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教案资料
  • “开放――创新”教学模式探索的与实践
  • 浅议学生自主性个性品质的培养
  • 培养学生历史学习主体意识
  • 关于中学历史创新教学的理性思考
  • 历史课堂教学中多种学习情景的创设
  • 如何选择历史研究性学习课题
  • 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实施主体教育
  • 历史创造性思维启发例说
  • 在历史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
  • 历史研究性教学小议
  • 最新热门    
     
    历史教学中的开放式学习

    结合史实谈国民党失败的原因。(题目自拟)

    要求:论点鲜明,论据充分,条理清晰,语句流畅,字数不少于500字。

    试后,我们惊喜地发现,不少学生的论文题目新颖,立论正确,说理透彻,其写作水平比预计的要高。这次考试中较好的小论文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多行不义必自毙》、《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自毁论》、《正义与邪恶的较量》、《对手只有一个,就是自己》等。

    虽说这种规定性的开放是有条件的,有很大的局限性,还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开放式教学,但是我们从中看到了希望,发现了学生开放式思维的火花和闪光点。备课组老师深受启发和鼓舞,在这个基础上出现了第二种做法,即主题型开放式教学。

    二、主题型开放式教学

    主题型开放式教学,是在规定性开放式教学的基础上有所前进,有所提高。我们具体做法是只规定主题,如辛亥革命、西安事变、戊戌变法等,不规定题目。由学生自主命题、自行查找资料,获取有关信息,自主撰写论文。例如新编高中历史教材《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四章要求:“你怎样评价辛亥革命”,我们根据教材要求,在学生学完该章节以后,要求他们在全面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意愿,对辛亥革命这一历史事件(即主题),从原因、经过、结果、”意义、影响、教训、评价等各个侧面选题,写出有关辛亥革命方面的历史小论文。

    这种做法比第一种做法有较大的灵活性,学生可以量其所长,自由发挥。在这次教学活动中,我们从数十篇学生习作中选出5篇,装订成册,在学生中交流,学生倍受鼓舞,写作历史小论文的热情高涨。

    三、自主型开放式教学

    这种教学方法是指在高一学完《中国近代现代史》数章或一册以后,先由教师拟定一些典型的、具有示范性的小论文题目作为典型引路。然后再从选题、立论、写作技巧等方面进行具体指导。学生以自身感受和自己特长为基础,不受任何束缚,自选或自拟题目,精心准备,在一段较长时间内(两星期或更长时间)独立完成,也可由3至5名学生自愿组织起写作小组,自拟题目,协作完成。学生有更大的活动余地,可以自主选题,团结协作。

    自主型开放式教学的特点在于学生之间还可以互教互学,即把教师的一部分工作交给学生,当单个学生或学生写作小组完成历史小论文以后,学生间互相修改、点评论文,再由学生中推选若干人组成评选小组进行点评,选择其中优秀论文装订成册、交流,或进行“论文发布会”,让学生在整个活动过程中经受锻炼,培养能力,增长才干。有时学生的点评也能慧眼独具,有说服力,使被点评的文章作者口服心服,从中受到教益。学生点评文章的能力和水平别具一格,不一定比任课教师差。

    这种做法开放得比较“彻底”,学生思维不受任何束缚,可以充分体现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心得,展示自己的才华。从笔者手边现有的学生习作来看,有些文章的立论和观点已经超出了现行教科书的某些观点和论断,而且言之有理。例如论述祖国疆域变化的《海棠叶的变迁》,重新评价中法战争的文章《(中法新约)是清政府外交上的胜利》以及《将革命进行到底——农夫和蛇的启迪》、《抗美援朝之我见》、《空前的浩劫——“文革》等习作,用高一学生的现有水平来衡量,不失为上乘之作,难能可贵。

    实行开放式教学,只要应用得当,是行之有效的。首先,它调动了师生两方教与学的积极性,在指导学生写作的过程中,充分显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写作过程也是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求知识主体性的体现。第二,它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以趣激发学习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我们通过教师评点论文,举办小型论文发布会,优秀论文装订成册在年级组内交流等形式,树立典型。被作为讲评、交流的文章作者深受鼓舞,从而产生了学习历史和作历史论文的兴趣,其他同学受其影响,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也愈来愈高。第三,这种教学方法变学生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主动探求知识,学会学习的方法,这对学生以后终身学习是有帮助的。当然,学生通过实践,提高了写作论文和修改论文的技巧,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也是有益的。

    开放式教学,还仅仅是尝试,虽然其优越性不容置疑,但毕竟还很不成熟,很不完善,有待不断充实提高。敬请专家、同行指正。(马虹霞、梁礼华执笔)

    摘自:《历史教学》2001.8.

    返回本页页首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