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教案资料
  • 简析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
  •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 中学历史“三诱”教学模式构想
  • 浅议历史教学中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
  • 在教学活动中如何充分利用CAI技术
  • 情境学习与情境认知
  • 从《工业革命》设计谈网络环境下的历史教学
  • 网络环境下的历史教学
  • 专题式研究性学习与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结合的案例及分析
  • 以选题为契机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 最新热门    
     
    中考复习课教学实录如何解历史材料分析题

    解材料分析题。
    [讲授]
    师:结合我的经验,我们把历史材料分析题简单分为三类:纯文字表述型、图表型、限字小论文型(板书)。当然,有时这几种类型也有可能交叉混合,所以我们的思维不能僵化。下面请同学们判断一下这几个题目的类型,打开《如东高考课堂突破》第184页31题、第192页32题、第200页33题
    生:(翻阅、判断)(2分钟左右)
    师:很好,当然做历史材料分析题仅仅判断其所属的类型是远远不够的,其关键是如何分析解答。首先请同学们想一想自己在做此类题目时积累的经验,然后告诉大家
    生:(思考归纳自己的方法)(2分钟后)(2位同学发言)
    师:很好,刚才两位同学的经验和方法非常值得同学们借鉴,这是他们长期思考分析培养得来的结果。当然,我相信还有其他同学也有很好的经验和方法,由于时间关系,今天我们就不一一请同学们发言了。下面老师来和你们交流老师做材料分析题的经验和方法。
    生:(打开笔记薄,准备记录)
    师:材料分析题是最具历史学科特点的题型,能较好地考查出学生的真实水平,其答题步骤如下:
    首先,读,就是阅读材料,最好能读两遍。第一遍粗读,大致了解材料的意思,了解材料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了解材料在课本中的大概位置,了解材料的出处。有时会遇到看不懂的材料,怎么办?这时不要慌,再读第二遍,在读第二遍前,最好先细读所提出的问题,带着问题去读材料,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提高音量)在阅读过程中,注意主体材料(正文)的开头、结尾,以及省略号前后,省略号前后保留的内容必定是重要的,肯定隐含着重要信息,阅读时要特别关注。好,下面我们来看一个例题,只要求阅读材料,分析材料,不要作答。
    师:(打开投影仪,放上投影胶片)
    生:(分析思考)(5分钟)
    师:(在学生分析思考过程中,走下讲台巡视并不断提示关注: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在课本中的位置,材料的出处,带着问题读,开头、结尾,省略号前后的内容)
    师生:(一起说出以上的内容)
    师:其次,答,就是作答,阅读材料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审题的过程,在审好题的基础上,再进行答题。打个比方,审题就好比播种,答题就是收获了。种播的好,如果收获时不用心,和种假种子的效果是一样的。所以答题是至关重要的。那么如何答好题?请大家继续看投影,写出你们的答案。
    生:(认真答题)(5钟左右)
    师:好,请同学们看投影的参考答案,比较你自己的答案,找出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并给自己打个分数。实事求是。(走下讲台,看几位中等生的答题,并给出了一些建议)
    师:我刚才看了几位同学的答案,总体情况不错,但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答题的文字太多,很繁琐,字迹很模糊,看不清,内容答到了,但却拿不到应有的分数等,那么如何更好地答好题目呢?我认为答材料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按问答题。注意针对性和具体性,材料分析题多由几问组成,每问有具体指向,要根据具体要求组织答案。如“据材料一……”,答案是依据材料一得来的,答案就应在材料一找,并根据后面的分值来确定答案内容的多少。
    其次,要克服思维定势,坚持论从史出。命题人有时会选取与教材观点相左的材料,来考查我们提取材料信息和把握正确观点的能力。如“如何评价原子弹在对日作战中的作用?”我们会习惯说原子弹在对日作战中发挥了如何如何大的作用,而忽视了“评价”,忽视了原子弹不是战胜日本的决定因素。
    再次,书写要认真,特别要注意语言的组织,要力求简明。
    师:强调一下,在做限字小论文型材料分析题时,要注意:①表述成文,条理清晰,文中不能缺少主语或关联词或过渡性词语②有史有论,史论结合,否则太干瘪③文字组织,简明准确,最好打个草稿。
    [总结]
    师:如何解历史材料分析题,简单说,一判断二审题三答。
    师:(打开音乐,隆隆的战鼓声再次在教室响起)今天的课我们就讲到这里,今天我们一起分析了材料分析题的解题方法,它属于理论,来源于实践,也就是平时的做题。今天我们介绍了理论,同学们要用它来指导自己的学习实践,把它转化为自身内在的能力。那么,怎样才能真正的掌握?最好的方法是?
    生:多做练习(齐声回答)
    师:对,多加练习,“熟能生巧”,课后请同学们完成《如东高考课堂突破》第184页31题、第192页32题、第200页33题。希望同学们伴随着这冲锋的号角,拿起手中的笔,运用你的智慧,打赢即将到来的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顺利迈进高校的大门。好,下课!
    生:老师再见!
    师:同学们再见!

    [教后记]
    本课主要讲授了历史材料分析题的解题方法,最大的亮点是解题理论与解题实践相结合,选取的题目很具代表性。在课堂教学中,特别是开头的音乐,渲染了气氛,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下子就把学生带入高考的临战状态。并针对具体的题目,来讲解题方法,效果很明显。但也有不足之处,学生的主体性在本节课中表现的不明显,语言不够通俗等,针对这些问题,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尽力去解决。


    附:投影胶片内容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对于日本真正战败的原因,当事者和历史学家意见不一。负责进行战略轰炸的人断言,即使没有原子弹,日本在1945年底也就完全被摧毁了,尼米兹海军上将始终认为,美国海军的绝对优势使胜利得以实现,而且只要有海军的优势就足以获胜。苏联的参战出人意料地得到负责中国境内的空军作战的陈纳德将军的支持。他认为,红军参战是决定性的因素,即使没有原子弹也会是这样。……看来是所有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才把日本一步步引向失败,然后又使失败突然来到。但是有两个不变的压倒一切的因素早已注定了日本的命运:首先是日本经济上的弱点——它的经济潜力只有美国的15%……但是美国人——这是第二个决定的因素——出色地动员和发挥了自己的力量,对日作战,美国拥有军事优势……而这是根本的。
                             ——H·米歇尔《第二次世界大战》下册
        材料二我们所想到的是日本人的武士道的精神,拼命抵抗,致死方休。……要一个人一个人地消灭日本人的抵抗,一寸土地一寸土地征服那个国家,很可能要丧失100万美国人和50万英国人的生命。
                       一一W·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第8卷
        材料三  8月6日,美国以第一颗原子弹投到日本海军基地——广岛,……事后调查该市死伤总数,死者计6万人,伤lO万余人,而伤者亦大多数无法治疗。
                                     ——《日本拒绝乞降受降目击记》
    材料四  日军兵力分布情况
    太平洋战争爆发时
    1942年
    日本投降时
    中国战场
    35个师团
    太平洋战场
    10个师团
    东南亚战场
    7个师团
    中国战场
    37个师团
    太平洋、印度洋战场
    15个师团
    中国战场(不含东北)
    111万多人
    东南亚、太平洋战场
    不到109万人
                             ——杨小彬《中国抗战与第二次世界大战》
    请回答:
    (1) 据材料一在分析日本战败的原因时有哪些主要观点?(3分)

    (2)你如何评价原子弹在对日作战中的作用?对日本人民遭受原子弹轰炸的悲剧如何认识?(8分)

    (3)西方人士分析日本战败的原因是否客观公正?为什么?(4分)

    参考答案:
    (1)关于日本战败的原因有几种观点:美国海军力量的优势;苏联的参战;美国对日本的综合优势。(3分)
    (2)原子弹不是战胜日本的决定因素,(2分)但起到了加速日本投降和减少反日本法西斯人员伤亡的作用。(2分)许多日本人民是原子弹的受害者,造成这一悲剧的元凶是日本法西斯集团,(2分)美国政府也负有一定的责任。(2分)
    (3)不公正。(1分)中国一直牵制和抗击着大部分日本法西斯军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3分)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