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教案资料
  • 课堂教学“活”才是精彩
  • 从一堂课的教学看教师的主导作用
  • 浅谈设疑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作用
  • 浅谈中学历史创新教育
  • 诗词在历史教学中的妙用价值
  • 在历史教学中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
  • 浅析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分层目标
  • 毛泽东早期的教育实践
  • 从中西方比较看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 浅谈中学历史教学的现状与对策
  • 最新热门    
     
    尝试历史到现实的结合--《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中的一处设计

    在初三年级《世界历史(第二册)》第6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教学中,“大战的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是该课教学的一个重点,要求教师讲述事件发生的主要过程和影响。本人在教学过程中,自己设计了一道材料题,试图使学生在掌握相关知识的基础上,经过教师的引导,结合现实世界发生的相关事件,通过顺利的完成答案,达到以下两个目的:一是有助于学生认识突发事件,尤其是恐怖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从而形成反对恐怖主义、恐怖行为的认识;二是有助于学生正确评价某些个人和组织在这些事件中的积极和消极作用。

      此材料题设计如下:
      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1914年6月28日,斐迪南大公夫妇检阅军事演习后,乘坐敞篷车得意洋洋的驶向萨拉热窝市市政厅。当车队驶入市中心时,一名青年冲出来,向斐迪南大公夫妇的坐车投出一颗炸弹,但是没有*。斐迪南大公佯装镇静,继续前往市政厅,在市政厅发表了针对塞尔维亚的极具挑衅意义的演讲。从市政厅返程,早已潜伏在萨拉热窝市梁卡茨河拉丁桥头街角人行道上的塞尔维亚族青年普林西普飞快的冲上前去,对准斐迪南大公夫妇连发两枪,大公夫妇当场死亡。
      材料二:如果有机会到萨拉热窝市去参观,一定会见到一座特殊的纪念碑:它没有高耸在山巅,而是平卧在街角;没有复杂的浮雕,只有特意在混凝土上嵌下的一双脚印;没有镏金的赞词,只有深深刻划的一句话:一九一四年六月二十八日,一个十七岁的少年在此拉开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帷幕。
      材料三:第一次世界大战进行了四年多,牵涉到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亿人口。造成1000万人死亡,2000万人受伤,经济损失3400多亿美元。
      材料四:斐迪南大公(1863-1914年),奥匈帝国皇储(即皇位继承人,类似于古代中国的太子。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