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教案资料
  • 创设最佳历史课堂教学情境
  • 历史课导入语设计
  • 创设历史情景 感悟历史真谛
  • 军国主义影响日本国民意识的主要因素
  • 优化“三三”协作教学 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 复现历史情景方法例谈
  • 问题―探究―创新――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 初探历史情景的创设
  • 浅谈如何在历史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 小议运用历史课堂演讲的作用
  • 最新热门    
     
    标 题 里 的 学 问

    世纪七十年代以后,这些国家又纷纷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为什么这么快呢?其核心在于生产力的发展。前期资本主义要战胜旧制度,道路是漫长的,说明早期资本主义生产力水平还示能显示其优越性,而工业革命后,其优势更为显著。一些国家纷纷学习,很快就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近代化的进程越来越快,这可谓之“西方世界”的情况;

      另一条线索:东方世界在近代化进程上落后了。近代化进程变成了西方化的代名词了。东方国家如朝鲜、日本、印度和中国等在资本主义革命时代到来之时,或国内战争不断,或闭关锁国,拒绝西方文明,以至于落后于西方,东方世界变成落后的代名词。“东亚病夫”也由此而生。整个世界分成了两半 东西方世界。并且以很不公正的关系联系在一起,构成了一个体系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当然后来日本的发展是个特例。日本在地理上是东方国家,但在-地图上已经属于西方国家。日本是西方七国集团之一,是富国俱乐部成员之一。

      这条线索也可以从标题里归纳为民族解放运动史。如标题中有1618世纪的亚洲,亚洲革命风暴、亚洲的觉醒等。

      从标题中也可以归纳出各国国家国别史,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史,国际关系史等,所有的线索都是近代化进程所衍生出来的。我们从标题中就可以构筑本书的基本框架。从而有助于我们从整体上把握这本书的内容。我们的历史教学应当从这里开始,从这里延申。

      标题 就是问题,就是思路。

      上述我们从宏观上看标题。我们从微观上看:任何一个标题,就是许多问题,就会给我们教学提供很多的思路。我们从标题入手,来进行一系列的设问。把“陈述句”改成了许多“疑问句”。然后进行分析、解剖。

    例如:第一章 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

    我们可以拟出:

    1.资本主义在欧洲兴起的时间是何时?

    2.资本主义为什么首先在欧洲兴起?

    3.资本主义萌芽在欧洲出现之后,有什么需求?这些需求有没有得到满足?

    又如:第二章 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东西方世界

    我们同样可以拟出:

    1.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是指什么时候?

    2.为什么把这个时候称之为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3.为什么会出现东西方两个世界呢?

    4.“西方世界”经历了哪几次革命最终确立了早期资本主义制度?

    5.“东方世界”主要指哪些国家?这些国家在这一时代的国内活动与这一近代化进程的历史主流关系如何?东西方世界的区别实质是什么?它们的关系如何呢?你怎么评价?等等。

    具体一点:谈到具体一节课时:

    例如:第二章的第一节 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我们可以拟出:

    1.英国何时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2.英国怎样确立资本主义制度?为什么道路那么漫长而曲折呢?

    3.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本章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关系如何?也就是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历史意义。

    又如:

    第三章的第四节 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

    我们可以拟出:

    1.为什么19世纪六七十年代欧美许多国家会纷纷出现革命和改革呢?

    2.哪些国家通过革命?哪些国家通过改革?哪一种方式更多?为什么呢?

    3.通过不同途径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对未来国家发展有何影响呢?呈现出哪此不同特征呢?

    如此等等。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

      严格来看,我这不象是教材分析,而是在提问题。我认为教材只有一本,但解释可以多种多样。我们不必要提供一种现成的教材分析,而是提供如何解释教材的方法和角度。本文试图打破教材分析的规矩,从标题入手,分析、解剖教材,提供解释教材的一种方法。别人也可以和我不同。国为每个人都可以从另外角度再进行设问。我们经常说要带着问题去学,学得更好。同样,我们也应带着问题去研究,才能更好地为教学设置更多的问题情景,更好地为历史教学服务。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研究分析教材,必须从头(目录、标题)开始。

    一九九九年十一月一日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