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教案资料
  • 史料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 突破误区,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 世界近代史的阶段特征
  • 浅谈多媒体课件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 在专题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 诱思教学与历史教学
  • 谈历史教学中良好形象的塑造
  • 论历史学科在素质教育中的独特作用
  • 评一堂好课《第一次世界大战》
  • 中学历史开放课教学简论
  • 最新热门    
     
    对世界近代史有关教学问题的反思

    。它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不断的发展;它不会成为记忆的负担,相反,将照亮人们的心灵。虽然它将根据诸民族对人类的共同命运做出贡献的不同时间和不同程度讲述他们的故事,但不是为了诸民族本身,而是与一个高级的系统有关,且服从于这一系统。”[2](p.2)


        要使世界近代史能说明人类社会整体性的发展过程,教材内容就应力求从纵向发展与横向联系上来描绘这一客观规律,而且能让人们感到纵向发展所达到的阶段和水平规定着横向联系的规模和程度。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对改革开放政策必要性的认识,坚定-主义的信念。例如,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的“海上商业扩张和殖民活动导致世界各地区间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密切交往,而这种世界性的密切交往,又转过来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促进资本势力对封建农业体系的瓦解,乃至后来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出现。如果一个地区缺少与其他地区的横向联系,其纵向发展必然迟滞”[3](总序p.1)。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与大工业出现后社会阶级的急剧分化有关,资产阶级政府的社会立法改革很大程度上是无产阶级与其斗争推动的结果。另外,民族解放运动和国际工人运动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反对资本主义统治世界的斗争等,都应在世界近代史中纵横编织,才能有声有色。


        可见,资本主义发展史不等同于世界近代史,后者在范围上更大程度着眼于全球,在时间界定上趋向资本主义优势形成以后,阐明一些影响全局的事件、矛盾冲突的变化过程及人类文明距今不久前的步伐;然而资本主义史则可上溯到该种生产方式的最初萌芽,直到现今的发展,例如,可以去“证明在12世纪资本主义就已存在”[4](p.146)。


        吴于廑先生在《中国大百科全书·世界历史》的条目中指出:世界史学科在分期方法上,不能以“-兴替或重大事件”为标准[3](p.13),这是一个很有启发性的提示。这次高教版的教材改变了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走向崩溃”这一过时的定义,认为“世界近代史是一部资本主义在西方上升、发展、向全世界扩张,并由之在全世界产生巨大影响和反响的历史”[3](前言p.1)。这无疑是客观的。但笔者认为它仍未摆脱西方中心论的影响,特别未体现资本主义只是发展到确定的优势阶段才有了整体的世界史,未指出世界近代史就是距今不久前的全球史。


        我非常欣赏国内一位学者的话:“一部好的教材,是作者根据长期积累的教学经验,博采众长,把各家稳定性的研究成果综合成一个符合教学原则的学科知识体系。教材编写的功夫,是一种‘揉’的功夫。反复地、来回地、长年累月地实践,思考和修改,把教学的基本内容形成为规律性的科学体系。”[5](序言p.1)一本优秀的世界近代史教科书,首先应体现该学科名称的涵义。


        二、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过去,全国统编教材把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作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史学工作者对此进行了实事求是的探索。尼德兰革命、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地理大发现等事件先后被提出作为开端的标志;1992年高教出版社推出《世界史·近代史编》(建议大学本科用)、1999年6月推出《世界近代史》(全国师专文科系列教材),都采用1500年左右开端说。


        笔者提出:是否在15、16或者17世纪,世界从整体讲就进入了近代?以欧洲为例,尽管英国的教科书上讲英国1485年结束了中世纪,但真正英国的近代社会是工业革命以后才实现的[8](p.97)。法国近代史开始于1789年,德意志和意大利在19世纪初,俄罗斯是在1861年。在亚洲,中国近代史开始于1840年,日本是1868年。马克思指出:“在古代社会和封建社会,耕作居于支配地位。”[1](p.109)。所以,如果把世界作为一个整体,假如你不在地球上的某一位置,而是在一个“时空卫星”上认真地考察我们人类的近代史,就会提出“16世纪开端说”还是值得商榷的。


        15—16世纪的地理大发现虽然得到西方人的美赞,但西班牙人当年在拉丁美洲-越货、劫掠金银的行为,绝非近代方式。且不说加里福尼亚海岸发现的泊船用的“石锚”可能属于数千年前的中国,连西班牙、葡萄牙本国的资本主义化都要迟至19世纪。当葡萄牙的亨利王子仅在西北非海岸探险,15世纪中国人郑和已七次下西洋,访问了亚非三十多国。1580年前后,明政府著名的-家张居正提出“资农厚商”、“饬武备”、“御夷敌”等改革方略。尽管16世纪是西方史的一个重要转折期,但直到18世纪前半叶欧洲优势的前景还是难卜的。那时拥有世界人口半数以上的亚洲仍是地球上经济繁荣的中心。在西亚,奥斯曼帝国雄踞地中海之东,堵住了欧洲人从陆上去东方的道路;中亚的波斯王朝,号称占有伊斯兰世界的一半。18世纪的中国清王朝,还在它的全盛时期,周围许多国家和地区向其称臣。法国的启蒙大师伏尔泰特别服膺中国文化,认为西洋的一切都应向中国看齐。“在印度,自达·伽马1498年到达以后的250年中,欧洲人一直被疏远……直到18世纪末,英国人才强大到足以利用莫卧儿帝国的解体,开始他们对印度领土的征服。[2](p.226)可见,18世纪末以前亚欧几个文化圈还是独立发展的。


        另外,虽然16世纪的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被尊为近代世界伟人之一,但当“经济走向资本主义之路,-走向专制主义之路”时,他所重视的主要是基督教。他眼中的上帝“像摩西的上帝一样,是居于暴风云中并乘着风的翅膀而行的上帝。父亲怎样怜悯他的儿女,主也怎样怜悯……[7](pp.261-262)与16世纪中国的改革没有影响西方一样,好几个世纪中,路德也不被中国人知晓。


        世界史不同于西方文化史,世界近代史要着眼全球,其内容还要靠近当代,更要摒除形态学派的影响。倘若还是以农为本、耕作居于支配地位,就还没有进入近代。认为1500年左右世界开始近代化的历程,这是西方人眼中的近代史观点,他们的500年近代史还包含现代史在内。如果21世纪的史学界,在研究世界历史时,把近代史的上限和下限不是后移而是前提,这不仅难以让人接受,也难以适应新世纪教学的需要。


        我们提倡学术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尊重科学。面向未来。因此,我认为把18世纪后期作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要比1500年开端说理由更为充足。列宁在世时就持有这一观点[8](p.2)。首先,产业革命奠定了西方优势的物质基础。此前,英国GNP年均增长不足1%,此后,达到3.5%,“最终结束了中世纪以来经济增长几乎停滞的状态,长时期快速增长成为一种自动机制”[8](p.394)。第二,美国独立和法国大革命在-上的确影响到全世界;中国清朝由极盛转衰,白莲教起义等人民的反抗暴露出清廷的腐败;伊斯兰诸帝国普遍衰落,奥斯曼帝国受到俄国的入侵,出现了瓜分其遗产的“东方问题”。第三,拉丁美洲兴起了民族解放运动,葡萄牙、西班牙中世纪封建式的长期殖民统治在西半球将告结束;非洲和大洋洲开始殖民化。从此,全球各地曾经孤立、闭塞的状态即将改变,实在意义的近代世界史开始了。


        三、断代史和世界近代史


        马克思曾说:“社会史上的各个时代,正如地球史上的各个时代一样,是不能划出抽象的严格界线的。”[9](p.408)但是,人们却习惯把人类历史称为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三部曲,这就是断代史。当然,各国断代的方式、用词和包括的时段不尽一致。例如,在西方国家,就称为古代史、中世纪史和近代史;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才产生了现代史这个概念,指的是1945年以来的世界历史,不过在广义上,还属近代史范畴。前苏联曾把十月革命后的历史称为当代史。在我国史学界,有人说世界历史是“五部曲”:上古、中古、近代、现代和当代。我以为这种断代方式、特别在用词上,是值得讨论的。


        首先,词不达义,容易造成概念的误解和国际学术交流的困难。古代史上本来就有远古史、史前史等述语,“上古”会引起歧义;“中古”不好翻译,因为它与西方中世纪包括的时段不一样;至于“近代、现代和当代”,更容易相互混淆。如果说“近代化”是资本主义化,那么“现代化”就是社会主义化、-主义化吗?而且“现代”与“当代”本来意义相同,与当今现实密切相连,我们总不能说现代的某个事件发生在一个世纪以前吧?但说它发生在近代,就完全讲得通。


        其次,我们知道,15世纪意大利史学家比昂多(1392—1463年),最先使用“中世纪”这个概念,意即“历史三部曲”的中间部分。这与我们今天通常讲的近代史,意义完全相同,因为近代是沟通古代与现代的桥梁。他的名著《罗马衰亡以来的千年史》,记述了公元410至1400年的历史,此前为古代,此后为现代,他所写的千年史是中世纪、中介期,是不久前的近代。他在断代时完全没有社会经济形态的概念,认为他所在的文艺复兴时代是现代史的开始。马克思和恩格斯以经济形态的观点研究西欧史,不同意19世纪当时一些人不顾时过境迁,仍坚持14、15世纪就开始现代史的观点,经过分析指出:“资本主义时代是从16世纪才开始的。”[1](p.222)20世纪初,革命导师列宁又提出近代史开始于18世纪末。


        第三,“三部曲”中的中间一部曲的断限是关键。既然比昂多的千年欧洲中世纪史没有在当时被称为近代史,而且后人还沿用了下来,那么马克思的资本主义史被当成世界近代史沿用至今,也是不足为奇的。我们的大学兼有教学与科研两种职能,应该为21世纪的教育着想,创立我们的世界近代史体系。我们的观念必须随着时代的前进而更新。目前,各高校采用高教版世界近代史教材,以“1500—1900年的世界史”命名更为恰当。这个体系只能是一个过渡,也是古代到现代的中介期,虽称之为世界近代史,后人将会以“第二中世纪”重新命名它的。


        当代人总认为现代是一个新的时代,它有不同于近代的特点;近代则是古代与现代之间的过渡期,起承前启后的作用。因此,我认为世界近代史不同于自给自足、以农耕为主的古代,也有别于市场经济、工业发达的现代;它是世界各地的联系和影响比较紧密,由信息闭塞向快捷过渡,由农耕为主向工业化的过渡。如果要断限,把18世纪后期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界定为世界近代史(中部曲)的范畴,应该说是较为科学的。


        四、世界近代史的分期


        过去的教材以巴黎公社革命为界,把世界近代史分为两个时期;现在采用“1500—1900年体系”,四百年跨度的世界史如何分期?


        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发展的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上的成就伴随着”[10](p.408)。这四百年的世界历史不容否认要以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以及资产阶级的成就进行分期,虽然绝对合理不大可能,但我们可以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结合西学东渐和东学西渐以及革命与改革的史料,慎重地找出分期的界标。笔者认为:1763、1848、1871这三个年份是学术界多数人可以接受的界标。


        (一)1763年以前的二百五十多年,西方在整体的世界史上的地位实在是有限的,东方文明古国封建制的优势没有受到动摇。但地理大发现、宗教改革、文艺复兴的鼎盛,以及资本主义生产从简单操作到工场手工业的发展,预示着西方崛起的可能与希望。尼德兰、英国革命和西欧国际关系可列专章,一直到启蒙运动和开明君主的改革。但也不要忽略对荷兰和瑞典兴衰的评论,不要回避17世纪欧洲整体上“民不聊生、满目疮痍、商业危机”的实情,因为“那是一个苦难的时代、不景气和停滞的时代,‘请从鼠疫、饥饿和战争中拯救我们吧’这种祷告声回响在整个欧洲”‘[11](p.172)。


        (二)1763—1848年,既有美国、法国近代资产阶级国家的产生,特别是“拿破仑战争的铁犁”深翻了欧洲的封建土壤,又有英国工业革命及以商品为“重炮”的殖民扩;18世纪后期,英国在海军的保护下,完成了地理大发现“白银时代”的任务[12](p.300)。19世纪初,既有维也纳会议上的祝酒与跳舞,又有人民不满神圣同盟的抗争;既有拉丁美洲国家的独立和其后的半殖民地化,又有西学与东学的交流以及面对西方优势的挑战、亚洲封建大帝国的败落;既有无产阶级作为“第三战士”的登台,又有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然而,铁的事实却表明:“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100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10](p.256)


        (三)1848—1871年,二十多年的时间虽然较短,但作为第三时期,世界近代格局就在此时形成。1848年革命席卷欧洲,使那里残存的封建旧秩序再难维持,德国与意大利的统一、俄罗斯农奴制的废除虽都自上而下,但说明历史潮流不可逆转。此时,与西欧远隔的美国和日本亦发生了巨大的变革。捷足先登的英国不仅本土的议会改革进一步深入,而且其殖民地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地也有了民主或繁荣的转机。亚洲的反抗与第一国际的活动则是另外两个革命潮流的表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规律性地发生,“牵一发而动全身”。


        (四)1871年,在国际革命的中心地爆发了19世纪最伟大的工人运动,此后,这一中心从法国转移到了德国。面对无产阶级的不满,俾斯麦的政策是软硬皆施,但从而开启了社会保障制度。该世纪最后30年和世纪之交,第二次科技革命出现高潮,蒸汽时代即将被电气时代所取代;同时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表现出不平衡性,在相互关系上,既有矛盾又有结盟;帝国主义争夺殖民地势力范围和资产阶级民主自由思想的广泛传播,促进了亚洲的觉醒以及非洲、拉丁美洲民族解放运动的新高涨。组织领导过两次“国际”的革命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相继谢世,青年列宁又发展了他们的革命理论。总之,这一阶段可称为垄断资本主义的初步成型时期,其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收稿日期]2002年5月

    [作者简介]刘行仕,男,1944年出生,咸阳师范学院历史系副教授,主要从事世界近代史教学与研究。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3年。


    [2]斯塔夫瑞安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中文版),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3]刘祚昌、王觉非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


    [4]亨利·皮朗:《中世纪欧洲经济社会史》,商务印书馆,1964年。


    [5]彭树智主编:《世界近代史教程》,西北大学出版社,1996年。


    [6]G.M.特里维连:《英国社会史》(英文版),1946年。


    [7]罗伦培登:《这是我的立场》,南京译林出版社,1995年。


    [8]张跃发:《民族国家与世界经济》,时事出版社,1999年。


    [9]《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11]谢世辉:《世界历史的变革》(向欧洲中心挑战),人民出版社,1989年。


    [12]巴勒克拉夫主编;《世界史便览》,北京三联书店,1983年。

    (咸阳师范学院历史系 刘行仕 摘自:《历史教学》2002.11)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