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教案资料
  • 快乐历史教学
  • 资本主义列强侵华的五个阶段
  • 如何收集与整理网上的历史资料
  • “按组活动”教学模式实验报告
  • 学生讨论过程的“自我发现”
  • 开发家庭课程资源“三部曲”
  • 浅析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分层目标
  • 毛泽东早期的教育实践
  • 从中西方比较看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 浅谈中学历史教学的现状与对策
  • 最新热门    
     
    学生活动在初一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首先,将全班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各组均要找出课本所提及的一位诗人或词人的几部代表作品,之后将代表作品依照所反映的内容归类。最后,分角色扮演教材所提到的8位诗人和5位词人。

    2.学生阅读、书面表述为主的活动

    开办图书角。配合教材内容,让每名学生将自己认为最可读的一本有关中国古代史的书带到学校,书皮要标明班级、姓名、学号。将全年级各班或部分班级的书籍收齐后,打乱班级顺序,发给每人两本书,要求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在两周内至少阅读一本。每本书均要制作一张读书卡片,卡片包括书名、作者、主要内容。两周后利用一节课开展读书报告会,每组推选一二名读书最有收获的学生介绍读书心得。

    编辑历史考古小报。小报需以近期重大考古发现为内容,尽量图文并茂;将全班学生分成五至六组,每组需设主编一人,组织本组成员共同编辑一份小报;小报尽量打印成文。一个月后,将全年级优秀报纸在壁报栏集中展出。

    3.学生观察为主的活动

    识读甲骨文活动(以字证史)。在讲述商朝历史时,教师将涉及当时社会经济的甲骨文整理出来,由学生认读。

    研究汉代画像石活动(以画证史)。汉朝的画像砖、石是一种石刻浮雕画像,产生于西汉,用作坟墓、神庙和桥梁的装饰。画像内容多为神话传说、历史故事以及当时的社会生活和风俗习惯。出土发现最多的是山东、河南、四川,陕西、江苏、辽宁、山西、安徽、浙江等地也有发现。最有名的是山东武梁祠阳文画像石。在学习汉代历史时,教师可将散见于教材各节的9幅画像砖、石和补充的4幅画像石制作成投影片,并依画像砖、石反映的内容分为5组向学生展示,要求学生在理解每幅图内容的基础上归纳出每组图所反映的汉代的社会生活。

    4.以学生讨论、探究为主的活动

    争做水利小专家活动。在学习春秋战国社会经济时,利用有关材料,开展对都江堰的讨论。教师可以首先介绍岷江中游地形(海拔骤减,泥沙淤塞河道,雨水不足时造成干旱,雨季水涨时淹没成都平原),之后让学生以水利小专家的身份进行小组讨论“在此地修筑怎样的水利工程才能解决灌溉、防洪、航运等多种问题”,学生充分讨论后以小组形式发言,最后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软件动态演示李冰设计的都江堰水利工程(突出都江鱼嘴、宝瓶口、飞沙堰三者的有机结合)。

    5.以学生动手为主的活动

    学生制作教具活动。讲述唐朝文化时,可以请有绘画特长的学生将唐朝曲辕犁和东汉二牛抬杠耕作图画在一张投影片上,将唐朝的筒车和三国时期马钧发明的翻车画在一张投影片上,以便对比;还可以请学生制作筒车的模型。在讲述陶器时,可以与美术课合作共同上一节陶艺课,让学生模仿教材涉及的陶器文物制作陶艺品。

    6.以学生社会实践为主的活动

    “我当考古小专家”、“我做小小解说员”活动。

    2001年元旦前夕,北京中华世纪坛展出141件(组)近年来考古发掘的文物珍品。教师可鼓励学生参观,之后开展“我当考古小专家”、“我做小小解说员”活动。在参观的基础上,选择一件文物进行深入研究,之后要写一份图文并茂的文物介绍(包括文物名称、出土时间、出土地点、现藏处、文物的研究价值等)。每个小组从各位考古小专家中推选优秀者做小小解说员,向大家介绍。

    北京古迹一日游。配合教材内容,教师可组织学生游览如下古迹: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潭柘寺、云居寺、卢沟桥、大钟寺、明十三陵、故宫、明清胡同和四合院。之后每组提交一份图文并茂的游记,游记中需包含对所游览古迹的历史和文化的介绍。

    二、开展初一历史学生活动的意义

    1.开展初一历史学生活动,有利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形式。素质教育提倡学生应在教学关系和教学过程中处于主体性的地位,教学的真正意义并不在于使学生机械记忆课本知识,而是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发展。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要通过多种教学活动来完成。其中,以学生为主的各种课内、课外活动,能够有效地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2.开展初一历史学生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1)培养学生口头表述历史知识的能力。例如:在开展历史课堂小故事活动中,讲述《清明上河图》的学生特意从家里拿来复制品,让全班同学围成半圆形,自己边示意边讲述,使整个课堂充满生机活力。全年级学生均能做到首先选取自己感兴趣的小故事题目,之后认真收集、整理材料并打印成文,最后在讲台上非常流利地向全班同学讲述小故事内容并进行简要地评述;在开展唐诗周活动中,各组均能将一位诗人的几部代表作品按照内容分为-、经济、军事、民族关系、对外关系、文化(音乐、舞蹈、书法等)、自然风光等不同类别。之后各组学生认真编写剧本,教师和担任总导演的历史科代表将各组剧本稍加润色,全班学生精心排练。最后学生运用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等多种形式,扮演唐朝诗人,再现唐诗中所反映的唐代历史,达到了以诗证史的效果。同时和语文科配合,在学生中掀起背诵唐诗的热潮,在这一活动中,学生口头表述历史知识、与他人合作的能力有显著提高。

    (2)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材料的能力。例如: 在开办图书角、编辑历史小报等活动中,学生广泛收集、整理资料并能将资料恰当取舍、合理运用,书面驾驭历史知识的能力有很大提高。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了学生读书看报的好习惯。尤其在编辑历史小报中,各组学生不仅自己寻找资料,而且要学会分工与合作。只有提供资料的同学、设计版面的同学以及负责美工的同学齐心合力,才能制作出一张精彩的小报。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集体协作的能力有很大提高。

    (3)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例如:在识读甲骨文活动中,教师可用投影首先打出“人、左、右”三个字让学生依形状猜认。以此为基础,再打出以下三组文字,供学生猜认。

    第一组:田、囿、禾、藉;

    第二组:猪、牛、羊、牧;

    第三组:鼓、磬

    多数学生能依照甲骨文的形状猜出文字表达的意思,并能准确说出与今天对应的文字。教师进而启发学生说出以上三组甲骨文所反映的商朝经济的繁荣情况(农业、畜牧业、手工业有所发展,商人有文化生活)。在研究汉代画像石活动中,教师分别向学生展示5组画像石,多数学生能在认真观察的基础上说出每幅图所反映的内容,进而归纳出每组图所反映的汉代的社会生活。

    第一组:《东汉牛耕图》:农民正驱赶二牛耕地,也就是二牛抬杠。

    《采桑画像砖》:说明汉代已经种植了桑树,进而会促进丝、麻织业的发展。

    《农业收获图》:反映收割、扬场等劳动场面。

    《田庄的舂米作坊》:反映农民正在辛勤劳动,把谷物的壳去掉。

    第二组:《汉朝的饮食加工》:画面有宰牲、炊事、酿造等内容,反映了当时贵族地主家厨房饮食加工的情况,也说明当时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发达兴旺。

    《汉代锻冶画像石》:上层左侧三人在锻造、磨制兵器,墙上挂着已制成的环首长刀。

    《东汉纺织画像石》:刻画纱纺手工业生产的情景,所用织机是汉代一种普通织机。

    第三组:《东汉市场图》:画面描绘了东汉市场交易繁忙的情景,砖左边题“东市门”,右边题“市楼”。

    第四组:《汉代讲学图》:反映当时教育的情况。

    《汉代的乐队》:展示了汉代乐器种类的繁多和乐队规模的庞大。

    《汉代的舞蹈》:体现了乐舞的发展,其中踏鞠舞、剑舞带有明显的舞蹈和体育健身活动相结合的特点,而七盘舞则是舞蹈和杂技的结合,是汉代最具代表性的舞蹈。

    《东汉针灸画像石》:画面中层有五人并排而坐,左一人面鸟身的神医,左手执医针,右手拉着病人的手,作针灸治疗状。

    第五组:《东汉胡汉交战图》:上层为胡汉交战,右方汉军列骑前进,阵前步卒刺杀、俘敌;左方胡兵遗尸横阵,翻身落马,逃向山中。

    在以上两项活动中,教师启发学生对甲骨文和画像石进行想象、联想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学生在回答汉代画像石内容的基础上,归纳出五组图分别反映了汉代农业、手工业、商业、乐舞、教育、医学、民族关系等方面的发展情况,这就培养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达到了以字证史、以画证史的效果。

    (4)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在争做水利小专家活动中,教师首先充分铺垫岷江中游地形等背景资料,之后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去探究、解决历史难题,从而再实践古人李冰的创造过程。这样便将学习都江堰水利工程变成一种思维创新过程。

    (5)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例如,在制作教具活动中,书法、绘画、制作模型等多种方式。

    (6)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自主学习的能力。例如,在参观中华世纪坛世纪国宝展活动中,有的学生自发结伴参观,并将介绍此次国宝展的大型画册带到学校供同学阅览,最后以小小解说员的身份向大家重点介绍教材提及的几件文物(1976年陕西省扶凤县庄白家出土的西周铜盘、1968年河北省满城县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的西汉金缕玉衣、1968年河北省满城县窦绾墓出土的西汉长信宫鎏金铜灯);在开展北京古迹一日游活动中,学生走出户外,摆脱封闭的教学场所,深入社会、获取直接经验,自主学习和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有很大提高。

    三、开展初一历史学生活动的原则

    1.全员性原则。各种教学活动形式,要力争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在历史活动中,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充分展示才能。同时,开展教学活动都应以学生活动为主,由学生单独或与他人合作完成。

    2.及时评估的原则。对学生开展活动的成果及时做出诊断性评价,由教师、历史科代表、各组组长组成评估小组,对每个学生的实践活动成果做出恰当评估。并记入期末总分。教师还应对全班开展实践活动的情况给予评估,找出特色、成就和不足之处。此外,教师还应指导学生以刊物、壁报等形式进行交流。

    3.次数适宜的原则。在一个学期中,每班开展实践活动以2~3次为宜。教师可根据各班的特点,在不同班级开展不同活动,切忌多而不精或少而不足。

    总之,开展活动要着眼于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由于初中历史没有中考压力,因此,兴趣便成为初中生学好历史的关键,而教师对教学活动丰富多彩、新颖独特的设计则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为学生创设乐学氛围。

    ◇参考文献◇

    1.《创新教育—面向21世纪我国教育与发展的抉择》,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

    2.《学会生存》,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3. 王斌华:《课程设计方案与教学模式》,《外国教育资料》,1999年第三期。

    4. 叶小兵:《论历史教学中研究性课题的教学活动》,《历史教学》,2001年第二期。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