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教案资料
  • 关于高中历史课教法的研究与探索
  • 改进历史教法提高课堂效率
  • 历史教学中“教法”更新与“学法”指导
  • 启发式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 浅析中学历史学科的课程逻辑结构和思维心理
  • 课堂读书笔记法
  • 精讲多练讲练结合
  • 加强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 浅谈中学历史课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 国情教育与历史教学 (上)
  • 最新热门    
     
    改革历史教学培养学生能力

    织。”这里所说的组织,就包含有对所有要识记的知识进行归纳和整理的意思。实践证明:将繁杂的历史知识进行归纳、总结,理出一条条线索,有助于学生的记忆。
         例如,中国近代从鸦片战争开始到“五四”运动为止的历史,可归纳为:一次变法,两个阶级的产生,三次革命高潮,四大不平等条约,五次重大的侵华战争。这样,学生就能由纲及目,有条不紊地掌握这一段历史的内容。
         第三、比较记忆法。
         比较法对培养分析和记忆能力有更重要的意义。比较,就是对历史上的相同的事件、人物、现象进行辨别,找出优劣高下等差异的思维方法,是人们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惊人的相似之处。要弄清这些现象的异同,必须借助于比较方法,“有比较才能鉴别”。通过比较,才能得出合乎实际的结论,加深记忆。
         历史教学中的比较,大体说来,可分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两大类。
         纵向比较是对先后出现的同类事件、人物进行比较。如,讲中日《马关条约》,可与《南京条约》比较其异同。讲隋末农民战争可与秦末农民战争比较其背景、结果和影响。通过比较,使学生找出历史事件的差异,认识历史发展的阶段性和人类历史不断发展的规律性。
         横向比较,通常是同时代,同类性质的人物事件的比较,也可以是典章制度等有关内容的比较。如,古代希腊城市国家雅典和斯巴达的经济-情况比较,封建时代东汉大地主田庄和西欧封建庄园的比较,近代资产阶级革命中英法美三国土地政策的比较,等等。通过比较,使学生了解人类历史发展的多样性和不平衡性。在找出异同点的基础上,分析产生异同的原因,从而加深对各种历史事物性质、特点的认识,形成准确而完整的概念,在头脑中留下鲜明而深刻的印迹,更有效地巩固所学的知识。
         二、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从平日测验和考试中我们经常可以发现,学生在答题中常见的现象就是要点不全,其根源可以从我们教学上检查。我们应该教会学生在全面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提炼教材内容的要点,培养其概括能力。
         例如:讲抗日战争时期“我党为克服困难采取的措施”,课本上讲得很多,但可概括成四个要点:①军事上,展开了“反扫荡”斗争;②-上,实行了“三三制;③经济上,开展了大生产运动;④思想上,进行了整风运动。把这些内容要点一一展开,就是全部内容。
         三、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培养这两方面的能力,笔者认为必须做好下面两点。
        第一,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内容,善于挖掘内在联系,经常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观察和分析问题。如中国原始社会的发展,奴隶制的产生,井田制的瓦解,封建中央集权制的建立,西汉的“文景之治”,东汉的“光武中兴”,唐朝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明朝的资本主义萌芽等章节,都可以用来阐明“人类社会的历史,首先是生产发展的历史”这一观点。
        第二,要把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交给学生。历史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基本的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会动脑思考,在教师指导下能够自己去探索历史知识宝库的奥秘。为此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进行实际锻炼的一种有效方法。因为学生在自学中碰到的问题,要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就必须动脑动手去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样就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因为学生一般性地理解了所学的历史知识是不够的,应该使其灵活运用,有自己的见解,使之在研究某一事物时,从多角度看问题。教师要为学生这种逻辑思维的发展铺平道路,创造条件。每节课,教师要拿出充裕的时间让学生去观察、去思考、去议论,从而明确在知识的彼此贯通上还欠缺的某些东西时,他们才会积极努力并自觉地去掌握知识。
        现代中学生知识面宽,他们不满足于课本上的东西,渴望教师能把他们带入广阔的知识领域。这就要求教师要博闻强记,能以丰富的知识去陶冶学生情操。只有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才能左右逢源,让学生耳目一新,才能运用自如地去培养学生的能力。
        实践证明,学生的能力不能由教师“赐给”,而是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己动脑、动手、动口,自己观察分析、总结归纳而获得的。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