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教案资料
  • 课堂教学“活”才是精彩
  • 从一堂课的教学看教师的主导作用
  • 浅谈设疑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作用
  • 浅谈中学历史创新教育
  • 学生讨论过程的“自我发现”
  • 开发家庭课程资源“三部曲”
  • 浅析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分层目标
  • 毛泽东早期的教育实践
  • 从中西方比较看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 浅谈中学历史教学的现状与对策
  • 最新热门    
     
    诗词在历史教学中的妙用价值

    大胜利。
    言志诗表达了诗人崇高的志向,能激励人们向先辈学习,树立崇高理想。如岳飞的“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言明了自己彻底消灭强敌的决心;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达了文天祥决心坚守民族气节,为反对蒙古贵族的民族压迫而献身的精神;叶挺《囚歌》“我渴望着自由,但也深知道人的躯体那能由狗的洞子爬出!我只能期待着,那一天地下的火冲腾,把这活棺材和我一齐烧掉。我应该在列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反映了叶挺渴望自由,但决不屈服黑暗势力的革命精神,表现了一个革命军人的崇高气节……。
    抒情诗能让我们感受到诗人们的爱恨情仇,使我们的情感汇入历史长河之中。如陆游的《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鲁迅《为了忘却的纪念》中的“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抒发了作者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残酷杀害的愤慨和对死难战友深切的哀思。余光中的《乡愁》“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抒发了思乡之愁及渴望海峡两岸统一的愿望……总之,例子举不胜举,每类诗都可以称之为史诗,将不同种类的历史诗词引入相关的课堂,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下面就将咏史诗中有关史论方面的诗句引入课堂的例子作一些简单的介绍。
     例1.评价项羽
    讲楚汉战争历史时,为了让学生全面了解项羽,了解诗人眼中的项羽,介绍了这样几首诗:
    ※杜牧《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王安石《乌江亭》:“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李清照《乌江》:“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项羽,历史上一个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由于-上的失误,用人上的不明,兵败垓下,自刎乌江,成为历史上一个悲剧人物。历来的诗人对他的品质和功过,作过许多值得深思的评价。杜牧的诗《题乌江亭》代表着一种观点,认为一个-家应该胸怀宽广,“忍辱含羞”,在失败中看到胜利,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失败了再干,说不定还可以转败为胜。王安石的诗《乌江亭》代表的是一种观点,认为项羽过于“暴强”,不得人心,只相信武力,不重视人才,必然会失去群众的拥护,招致覆灭的命运。李清照的诗《乌江》则认为项羽坦率粗犷不搞阴谋,而且不愿因为他的缘故,苦了天下的父母兄弟,早就要和刘邦“决一雌雄”,在斗争中虽然失败了,但他死得壮烈,不失英雄本色,因而是值得歌颂的“人杰”和“鬼雄”。
    例2.“女祸亡国论”
    历代追咎国亡的诗文多持“女祸亡国论”,如把商亡归咎于妲己,把吴亡归咎于西施等等。这一观点在我国历史上有着很大的影响。所谓“夏桀以妹嬉,商纣以妲己,周幽以褒姒”,好像是历史上铸成的铁案,谁也改变不了的。从此“祸水”“女祸”一类的词,便与妇女连在了一起。究竟如何认识这一历史观,可引用这样几首诗:
    ※罗隐《西施》:“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王安石《宰嚭》:“谋臣本自系安危,贱妾何能作祸胎?但愿君王诛宰嚭,不愁宫里有西施。”
    ※崔道融《西施滩》:“宰嚭亡吴国,西施陷恶名。浣纱-急,似有不平声。”
    ※花蕊夫人徐氏《述国亡论》:“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宁无一个是男儿。”
    ※袁牧《再题马嵬驿》:“不需铃曲怨秋声,何必仙山海上行。只要姚崇还作相,君王妃子共长生。”
    ※张齐贤《华清宫》:“当时不是不穷奢,民乐升平少叹嗟。姚宋未亡妃子在,尘埃那得到中华。”
    ※李约《过华清宫》:“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犹有树长生。”
    ※杜牧《过华清宫》:“新丰绿树起黄埃,数骑渔阳探使回。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
    罗隐、王安石、崔道融的诗都是站在历史的进步立场,给了“女祸亡国论”以有力的批判。他们别具心肠,从进步的历史观出发,不但否定了“西施亡吴”的传统说法,而且明确指出国家的兴亡,受多种因素的制约,而豺狼当道,奸臣误国,却是问题的关键。花蕊夫人徐氏的诗则像是针对“女祸亡国论”而作的自我申辩:“十四万人没有一个死国的志士,没有一星半点丈夫气概,一个弱女子哪有回天之力。”袁牧、张齐贤的诗形象地说明一国的治乱,关系于人才的得失,不能把乱亡的祸胎,归之于深居宫中的美女,给了“贵妃乱唐”观点以深刻的批驳。而李约、杜牧的诗歌则认为一曲《羽衣霓裳舞》引来了“安史之乱”,这就把“乱唐”的祸胎归之于杨贵妃。
    例3.评价隋朝大运河
    讲隋朝历史时,对于如何评价开凿大运河一事,可引用这样几首诗:
    ※胡曾《汴水》:“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李敬方《汴河直进船》:“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
    ※皮日休《汴河怀古》:“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历史上多把隋亡的原因归之于滥用民力,开凿运河,胡曾的《汴水》诗就是这个论点的代表。但运河沟通了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四大水系,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人民自此受益,是不能一概否定的,诗人李敬方的《汴河直进船》诗就代表了这种观点,认为运河有利有害,利害相参,开始运用二分法,评价了隋炀帝开凿运河的历史功过。皮日休的《汴河怀古》诗进一步发展了这个观点,认为隋炀帝如果不建造龙舟,游览江南,竭天下的人力物力,以供其无限的挥霍,那么他的功绩就可以与治水的大禹媲美。把开凿运河提到禹治洪水的高度来评价,这种一反传统的观点,是符合历史实际的。
    例4.评价昭君和亲
    历史上昭君和亲的故事几乎家喻户晓,历代都有咏叹昭君的文学作品,仅诗歌就有600多首。历史上的昭君虽然只有一个,但根据这一题材所反映的主题却是丰富多彩的。在讲述这段历史时可引用下面这些诗:
    ※胡曾《汉宫》:“明妃远嫁泣西风,玉筋双垂出汉宫。何事将军封万户,却令红粉为和戎。”
    ※汪遵《昭君》:“汉家天子镇寰瀛,塞北羌胡未罢兵。猛将谋臣徒自贵,蛾眉一笑塞尘清。”
    ※顾钰《昭君怨》:“红妆千里为和亲,倾国芳姿画未真。不恨妾身投塞外,却怜汉室竟无人。” ※苏郁《咏和亲》:“关月夜悬青冢镜,塞云秋薄汉宫罗。君王莫信和亲策,生得胡雏虏更多。”
    ※贡师泰《题出塞图》:“沙碛微惊数骑尘,汉室便欲议和亲。当时卫霍兵犹在,未必明王弃妾身。”
    ※郭祥正《王昭君上马图》:“飘飘秀色夺仙春,只恐丹青画不真。能为君王罢征戍,甘心玉骨葬胡尘。”
    ※汪循《明妃》:“将军仗钺妾和番,一样承恩出玉关。死战生留皆为国,敢将薄命怨红颜。”
    ※刘子翚《明妃出塞图》:“羞貌丹青斗丽颜,为君一笑靖天山。西京自有麒麟阁,画向功臣卫霍间。”
    ※吴师道《昭君出塞图》:“平城围后几和亲,不断边烽与战尘。一出宁胡终汉世,论功端合胜前人。”
    诗人们站在不同的角度对昭君和亲这一历史事件作出了多样的评价,立意深邃,构思新颖。胡曾、汪遵、顾钰的诗讥讽当时朝廷的昏庸,边将的无能,在强敌面前束手无策,只好让一个弱女子去纾国难。他们都用鲜明泼辣的语言,批判了那些只会“三呼万岁,舞蹈扬尘”的“文武班头”;苏郁、贡师泰的诗是评论和亲政策的得失的,苏郁认为和亲是失策,是“抱薪救火”的办法,薪愈多,火愈烈;贡师泰认为和亲是迫于形势,是权宜之计;郭祥正、汪循的诗歌颂昭君的出塞和亲,乃是从国家民族的利益出发,不惜牺牲个人的幸福,突出了王昭君的心灵美;刘子翚、吴师道的诗歌颂了昭君主动出塞和亲,使边塞的烽烟熄灭了五十年之久,解除了广大人民的征戍之苦,加强了汉族与匈奴族之间的民族团结,其丰功伟绩是可以与汉朝的卫青、霍去病并驾齐驱的。
    诗如画,诗如镜,诗言志……。咏史诗,其特点是采取文学的语言,史论的笔法,把诗和史熔为一炉。诗人们不是用纯粹说理的方法来阐述自己的历史观,而是通过形象的语言,典型的史实在嬉笑怒骂中鲜明而深刻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对于同一历史人物和同一历史事件的评价,诗人们存在分歧,留下了不朽的诗篇,把这类诗歌引入历史课堂,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加学生知识面,活跃课堂气氛等非常有益,也有利于学生站在历史的高度思考、审视历史。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