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教案资料
  • 第五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CSC
  • 第六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CSC
  • 第七章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CSC
  • 第八章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CSC
  • 第九章 统一战线的发展和各族人民的团结.CSC
  • 第十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CSC
  • 第十一章 社会主义时期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新变化.CSC
  • 原始社会
  • 奴隶社会
  • 战国时期
  • 最新热门    
     
    秦朝

    p class=MsoNormal style='text-indent:21.0pt'>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祖国历史是由各民族人民共同缔造的。

    秦汉时期,国家统一,经济发达,各民族的联系加强,科技文化由此得到很大发展。

     

    第一章                   (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

                ——极富开创性却二世而亡

    一、教学目标:

    (一)识记:

    1、秦国统一六国的时间;六国先后被灭的顺序。

    2、秦朝的疆域。(结合课文37页的地图,注意古今地名对照

    3、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经济、思想文化、民族关系或军事等)

    4、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概念表述;秦朝时,该制度的内容。

    5、焚书坑儒的时间、起因、结果和影响。

    6、秦朝暴政的诸多表现。

    7、陈胜、吴广起义的时间、地点、起因、过程和结果。

    8、巨鹿之战的时间、地点和结果。

    9、楚汉之争的经过、结果。

    10、刘邦的策略;垓下之战的时间、地点和结果。

    (二)理解:

    1、运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产生和影响。

    2、从治国思想和-模式两方面分析焚书坑儒的实质。

    3、多角度分析秦朝迅速灭亡的原因。

    4、运用阶级分析法分析楚汉战争的性质。

    (三)运用:

    1、综合评价秦朝的历史地位。

    2、运用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全面评价秦始皇。

    二、教学重点:

    1、全面认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创立。

    2、全面评价秦始皇。

    三、学习资料选编:

    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它包括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制度两个概念,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专制主义是就中央的决策方式而言的,主要是帝位终身制与皇位世袭制,即帝王一旦登基,终身即为皇帝,体现了皇权的不让度性;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封建皇帝从决策到行使立法、行政、司法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中央集权则是针对地方分权而言。其特点上地方政府在-、经济、军事和文化上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受制于中央政府。这一-制度的出现是由封建的经济基础决定的,因为封建的自然经济具有分散性,要求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维护或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以保证小农经济的生产和再生产;封建地主阶级也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保护封建土地所有制,镇压农民的反抗。这一制度初步形成于战国,确立于秦,巩固于西汉,完善与隋唐,加强于北宋,发展于元,强化并渐趋衰落于明清。

    四、评价历史人物的一般方法:

    (一)一般方法:

    1、把历史人物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辩证地进行评价。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中,可以考虑以下一般要素: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是什么;社会生产力发展程度如何;人民群众的利益是什么等。

    2、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标准:生产力标准。

    3、注意两个关系:

    (1)历史人物和时势的关系:当历史发展的条件和局势允许在发展道路上有重大选择余地时,历史人物的才能和活动常常起决定作用。

    (2)历史人物和人民的关系。

    4、注意历史人物的阶级实质。

    列宁说:“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

    评价历史人物的最大原则:实事求是。

    (二)一般格式:

    1、对历史人物定性:历史时期,阶级属性,类别(-家,思想家等)

    2、概括历史人物的活动并加以评价。(注意依据评价对活动进行归类叙述)

    3、总结。

    五、练习:

    1、秦灭六国,最后灭掉的是:

    A 魏国      B 楚国        C 齐国       D 燕国

    2、秦朝御使大夫的职责是:

    A 掌管财政       B 管理军事       C 裁决政事          D 监察百官

    3、秦始皇焚书坑儒的主要目的是:

    A 禁止儒学传播   B 箝制思想   C 摧残文化   D 加强专制统治

    4、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度,郡守和县令产生的方式是:

    A 世代相袭   B 考试选拔   C 地主推荐     D 皇帝任命

    5、对秦始皇的评价应着重于:

    A 开拓疆域                B 统治残暴  

    C 南攻越族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D 统一中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

    6、与商朝相比,秦朝的疆域扩展最多的是:

    A 东部         B 南部        C 西部           D 北部

    7、秦朝统一有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这种“有利”主要是指:

    A 推广了农业经验     B 创造了安定环境

    C 减轻了人民负担     D 促进了各地交流

    8、史书记载:博士淳于越进言:“今陛下有海内……无辅拂(辅佐),何以相救哉?事不是师古而能长久者,未所闻也。”这里的“辅拂”是指:

    A 分封诸侯    B 设立郡县   C 实行井田制    D 实行军功爵制

    9、秦始皇“焚书坑儒”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1)中央政权与地方王国的矛盾(2)秦王朝与六国残余势力的矛盾(3)中央集权制度与分封制度的矛盾(4)秦朝的暴政与人民愿望间的矛盾

    A(1)(2)(3)  B(2)(3)   C(2)(3)(4)    D(3)(4)

    10、有人说,长城将中原地区与塞外各民族分隔开来,其实质在于区分不同的文化。这种“不同文化”是指:

    A 不同种族间的文化       B 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

    C 封建文化与奴隶制文化   D 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

    11、《史记·秦始皇本纪》载:“……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赋,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其“兴义兵”的最大作用是:

    A 客观上有利于民族的融合        B 有利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度

    C 有利于全国统一法令            D 统一了全国,使社会安定

    12、中国历史上最早建立农民政权的地点是今天的:

    A 河南荥阳       B 陕西西安     C 安徽宿县      D 河南淮阳

    13、排列以下战役发生的先后顺序:(1)城濮之战(2)巨鹿之战(3)牧野之战(4)垓下之战

    A(1)(2)(3)(4)  B(2)(1)(3)(4) C(3)(1)(2)(4) D(3)(2)(4)(1)

    14、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息,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秦始皇为清除这一担心,而采取的举措是:

    A 焚书坑儒   B 推行郡县制   C 强化中央机构    D 统一文字

    15、下列有关秦朝修筑长城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长城起到了少受少数民族侵扰的作用   B 修筑长城的耗费,是秦朝灭亡的因素之一

    C 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人工城防         D 显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性和智慧

    16、下列关于楚汉战争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A 是争夺最高统治权的战争      B 人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

    C 是秦末农民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D 垓下之战导致了项羽的溃败

    1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秦亡时,羞文学,好勇武,贱仁义之士,贵治狱之吏,正言者谓之诽谤,遏过者谓之妖言,故盛服先生不用于世,忠良切言即于胸,誉谀之声日满于耳,虚美熏心,实祸蔽塞。此乃秦所以亡天下也。                 路温舒《尚德缓刑书》

    材料2:秦王足已不问,遂过而不变,二世受之,因而不改,暴虐以重祸。……惑而终身不悟,亡不亦宜乎?当此之时也,也非无深虑知化之士也,然所以不尽忠拂过者,秦俗多忌之禁。忠言未卒于口而身为戮没矣。       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3:汉兴之初,海内新定,……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然诸侯原本以为大,未流滥以致溢;小者-荒越法,大者睽孤横逆,以害身丧国。

    班固《汉书》

    回答:

    (1)材料1和材料2关于秦朝灭亡的原因看法有何异同?材料3的看法是什么?

    (2)上述看法你认为哪些是错误的?

    (3)你认为以上各材料是否揭示了秦朝灭亡原因的本质,为什么?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