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教案资料
  • 第四节 资本主义世弄的经济危机和-危机.CSC
  • 第五节 法西斯国家的扩张和反法西斯斗争的开始.CSC
  • 第一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CSC
  • 第二节 第二天世并大战的转折和胜利.CSC
  • 第一节 战后初期的国际关系.CSC
  • 第二节 社会主义力量的发展.CSC
  • 第三节 美国的霸权政策.CSC
  • 第四节 战后初期亚非国家的民族独立运动.CSC
  • 第一节 50~80年代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CSC
  • 第二节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CSC
  • 最新热门    
     
    第四节 殖民体系的崩溃和第三世界的兴起.CSC

    学认识和为人类进步事业奋斗的信念和责任感。

    4.学法指导方面:(1)引导学生对《帝国主义瓜分非洲》和《非洲国家独立形势图》的分析,使学生学会运用地图获取历史信息的方法。(2)引导学生理解分析非洲的独立运动与殖民体系的崩溃,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第三世界崛起的辩证关系,帮助学生掌握整体把握本节内容的方法。(3)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和分析教材中的材料和补充的材料,帮助学生掌握处理历史资料的方法。

    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分析:不结盟运动兴起的原因和第三世界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是重点。以维护民族独立、发展经济为任务的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实际是亚非拉新独立国家反殖、反帝斗争的继续。第三世界的崛起使世界出现了一支新的国际-力量,有力冲击了两极格局。这不仅在本节中处于中心地位,而且在整个二战后的历史发展中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学习这一内容,既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又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2.难点分析:第三世界的兴起对国际-、经济的影响是难点。第三世界的兴起引起联合国的变化和第三世界国家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因教材只简单介绍,学生不容易对此问题有更深刻的理解。

    课堂教学设计

    师:同学们,随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结束,德、意、日法西斯的覆灭,英、法的元气大伤,加上亚非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尤其是非洲人民的民族独立运动的胜利,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终于崩溃。哪位同学能给大家谈一谈什么是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它是怎样最终形成的?

    生:(思考、回忆并作答)

    师:所谓殖民体系,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的过渡,对外侵略扩张,划分势力范围,瓜分世界后形成的统治秩序。这一统治秩序是怎样崩溃的呢?它的崩溃,给世界带来了什么影响呢?这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板书第四节标题)

    一、非洲的独立浪潮

    1.50年代中期到90年代的非洲独立运动

    师:(挂《帝国主义瓜分非洲形势图》)19世纪末,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非洲的狂潮,结果怎样?

    生:(回忆并作答)

    师:二战后,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影响,北非人民掀起声势浩大的民族独立运动,埃及、苏丹、突尼斯、摩洛哥、利比亚和阿尔及利亚都先后取得独立。特别是亚非会议和埃及人民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的斗争,极大地推动和鼓舞了其它非洲国家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在50年代中期至90年代非洲掀起了独立运动的浪潮(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和《非洲国家独立形势图》,归纳、概括非洲独立运动的四个阶段的特点和重大事件)

    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教材,概括、归纳知识点)

    师:(巡视、指导)

    师:(打出《非洲独立形势图》,用不同颜色代表不同时期独立的国家。与学生共同结合《独立形势图》进行总结)二战后到50年代中期为第一阶段,独立运动的重心在北非,摩洛哥、突尼斯、利比亚、埃及、苏丹独立。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为第二阶段,独立运动在南部非洲广泛展开,有32个国家获得独立。70年代为第三阶段,是葡属非洲殖民地人民争取独立时期,莫桑比克、安哥拉等国独立。80年代到90年代为第四阶段,是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的时期,其重要标志是津巴布韦和纳米比亚的独立。

    生:(同教师一起归纳总结)

    师:(引导学生比较《帝国主义瓜分非洲》和《非洲独立形势图》两幅图,使学生加深对殖民体系的形成和瓦解这一历史概念的理解)我们先看《帝国主义瓜分非洲形势图》,19世纪末帝国主义几乎瓜分了整个非洲。帝国主义确立了对非洲的统治秩序,建立了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我们再看《非洲国家独立形势图》,同《帝国主义瓜分非洲的形势图》比较,有何不同?

    生:(回答)

    师:前者反映非洲处在帝国主义的统治之下,而后者则反映非洲国家推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而独立,打破了帝国主义对非洲的统治秩序,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彻底瓦解。

    生:(观看、比较地图、理解概念)

    师:战后非洲民族独立运动有何特点呢?(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小字)

    生:(阅读教材小字,了解特点)

    师:战后非洲民族独立运动有以下特点:首先,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在几十年中就摧垮了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其次,没有出现无产阶级领导的民族独立运动。再次,非洲国家取得独立的斗争方式多种多样,有的通过群众性-运动;有的通过武装斗争。

    师:南非是一个特殊国家,长期以来推行着种族隔离制,不同的种族必须在指定的地区分别存在各自发展。并享有不同的社会待遇。但二战后,经南非黑人的不懈斗争,90年代初,南非举行了第一次各个种族都参加的全国大选。大选的结果怎样,有什么意义?

    生:(回答)

    师:它标志着南非摆脱了种族隔离制度,并朝向最终实现种族平等迈进。

    2.非洲独立运动的胜利意义

    师:非洲的独立浪潮有哪几个方面的历史意义呢?(指导学生阅读教材)

    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教材从三个方面综合分析,归纳、概括历史意义,并作答)

    师:(同学生一起总结)非洲独立运动的胜利,不仅改变了非洲的面貌,标志着20世纪初形成的殖民体系的最终瓦解,而且成为第三世界一支重要的反帝反殖力量。那么另一块长期被殖民主义奴役的大陆——拉丁美洲的情形如何呢?

    二、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

    1.古巴革命的胜利及其意义

    师:在今天的社会主义国家中,位于拉丁美洲的是哪个国家?国家的领导人是谁?

    生:(联系现实思考、作答)

    师:古巴是怎样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呢?

    生:(在教师指导下,阅读教材,从古巴革命发生的经过,巩固政权和社会改革等方面,理解古巴人民在卡斯特罗的领导下逐步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

    师:古巴人民赶跑了美国支持的独裁者,结束了美国对古巴的半个世纪的殖民统治,挫败了美国的封锁和入侵,面对美国的压力一直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那么,古巴革命的胜利有何重大的历史意义呢?

    生:(思考并与教师一起分析)

    师:(与学生一起从推翻美国的殖民统治和坚持独立自主,不屈从于美国的压力,发展

    民族经济,走社会主义道路两个方面分析,指出)古巴革命的胜利冲破了美国在拉美的殖民统治体系。鼓舞了拉美各国的民族独立斗争,也打击了战后美国的霸权政策。正是在古巴革命胜利的影响下,巴拿马人民开始了收回运河区主权的斗争。

    2.巴拿马收回运河区主权的斗争

    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小字内容,了解巴拿马人民要求收回运河主权的原因)

    生:(阅读教材,探讨原因)

    师:巴拿马人民从50年代起就开始了要求收回运河区主权的斗争,经过20多年的顽强斗争,1977年巴美签订了关于巴拿马运河的新约。根据新约,到1999年,巴拿马将收回运河区主权和管辖权。

    生:(阅读教材,了解巴拿马人民斗争的结果)

    师:(帮助学生列表归纳二战后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史实)

    生:(列表、归纳、概括,从整体上把握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史实)

    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第三世界的崛起

    1.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原因

    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和书中提供的材料,提出)第一,50年代末60年代初刚刚独立的亚非拉国家面临着什么任务?第二,60年代国际关系格局出现了什么新的情况?第三,在这种情况下,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是什么态度,奉行的是什么政策?不结盟运动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阅读教材、材料,思考分析问题并作答)

    师:(在学生回答后总结)不结盟运动是二战后国际-经济形势发展的结果。民族解放运动中大量亚非拉国家的诞生,为不结盟运动的形成提供了组织基础;50年代在亚非国家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反对集团-的中立主义为不结盟运动提供了思想基础;团结起来,反殖反帝的共同要求与斗争是不结盟运动形成的动力;而殖民主义的衰弱和美苏的对抗则为不结盟运动提供了客观条件。不结盟运动的根本目的和任务是维护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2)不结盟运动正式诞生

    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归纳并了解在不结盟运动兴起中起了积极推动作用的三个国家领导人,不结盟运动兴起的时间、标志、意义)

    生:(阅读教材,简要归纳)

    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小字部分,了解不结盟运动的特点)

    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

    2.第三世界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

    师:第三世界崛起后,对国际关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主要反映在联合国的变化和第三世界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

    (1)联合国的变化

    师:哪位同学谈一谈联合国成立初期,被哪国操纵?有何史实?

    生:(回忆并作答)

    师:在第三世界崛起后,联合国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阅读、作答)

    师:(用投影打出有关联合国变化的史料,请同学们看前面的材料,进行分析、思考)联合国为什么会发生变化?变化的表现及重要标志是什么?

    材料一  60年代联合国接纳43个新会员国全都是第三世界国家;70年代接纳33个新会

    员国,31个是第三世界国家。联合国会员国由最初的51个增至1980年的154个,其中78%

    是第三世界国家。

    材料二  1960年第15届联大以压倒多数通过了亚非国家提出的《给予殖民地国家和人民独立宣言》;1963年11月20日联合国通过了《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宣言》;1965年12月21日通过了《关于各国内政不容干涉及其独立与主权之保护宣言》;1970年10月24日通过了《关于各国依联合国宪章建立友好关系及合作之国际法原则之宣言》;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大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压倒多数通过了阿尔及利亚等23国提出的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立即把国民党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的提案。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篇(下)》

    生:(观看阅读材料、讨论问题,并与教师共同分析问题)

    师:(与学生共同分析)从材料一我们可以看出联合国的构成已发生了变化,绝大多数会员国是第三世界新独立国家,这是联合国的作用发生变化的根源,从材料二可以看出,第三世界国家把联合国看作是“让全世界听到我们的声音”的重要讲坛,利用联合国来维护自己的民族独立及合法权利。而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则是第三世界国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是“第三世界朋友将我们抬进联合国的”,是联合国发生变化的最重要的标志。当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的提案被通过时,许多亚非拉国家的代表高声欢呼,甚至载歌载舞,以示庆祝,并认为这“似乎是国际上新的力量均衡的黎明”。

    师:为什么第三世界国家会这样认为?

    生:(思考并回答)

    师:(学生回答后总结)因为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其地位在联合国中举足轻重,其利益又与第三世界国家密切相关,这就进一步加强了第三世界在国际舞台上的斗争力量。

    总之,两个超级大国操纵联合国的局面开始被打破,在此后历次联合国的重要会议上,

    都能听到一百多个第三世界国家的声音,从而使联合国成了第三世界联合反殖反霸斗争的讲坛。

    (2)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

    师:第三世界国家随着国际-地位的提高,进而提出改变的国际经济关系,建立相互合作、平等互利的新的国际经济秩序的要求。那么为什么第三世界国家要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呢?同学们看一看下面的材料就明白了。

    师:(用投影打出下列材料)

    材料一

    ——摘自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报告)(1979年版)

    材料二  发展中国家的初级产品出口价格1970年比1950年下降了州,而发达国家出口的工业制成品在同期上涨了44%,1960~1972年,第三世界由于这种不等价交换而蒙受的损失达1034亿美元。

    ——王春良著《世界现代史》

    生:(阅读材料,分析概括第三世界经济发展状况并分析造成上述局面的原因)

    师:(同学生一起分析、概括)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长期以来存在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操纵国际市场,压低初级产品价格,提高工业产品的价格,恶化了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的条件。为改变这种状况,为了发展民族经济,第三世界开始了为建立经济新秩序的斗争。(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帮助学生掌握“七十七国集团”、“石油输出国组织”等国际经济组织,了解所采取的斗争方式及影响)

    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

    师:第三世界国家建立国际经济组织利用联合国讲坛,利用石油等原料为武器,为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做了不懈的努力,但由于第三世界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科技教育发展落后,与发达国家抗衡的能力不够强,这一斗争任重而道远。

    3.不结盟运动的发展和第三世界崛起的意义

    师:(引导学生结合史实分析并讨论这一问题)

    生:(联系前面所学的内容,联系当时的国际关系格局进行分析,相互讨论,发表意见)

    师:(对学生的认识做简要总结)同学们发表的意见都很好,下面就这一问题谈谈我的看法。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是“万隆精神”的进一步弘扬光大,是许多奉行独立自主、不结盟政策的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的结果,它标志着第三世界的崛起。而第三世界崛起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有力地冲击了战后国际关系中的两极格局,客观上加速了帝国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瓦解的过程,对捍卫世界和平做出了贡献。

    小结:(略)

     

    北京市平谷中学  孟  芳

     

    [简评]本节教案内容体现了执教人首先重视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如,引导学生对《帝国主义瓜分非洲图》和《非洲国家独立形势图》的分析,不仅使学生通过地图获取了信息,并进一步认识了民族解放运动史的内在本质联系。又如,执教人配合教材内容又从权威史学著作中选取了文字资料,与学生一起阅读、理解、分析,其作法不仅有利于重难点的突破,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在逐步掌握史论结合,认识历史的基本方法。教案的优点不仅仅是教学目标的实现,重要的是给人“授之以渔”的启迪。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