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教案资料
  • 两汉
  • 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
  • 第二节
  • 第23课 西晋和东晋
  • 初一年历史第二册公开课教案
  • 第一节
  • 第十一章 社会主义时期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新变化.CSC
  • 原始社会
  • 奴隶社会
  • 战国时期
  • 最新热门    
     
    第一节

    pportLists]>①    清政府粉碎各种叛乱势力,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做出了贡献。

    ②    清朝的疆域,是我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在统一政权下各族人民加强联系,共同创造了祖国的历史。

    3. 能力培养

    ①    以正确的民族观看待历史问题。

    ②    培养学生综合历史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反对葛尔丹分裂势力的斗争;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加强对西藏的管辖;清前期的疆域。

    教学难点:能力培养

    教学方法:归纳法、综合分析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提问:清朝前期相当于世界史的什么时期?(西方资本主义开始兴起的时期)

    西方殖民者把侵略魔爪伸向我国,侵占我国领土,挑动民族矛盾,支持分裂、叛乱活动,为此清初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作出了一系列的努力。

    一、            反对准噶尔贵族分裂势力

    1.明末清初,蒙古分裂为三部      大至位置

    三部先后归服清朝。

    2.准噶尔部  漠西蒙古的一支,生活在伊犁河流域,首领葛尔丹,势力强大,康熙时要求分裂,沙俄支持。

    1690年,乌兰布通战役  1696年  昭莫多战役  康熙帝亲征。

    3.结果:平定葛尔丹叛乱,控制了漠北蒙古和天山南北。

    二、            土尔扈特部归国

    漠西蒙古有四支,土尔扈特部是其中一支,受准噶尔部排挤,西迁到伏尔加河河流域游牧。定居不久,俄国势力向东发展,到达他们北边,并力图使土尔扈特成为其附庸,土尔扈特部极力维护自己的独立,并同其他部保持联系,1712年,康熙时,有往来。土部受沙俄压迫,1771年,在首领渥巴锡的带领下,举行起义,带17万部众分三部离开居住了140多年的伏尔加河下游,踏着积雪,向太阳升起的地方――祖国前进。

    经过半年多,历尽艰辛,长途跋涉,会付出了人员减半的代价,终于回到祖国,受到乾隆帝的热情接待,并给以妥善安置。

    乾隆亲自撰写《土部归顺记》《优恤土部众记》,刻成巨大石碑,立于避暑山庄。

    三、            平定回部反动贵族的叛乱

    1. 回部的来历  天山南路  维吾尔族  信奉伊斯兰教。

    2. 和卓  波斯语译音,本是穆斯林对伊斯兰教始祖穆罕默德后裔和伊斯兰教学者的尊称。新疆伊斯兰教的上层人物也自称“和卓”。这里指新疆南路封建主的两个儿子。

    3. 大小和卓叛乱  1757年

    乾隆派兵镇压,维吾尔族人民支持平叛,清重新统一新疆地区。清政府在新疆驻军、设哨所,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统治。(1762年,设置伊犁将军,统新疆南北两路,1883年,光绪时建省。)

    四、            加强对西藏的管辖

    1.回忆  唐、元时西藏同中央的关系

    唐  “和同为一家”

    元  中央设宣政院,管理全国的佛教和藏族地区的事务,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一个行政区域。

    2.清政府的措施

    ①    册封达赖和班禅,加强清政府对西藏的管辖。

    ②    1727年,设驻藏大臣,代表中央与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西藏与中央的关系进一步加强。

    五、            清朝的疆域

    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岸,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等,南包南海诸岛,成为亚洲东部最大有国家。

    清朝的民族有50多个,都对祖国的缔造作出了贡献。

    行政区域:了解行政区的划分和管理的长官的名称。

    掌管少数民族事务的机构――理藩院。

    小结:在清朝统一的政权下,各族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加强了,边疆地区得到了开发,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

    作业:P212  1题。

    课后记: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