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教案资料
  • 浅析中学历史学科的课程逻辑结构和思维心理
  • 历史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历史教学中“教法”更新与“学法”指导
  • 启发式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 浅析中学历史学科的课程逻辑结构和思维心理
  • 课堂读书笔记法
  • 中学历史教师的素质浅谈
  • 巧用电教媒体优化历史教学
  • 要建立历史知识网络体系
  • 现代历史课堂教学设计的原则与操作方法
  • 最新热门    
     
    精讲多练讲练结合

    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困难所在,讲清这部分内容,其它问题就可以豁然贯通。对于这方面的内容,亦应精讲。例如,讲“中国同盟会”这节内容,必须讲清中国同盟会的-纲领,这时于学生了解同盟会的性质及成立的意义,认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在辛亥革命中的具体表现,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总之,“精讲”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对教材中的重点、难点,作精辟的讲解,使学生能从丰富多采、纷繁复杂的教学内容中理出头绪,抓住中心,并腾出一定的时间,加强基本训练,加强能力的培养。
        二、“多练”指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多给学生练习的机会,并加以指导,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练”,达到理解、巩固所学知识和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历史学习可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归纳起来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学习新知识的能力;二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多练”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关键,在教学中。如何通过“多练”来培养学生的能力呢?
        1.布置预习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思考,要求学生动脑动手,在重点内容上划上记号,使学生在阅读中懂得如何区分主次,抓住关键,掌握中心。这样内容与问题对号入座,印象较深,待到教师精讲时,学生头脑中已经有了有关内容的基本框架,教学效果自然更好。反复练习,学生的自学能力自然就有了提高。
        2.在讲解中设疑提问,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学生通过阅读,初步掌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在精讲中,要精心设计问答题,启发学生进一 步思考,分析史实的因果联系,使知识进一步深化。如教“普法战争”时,教师在学生通过阅读,初步占有材料后提出问题:“普法战争是一场什么性质的战争?”启发学生思考,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课堂气氛活跃。有的学生说普鲁士是正义的,法国是非正义的;有的说双方都是非正义的;有的说对两国统治阶级来说是非正义的,对两国人民来说是正义的。最后教师总结:第一阶段战争是法国挑起的。对法国来说,是侵略性的非正义战争,普鲁士方面是防御性的正义战争。到了第二阶段,普鲁士入侵法国,战争性质发生了变化,对普鲁士来讲是掠夺性的非正义战争,而对法国来说,则变为正义的防御性战争。这样,通过教师启发诱导,学生拓宽了知识面,加深了对问题的理解,分析能力也有了较大的提高,教学效果远比“满堂灌”好得多。
        3.设计各种类型的练习题,是否精心,对发展学生的能力有直接的影响。练习题不仅要有一定的数量,更重要的是要有一定的质量,在内容上,不但要有利于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且要有利于能力的提高。在题型上要新颖多样,如选择、填空、填图、史料分析、名词解释、问答等。难度较大的习题,可由学生讨论,再指名由学生回答。这样,学生通过反复练习,巩固了课堂教学成果,学习知识的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4.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联系实际,要能以往事为镜子,更好地认识、解决实际问题。对与当今经济、-、文化有联系的史事,或者对认识上述诸方面问题有启迪的史事,要引导学生分析。如在中国古代史教学中,可以启发学生联系我国古代的改革,引导学生认识当前改革的必要性、必然性和艰巨性;在中国近代史教学中,教师可启发学生思考近代史上康有为、孙中山向西方寻找真理而最终导致失败这一史事,并联系当前形势谈谈看法,使学生认识到,当时资本主义道路根本走不通,中国人民只有在-党的领导下,只有走社会主义道路,才能救中国。这样,通过联系实际,逐步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问题、正确认识现实的能力,有利于培养他们成为顺应历史潮流、开拓前进的新一代。
        当然,“多练”应与“精讲”紧密结合,而不能离开重点搞题海,加重学生负担,教师应在讲练结合上多下功夫。“精讲多练,讲练结合”,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关系,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课堂教学气氛紧张活泼,充满生机和活力。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抓住了重点和关键,集中注意力进行思考,有利于培养能力,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