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教案资料
  • 论宋庆龄妇女解放思想及实践
  • “故事时间”教学实践初探
  • 关于历史地图分析能力的培养
  • 创新教育与历史教学中的“三联结”
  • 以“真的是李鸿章卖的国吗”为例,看中学历史学科的研究性学习
  • 大流士与秦始皇-思想及实践比较研究----兼论波斯帝国延祚和秦帝国速亡之原因
  • 高中历史研究课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 中国百年现代化的六次-选择——从清末改革到邓小平新政
  • 中学教师开展教学研究的实践与思考
  • 运用计算机辅助历史教学的实践与体会
  • 最新热门    
     
    试论历史学习方式及其变革

    ve the fundamental change of history study style.

    Key Words:Study Style of History; Change;Positively Studying;Research Study
      
      "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关键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1]。这一点已成为我国教育界的共识,并鲜明地体现在新近制定和颁布的中小学各科课程标准之中。在《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学习方式"是使用频率极高、阐释详尽的重要概念之一。该《标准》指出,历史课程的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材编写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型向主动参与型的转化",历史教学改革应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学习方式转变问题,是现阶段我国历史教学改革的主攻方向,是历史教学研究的重点课题。
      
      一、历史学习方式的含义
      
      "学习方式"这一概念,由美国学者哈伯特·塞伦于1954年首次提出,但至今没有广泛认同的定义。我们认为,历史学习方式是人们学习历史的顺序(程序)、形式和方法。这只是一个简单、通俗的解释,作为一个研究课题的核心概念,认识尚需进一步深化。

      诚然,程序、形式和方法是构成历史学习方式的三大要素,但我们必须看到,人们采用什么形式和方法学习历史,如何安排历史学习的程序,从根本上讲,是受其历史学习观支配的。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智力因素要起作用,非智力因素也要起作用。知识、能力、兴趣、情感、意志等都影响着人们的历史学习方式。历史学习方式的形成绝非一时之功,它是在长期的反复的历史学习过程中逐步积淀而成的,一经形成则作为一种定式,持续地影响人的历史学习。因此,我们可作如下界定:历史学习方式是在一定的历史学习观指导下,在长期的历史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并稳定化的历史学习的程序、形式、方法、兴趣和习惯等的有机集合体,是人们学习历史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二、现阶段中学生历史学习方式剖析
      
      现阶段我国中学生的历史学习方式可大体描述如下:

      中学生普遍信奉"知识就是力量"的信条,他们当中很多人认为,学习历史的主要目的在于丰富历史知识。也有一些学生认为,之所以要上历史课是因为课程表上安排了这门课,而且要考试。正确认识学习历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具有正确的历史学习观者,在中学生中所占比例不大。

      多数学生将"认真听讲"作为对自己上历史课的基本要求。至于听什么,则全由老师安排。对老师提示的"重点"(重要时间、地点、人物等),他们十分在意,常常会在教材的相关处作一些符号。当老师提出问题时,他们几乎都按教材上的文字或老师讲的话回答。总之,绝大多数学生是以被动接受的方式学习历史的。

      历史教学都是分班集体上课,学生各自分别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学生之间缺少交流,更未形成互动关系。现阶段的中学生以个体分散方式进行历史学习。

      通过机械记忆来掌握历史知识是现阶段我国广大中学生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他们普遍认为"背"是学习历史的"法宝"。一位高中毕业生参加高考,历史单科取得优异成绩。在一篇总结自己历史学习的经验的短文写成后,他醒目地以《死背》作为标题。应该说,这位同学的能力和水平,在同龄人中还是较出色的,但就其历史学习的方法而言,仍是以机械记忆、甚至死记硬背为主。

      学习手段单一。绝大多数学生仅凭历史教材和练习册学习历史。上课"勾"教材(在教材上按老师的指点作符号、标出重点等),课后"对"教材(对照教材完成作业),考前"背"教材,考完"扔"教材,成为中学生历史学习的主要环节。

      总结上述可知,现阶段我国绝大多数中学生采用的是以被动接受、死记硬背为基本特点的陈旧的历史学习方式。这虽然也可以学到一些历史知识,掌握一些历史学习方法(如记忆方法),受到了一些教育(如爱国主义教育)。但是,这种历史学习方式的负面影响是十分严重的。第一,消磨了广大学生对历史的兴趣。总的说来,中学生对历史课普遍不感兴趣,更讨厌历史考试。上历史课的时间愈长、年级愈高,这种情况愈明显。第二,影响了历史学习的质量。学生原本想用死记硬背的办法更多、更牢固地掌握历史知识,而事实正与他们的愿望相反。运用这种办法学习历史,不仅所学的知识质量不高,而且记忆的牢固程度也很低。学生的普遍感觉是,记得快忘得更快。第三,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历史学习的程序、形式和方法是思维方式的外显,思维的发展要通过学习的程序、形式和方法来促进,以被动接受、死记硬背为特征的历史学习方式强调重复和模仿,注重机械记忆,严重制约了学生思维的主动性、新颖性、发散性、变异性和流畅性,简言之,严重制约了学生创造思维的形成和发展。第四,这种学习方式的长期持续的运用,会逐渐使学生形成"唯书唯上"的品性,影响其个性的发展和健全人格的形成,对他们一生的学习方式、思维方式和实践方式都会产生不良影响。总之,以被动接受、死记硬背为基本特征的传统历史学习方式与时代的要求、素质教育的目标是背道而驰的。转变学生学习历史的方式已成为历史课程改革的当务之急了。

    [1] [2] [3]  下一页

     
      
      三、现代历史学习方式的特征与构成
      
      如果我们将以被动接受、死记硬背为基本特征的历史学习方式称为传统的历史学习方式的话,那么,在新一轮课程改革过程中要构建和推广的新的历史学习方式则可相应地称为现代历史学习方式。

      (一)现代历史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

      现代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包括青少年的学习)具有两大本性,一是接受本性,一是构建本性。前者告诉我们,"学习是经验的获得和积累的过程",后者告诉我们,学习是"心理的构建过程"[2](pp.101~103)。传统历史学习方式和现代历史学习方式,都重视学习的接受本性,这是二者的共同点。但是,二者又有明显差别。现代历史学习方式既重视学习的接受本性,又重视学习的构建本性,此其一。现代历史学习方式提倡主动接受学习,而传统历史学习方式只重视被动接受学习,此其二。基于这两方面的差别,现代历史学习方式就具有不同于传统历史学习方式的一些特点:

      1.它是主动学习的方式。

      现代历史学习方式的运作以学习者的主动参与为先决条件。不是要我学,而是我要学。学习历史不再是负担而是享受。课堂学习已不能满足学习的需要,课外主动安排学习。视历史老师为良师益友,产生了主动与之对话的强烈愿望。

      2.它是体验学习的方式。

      历史虽已过去,但它是活生生的。学习历史的过程就是体验历史的过程,体验人类过去的生活,体验生存环境对人类的影响,体验人民群众与历史人物的情感。"为古人担忧",在历史学习中不仅是正常的,而且是必需的。在体验中有所感、有所思、有所悟,这样才会有更多的收获。当然,这种体验主要是心理层面的亲历,是再体验而不是原体验。

      3.它是探索学习的方式。

      对历史的认识,亦即历史的结论,形成于历史学习过程之中之后,而不存在于历史学习过程发生之前。走进历史,发现问题,运用有效信息进行分析、比较、辨别、论证,得到答案,这是现代历史学习的一般程序。

      4.它是综合学习的方式。

      现代历史学习方式要求是综合学习的方式,提倡把中外历史结合起来学,把经济史、-史、文化史和社会生活史结合起来学。提倡把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如语文、-、地理、音乐、美术和各种自然科学结合起来学。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积累知识,还要注意构建知识的体系与结构,进行系统学习和整合学习。

      5.它是合作学习的方式。

      现代历史学习方式强调学习个体的独立钻研、独立思考,鼓励独立地发表见解。与此同时,历史学习者还要组织和联合起来进行合作学习,相互交流、彼此切磋、论争辩答。合作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历史学习的效益,而且有助于培养与人合作的能力。

      6.它是科学的学习方式。

      现代历史学习方式更符合学生认知和身心发展的规律,更符合历史教学的规律,比传统的历史学习方式更科学、更合理,因此,它是科学的学习方式。

      (二)现代历史学习方式对学习形式的要求

      1.主动接受学习。

      上文已说过,现代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具有接受的本性,与此相应,现代历史学习方式重视接受学习。由于历史是消逝了的过去,无法直接感知,不能用实验手段加以再现,只能通过史料中介去间接认识,因此,与其他学科相比,在历史学习中接受学习更为重要。否认和排斥接受学习会把历史课的教与学引入误区。但是,接受学习有主动接受和被动接受两大类型,现代历史学习方式提倡的是主动接受学习,而不是被动接受学习,这是它和传统历史学习方式的根本区别之一。那么,什么是主动接受学习呢?

      第一,主动接受学习是指学习者主动积极的精神状态。在接受学习初始,学习者充满好奇心和求知的渴望。在接受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全身心地投入,始终保持着学习的热情,学习者(接受者)与传授者之间、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形成互动关系。在一个具体的学习过程结束时,学习者既有收获的喜悦,又有着某种不满足感,期待着一个新的接受学习过程的到来。

      第二,主动接受学习是指学习者主体地位的确立和主体作用的发挥。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学过程是教的过程和学的过程的集合体。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应发挥主体作用。在接受学习活动中也应如此,否则不能称之为主动接受学习。在主动接受学习中,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体现在以下方面:

      (1)自主地选择接受内容。在使用统一的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统一的教材的前提下,要做到这一点难度较大,但也不是绝对不可能。如学生甲可以多学中国史,学生乙可以更多地学世界史。在一课中有两个子目,学生甲可以着重学第1个子目,学生乙可以更多地学第2个子目。在接受学习中,学生应有这样的"自主权"。随着教材的不断改革,教材的弹性增加,在必学内容和选学内容之间、正文和注释之间、大字内容和小字内容之间,学生的自主权会更大。至于课外学习,自主选择的余地就更大了。

      (2)自主地选择接受方法。如某一知识,教师既用文字又用图像来呈现,学生甲可用细读文字的方法接受、学生乙可采用读图来接受、学生丙可通过二者相结合的方法来接受,他们有选择的自由。即令记忆某一知识(如历史年代等),学生也可以自主选择记忆方法。

      (3)自主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如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评价,只要能说出道理,就可不受教材结论的限制,并自主地检测接受学习的效果。如学了有关岳飞的知识,可通过完成练习、讲故事、编辑资料、编写小报、演历史短剧、讲解图片(如岳庙和岳坟照片)等方式检测学习效果。

      第三,主动接受学习要求学习者自觉积极地进行心理构建。

      以上两个方面,侧重于考察主动接受学习的外部特征,更重要的是,主动接受学习有其内在的品性。学习心理学告诉我们,学习不但具有接受的本性,还具有构建的本性,也就是说,通过学习,学习者的心理结构(如认知结构等)应发生相当的变化。这一点十分重要,可视作区分被动接受学习和主动接受学习的分水岭。一般说来,被动接受学习对学习者的主要影响是增加其知识的数量,而主动接受学习在增加知识数量的同时,还会改变学生的心理结构(首先是认知结构)。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提出的"意义接受学习"这一概念对我们理解主动接受学习的实质很有帮助,值得参考。

      奥苏贝尔把接受学习分为机械接受学习和意义接受学习两大类型,并认为影响意义接受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的认知结构"[3](p.193)。根据奥苏贝尔的观点,并吸收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的理论,笔者认为,在主动接受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心理结构(首先是认知结构)的构建包括三个环节:

      (1)在接受学习启动时,学习者表现出在新的学习内容与自己已有的知识或认知图示之间建立联系的"心向"。如通过以前的经历和学习,学生已有了关于猿(猴)和人的一些知识,当历史教师指明本课要学原始人类时,他们立即产生在"原始人类"和"猿(猴)"、"人"之间建立联系的愿望。这就表明,学生的接受一开始就具有主动性。

      (2)在接受学习过程中,新的学习内容和已有的知识或认知图示相互作用(顺应和同化),学习者接受了新知识,形成了新概念。如在原始人类一课学习中,学生将猿(猴)与北京人比较,将现代人与北京人比较,掌握了北京人的知识,形成了"猿人"这一新概念。

      (3)在一个具体的接受学习过程结束时,学习者的认知结构发生了变化。如在学习"原始人类"一课前,学生头脑中的认知图示是"猿-→人",学习后形成"猿-→古猿-→猿人-→人"的新图示。

      2.发现学习。

      学习心理学家按知识的来源,将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发现学习亦即创造学习,其特点是通过创造性地发现活动获得经验和知识。发现学习的具体形式很多,当前,在我国基础教育中,提倡和推广的是探究式学习和研究性学习。

      对于探究式学习与研究性学习的关系,我国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一种观点认为,"研究性学习和探究学习实际所指相同,二者并无本质的差别,都是指学生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进行学习,只是译法或提法不同罢了"[4]。另一种观点认为,探究式(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各有所指,区别明显。探究式(性)学习是指在传统学科的学习过程中,"探究发现"教材上已有的结论,而研究性学习则是在具有综合性实践性的研究性学习课程中,解决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的开放性的问题,"发现"教材中没有的结论[5]。笔者倾向于后一种观点,主张将探究式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并列为发现学习的两种重要形式。

      一般说来,探究式学习是指在学科学习(包括历史学习)中,学生以探究的精神,运用科学研究的某些原则和方法,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得到与教材相同或相近的结论,从而获得和掌握新知识。探究式学习与接受学习的主要区别是,新的知识是学习者在教师和教材的引导下,自己"发现"的,而不是由教师和教材"传授"的,更不是灌注的。如初中《中国历史》第一册讲山顶洞人已能人工取火。根据是什么,教材未讲。如果学生比较山顶洞人工具制作技术比北京人进步,已掌握了磨制和钻孔技术,而摩擦会使物质发热、使易燃物燃烧,从而实现人工取火。这种学习就是探究式学习。

      我们现今所说的研究性学习,是指这样的一种学习活动,即"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1]。与这样的活动相对应的学习形式,具有以下特征:第一,开放性。研究的专题不局于教材,研究的场所不局限于教室,研究的内容和场所是开放的。第二,综合性。研究内容超出某一学科的狭小范围,是多学科的综合,是理论与实际、历史与现实的综合。第三,实践性。学习过程中要动手操作,学习过程和社会实践过程融为一体。第四,探究性。结论在学习过程中经探究而获得,学习过程带有科学研究的味道,运用了科学研究的原则和方法。第五,互动性。师生之间,学习者之间、师生和社会群体或个体之间,协调配合,形成互动关系。如四川某学校,选择"四川交通的现代化进程"这一专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同学们分成小组,在老师指导下,走访相关部门,到铁路、公路沿线和车站、机场、港口进行考察,到档案馆、图书馆查阅资料,分头对道路、运输工具、交通管理等问题进行研究,最后勾勒出四川交通发展的概况,得到一些规律性的认识,并对四川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在此过程中,学生采用的就是研究性学习的形式。

      总结上述,笔者认为主动接受学习与探究式学习、研究性学习有机结合,应是现代历史学习的基本形式。

      (三)现代历史学习方式对学习方法的要求

      学习方法是学习方式的重要构成要素。研究现代历史学习方式必须研究学习方法。学习方法具有多样性的特点。这里,我们没有必要一一罗列现代历史学习方法,只谈其中的两个核心问题。

      1.读书与活动相结合。

      读书,对中学生来说,首先是认真阅读历史教材,掌握和理解教材的基本内容。同时,课外要读一点历史通俗读物,如《中华上下五千年》《世界五千年》等。在此基础上,应再读一点浅近的或有注释有今译的历史文献资料,如《史记》《资治通鉴》的选本等。其实,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就选编了不少有史料价值的文章,善于从中提取有用信息,对学习历史很有帮助。

      活动,这里是指读书、做练习等学习活动以外的带综合性实践性的学习活动。重视活动,让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去感受、体验和理解历史,是现代历史学习方式的一大特点。新修订的历史教学大纲和新制订的历史课程标准推荐了开展课堂讨论,组织辩论会,举行故事会,举办历史讲座,进行历史方面的社会调查,参观历史博物馆、纪念馆及当地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考察历史遗址、遗迹,编演历史剧,观看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阅读欣赏历史文学艺术作品,仿制历史文物,撰写历史小论文、历史人物小传,编辑历史板报、通讯、刊物,采访历史见证人,撰写家庭简史和社区简史,举办专题展览等学习活动。开展这些活动将大大提高历史学习的效率和质量。以往的历史学习重视读书,忽略活动。开展和组织活动对转变历史学习方式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应该把它作为历史教学改革的重点来对待。

      2.传统手段与现代手段相结合。

      以往人们学习历史,常用的方法是做批注、制卡片、写读书笔记,在校学生还十分重视做练习、解习题。这些传统的学习方法今后还可以继续使用。但是,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计算机网络技术日渐普及的今天,仅此是不够的,应提倡使用借助于现代技术手段的新的学习方法。应引导中学生更多地经常利用网络技术进行学习。学习历史,利用信息技术的好处很多。年青人易于接受新事物、新技术,一旦中学生掌握了网络信息技术并运用于历史学习,其收获将远远超过传统方法[6]。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四、中学生历史学习方式的转变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以得到如下的认识:我国广大中学生的历史学习方式应尽快地从陈旧的传统方式转变为科学的现代方式。而我们知道传统的历史学习方式与现代历史学习方式二者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差异,因而这一转变带有变革的性质。那么,学生如何实现历史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呢?影响和制约历史学习方式形成和变化的因素很多。转变历史学习方式既需要学生的主观努力,又需要社会、家庭和学校为其提供和创造条件。限于篇幅,本文不作全面论述,仅就其中的两个重要问题谈一些看法。

      (一)学生应自觉地调整和转变自己的历史学习方式

      每个学生都应明确,转变历史学习方式是自己的事情,过去采用的被动接受、记械记忆的学习方式已经落后于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要求了,应树立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历史学习观,以浓厚的兴趣、极大的热情和坚韧的毅力,主动参与历史学习,将身心投入到历史学习过程中去,合理地安排学习程序,采取适合自己特点的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形式和方法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渐形成科学的历史学习方式,并不断改进和完善。

      (二)改革历史教育,促进学生历史学习方式的转变

      在影响和制约学生历史学习方式的各种客观因素中,历史教育(包括历史课程的设置和内容安排、历史教师的教学方式、历史学习的评价体系等)的影响是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如果历史教师遵从以知识为中心的历史课程体系,以灌注的方式进行教学,以闭卷考试为惟一手段,以分数为惟一标准进行历史学习评价,那么,学生必定采用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历史学习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说,有什么样的历史教育方式就有什么样的历史学习方式。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清楚了改革历史教育与转变历史学习方式的关系,就清楚了历史教育工作者(包括历史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制定者、历史教材编写者和广大历史教师)在转变学生历史学习方式中的责任。

      由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组织编写的《新课程与学习方式的变革》一书指出:"新课程强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培养重点,力图通过建立课程标准、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化信息技术教育、改革教材及评价考试制度等一系列举措,提倡、引导并促进学生建立新的学习方式。"就历史学科而言,当前应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

      1.加快历史课程改革的步伐。

      目前,义务教育7-9年级历史课程标准已经颁布并投入实验,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还在制定之中。应抓紧这方面的工作,加快历史课程标准的制定、完善和实施工作。与此同时,要尽早使用按历史课程标准编写的新教材。按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编写的历史教材(实验本)采用"主题"结构,重视学习活动的安排,每课及各单元都提出了学习活动建议,使用这样的教材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2.大力转变历史教学方式。

      长期以来,我国历史教师普遍采用以灌注知识为基本特征的历史教学方式,与此相对应,学生就采用以被动接受、死记硬背为基本特征的历史学习方式。要转变学生的历史学习方式,历史教师必须首先转变自己的历史教学方式。正如历史学习方式是多因素的有机集合体一样,历史教学方式也是在一定的历史教育观指导下、经长期积淀形成的历史教学程序、形式、方法、习惯和艺术等的有机集合体。因此,转变历史教学方式应从以下方面努力:首先,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观。历史教师要从"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的束缚下解放出来,正确认识和处理与学生的关系,建立民主型的师生关系,将自己的角色定位于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学生意见的倾听者,让历史教学课堂(包括小课堂和大课堂)充满民主和谐的气氛。其次,树立新的历史教育观念。历史课程标准和据此编写的历史教材体现了很多新的教学理念,历史教师应认真学习和领会这些新的理念,并用以指导教学。改革历史教学,观念必须先行。再次,改变教师为主、一讲到底的教学策略,让学生成为历史学习的真正主人。当前,历史教师一方面应加强对学生读书(首先是阅读历史教材)的指导,另一方面,一定要按历史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和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要求,从本校实际出发,组织和开展综合性的实践性的历史学习活动,通过故事会、讲演会、辩论会等活动,让学生的嘴动起来;通过仿制文物、出版历史板报等活动,让学生的手动起来;通过参观考察、走访等活动让学生的脚动起来。而在所有的活动中,都要让学生的创造思维活跃起来。一句话,要真正让学生自己学习历史,而不是让他们等待老师来灌注历史。最后,改革历史教学评价方式。对历史教师来说,既要评价学生的学,更要评价自己的教。在评价学生的学时,既要重结果,更要重过程,要把学生参与历史学习过程的状况纳入评价体系之中。为此,建立学生个人学习档案袋或登记表等实有必要。评价方式要多样化,不能一张考卷定成绩。成绩显示要科学,使用要合理,不应以分数作为惟一的指数,更不应利用分数排队,给学生施加压力。

      【作者简介】冯一下,男,1939年生,成都教育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秦汉史和历史教育学研究。
      李洁,女,1953年生,四川省成都市教科所教研员,高级教师,主要从事中国近代文化史和中学历史教学研究。
      参考文献:
      [1]李建平:《普通高中如何实施研究性学习》。《中国教育报》,2001年5月31日。又见《新华文摘》,2001年第9期。
      [2]冯忠良:《结构化与定向化教学心理学原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3]施良方:《学生认知与优化教学》,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年。
      [4]徐学福:《"研究性学习"之我见》。《课程·教材·教法》,2001年第6期。
      [5]夏正江、梅珍兰:《对研究性课程内涵的一种解读》。《教育研究》,2001年第6期。
      [6]参见杨文新:《信息技术与史学研究》。《历史教学》2002年第2期

    上一页  [1] [2] [3]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