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时间以来,在中学历史教学改革中,学生“创新思维”、“创造能力”的培养,成为了人们讨论的热门话题,并形成了许多看法和见解、这些看法和见解,有的颇有意义,有的需要更正,更多的则需要在不断探究的基础上加以完善,以形成科学的认识和理论,来指导中学历史教学的改革实践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在今后保证历史教学改革能够沿着正确的轨道向纵深发展。
一、在理论上,对相关的各种概念作出正确的阐述和定义,在教学实践中,科学地运用这些概念,是中学历史教学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前提和必备条件。
当前,围绕着“创新”和“创造”,在历史教学中形成了许多概念、名词,人们用的较多的,如“历史创新教育”、“历史创造能力”、“历史创新意识”、“历史创新精神”、“历史创新思维能力”、“创造性历史思维能力,等等。然而,由于在实践中人们对上述概念的理解和认识有许多模糊的地方,在贯彻落实的时候,也就出现了一些偏差,特别是过头的现象。其集中表现为,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历史教学目标的整体性,在历史教学的多项目标中,过分强调所谓“创新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将“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作为整个中学历史教学改革方向和“唯一”目标的气氛越来越浓。因此。在历史教学中能否科学地认识“创新”、“创造”问题,正确理解和运用相关概念 对当前的历史教学改革来说,意义重大。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出现的诸多有关“创新”、“创造”的概念,无论其具体文字表述有何不同,但在各自的涵义中,首先具有明显的共性,即无一例外地都含有“创”的意思。对“
< 1 >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