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教案资料
  • 网络时代整合课程的实践思考与评价洋务运动(2)
  • 浅析中学生心理因素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 网络时代整合课程的实践思考与评价洋务运动(1)
  • 浅谈初中历史课程改革及参加新教材、新课标学习的心得
  • 常用历史教学的课堂设计模式与方法
  • 天人同德,和谐发展 —— 中学历史教育追求的灵魂
  • 浅谈“合作学习”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 初中历史学科创新性教育的定位
  • 高中历史探究性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 课堂思考题的设计
  • 最新热门    
     
    史论结合的简单化及其纠正

     

    史论结合就是要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物的本质,阐述历史发展规律。史论结合要求有鲜明的观点作立论基础,有适量的史实作支持,史论之间的关系要贴切一致。这就要求学生不是做纯理论的论述,而是在正确理论指导下对史实进行科学的分析,要把观点溶入分析当中去。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却存在史论结合简单化的现象。一是在分析历史事件、现象时,套用纯理论,不作具体分析,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物质决定意识,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性质和发展方向等,凡是学过的哲学原理不管是否适用,拿来就套。例如,凡分析古代和近代思想方面变化的原因,学生均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近代中国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的发生,是主要矛盾运动的结果。二是分析类似历史现象时,缺乏正确迁移的能力,随意挪用同一理论观点。帝国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的根本原因,学生又将其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的原因。三是分析不同历史现象时,也挪用一个理论来解释,缺乏具体化的分析说明,容易教条化。如把中国近代史中许多现象特征的产生都归结于中国社会是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基本特征。应该说近代中国社会的诸多现象均与这个社会特征有关,但单纯一个结论说明不了问题。

    要纠正史论结合的简单化,应该做的是:第一,准确理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内涵,明确基本观点和方法论,特别是方法论要求。比如物质与意识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在观察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