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教案资料
  • 标 题 里 的 学 问
  • 关于素质教育观念下探索历史教学方法的思考
  • 华盛顿会议关于山东问题的会议“边缘”谈判始末
  • 当代西方国家社会分层变化分析
  • 试论明代宦官权力的扩张及其原因
  •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工业化思想初探
  • 近代中国教育民族主义的畸变
  • 初探历史情景的创设
  • 浅谈如何在历史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 小议运用历史课堂演讲的作用
  • 最新热门    
     
    民国时期“教育独立”思潮评议

    20世纪20年代,中国教育界曾经涌动起一股要求“教育独立”的思潮和运动,其标志是1922年蔡元培《教育独立议》、李石岑《教育独立建议》等方案的提出和当时南北各校师生的有关活动。尽管“教育独立”主张立意颇高,但在现实层面充其量体现为企望“教育经费独立”这一基本诉求。唯一的例外,是1928年前后一度试行的大学院及大学区制,那是一种力求在“法理上”为教育独立奠定根基的努力,却以失败告终。“教育独立”理念在知识界引起一定共呜,直至抗战时期教育独立主张仍时有出现,该主张几乎成为民国时期自由知识分子的一个玫瑰色的梦。已往学术界对此没有给予足够重视和适当评价,更绝少从教育自身运行规律的视角作出解释和定位。本文拟就这段史事作一简要评述,以期引发进一步的思考。

    “教育独立”主张由来已久。清末,章太炎即提出教育独立的设想:“学校者,使人知识精明,道行坚厉,不当隶政府,惟小学与海陆军学校属之,其他学校皆独立。”[1] 其主旨是摆脱清政府对中等以上学校的干预,保证学术、教育的自由发展。与此同时,严复亦主张“政、学分途”,而王国维更明确强调:“学术之发达,存乎其独立而已。”[2]西方观念的启悟和中国书院的传统,使得上层知识界对学术和教育相对独立于*已有了清晰的近代意识。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