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教案资料
  • 史料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 突破误区,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 世界近代史的阶段特征
  • 对世界近代史有关教学问题的反思
  • “大文科”才是方向——谈历史教师的知识结构
  • 诱思教学与历史教学
  • 谈历史教学中良好形象的塑造
  • 论历史学科在素质教育中的独特作用
  • 评一堂好课《第一次世界大战》
  • 中学历史开放课教学简论
  • 最新热门    
     
    如何运用历史插图进行教学

    一时期会出现求贤若渴的社会风气。这比我们单纯地说“经过春秋二三百年的纷乱征战,大部分小国被兼并,只剩下几个大国对峙并立”要强得多。郑樵曾说过“即图而求易”、“即书而求难”,因此我们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时,要注意运用插图。

      “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这是《历史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而利用插图进行发现、探究教学,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二、运用插图说明历史现象

      在学习北朝的民族大融合时,教材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民族融合在社会生活方面凝结下来的成果非常突出。“胡人汉服”、“汉人胡食”和汉族改变席地而坐的习俗是最为生动的事例。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一变化,我们利用扫描仪把教材(彩色版)中的插图重新进行编排,制成多媒体课件,按饮食类、服饰类、坐具类向学生播放,让学生边看图片,边找胡汉融合的具体表现,在这种对比中,学生对民族大融合这一历史现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三、运用历史地图展现历史过程

      每一个历史事件都有其具体的过程,运用历史地图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直观地展现历史过程。任何历史事件都离不开地理因素,地理不仅仅是历史存在具体性的必要条件,而且也是认识历史发展规律的主要前提。只有讲清楚地理环境,才能够让学生真正地了解与掌握基础的历史知识,并进而提高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前苏联的一位教育专家曾经说过:“地图是给学生直观地阐明历史过程中的联系所必需的有力工具,认识地图……要从这符号中间看到活生生的历史事实以及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复杂关系。”如讲到赤壁之战时,教师用多媒体动态显示《赤壁之战示意图》,结合示意图分析战争的形势和曹军失败、孙刘联军获胜的原因,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会比较清醒地认识到地形、气候等因素在战争中的作用。再如讲到三国鼎立到隋朝统一的政权分立时,结合课本上的《东汉到隋政权分合示意图》,配以教师的讲解,学生就会比较容易地抓住这一时期的历史特征,掌握其政权更替的情况。

        四、运用历史插图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新编历史教材中,增加了许多有艺术欣赏价值的图片,利用这些图片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如讲述第20课《青铜铸鼎》时,我们通过搜集青铜器图片把课上成了一堂青铜器专题欣赏课,通过欣赏青铜器的造型、图案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在教学中,我们还注意把历史插图同课文习题结合起来进行学习。如学习书法与绘画时,我们让学生通过欣赏四件东汉隶书作品,让学生说一说他们喜欢哪一种艺术风格,让学生在欣赏美的同时去感悟美的真谛。

        五、运用历史插图,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表象

      古代史离我们今天已经很遥远了,对于初中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如何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表象?识读历史插图是一种很好的方法。这类插图有的是古人对当时人活动的描摹,有的是今人根据历史记载对古人活动的形象再现。如讲到原始农耕文化时,单靠我们用语言描述很难讲清楚原始人如何播种,很难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表象。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借助课本上的插图《原始农耕点穴下种想像图》进行讲解,学生对原始人的耕作方式、使用的工具就形成了很深刻的认识。实验证明,学生对图片的信息接受时间要比对文字的接受时间快。一般而言,要表达清楚一个信息,通过语言描述所需时间为28秒,通过线描图所需时间为15秒,通过照片所需时间为9-12秒,通过实物所需时间为7秒。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正确地运用图片进行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表象,还能够节约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实践证明,运用历史插图进行教学,有利教学方式的转变,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有利于学习方式的转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