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教案资料
  • 历史教学中的反馈与矫正
  • 如何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一课中激发学生的兴趣
  • 初探角色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
  • 新四军在皖南事变中的军事失误与教训再探讨
  • 从心理角度看武则天为什么那么残忍
  • 初中历史教学中创造性的培养
  • 浅谈“合作学习”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 初中历史学科创新性教育的定位
  • 浅谈乡土教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 浅谈课前提示的教学作用和使用
  • 最新热门    
     
    高中历史探究性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律的标准答案,教师重在科学理性的引导、指导。探究性教学尊重学生个性,鼓励学生独立学习,让学生尽情发挥个人潜能。探究性教学提供更多的获取历史知识的方法和途径,推动学生去关心现实,了解社会,体验人生,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 [2]  下一页

     

        二、高中历史实施探究性教学的策略

        1.问题探究教学策略

    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在高中历史探究性教学的实践中,“问题探究教学策略”是以问题为主导,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历史教学的真正意义在于使学生发现问题,探讨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中学生的求知欲,常常表现为思想上的困惑,现有认知水平与将要达到的认知水平的距离使他们产生疑问,问题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因此,教师应以问题为契机,根据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设计出难易适中、典型性强、具有探索性、开放性、启发性和对学生具有挑战力和诱惑力的问题,使之贯穿于课堂教学始终。这一教学策略的程序可以为:

      提出问题→自学教材→讨论问题→讲解问题→归纳总结→思维训练。现以高中历史新教材中国近现代史上册“洋务运动”一节为例,来看问题探究教学策略的运作。

      提出问题 创设一种适宜的问题情景,维持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也只有如此,才能产生正向的学习迁移。洋务运动一节课的教学可以设计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探究:(1)洋务派是在什么历史背景下出现的?(2)洋务派办洋务的目的是什么?(3)洋务运动取得了哪些成就?(4)你对洋务运动怎样评价?(5)洋务运动为什么会破产?(6)在引进西方生产技术方面,你认为洋务运动有哪些经验教训值得我们今天借鉴?

        自学教材 学生带着问题思考、自学教材,教师可以补充有关材料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自学是学生提高学习能力的主要途径,学生只有通过自学才能培养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增强自主探究的能力。

      讨论问题 只有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相讨论,才能有思维的碰撞和思维的火花,使学生学习得更深刻。这一节课的讨论题可以是:(1)关于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有不同的看法,请按照你的理解,谈谈你同意哪种看法,并说明理由。(2)你认为洋务运动为什么会破产?(3)在引进西方生产技术方面,你认为洋务运动有哪些经验教训值得我们今天借鉴?学生采用讨论的形式进行探究,气氛热烈,思维活跃,教师要注意引导,适当点拨,引发争论,使教学达到高潮,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学习能力。

      讲解问题 教师应该讲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从学生自学教材和讨论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了解哪些是学生学习的难点问题。讲学习历史的方法,教师可以结合对洋务运动的评价,重点讲评价历史事件的两个基本标准,即生产力标准和实践标准。

      归纳总结 只有经过师生的共同探讨,促使学生自己对本节内容进行概括整理,归纳总结,才能使学生所学知识构成网络,使学生的能力和认识得到提高和升华。

      思维训练 思维是可以训练的。历史学习中的核心能力是历史思维能力。人们对历史的正确认识,需要发散的思维、复合式的思维,需要广阔的、全面的、客观的、辩证的、变化的、发展的视野。问题探究教学策略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加强对学生的思维训练。这节课的思维训练,可以要求学生写一篇历史小论文,题目范围可以是洋务运动的评价与启示。

      问题探究教学策略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提出问题的思路设计的。提出问题是铺垫,自学讨论是重点,归纳总结是升华,整个教学过程始终保持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探究与收获相结合的良好氛围。我们认为问题探究教学策略是探究性教学的重要方法。

        2.课题研究教学策略

        课题研究教学策略,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学生可从自己感兴趣的历史学习内容中选定一个或几个主要问题作为研究课题。这些课题可以是从新大纲的22个研究性课题中选取,也可以是教师帮助选择的课题或者学生自由选择的课题。学生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研究,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研究学习方法,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课题研究呢?下面结合我省“高中历史研究课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探索”课题组的研究实践,谈谈课题研究教学策略的运作程序。

       知识铺垫 除了历史学科课堂教学之外,我们还在立项课题的实验基地为学生开设了一系列专题讲座和历史选修课,如中西方文化比较,中国传统道德的批判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现代化,中西方审美情趣比较,近现代史上的中美关系,查阅检索文献资料方法和技术,常用的历史科研方法等,以此来为学生搞课题研究作知识铺垫,同时激发学生研究课题的兴趣。

      研讨辩论 围绕着文化传统和文化比较等许多问题,教师指导学生搜寻处理相关资料,学生结合实际学习思考分析后,每位或每组学生确定一个主题,在研讨课上纷纷发表见解并进行辩论,不断迸发出思维的火花。如有的学生对文天祥的一些事迹是气节还是愚忠进行了讨论,有的学生对中西方历史上形成的成语谚语习俗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辩论,有的学生对妇女地位问题从历史变迁、生产力发展变化原因等多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述。研讨课气氛热烈,从而不但使学生提高了能力,开阔了视野,增强了自信,还大大激发了学生进行课题研究的兴趣。

      选择课题 选题阶段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重要阶段。发现问题是创新的起点和开端,也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教师帮助学生搜寻整理选题的背景材料,激发学生对课题研究的兴趣和动机。让学生选择好研究的课题已是成功的一半。实验基地学生选择的历史研究课题有很多,如“西湖三杰”的爱国精神和忠君思想,杭州西湖龙井茶的历史与文化,从《项羽本纪》和《高祖本纪》看司马迁如何刻画历史人物与有关启示,-中国妇女地位的变化,从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看科教兴国战略,等等。在学生选择课题的过程中,常出现这样一些问题:课题题目太大,课题所涉及的研究内容过于抽象,课题立论的依据不足,对课题要研究的问题不明确,等等。对于学生在选题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决不能撒手不管,一定要积极加以指导,要在尊重学生意见的前提下,不断帮助学生调整研究范围和研究方向。组织课题小组,制订研究计划 依据学生个人兴趣、特长,在老师的协调下成立若干个课题研究小组,每组民主推举一位同学负责,课题组内进行适当分工,当然也有同学独立进行一项课题研究的。拟定研究方案,包括研究目的、方式、步骤、进度,搜集信息的范围和方式等。教师提供或提示部分参考资料和渠道,如参考书目、历史学习网站、实地调查点、社会调研方式方法、注意事项等。

      指导实施研究 学生按照课题研究方案,自主开展研究活动。小组成员调查、访问、参观,查阅资料,筛选信息,选取有效信息用来提炼或论证自己的观点。教师定期了解学生研究活动的情况,并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指导学生掌握课题研究的程序及方法,对学生撰写的历史研究性学习论文或课题研究报告提出修改意见。

      组织答辩交流,进行过程评价 学生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在一定范围内交流,教师对学生的研究成果进行积极的评价,对其不足则由老师和其他同学共同进行引导修正。教师们对学生的课题研究进行认真评价,在表彰学生研究成果的同时,侧重评价其研究学习的过程,特别是研究的态度、实践能力的提高、研究的感悟与体验以及对现实的启发。

    上一页  [1] [2]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