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教案资料
  • “开放――创新”教学模式探索的与实践
  • 浅议学生自主性个性品质的培养
  • 培养学生历史学习主体意识
  • 关于中学历史创新教学的理性思考
  • 历史课堂教学中多种学习情景的创设
  • “3+X”高考综合能力测试下的历史教与学
  • 情境教学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 中国古代史学习中应注意的知识盲点
  • 构建自主探究型历史课堂
  • 情景教学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 最新热门    
     
    如何选择历史研究性学习课题

    ,如“西安事变发生在哪一天?”“袁世凯究竟长有几根胡须?”等问题。课题设计实用性原则符合教育学中学习利益驱动原则。只有研究自身感兴趣并且认为有价值的课题,研究者的探索热情才会进步,同样,只有真正有价值的课题,才有研究的余地和给学生锻炼提高的可能。

    可行性原则。课题切忌大而深的问题,中学生的特点、学习时间、占有资料和研究手段等限制决定了他们的研究要量力而行,切口小、有一定深度、易占有资料、贴近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的课题较适合中学生。如都是研究文化大革命的影响,研究文化大革命对家庭的影响肯定比研究文化大革命对世界的影响更具可行性。

    开放性原则。开放性原则首先在于直接参与来源、范畴的多元性,它既可以是学生提出,可以是教师提出,也可以是社会人士提出;它可以是课本知识的拓展,可以是课外知识的开拓,可以是历史实践活动的设计和开展;它可以是具体历史的挖掘,可以是纯理论的探讨,可以是社会调查,还可以是模型制作等。其次,开放性原则最重要的表现为学生自主选择申报哪个课题。发挥学生在设计、选题时的自主性,课题开放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求异思维和批判思维。

    二、选择课题的基本方法

    (一)质疑思维法

    在历史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或用已经掌握的正确知识,或应用本朔查原著的手段,或应用理论分析,对疑窦进行分析,对误点进行芈,对疵点进行解析,从而表达自己正确的见解。比如历史书上曹操同戏剧舞台上的曹操有很大差别,曹操为何被丑化?从何时被丑化?在普通百姓心中究竟是什么样的?老师可以把有兴趣的同学组织起来,成立课本释疑小组,经过一两年的研究,定会取得丰硕的成果。

    (二)视角转换法

    避开常用的方法,另辟溪径,创造性的进行思维,用全新的观念和角度研究问题,往往得出新颖而独到的见解。其常见的方式有:一是反向立论。即认为言之有理而加以接受。二是学科渗透,应用美学、哲学、心理学、法学、经济学等角度来研究历史。比如我国传统上将叶名琛描述为“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的“六不总督”,一个学生在参加拓展性选修课“马列经典选读”时,发现马克思对叶名琛评价很高,经过查阅大量有关叶名琛的资料,该同学得出了与传统基本相反的结论。三是大胆假说,即根据自己的研究所得,大胆定义,提出新观点,阐述新说法。

    (三)类比联想法

    类比能够启发联想,具有帮助发现问题的作用。当我们看到此事物时,便会想到彼事物是否也会这样,于是会把已知的某个方面的内容迁移到未知的需要探索的内容上去,为未知的内容提供一把试用的钥匙,一旦这把钥匙发生作用,便开户了未知的知识的大门,因此,类比联想是由此及彼的、需要开拓的思维空间,需要机灵的进行迁移思考的探究方法。比如教师习惯就“明治维新”同“戊戌变法”进行比较,一个学生将“明治维新”同“辛亥革命”进行比较,从而开辟一个新天地。

    (四)迁移扩展法

    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越过历史知识的内容,进行与历史知识内容有关的,诸如-、地理、语文、自然科学等多种内容的研究探索,一方面解决课文、文献中的疑点、难点,一方面扩展自己的知识储藏,使自己的赏识愈见丰厚、迁移扩展了人类极为重要的研究探索、发明发现的方法,由此而有科学研究专题的不断敷衍,不断深化,不断推进,由此产生了许多边缘学科和新兴学科。比如我校有同学从学习地理模型制作,进而制作“关庙山古人类遗址模型”,并取得了成功。

    (五)归纳综合法

    归纳综合法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它可以是单项纵深突破,以求深入深刻,也可以是多基组合比较;还可以是肉类问题的归纳、分析、以探求规律性的知识。比如有同学对半殖民地的民族资产阶级是否都具有软弱性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得出了有别于传统的观点,具有一定的道理。

    三、课题选择的范畴举隅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验 修订版)》提供了22个与历史学习相关的研究性学习课题,作为教学中选题的参考,如:“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中美关系”、等,这些研究性学习从教材出发,重在对课本知识进行归纳、评价、概括、比较等,主要还是对课本知识进行拓展。根据各地的实际,历史老师还可开发、选择哪些课题呢?

    1、历史教材释疑。中学历史课本的简约性导致同学地教材阅读时,经常产生诸多疑问,收集这些疑问、整理出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也就成为很好的研究课题。比如玻利瓦尔解放了那么多国家,可为何没有解放圭亚那等。

    2、社会热点探源。当前国际局势并不平解,冲突与争端此起彼伏,他们与引人关注的国家政策和社会现象一起构成了当前的社会热点的主要内容。热点问题的形成有其错综复杂的背景和深刻历史原因,热点问题的解决也要以历史为依据,寻找热点问题的历史原因是实用且可行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比如:巴以冲突历史探源、科索沃问题由来、北爱尔兰和平进程、阿富汗内战等。国内热点也可作为研究性学习题材的我国西部大开发问题、台湾历史研究、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等。

    3、历史人物解读。能留名青史的伟大人物,他们的意志品质、价格魅力方面也定有其过人之处。我们解读历史人物,就在于走进他们内心世界,发现伟人在人格、人性方面的闪亮点,挖掘历史人物的现实意义,从而帮助学生塑造更加完美的个性和品质,还保证研究性学习的深度。如孔子、陈独秀、谭嗣同等很适合学生解读。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中学生的好奇心与求异思维,传统上批判态度的一些历史人物往往对学生更有吸引力,如我校开展的曾国藩研究,学生参与异常踊跃。

    4、传统文化研究。我国历史悠久,前人留下了丰厚的思想文化遗产,如儒学家说等,是民族的瑰宝。但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浸透、变化的时代决定了我们在汲取精神营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时必须采取扬弃的态度,必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而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传统思想文化,寻求、建设笪今天社会发展的健康、进取、创新的思想文化。此类研究如: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形成和反思、佛教对当代社会的影响,由亚洲“四小龙”的成功看儒家思想与现代企业的结合、《孙子兵法》与现代谋略等。

    5、物鉴赏与仿制。历史文物是人类宝贵的社会财富,它们是人类如何生存、如何发展的最可靠的依据,具有历史、科学、艺术等多重价值,开展文物鉴赏与仿制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挖掘现有条件,如发动爱好收集的同学收集古代钱币、古字画(当然也可以是仿制品);去当地博物馆,开展馆藏文物的研究;寻求民间收藏家的支持等。文物鉴赏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历史文化的理解,还可以增长见识、陶冶性情、培养情趣;通过古字画临摹、陶器仿制等文物仿制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6、文化研究。随着四大名著相继被搬上荧屏,一大批历史正剧“戏说”剧相继出笼,发帝五系列、格格系列、才子系列等。这些影视在服从商业利益、娱乐大从的前提下,或多或少播了一些历史文化。但影视与历史科学在对历史人物、事件、现象的评价的标准和出发点不一样,如《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与曹操分别被神化与丑化,与史实相去甚远。影视历史文化研究以影视为对象,选取剧中历史人物、事件和服饰、礼仪等文化现象作为研究点,通过查阅资料、考察取证等途径,以评论形式还历史现象、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以客观、公正。

    7、地方史研究。生活是创造的源泉,热爱生活是创造的前提。地方史研究性学习引导学生目光投向生活、关注家乡的发展变化,进而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及建设家乡的决心。比如从地方-入手有:本市(县、镇、乡)行政区划的历史沿革;本市屈辱史和革命史;建国后我国所发生的重大事件在本市的表现和反映等;从经济入手有:改革开放心来本地经济以展概况,从经济角度谈本地若干年来交通、饮食、服饰、居住等生活习惯的变化等,从地方传统文化有地方传统工艺、民歌、风俗等;还可以从社会的基本单元――家庭入手。同学们通过访问自己先辈、乡邻,查阅家谱,以文字的形式反映自己家庭的兴衰成败、悲欢离合,家庭的盛衰是社会变革的缩影,开展家族史是研究是同学们了解社会、了解历史的一扇窗口,同时也是加强传统伦理教育、培养家族责任感的绝好机会。

    课题设计为开展研究指明了方向,提出一个了问题,设计好一个课题,相信研究性学习会开展得有色有声。毕竟,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参考资料
    1、《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验 修订版)》。2000年第3版
    2、《关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思考》冯建强 康定执笔 载于《教育发展研究》2001.2
    3、《论历史教学中研究性课题的教学活动》叶小兵 载于《历史教学》200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