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教案资料
  • 我在美国教中学
  • 精典演讲历史上的中国和中国历代疆域
  • 《拿破仑法典》为什么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律规范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修正案
  • 精典演讲撑起中国宪政的九大支柱
  • 1938年花园口事件研究综述
  • 阻敌自卫,功过任评说——读《功罪千秋——花园口事件研究》一书
  • 梁启超“做官”
  • 折腰筹款为哪般
  • 试论郑观应的史学思想
  • 最新热门    
     
    张之洞与中法战争

    争中的张之洞却很少论及”。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张之洞在中法战争中所起的作用,从而为全面、客观、公正的认识张之洞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一、 对中法战争战略决策的影响。

      中法战争一爆发,清朝统治者内部就出现了两种声音:一派是以李鸿章为首的主降派,主张“不可衅之我开”,“决不可与欧人轻言战事”等。另一派是面对法国咄咄逼人的侵略气焰,以左宗棠、张之洞等人为首的抵抗派,力主坚决回击法国的侵略。张之洞是当时朝中较为系统地提出抗法战略策略的人之一。早在他任山西巡抚时就上书提出了“争越、封刘、战粤、防津”的战略策略,“争越”就是出兵越南,抗击法军;“封刘”就是对活动在越南北部的刘永福率领的“黑旗军”许以击退法军,收复失地的重任,“即封以越南世守”,授其官职,资助饷械,鼓舞其士气,使之能大建奇功。“战粤”就是命令两广督抚和将领做好抗法作战准备。“防津”就是加强天津、烟台、旅顺等地防卫,阻止法军从海上进犯,确保北京安全。

      1883年12月,法军司令孤拔率军进攻驻扎在越南境内的清军和黑旗军,中法战争爆发。由于清廷和战不定,导致前线清军没有做好应战的准备。桂军、滇军赴越援助接连失败,形势危机。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慈禧太后认为“非之洞不能担任此危急时期的封疆重任”。1884年5月,张之洞从山西巡抚调任两广总督,防御边疆。张之洞上任不久,法军攻陷台湾基隆、福建马尾,福建水师全军覆灭,法军正欲以海战之威大举进攻两广地区。张之洞审时夺势,积极备战,制定出在两广抵御侵略的战略大计,并上报朝廷:“欲牵制法军,必先助越南,助越南则以重用久居越南之刘永福为上计,并请派现在乞假在闽之吏部主事唐景崧募兵四营出关,与刘永福所部合军御敌。由粤筹助饷银及军械以充实力,必能有功”。最后朝廷采纳了张之洞的建议,使他在后来的抗法斗争中贯彻了这样一个正确的战略方针,为后来取得镇南关大捷奠定了基础。

      1884年8月清朝政府在舆论的敦促下被迫对法宣战。张之洞团结两广官兵,积极筹款备战。“虚已礼下,推诚共事,统帅既和衷无间,诸将莫不同命”;“妥善处理各派系的关系,从而使两广防务得以巩固,为抗法斗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为国为民,不分省内省外’”。正是在张之洞的协调统一指挥下,两广清军破除了地域之见,派系之分,空前团结一致,增强了清军的防务能力。张之洞不仅关注两广防务,还筹款500万两白银支援福建、台湾、云南等地的抗法军队。张之洞在他托名弟子所作,实为他本人所撰写的《抱冰堂弟子记》中回忆当年在中法战争中的运作情况:“在粤,因法船踞台北,乃倡议奏请攻越南以救台湾,为围魏救赵之计,招回黑旗刘永福为我用,得旨俞允。乃议分三路攻之。岑襄勤滇军攻临洮府,刘唐攻宣光,粤军攻文渊州一路。助滇桂及刘永福、唐景崧之饷银军械,并助台湾饷;滇二百万,桂二百万,刘唐四十万,台湾四十万。”⑥  1884年9月,张之洞为支援台湾刘铭传筹集饷银2万两,洋枪1400支,子弹52万颗,火药600桶,终因法军封锁,只送去了部分饷械⑦。从以上角度看,张之洞对中法战争的全局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对各地抗法战争起到了支援、协调的作用,使两广地区抗法活动在认识上得到了统一,将帅间得到了空前团结,抗法队伍的战斗力得到了加强和提高,为中国取得中法战争的局部胜利起到了关键作用。

      二、 支助黑旗军,取得了临洮大捷。

      黑旗军的首领为刘永福(1837—1917),广东钦州人(今广西防城)。太平军起义时,他聚众参加了广西天地会起义,因他率领的这支武装用七星黑旗为军旗,被称为黑旗军,后来在清军的围剿下,刘永福率部退至越南境内。法国侵略越南时,黑旗军应越南阮氏王朝邀请,配合越南军队先在河内城郊大败法军,打死法军头子安邺;后在纸桥大战中击毙法军司令李维利。黑旗军从此在越南军威大振。刘永福被越南朝廷封为三宣提督。在中法战争中,张之洞提出“牵敌以战越为上策,图越以用刘为实济”⑧的战备方针,积极支助黑旗军。具体做法有:

      一是改变朝廷借法军之手消除黑旗军的态度,以民族大义为重,充分肯定黑旗军的抗法功绩,主张承认黑旗军的合法地位。在张之洞的努力下,清朝政府授刘永福为“记名提督”,陆续拨给黑旗军饷银7万两⑨。

      二是大力荐举唐景崧新组粤军,开赴云南,联络黑旗军首领刘永福共同抗法⑩。唐景崧贯彻张之洞的战略思路,密切配合刘永福的军队,最终取得了临洮大捷的辉煌战果。

      三是筹款支助。在朝廷支助黑旗军的同时,张之洞也积极筹款,“只半年里,张之洞支助黑旗军白银15.5万两,充足的军费饷械大大提高了黑旗军的战斗力,此举使得张之洞‘决战于越南’的策略得以实施”。从而使黑旗军在中法战争中发挥了不可代替的作用,也为后来中越边境大败法军奠定了基础。

      三、 起用冯子材,取得了镇南关大捷。

      冯子材(1818—1903)广东钦州人,先后任广西、贵州提督。因参劾广西布政使徐延旭而受到排济,告老还乡。中法战争爆发后,张之洞力排众议,起用老将冯子材,坚持认为“冯虽老,未闻衰;旧部多,成军易;由钦往,到越速;在越久,水土习;用土人,补遣便;将才难得,节用取之”。奏请朝廷对冯委以重任。同时发函邀请冯子材出山组军参加抗法。正是在张之洞的力荐争取下,朝廷任命冯子材为帮办广西军务,负责指挥广西前线抗法战争。与此同时张之洞还为冯军配备了大量军械,“短短数月内,张之洞筹拨广西冯子材等各军军饷达200万两”。从而使开赴前线的冯子材军队饷械充足,具有较强的战斗力。

      1885年初,法军进攻谅山,谅山清军不战而退,法军乘机进攻中越边境的重镇——镇南关,形势万分危急。这时张之洞授予冯子材镇南关前线军事指挥权,全权负责抗法事务。冯子材对张之洞的信任十分感激,他团结将士,精心准备,决心为国捐躯,打退法军,收复镇南关。1885年3月23日,壮烈的镇南关战役打响,冯子材的军队准备充分,指挥得当,年近七旬的冯老将军身先士卒,奋勇杀敌。法军全线崩溃,终于取得了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对外战争中的第一次胜利。镇南关大捷在当时国内国际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考察镇南关大捷,与张之洞运筹帷幄、点将用人不无关系。众所周知,镇南关大捷后,朝中以李鸿章为首的主和派与法国签订了《中法新约》,使中国不败而败。张之洞对此深恶痛绝,但却无能为力,只能仰天长叹:“庸臣误国,一至于此”,“赫德不去,是我国的大害”。

      纵上所述,张之洞在中法战争中功不可没。正是因为张之洞在中法战争中表现出了杰出的军事战略雄才,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清廷以之洞在广东时与法军开战,主持军务,应付裕如,特调之洞署两江总督兼江宁将军,主持防守两江军务”。甲午战后,张之洞又被调回湖广总督。时人与后人对张之洞在中法战争中的作用评论公允者大有人在。参加过中法战争,后来任台湾第二任巡抚的唐景崧评镇南关大捷时说:“非南皮尚书(张之洞)豫筹冯(子材)、王(孝祺)协桂之师,则桂军势不能骤振。然则南皮实为功首也”。《近代稗史》中《张之洞与彭玉麟》一文中说:“然甲午中法之役,张在两广总督任上,选将筹饷,调度军事,以有乙酉二月谅山之大捷,其功非小。虽未披坚执锐,而地位实为统帅”,“张氏在粤主军事,则有冯子材等之大捷,战胜泰西强国之师,良足豪焉”。刘熊祥先生著的《中国近代史》(陕西人民出版社)在述及中法战争时说:“当中法第二期大战展开前,清廷在军事上作了一番布置,调主战派张之洞为两广总督,以代替淮系官僚张树声,督军防卫”;“谅山大战前,张之洞即调帮办军务前广西提督冯子材及广西右江总兵王孝祺由龙州赴援” 。这两点就表明在中法战争中张之洞担任两广地区战略指挥者的角色。
    前人之见,足以参证。张之洞在中法战争中的作用不能因时因人因事而有所湮没,旧话重提,目的是拂去尘封,亮出历史的“真象”。

    [注释]:
    ①⑦⑨谢放:《中体西用之梦——张之洞传》,第90页,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1995年。第90页、第97页、第99页、第98页
    ②《文史资料精选》(第一册)中国文史出版社,《张之洞事迹述闻》,张达骧   李石孙著,第223页
    ③《文史资料精选》(第一册)中国文史出版社,《张之洞事迹述闻》,张达骧   李石孙著。第224—226页
    ④⑥《近代稗史》第二辑,四川人民出版社,第356页,第353页。
    ⑤《张之洞权经》马道宗 解译,台海出版社出版,第489页。
    ⑧《张文襄公全集》卷73、电奏1、;中国书店1990年影印本,第4页。
    ⑩《张之洞权经》马道宗 解译,台海出版社出版,第489页。
    《张文襄公全集》电牍1,中国书店1990年影印本;第23页。
    《中法战争》(第二册),第192页(转引自:谢放:《中体西用之梦——张之洞传》,第90页,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1995年。第102页)
    刘熊祥著《中国近代史》,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252页、第253页。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