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教案资料
  • “开放――创新”教学模式探索的与实践
  • 浅议学生自主性个性品质的培养
  • 培养学生历史学习主体意识
  • 关于中学历史创新教学的理性思考
  • 历史课堂教学中多种学习情景的创设
  • 如何选择历史研究性学习课题
  • 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实施主体教育
  • 历史创造性思维启发例说
  • 构建自主探究型历史课堂
  • 情景教学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 最新热门    
     
    在历史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

    优美的文学,能让学生有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将文学和历史结合起来,枯燥的历史知识将会变得生动而诱人。如我在讲述“安史之乱”一课时,出示了心下三首诗歌,杜甫的《忆昔》、《兵车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然后让学生在这些诗歌中去感受叛乱发生前的社会的繁荣,叛乱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及平叛后的人们的喜悦心情。当学生将这些诗歌的意境理会之后 ,对于这段历史也就牢记于心了。这样,让学生在艺术享受中完成学习任务,也使历史教学充满了情趣和诗意。

    2、利用顺口溜的方法,也可激发学生的兴趣,如讲述“战国七雄”时,我教给学生“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读来朗朗上口,学生既感兴趣,也便于记忆。

    3、充分利用丰富多彩的直观内容。直观形象的材料,能再现历史,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观,使历史教学更形象、生动。如在讲述秦始皇陵兵马俑和唐三彩时,我将平时收集到的这两种东西的实物展示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在近距离中感悟到前人的创新成就。讲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我收集了一些录像资料,介绍中国的科技成就,并讲述其没有转化为社会生产力的原因,激发学生为振兴祖国的科学事业而创造性地学习,以期达到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4、注重课堂上语言表达的准确性,特别是注重文学中美的因素与历史知识的有机结合。例讲《诗经》,可出示“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让学生从美丽的、温馨的学习窗口进入到历史知识的天地,再在老师的诱导下,让其插上想象的翅膀,在自然美好的自由天空中飞翔。即让学生学习的同时,感受到历史的悠久与辉煌,使探究新知识的活动变为学生的心理需求,即“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一、养成多思善问的习惯,培养创新能力

    多思善问是创造思维的前提,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创造思维的起点,多思善问习惯是学生创造思维能力形成的标志。可从以下几方面加以重视:

    1、平时的讲解要留余地,给学生以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不要把结论直接告诉学生,可讲明一些问题,留下一些悬念,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找出答案。例如“禁烟运动”时,应充分描述中国人民如何扬眉吐气、鸦片贩子如何垂头丧气,但造成不要就此下课,请稍留一点时间来设计悬念。可继续提问:“英政府是否就此善罢甘休?”“英军来犯,中国军民又怎样英勇抵抗?”“鸦片战争将如何发展?”这些都是同学们非常想知道的事情,这样的疑问,可诱导学生跃跃欲试,寻求解答,形成开放式、开拓型的思维。

    2、编习题、出考题竞赛,激励学生多思善问。把每班学生分成六个学习小组,每组编一套考题,通过比较、评比,选出综合性最强,最具有代表性和创造性的考题,被选中者给予奖励。这种方法可满足学生亲身体验思想创新的心理需求,对开发和保护学生的想象能力、探索能力和创造能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3、激励学生会从日常生活见闻中、从所授的课本内容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当学生提出一时难以解答、出乎意料的问题时,老师先要赞赏他们敢想敢问的精神,然后与他们一道商讨,广开思路,寻求可能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和方案,以达到对认识的深化,当学生提出的某些问题过于简单,甚至可笑时,不要嘲笑,更不能置之不理,而要满腔热情地予以扶持,及时肯定好问多思的认真态度。如讲到孔子时,有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孔子是私生子吗?”讲到秦始皇时,又有人问:“秦始皇是吕不韦的儿子吗?”对这样的问题,我都耐心解答,从不马虎,更不会嘲笑。因为心理学家认为:“好问是智慧的摇篮,好奇是求知的表现。”

    二、改革教学模式,提供创新舞台

    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创造力是人类的一种普遍的心理,除低能者、患病者外,每个人都具有创造的可能性。创造力是一个从低到高的连续体,在人们之间只会有程度的不同,而非全有或全无”。只要我们在教学中造成一种良好的气氛,相信学生的智能,相信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好科学的志趣,在课堂上新生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共同探讨学问并且尊重别人意见的良好品质,即使在普通中学,面对“基础差”的学生,培养创造思维和创造力也并非是不可能的。为此,我在历史课堂上,着力于以下改革:
    创设“师生换位教学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几年来,笔者从封闭式的一元课堂模式走向开放式的二元甚至多元课堂模式,将单向灌输的教学方法变成双向交流式的互助教学方法,大大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要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主动地学习,去探究。创设“师生换位”教学法。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读教材,集体讨论备课,模仿教师讲课,通过此法,学生各方面的才能得到充分施展,各种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得到充分的体现,其间主讲人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集小组集体智慧,设计教学形式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完成教学目标。我首先选择文化部分的内容做实验,如先秦文化、秦汉文化、三国两晋文化,再推而广之。实践证明,它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掌握知识,并被学生欣然接受。

    1、 多媒体教学手段,发挥其减负增效的作用。

    第一、 电化教学有利于培养学习兴趣,活跃思维,并且有利于加强教材中图像利用的实效。例如,鸦片战争、曱午中日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等,皆可借助电教手段,达到生动形象、一目了然的效果。从而避免了教师一讲到底,学生依就盲然的吃力不讨好的现象。

    第二、教师可利用投影板书、板图,使课堂结构更加紧凑、合理。教师还可利用投影形式出示当堂练习,可以随时检测,随时校正,从而改变了以前那种上课教师满堂灌,课后学生做作业的状况,教师发现哪些同学已经掌握了就不必再重复练习,而把重点放在学生的质疑问题上,有的放矢,减轻了学生的盲目练习的负担,提高了课堂45分钟的效率。

    总之,创新教育是面向未来的教育,在教学过程中要极大地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学会学习。因此,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显得十分重要,我们历史教师应在具体分析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充实自己,善于积累经验,有效地实施创新教育,从而不断完善中学历史课堂教学。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