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教案资料
  • 快乐历史教学
  • 资本主义列强侵华的五个阶段
  • 如何收集与整理网上的历史资料
  • 大处着手,先破题旨,言宏意远——大历史课堂文本主题教学方法刍议
  • 谈历史教学中的人物评价问题
  • 精神培育历史教育的根柢——特级教师齐健谈历史教育
  • 历史研究性课题集锦
  • 中学历史研究性课题参考题目
  • 中学历史研究性学习例说
  • 唤醒、发掘、提升学生的潜能
  • 最新热门    
     
    “按组活动”教学模式实验报告

    贵的意见,反响不小。为了“趁热打铁”,以回报志同道合者,本人对实验课以及开学以来已上过的课程进行了阶段性总结和反思。

        二、什么是“按组活动”教学模式

        按照座位邻近的组合方式,把课堂里的学生分解成若干学习单位,由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经教师适时点拨、引导、评价,如此有效整合的教学模式就叫“按组活动”模式。

        “按组活动”教学是探究学习的一种组织形式,组内成员成了直接交流的对象,有利于组内合作学习、小组间竞争,有利于学习资源共享、成果交流。

        “按组活动”方式讲究的是“先学后导”。课堂教学从学生自学开始,然后由教师因势利导、设置问题,学生则在信息加工、讨论取舍、归纳整理等过程中获得新知,增强能力,完成情感体验和品德升华。

        在这种探究中,先形成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的多向交流,接着教师在双基落实和反馈的过程中加以点拨、指导和适时的评价、鼓励,组织学生巩固所了解、掌握的新知,并能运用新知解决一些问题。我把“自学——反馈——点拨——致用”这几个教学环节的进程及其总和,称作“按组活动”教学模式。

        三、“按组活动”教学模式的科学性

        “按组活动”教学模式是合作式学习和历史课堂探究式学习相结合产生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在探究知识、培养能力上两者兼顾。课堂上学生不用改变班级座位,就可以组成小组。学生先自学,而后争先恐后地发言,讲课文知识,讲补充材料,教师引导着学生讲,看似很“乱”,但传统的观念被抛弃,整个课堂气氛和谐,变过去的学生被动学习为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学生依据教材、主动搜集资料,编写历史导游讲解词、编写历史小故事和小品表演,等等,这种探究性学习过程,营造了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老师只是在学生自学、自讲的基础上,适时适度地点拨,真正体现了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这种观念的转变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是创新教育的自然。学生是“演员”,教师是“导演”。

        合作教育学认为,要使学生学得好,关键在于要使学生乐学,使他们感到成功、进步和发展的快乐,也就是要使他们从学习的内部获得学习的推动力,而这一点的实现,必须建立在师生互相尊重与相互合作的基础上。新颁布的历史课程标准指出,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鼓励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按组活动”教学模式集“合作学习”与新课程标准理念为一体,形成了以下四个特点:

        1、学习的自主性

        课堂以“小组”为基本教学单位,以激发兴趣为出发点,从多方面调动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2、学习的实践性

        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全方位地参与,学生自觉地搜集、整理材料,并进行加工(如手画导游图等)。

        3、学习的开放性

        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有些学生所找的资料大大超出课本,学生通过筛选、整理,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学习的超前性

        学生依据课本提供的信息,并能借助搜集来的知识、汇集整理成资料,是对教材内容合理的拓展,从而丰富课本的内容,实现了教学的超前性。

        这四个特点完全适应初中学段13—15岁学生的心理特征。这一年龄组的学生争强好胜,恰当地分组使他们既是竞争的对手,又是合作的伙伴,协作组内学生在自我学习的基础上,相互帮助,在小组之间的竞争中,有利于学习资源的共享、学习成果的交流,同时还培养了团队精神、合作精神,这正是基础教育深化改革所要求达到的培养目标。

    [1] [2] [3] [4] [5]  下一页

     

        四、实施历史“按组活动”教学模式应遵循的规律

        该课题的核心思想是:“以人为本”,让每一个学生都自觉主动地参与学习,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轻松民主的教学气氛中获得成功。

        实施“按组活动”教学模式应做到:

        一个原则:分组+预习

        两个落实:①双基知识②能力培养

        四个要求:①热爱学生②坚持激励机制③及时性评价到位④严格管理

        1、教学原则:预习+分组

        预习:课前教师鼓励学生以科学研究的方式去预习某课题,教师给予必要的指点。此过程可查阅课本,翻阅资料、走访专家、上网查询,通过自选方式找到与课题相关的知识。主动探究的过程使学生的活动空间扩大了,为学生提供了学习、参与、发展的余地,有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

        分组:一般将班内的学生分成12——13个小组,组内成员学习成绩有好有差,有男有女,性格有外向有内向,能力有大有小,形成异质小组。课堂教学点由一个活动点变成十多个活动点,对每个问题发表见解的机会增加到原来的十几倍,积极参与活动的人数增加了,另外也产生了十来个活动骨干力量,对小组内学习困难的学生切实有效地进行帮助,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

        2、教学落实:①落实双基知识②落实能力培养

        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按组活动”的课堂上,教师是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加以点拨和归纳,让学生了解、理解或掌握知识;通过让学生分析教材,获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基本技能),也强化了记忆、落实了双基,使课堂效益大大提高。

        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搜集了大量资料,经过筛选、整理,完成了历史习作,增强了编辑能力、绘画能力和审美能力(这是探究学习的能力),同时学生的文字表述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3、教学要求:①热爱学生②坚持激励机制③及时性评价到位④严格管理

        ①热爱学生:教师必须面向所有的学生并给予关注,要让全体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

        ②坚持激励机制,多找学生“亮”点:课堂上小组得分的激励机制,激发了学生踊跃答题的欲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它给了学生强烈的信号,要想得分获胜,需要小组内的合作。这就使小组内的交往加深,组与组之间的竞争也在加强。

        ③及时性评价,要有的放矢:课堂上,学生反馈问题后,教师要及时给予评价,评价要恰到好处,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快乐,使学生充满信心,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学会学习的潜能。

        ④严格管理,及时引导:“按组活动”模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问题,需要教师及时调控、收放有度,才能保证课堂气氛热烈有序。

        从学生主体认识的特点出发,“按组活动”教学法巧妙地运用了学生之间的互动,把“导”与“演”进行了分离与分工,把大量的课堂时间留给了学生,使他们有机会进行切磋,共同提高。在传统课堂上许多原先由教师完成的工作现在可以由学习小组来完成,教师成了学生学习过程的促进者,消除了过去作为“主导”,与学生并存的“主体”相对立的尴尬。教师也由此使自己的工作负荷得到减轻,有时间研究教学问题,科学设计教学方案,进行教学改革,确保“导”的质量。学生由于主体性得到了体现,自然产生求知和探究的欲望,把学习当作乐事,最终达到学会、会学和乐学的境界。教学中教师要充当“管理者”、“促进者”、“咨询者”、“顾问”和“参与者”等多种角色。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五、“按组活动”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教师必须认真研究教学目标,熟练掌握教材,认真设计教学过程中的诸环节。尊重教材,又不完全依赖教材。只有这样,才能得心应手地控制、操作好整个教学过程,既传授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既面向全体学生,又做到因材施教;既满足了学生课堂学习的要求,又调动了学生课后延伸知识的积极性。

        2、要求教师要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高超的驾驭课堂的能力,要能凭借渊博的知识、高尚的人格、恰当的威严征服学生,凭借幽默的语言、强大的亲和力、豁达的人生观吸引学生。还要求教师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使课堂张弛有度,收放自如,当好“导演”,让每一个“演员”(学生),都表演的淋漓尽致,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3、在历史“按组活动”教学模式中,运用灵活多变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课的类型和学生的实际,灵活采用讲故事法、编歌诀法、归纳总结法、知识结构法、比较法、直观法等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动脑、动眼、动手、动口的能力和善于积累知识、联系知识的习惯,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4、教师要进行探究式学习的研究,除了必须结合教材设置好问题,搜集好资料,作好课前准备之外,还应拟定计划,安排学生结合《三明历史》教材,调查乡土历史遗迹、遗物等状况,撰写调查报告或历史小论文,以提高学生对历史的洞察力,拓展历史教学的开放性。

        六、实验过程遇到的问题,解决的方法及说明

       1、更新观念、转变教育行为是一项艰苦细致的工作

        教师由原来长期形成的教学方法,转变为现代新教学理念的“按组活动”教学模式,有些习惯难以很快地转变过来。例如,当学生的回答与教师的预期有冲突时,不是因势利导,而是急于纠正;某些问题的设计,还带有“验证教学”的色彩等等。

        “按组活动”的备课,既要熟悉教材,又要了解学生,还要预测课堂的突发性现象,比原来的备课量大了许多,老教师的体力、精力确实难以适应。

        一部分家长依然指望孩子顺利升入重点高中学习,担心学生被历史学科“分了神”,“占用太多时间”,对历史课的新上法不支持甚至泼冷水。

        2、现代教学媒体建设相对滞后

        历史“按组活动”教学模式可操作性强,便于推广。教师只用一支粉笔+黑板就可以上出高质量的课。如果有现代教学媒体,既可以展示教学思路(用多媒体放录像、材料等),又可以展示学生制作的资料(解说词、导游图等),还便于交流与相互学习,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但是目前我校多媒体教室只有两间,其中能够方便地使用随身麦克风的只有一间,满足不了“按组活动”教学模式的“硬件需求”。

        3、教学中“放”与“收”的问题

        历史“按组活动”教学模式是课堂教学的改革,受课堂45分钟的制约,课堂上既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又要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必须“收”、“放”有度,才能避免“拖课”。

        4、是否减轻了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和精神负担

        有人问,历史“按组活动”预习需要多少时间,每科都这样预习,学生的负担重不重?

        “按组活动”的课没有预习就上不好,没有一定的预习“量”也上不出高质量的“按组活动”课。但是,每位学生在预习中搜集的资料,只是很小的分量(是1—2方面的问题),用时约20分钟左右,小组合作形成的专题资料就成为比较大的分量,全班学生合起来预习知识的“总量”就更大了,在学习的过程中有利于交流和资源共享。因此,每位学生用20分钟的自我预习所换取的知识量,是其原有知识量的几倍甚至几十倍,他们的课业负担和精神负担实际上减轻了许多。

        “按组活动”教学模式实验的成功体验是:调动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有效地提高了各类学生的学习效益、学习质量,开拓了学生自主学习、自由想象和动手实践的空间,充分地挖掘了学生学习的潜能,从根本上减轻了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和精神负担,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了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而这一切正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要求达到的目标。

    总之,“按组活动”教学模式是一项新生事物,在实验中已经遇到许多难题,有的已解决,有的还有待探索。我渴望着得到继续前进的强大推动力。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二)

    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方案提出的“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健康发展学生的个性为培养目标” 的方针,已获得了绝大部分老师思想上的认同。但在历史学科教学过程中如何去逐步实现这一培养目标,则还有待于艰苦的努力。

        在培养目标和教材既定之后,要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其中很重要的就是对教学方面的探索和改进了。现在,许多老师已经以学生的共同参与作为教学方法选择的目标,力求发动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这无疑是正确的。因为在教学过程中,越注重学生的实践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越丰富多彩,就越能促进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老师们经常采用的是改变教学活动的形式,这些外显的活动形式不外乎讲解、阅读、提问、讨论、演示、练习、反馈和评价等,其中除讲解以外,以阅读和讨论两种方法使用最为频繁,因而从学习策略方面来说,对阅读和讨论两种方法进行深入一步的探讨是十分必要的。

        一、阅读教学中的注意策略问题

        让学生阅读教材,是调动学生自主活动的一项重要措施,它改变了教师单方面灌输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一种能动地完善知识结构,获得自身体验的可能,所以在许多老师的课上都可以见到,但在操作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有的在让学生阅读教材前,先提出几个问题;有的在学生阅读完毕后提出问题;有的则在学生阅读前后都不设置问题,待学生阅读之后立即进行滔滔不绝的讲解。

        以上问题前置、问题后置和无问题三种现象都极为常见。那么这三种方法的效果是否一致?怎样做才是正确的?

    认知理论中的注意策略研究告诉我们,教师的确可以采用提出问题这种外部手段来控制学生的注意,提高学习成绩。

    心理学家罗斯科夫和柏克对阅读时问题前置、问题后置和无问题三种情况进行了研究测量,他们的结论是三者的效果并不一致:问题前置和问题后置时,学生有意学习的成绩,不论是即时成绩或延后成绩,均优于无问题的单纯阅读;又因为前置的问题将学生的注意局限在与问题密切有关的内容上,因此在偶然学习(测量与所提问题无关的内容)方面,问题后置的成绩显著高于问题前置。

        我们要考虑的是在教学中如何恰当地交替使用这两种方法。

        在备课中,我们应对每一篇课文中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内容进行水平分类。根据我们通常使用的方法,可分成最基础的史实知识(知道)和要求理解掌握的两个部分。

        史实知识一般量大面广,分散在课文的各处,对它们的掌握特别需要发挥学生的选择性知觉,因此可以使用问题前置的方法。

        以《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为例,通过分析,假如我们确定其中的基础知识是:①当时社会生活大概的风貌(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②宋朝服饰特点以及受到少数民族影响的表现;③缠足陋习所反映的历史现象;④“瓦子”的概念(起源和内容)。据此,我们可以设计出以下九个问题

         1、那时服饰上发生了哪三个方面的变化?(官员服饰——从节俭变为奢侈;劳动者服饰——受少数民族影响,小袖狭身的短衣;陋习——妇女缠足。)

         2、那时南北方在饮食上有什么区别?(肉食——北宋羊肉为多,南方吃鱼多;主食——北方以包子等面食为主,南方以腊八粥等米食为主;饮茶——“斗茶”习俗和“献茶”民俗。)

         3、请联系58页图文和76、77页《清明上河图》回答:宋代“市郊村野”和“都市街景”图里的住房有什么不同?(“市郊村野”的房屋布局稀疏、茅草结庐——简朴;“都市街景”的房屋栉比鳞次、楼阁轩昂、陶瓦盖顶——豪华。)

         4、 宋朝有哪几类代步的工具?(牛、驴、轿,其中的轿子从唐朝的步辇演变而来。)

         5、 当时还有什么便利人们出行的条件?(“邸店如云屯”。)

         6、瓦子里为什么很热闹?(它是人们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有演出的“勾栏”,有交易的摊位,还有各种服务行业,增添了城市的生气。)

         7、今天哪些重要的节庆活动在宋朝就有了?(春节、元宵、端午、中秋等。)

         8、宋朝贴“桃符”的习俗后来演变成什么?(贴春联。)

         9、瓦子在宋朝盛行的原因是什么?(市民阶层不断壮大。)

        老师可以将这九个问题写在教具(小黑板、幻灯片等)上,在让学生阅读课文前出示,也可以在学生阅读前口头布置。在随后的阅读过程中,学生的知觉将有选择地指向与问题有关的知识点,他们阅读时的注意将被几个问题所控制。在顺向影响之下,他们会尽力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知识点,并注上一些识记符号,基础知识将顺利地被学生所接受。

        这种前置的问题一般都比较简单,不能涵盖高一层次的知识内容,而且它们使学习者的注意只局限在与问 题直接有关的内容上,因此对于那些需要利用偶然学习,经过分析、比较、综合等才能理解掌握的内容,我们应该使用问题后置的方法。

        仍以《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为例,经过分析,假如我们确定其中应让学生理解掌握的知识是①宋朝服饰特点以及受到少数民族影响的表现;②缠足陋习所反映的历史现象;③“瓦子”的起源及其内容。据此,我们可以在学生阅读课文之后,提出这样三个问题:①请将汉族士人的服装与少数民族的服装进行对比,它们有什么区别?为什么会有这些区别?②妇女缠足后,行动上受到怎样的限制?她们在社会上的地位怎么样?③“瓦子”是什么样的场所?它为什么会在宋代兴起?

        在这些后置问题的逆向影响下,学生的注意被控制在老师提问所涉及的全部信息上,他们在已学过和刚阅读过的内容中进行检索并进行积极的分析、比较等思维活动,逐步得出正确结论。

        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单纯阅读,不提出问题的方法应该摒弃,因为它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学生仍处于被动状态之中。问题前置或后置两种方法能使学生产生悬念、质疑等积极的心理活动,保持他们学习发展的可能,所以应予提倡。而两种方法的选择,则受知识水平分类的制约,对于不同层次的知识,老师在指导阅读时应设置前后时机不同的问题。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二、组织讨论中的“自我发现”问题

        组织讨论,是目前老师较常用的又一种方法,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讨论,明辨是非,求得对某一问题的正确认识,同时提高思维能力。就现今所见的课堂讨论来说,或讨论的问题过于浅显,或讨论的问题多而琐碎(这些问题都是由老师提出的),表面上热热闹闹,但都难以达到应有的思维深度。

        如果老师将“自我发现”这种学习策略运用于组织讨论之中,则可以显著提高效果。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 ,学生通过自身的思考和探索,去发现并提出问题;在讨论中运用辨别、概括等方法去发现事物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概念,“获得新的洞察力”(布鲁纳语),这就是“自我发现”教学。

        要是说由老师设置问题是“授之以鱼”,那么教会学生自行发现并解决问题就达到了“教之以渔”的较高境界,学生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可以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这正是时代对“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

        例如《“和同为一家”》这一课的重点是“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那一目。我讲到那里时,把25页“活动与探究2”略作修改:书前彩页阎立本《步辇图》,描绘了唐太宗接见来求亲的吐蕃使者禄东赞的情景。你能根据这幅图画提出问题吗?

        于是,学生很快就能模仿原题,提出:哪位是唐太宗?哪位是禄东赞?他们的表情和神态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不同……并且能很快作出正确的解答。最奇妙的是,有位学生还问道:“唐太宗为什么要女人来抬?这说明了什么现象?”别的学生先是一愣,接着便展开热烈的讨论。不一会儿,封建社会的不平等本质就一目了然了,大大超出了原先预定的教学目标。

        这节课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其最主要的特点是老师把设计问题作为一种学习策略教给了学生。整节课上,学生的注意全部指向并集中于自己所提出的问题,实现了学生的注意由老师从外部控制(被动)转化为学生从内部自我控制(主动)这一飞跃。

        早在我国南宋时,大学问家朱熹所提倡的“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其涵义与上述“自我发现”的学习策略,惊人地吻合。运用这一策略可以发挥学生认识的最大可能性,培养他们的探索和创造精神,对学生思维的广度、深度、独立性、敏捷性和逻辑性等各项品质的训练效果都很明显。

        实施这一策略,对学生水平有一定的要求,刚开始时可能用时较多,因此不能操之过急,应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而对教师则提出了把握教学过程的全局、知识广博、应变能力强等很高的要求,是对教师素质的一种考验和挑战。

        “以最好的教学效果来达到学生最理想的发展水平”(赞可夫语)。只要我们坚持不懈,从易到难,从疏至密,精心设计,多作鼓励,积极引导,“自我发现”的学习策略是可以实施推广的,“最好的教学效果”和“最理想的发展水平”是可以实现的,这正是课程教材改革对我们提出的要求。

    上一页  [1] [2] [3] [4] [5]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