、唐朝的曲辕犁和筒车等都做成了动画片,并配有详细的文字说明。看到这些大家纷纷抱以热烈的掌声,这掌声有肯定更有感激。特别是这个学生平时不怎么善于表达,学习成绩也不突出,很少有人注意他,而这次活动使他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课后,他对我说:“老师,真没想到,我还能博得大家那么热烈的赞赏,我一定好好干,不辜负老师和同学们对我的肯定。”

      在学生们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更多看到的学生们相互鼓励、相互关注、相互补充、相互提醒和修正,在主动配合、和谐默契的心理氛围中,扬长避短、人尽其才,在积极合作的情境中,增强了每一个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觉性,使所有合作成员面对学习情境入神、入境,使他们真正的、实质的、有效的参与到学习探究之中,并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激发了他们主动学习的兴趣和探求问题的热情。这两节复习课,涵盖了中国古代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比起老师满堂讲解、学生照抄笔记,既节省了大量时间,又使得学生亲临解决问题的情景之中,认真地把每一个问题梳理清楚,澄清认识。学生们在课堂上讲的认真投入,听得津津有味,在课下积极主动交流彼此的成果。他们说,这两节专题复习课收获最大。

    在中国近代现代史和世界近代现代史的专题复习中,我没有把要研讨的问题提前准备好供他们选择,而是采取了让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去找合作伙伴,去定探讨问题内容和方式,我来提供咨询和建议,并且以一个参与者的身份置身其中,那些学生未涉及但又有必要强调的问题,我就来加以归纳和补充,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现在的文科综合考试,不仅要求学生学科内综合能力不断提高,更要求学生结合生活实践和社会实践,关心社会、关注未来,要通过国际国内现实中的热点问题和现象,或中国及世界历史的重大事件,根据掌握的知识,用科学的价值观来分析、判断、阐释现实重大问题和社会现象。因此,在高三复习中还要特别关注当前重大社会问题的发展变化,将这些问题有机地融入学生的探究活动中。例如,新一届党中央和政府,十分关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问题,这是当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之一。为此我把“振兴东北”作为学生合作探究的一个重点。目的是让学生全面把握中国东北古代的开发、近代的屈辱、建国后二十年的辉煌、改革过程中的阵痛以及重振雄风的希望。为了给学生提供咨询和参谋,我实现搜集了大量文字、图片和声像资料,做成了网络资源库,放在教室的电脑中,供学生随时查阅和提取信息。让学生结成5个小组,分别从“古代各民族对东北的开发”、“近代列强对东北的侵略和掠夺”、“新中国成立后二十年的建设成就“、“改革带来的阵痛”、“振兴东北的希望”等几个问题入手,搜集、整理、分析材料,提出要解决的问题。我准备了一节课展示他们的学习探究成果。几天后,一节“振兴东北”的活动课拉开了帷幕。这次是按照时间顺序,从“古代的东北”研究小组开始,这一组以图片、动画和文字说明相结合的方式,再现了历史上靺鞨、契丹、女真、满洲等各民族人民对东北的管理、开发和建设,阐释了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祖国历史这一科学结论。“近代的屈辱”小组用录像和照片和文字材料揭露了帝国主义国家争夺东北的罪恶行径,特别是日本和俄国在东北的角逐,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和大肆掠夺资源使东北饱受蹂躏。“建国二十年的辉煌”小组则展示了第一个五年计划著名工业工程、十年建设的各项巨大成就、六七十年代的工业龙头的辉煌。由此告诉大家,东北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改革的阵痛”小组则从另一个角度介绍了经济体制改革过程当中,长期靠计划经济生存的东北工业基地开始受到冲击,东北的可持续发展遇到了诸多的问题,昔日的工业龙头的雄风渐渐褪去。“振兴的希望”小组则利用网络资源库的大量生动素材,展现了新一届党中央振兴东北的决策方针,各级领导到东北亲自考察,视察国有大中型企业,看望下岗工人,他们从中看到了东北的希望,并且还结合地理知识探讨了振兴东北发展的有利和不利条件,从哲学、经济学、-学的角度分析了振兴东北的原因,做法和重大意义。一节四十五分钟的活动课,各个小组争先恐后,引经据典,充分利用了各种形式的材料,在新的情境中加以运用,既生动形象,又加深了学生对这一问题的明确认识,同时也使得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进一步体会了如何学习,如何与人合作,如何应对和解决面临的问题。

      通过自己和学生们一起探究的实践,使我进一步体会了教育学家皮连生在《学与教的心理学》一书中说过的话:“任何知识的获得都必须通过学生主动的同化才有可能。”高考复习的原则是最优化的原则,即按照最优化选择对策,而且这个对策必须具有普遍的优势,对全体有效。它应该使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分析自己的需要,明确自己的方向,选择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与他人合作,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在体验成功的同时获取经验,在失败中吸取教训。通过以上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感觉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研究问题的主体,都有一个展示自己机会,同时进一步体验了与他人交流和合作的成就感。这样就可以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把高三的复习变成一种对知识的体验和对困难的征服过程,并在过程中形成更多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时代的发展告诉我们:一个开放的、和谐的、民主的、动态的课堂才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让我们努力去创设这样一个适应新世纪人才发展和成长的环境。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