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教案资料
  • 让历史教学活起来
  • 历史教学中环保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 启蒙运动
  • 说课意义、类型、内容
  • 浅谈说课的内容、要求与评价(编者注说课格式)
  • 谈谈何谓“说课”及其基本要求
  • “说课”中应遵循的几项原则
  • 浅淡历史课导入语设计
  • 谈谈历史“说课”
  • 历史图片在“课程整合”中的使用
  • 最新热门    
     
    大处着手,先破题旨,言宏意远——大历史课堂文本主题教学方法刍议

    ;                      (一)释题

    这一方法是把具体章节的知识提取出一个主题来,如《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就提炼出“中国农村和革命道路”这一主题,《红军的长征》就提炼成“中国智慧”等。选好主题是关键,好的主题一定是章节的灵魂,要保证能从此着手铺展开历史的宏幅。然后,以主题为核心,展现相关的大历史文本。如“中国农村个革命道路”,可以从中国是个以农为主的国度,是个以农业文化为主的社会,历史上以农村为依托的斗争事例及教训等等分析,把中国古代、近代甚至现代农村问题梳理出来,让学生感受农村,并对农村之于中国的重要充分感悟。如“中国智慧”主题,从中国古代智慧之“中庸”、圆融、《孙子兵法》等讲起,让学生感悟实事求是和包容等的历史价值,从而更深刻地反思“左”倾之脱离实际和残酷斗争等的可笑,缅怀毛泽东之具备中国传统智慧的雄才伟略,从而产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大历史文本主题的展开具有相当的难度。其中一难在展开的角度和程度,角度要巧,便于引起学生兴趣,程度要适合学生认知水平和教学目的,否则难度大了学生吃不消,篇幅长了浪费时间消耗教学效率。二难在问题的设计上,问题教学法是一种符合学生研究性学习需要的教法,很利于师生的互动,所以为我所提倡。大历史文本的展开对无论教师问题的设计能力还是教师对学生问题的阐释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如何在宽阔的历史主题中精心设计出具有画龙点睛作用的问题,是需要经验和理论练出火眼金睛的,更需要在设计问题前调动科学与人文的教育机智。学生在教师铺开生动的历史画卷时,必定积极地产生历史的审问,学生在求知-的冲动下,问题多种多样,教师面对这些新奇问题要进行恰如其分的解答或消解转嫁出更为新奇更具价值的问题进而更积极地调动学生,这无疑是更大的挑战。

    尽管我强调了许多高难度,但当问题得到适当的展开之后,我们将发现,我们将要讲授的课文其实已经变成很简单,已经化为历史长河中一颗珍珠,我们已经有了泰山凌绝顶、原来身在庐山外的感觉,教材中的知识点几乎都已经找到了理想的嫁接点和理解点。还举上面的例子具体说明。在《中国智慧》一节课,我从“中庸”说起,中庸是中国传统智慧的集中体现,它主张守中,讲求与现实存在的和谐,反对激进和保守,颇有不“左”不右的行事和-姿态,和实事求是有许多相似点。但国人历来对这一民族传统思想多有批判,有的批判这是要大家做老好好先生,有的说它其实是保守和反对进步,特别在中国极“左”的年代,对中庸进行了极尽阶级感情的批倒。我要学生从儒家的-态度去辩解,从“左”倾思想的特点和发展来辨析,最终使学生认识“左”倾错误的关键在哪里,认识中国古老智慧的博大精深,认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核心即是一个实事求是。通过这些处理,我们不但站在了更高的学问和人文的历史立意上,而且把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和遵义会议都含盖其中了。

    [1] [2] [3]  下一页

     

                                           (二)依据

    教学法实行的依据可以是理论、可以是事实实践,本文试图均予涉及。

    黄仁宇在那本书的序言中写到:“费教授……可是在治学方法上,我们却也有根本不能融洽之处。他重分析,我主张综合;他坚持以20年为研究的范围,我动辄牵涉一个世纪或一个朝代……我写《资本主义与廿一世纪》采用一种综合的幅面,不随着别人去走牛角尖,其设计已肇始于1970年代与李博士在剑河河畔闲步纵论古今时。”在这里,黄先生告诉我们至少两个方法上的信息:一、观察历史的时间一经拉长,能发现新的研究领域;二、将历史的研究幅画扩大,能把历史看得更清楚。我们的教材章节几乎都是把时间割裂出来,把事件孤立地简介出来,这很不便于学生建立对历史的通感与理解,更无法建立系统的历史观。而主题教学可以弥补这种缺憾。

    现在英语教学在刮“任务型教学法”的风,我们可以借鉴这种教法。任务型教学就是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力或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的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来体现教学的成就。其实,任何学科的教学都是以完成任务为目标的,任务无论在何教学中都无疑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动机。历史教学的任务远者说是明理,明历史之理或历史研究之理,近者说则是为了功利性的应试和因应试而获得的“荣誉”。如何将二者结合是很困难的事情,如教师将历史一味拔高,则脱离学生功利需要,学生虽然觉得很有趣,但不会用心,如果机械地处理教材,则不但学生失去的是考试和这个老师,历史也将失去学生。文本主题教学法就是基于这种任务结合的尝试。

    学生智力具有个性特征,按照三元智力说,划分为分析性、创造性和实用性三种个性,它认为一个人的智力包含上三元,且每个学生又同时以某一种为特征。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兼顾三元智力和三种学生。大历史文本主题教学是兼顾三种情况的教法,它以教材为中心,兼顾到了分析性特征的学生,它以大历史为背景,兼顾到了创造性特征的学生,它以文本为意旨,又兼顾了实用性特征的学生,不用说,它是兼顾三元的一种教法。

    在教学过程中,这种教法为我的学生所接受。他们可以感触到大量且生动有趣的历史事物,他们可以从历史悟到做社会化人的智慧,同时又不荒废教材,这是照本宣科所不能达到的,也是脱离教材让学生无所适从者所不能实现的。特别后者,是一个有理想的教师最感痛苦难办的,照本宣科无益于学生的发展,逼迫很多有良心且有才学的教师试图突破教材,要把真正的历史教给学生,要在自己身上实现历史教育的真正价值但这样很容易导致矫枉过正,毕竟我们的教育尚处在应试教育的大框架下,我们的学生在长期应试教育的训练下已经非常功利,他们中至少大部分人评判教师教学效果是拿教材的处理和考试的成绩为标准的,所以,就不难理解,“勇于打破常规的老师,往往在应试教育的铜墙铁壁面前碰得头破血流,最后不得不磨平棱角、消掉锐气,降服为‘常规’的奴隶。这大概就是许多年轻教师的‘教育社会化’历程。”(教育家朱永新语)

    其实,我们学历史的大都明白,历史上太过于激进的改革是成者少败者多,我们在总结历史教训时总要说上一条:“过于理想化,远离实际”。我也是个反叛现行教育的惯犯,数次的碰壁苦痛曾使我数度对教育的职业心灰意冷。当我意识到颓丧即是投降,改弦更辙亦是投降,我决定改变自己,改善教育并不一定要做革命型教师,改革型教师更合宜。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我的课有成功也有失败,而失败促使我不断调整,大历史文本主题式教法,可以在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间搭起一个桥梁,使学生既不感到枯燥又不感到脱离应试,既符合现代教育的理念又顾及考试实际,所以为学生所认可。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三)操作

    下面举《新中国成立和巩固政权的斗争》例说明操作的大致流程。

    一、分析本节知识,找出中心点。本节知识围绕两个问题展开,即:新中国成立和新政权巩固。这两个知识点能把本节所有知识挈领,如把本节比为龙的话,则它们是这龙的两只目眼。

    二、将中心知识点放到历史长河和社会大场景中,寻找合适背景。新中国虽非封建朝代,但史上朝代更迭中许多规律足可以为我们借鉴参照。将新中国政权建立巩固放到这一历史大河中,我们将为之豁然开朗,我们的思路将无比宽阔,我们的视野里许许多多鲜活的场景都将重新演义起来。

    三、抓住主题,进行材料和问题上的挖掘拓展。朝代更迭主题,可以就朝代更迭规律(“周期率”)实行讨论。如提供黄炎培等访问延安与毛泽东探问“周期率”问题的故事,设计出朝代曲线图和历史存在50年现象的问题,“历览古今多少事”,师生在这种历史遨游之中搜集材料一起解决问题,不亦快哉?通过问题解决,明确立国不易,故国初往往注意政权巩固,但随着时间推移,朝政渐趋荒废,遂有更替。-党如何巩固新政权?如何避免这一命运?依此归纳出政权建立与巩固的一般规律。

    四、回到教材,注意嫁接。如建国的条件,可以古代政权都是新旧更替以及曹丕等禅让程序,指新中国是在国民政府的法理基础上建立;以美国政权结构言新中国政权结构之构想等。如政协会议,通过古今对比,阐明新中国是不同于古朝代的现代政权性质。如政权巩固,解放战争扫尾和618-624年间唐初的战争等相仿,土改有如西汉初的休养生息,三反五反犹如历代整肃吏治等等。在嫁接的工作完成后,就要利用其它科学的教法对教材知识进行严谨的细讲了。

    五、声明:为防止粗线条式地对待教材,建议教材中该重点细讲的地方还要细讲,用传统教法更为合适的地方还应明智地使用,这与本教法并不矛盾。任何教法不能解决任何问题,虽然有些教法宣称能解决整课程序,其实也只能解决某一个教学环节或某一个教学方面,并不能包揽一切。大历史人本主题教法也只能解决某些环节或方面,对此操作者要有清醒认识。如土改,学生对古代土地政策谈不上了解,对现代土地政策虽粗知一二,但要使学生对土改真正的认识,则教师还需对土改进行细讲。

    2004/4/14

    上一页  [1] [2] [3]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