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教案资料
  • 简析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
  • 浅析一堂历史课完整的备课要求和规范
  • 中学历史“三诱”教学模式构想
  • 浅议历史教学中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
  • 在教学活动中如何充分利用CAI技术
  • 情境学习与情境认知
  • 从《工业革命》设计谈网络环境下的历史教学
  • 网络环境下的历史教学
  • 专题式研究性学习与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结合的案例及分析
  • 以选题为契机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 最新热门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p>

    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对教育的要求提出新的挑战。“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题的历史教学国际研讨会明确指出:“历史教育的活力在于开发学生学习的创造性,中学历史教学应该把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放在突出的位置。” 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主要组成部分,发散思维能力是历史教育培养的重要的一种思维能力,具有解决历史问题的“应用”特征,为此我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能力进行了探索。通过运用几种思维方式的相互转换;克服定势思维,形成求异思维;跨学科综合思维的发展和让世界意识走进历史课堂等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意识。

     

    关键词:历史教学  培养  发散思维能力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和21世纪的到来,人类正逐步走进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初现向我们预示着社会生产领域一场革命的来临。社会对人的素质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人们要具备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变革和创新的能力、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的能力。教育思想、理念和过程因应时代的变化而更新为此教育部2001年制订并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简称新课标)。新课标重新对中学历史教学三大任务进行了阐释,从培养学生适应社会、适应生活,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上提出,让学生“形成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和知识迁移能力,逐步了解一定的归纳、分析和判断的逻辑方法,初步形成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良好思维能力的培养十分关键,它控制并制约着各种能力的发展,指挥并调节着各种能力的运用,是各种能力发展的基础。因此,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中学历史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任务。所谓历史思维能力,是人们以再认和再现历史事实,解释和理解历史现象,对历史发展进程分析和评价历史客体的一种素养,是人们成功地完成具有史学意义活动的个性心理特征。历史思维能力是多种多样的,有顺向思维和逆向思维;发散思维(求异思维)和集中思维(求同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等等。培养和发展中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应当包括两个层次,即形象思维能力(再现性思维能力)和抽象性思维能力(含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历史学科是一门发现型创造学科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或抽象性思维能力是历史教学的重要课题。其中,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主要组成部分,发散思维能力是历史教育培养的重要的一种思维能力,具有解决历史问题的应用特征。它是指以具体的尽可能完整的历史材料为依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科学、准确解释历史现象,分析历史事件,评价历史人物,认识和把握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史鉴今,回答和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能力。

    “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题的历史教学国际研讨会明确指出:“历史教育的活力在于开发学生学习的创造性,中学历史教学应该把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放在突出的位置。”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是一个及待解决和摸索的问题。

    一、几种思维的相互转换

    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逆向思维与顺向思维的转换。单一的思维方式无法开拓学生思维广度和深度,利用思维方式转换培养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勾沉---发散---反思的一系列思维能力是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如在讲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时,就帮助学生通过各项历史事件基础知识的勾沉,发散想象出中国社会各阶层抗日的态度,并集中得出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过程;反过来思考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原因或历史条件,提高了学生的归纳评价中国-党在其中作用的能力。

    顺向使思维通畅,逆向使思维灵活,顺向思维和逆向思维的相互转换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重要途径。例如:在学习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历史背景的国际背景时,引导学生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分析列强对日本侵华的态度,很顺利地就能得出结论:列强的默许或纵容,为日本实施其侵略计划提供了有利条件。接着,又反过来问学生:如果没有列强的支持,日本是否敢贸然发动对中国的侵略呢?学生马上回答:不敢。为什么?因为日本1868年才开始明治维新,逐渐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无论是从经济实力还是军事实力都不是欧洲列强的对手,所以它不敢贸然侵华,后面的“三国干涉还辽”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这样就突破了学生按一个方向思考问题的习惯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就这样,通过两种思维相互转换,从而培养了学生灵活多变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处于一种开放的环境中,培养了发散思维。

    集中使思维更深入,发散使思维更广阔,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相互转换是培养创造思维能力的主要方法。如:复习“早期的资产阶级革命”时,首先让学生把思维集中一个方向,系统全面地整理相关知识这样就使学生的思维跨度以及瞬息间在记忆中索检提取的知识容量骤然扩大了许多倍,对些一时回忆不起来的史实,也能马上按图索骥,乘机去翻书查找,并迅速编入记忆系统中去。接着开启发散思维的阀门,按革命爆发的原因、领导人物、过程和结果等方面分析,然后归类指出其相同的根本原因、领导阶级、过程和结果最后指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为什么过程反复曲折,而让学生悟出道理和启示。这样通过集中再发散,促使学生的思维放射性延伸到整个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专题的范围,从而学会了类推,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这既提高了复习效率,又训练了思维能力,活跃了思维。          

    二、求异思维的形成

    求异性是创造性思维的首要特征,只有有了求异性才会有新颖性和变通性,才能激发兴趣,开阔思路,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然而长期以来,历史教科书叙述的史实与结论是固定的,本来丰富生动的历史演绎为一成不变的教材,使学生形成一种定势思维,接受的只是单一的历史观,这种思维定势易使学生盲目运用特定经验和习惯方法去解答一些貌似而神异的问题,这不仅会造成思维惰性,阻碍问题的顺利解决,而且会妨碍创造性、开拓性思维的培养。所以在教学中需要克服思维定势,转换视角,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促使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并用不同的方法来思考问题,让学生经过分析思考,灵活运用所给条件解决问题,提高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克服学生死记硬背,生吞活剥的机械式的学习方法。这样,学生的创造能力必将有很大的提高。比如我在讲《工业革命》中的“圈地运动”时,启发学生思考评价这场运动首先请学生阅读有关“圈地运动”的注解,引导学生回答,农民为什么没有土地,学生很容易回答出羊占有了他们的土地,进而引用莫尔斯《乌托邦》中的话,指出这就是“羊吃人”的圈地运动。这是传统的历史观,过去基本上就是从这个角度评价,学生也只把握这一点,这是定势思维。我在这个结论得出后,进一步地启发学生思考,真是“羊”夺走了农民的土地而“吃人”吗?新贵族这样做有什么作用?经过短时间的思考,马上就有学生发言回答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生产出更多的羊毛,赚取更多钱,积累雄厚的资本,同时由于农民没有土地,只好进工厂当工人谋生。这样既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资本,又提供了大量廉价的自由劳动力,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两个必备的条件,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1] [2] [3]  下一页

    这些思维的火花是值得肯定的,这就是求异思维。这样既克服了思维定势,又培养了发散思维。

    此外,形成求异思维,摆脱历史定论的束缚,还可以适当介绍史学动态方面的知识。如在学习“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我就向学生介绍目前史学界三种主要观点:A、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于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B、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于1939年9月,德国闪击波兰,英法被迫对德宣战;C、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于1935—1937年左右,法西斯对埃塞俄比亚、西班牙和中国的侵略同时向学生讲清能支持每一种观点的历史依据,以便学生以后,特别是高中学习中可以支持任何一种观点,只要言之成理,言之有据,不犯原则性的错误就可以了,从而形成开放性思维。当然还要说明的是教材支持的观点也是当前史学界的主流。

    三、跨学科思维的发展

    近年来,考试改革紧锣密鼓地进行,3+X高考模式从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要求学生具有跨学科综合思维,创造性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教育观念的根本转变,是教育思想的一大进步。万丈高楼从地起,如何在初中分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以更好地为高中教学服务,是当前初中教师的重要课题,当然也是初中历史教师的重要任务。

    1、历史教学中地理知识的运用

    人们常言“史地一家”,确实,历史、地理知识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任何历史人物的活动,历史事件的产生、发展,都处于一定空间,都和地理环境息息相关。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有机地渗透一些地理知识,才能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唐代史学家杜佑在《通典》中说:“凡言地理者,多矣。在辨区域、征因革,知要害。”他透彻地说明了历史学科与地理学科联系的切入点。

        为什么亚非四大文明古国都建立在大河流域?为什么资本主义最早萌发在意大利?为什么中国上古时候种桑织绸非常发达的北方,到现代早已成了“明日黄花”?为什么曾以生命之水孕育了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在今日竟被视为“中国的忧患”?这些问题深刻说明了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影响,用唐朝的著名哲学家刘禹锡“交相胜;还相用”的话来形容是非常贴切的。

    地理位置对历史事件的发生、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和军事上的作用突出,对经济、文化也有重要的影响。古人曰天时、地利、人和地利就包含了重要的地理位置的含义。在许多时候,地理位置成为历史事件发生的决定性因素。比如,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农村革命根据地通常都是建立在地势险要的地方,几省交界处,国民党-上三不管的地方,-党选择这些特殊的地理位置积蓄和发展革命力量。这里的人民在革命战争年代曾经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但是革命胜利后,正是由于这些地方的地理条件的限制,交通落后,信息闭塞,经济非常落后,生活极端贫困。改革开放以来,为了改变革命老区的贫困落后状况,国家加大了投入,如京九铁路就特拐弯通过了大别山革命老区。

    2、把-观念引入历史课堂

    -学科的一些观点、感念,尤其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容,不仅能教会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也使学生能够科学地认识人类历史。正确引导学生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辨证的观点,矛盾论,发展的观点,联系的观点等,可以使学生更准确、完整地把握历史的全貌和内在联系。

      运用唯物史观认识历史,最重要的是应该着眼于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与反作用。例如对二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认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新成果不仅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还导致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强化,使生产关系进行了局部调整,资本主义因此进入了相对稳定和高速发展的时期。但资本主义固有的基本矛盾并没有解决,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相继陷入“滞胀”状态。     

        对于错综复杂的历史现象的认识,还要运用唯物辩证法,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内,运用原因与结果、必然与偶然、矛盾分析等方法。例如,西安事变的发生是必然的还是偶然的?西安事变是在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国内阶级矛盾地位下降的历史背景下发生的。民族矛盾激化这个必然因素是通过西安事变这个偶然因素表现出来的,偶然性中有必然性。

    我们在评价历史人物时要用辨证的观点,用一分为二的眼光进行全面的、正确的评价。如评价左宗棠,他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历史人物,既要看到他站在地主阶级的立场上维护清朝统治镇压太平天国,又要看为维护祖国统一誓死收复新疆的民族大义和进行洋务运动的功绩

    3、政史地三科融会贯通

    通常情况下,历史从时间,地理从空间,-从意识角度对人类社会现象进行研究和认识。所以,人们常说,政史不分、史地不分。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要努力寻求政、史、地三科的交汇点,将三科融会贯通。比如在学习大跃进运动时的大炼钢铁运动,违背客观规律人为地破坏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致使我们遭到了自然的惩罚和报复。我们现在就应该加强环保意识,尊重自然规律,保护自然环境,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节约能源,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又如,在学习和平解放西藏问题时,为什么不能使用武力?要回顾历史上汉族与藏族之间的民族隔阂,引申到解放后国家的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政策,再联系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西藏的落后,今天的西部大开发,加强内地与西藏的联系,更进一步促进民族团结,国家毅然决定修筑青藏铁路。在历史教学中,教师经常联系相关的地理、-知识,由一个知识点发散出多个知识点,糅合三科的知识,这样不仅开阔学生的思路,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四、让世界意识走进历史课堂

    在过去的历史教学中,往往把世界历史和中国历史割裂开来,教科书的编排也是如此。新课标中明确提出“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传统,逐步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新教材编排上也注意把中国史放到世界历史的大背景中去讲。例如,世界历史在“灿烂辉煌的古代亚非文化”中增加了中国在亚非文明古国中的地位和中国历史在“鸦片战争”中安排了鸦片战争前的世界与中国社会。新教材以宽容、平和和开放的心态叙述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培养学生理解、尊重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自己选择制度和生活习俗的观念。

    所谓“世界意识”,是指以开阔、理性的全球视野、人类视野认识、对待中国和世界的历史与现实的思维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世界意识,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让学生既从中国看世界,也从世界看中国,不但有利于学生全面客观的认识世界与中国,而且也有利于学生形成国际合作与竞争的价值观念,以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培养发散思维能力。比如,我们在学习19世纪末中国严重的民族危机时,一定要结合当时的国际形势,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为了适应垄断资产阶级对商品市场、原料产地、资本输出场所的需要,加紧了对世界殖民地的争夺,落后腐败的中国就成了列强侵略的主要目标,列强要把整个世界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联系今天世界资本主义大国在世界各地的所作所为,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当时中国民族危机严重的原因。

    学生具备世界意识是时代发展的要求。21世纪的到来,全球化、世界化趋势正在不断加强,每个国家都不可能独立于世界体系而存在。近年来,世界发达国家都反复强调世界意识,要求合格的公民必须具备世界性眼光。中国走进WTO的殿堂,实现了与经济全球化更深更广的对接,面对世界范围自由开放的市场,中国公民必须具有世界性眼光和国际竞争与合作的能力。

    具备世界意识能更好地认识中国。中国是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国影响世界,世界影响中国。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意识,正确看待国际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增强积极参与国际活动和国际竞争的意识。注意本国史和世界史的横向联系,拓宽历史层面,把握世界历史折射地理学科,环顾世界各地放眼世界现实,关注世界热点。全球化把中国的发展纳入了世界轨道,全球化制约着中国的发展,时时刻刻考验中国,挑战中国。中国的经济在发展,科技在进步,人们的世界意识也必将提高,到了21世纪中叶,中国极可能成为一个世界级的大国。洞察世界未来,预测全球发展,中国只有了解世界,认识世界,才能适应世界,制定顺应世界潮流的国策,才能把握未来,应对未来,赢得未来。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读史使人明智,从已知史实与结论推断、预测将来可能会发生的现象,是发散性思维在历史学习中的重要体现。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只有大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才能适应时代对创新人才的需要。

                                       


    参考书目

    1.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四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世界历史第二册》2001版

    2.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教师读本》

    3.《历史教学进行发散思维训练的探索与实践》    《历史教学问题》2001年第6期

    4.《培养政、史、地学科间综合能力的探讨》  《历史教学》2000年第10期

    5.《让世界意识走进历史课堂》《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02年第7期

     

    上一页  [1] [2] [3]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