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教案资料
  • 关于《五代十国前期形势》图的一点说明
  • “市舶”的演变及其影响
  • 中国古代史教学质疑三则
  • 中国古代的用人制度
  • 克里米亚战争四问
  • 奥匈帝国究竟何时瓦解?
  • 印巴纷争争些什么
  • 四次中东战争的来龙去脉
  • 关于西柏坡会议的两个问题
  • 华北事变及其影响
  • 最新热门    
     
    小议洋务运动目的的侧重性

    略”。那么在“剿发捻”’和“御外侮”二者之间,究竟谁轻谁重呢?我以为洋务运动其目的的侧重点是抵御外侮,其理由如下:

    一是从军事工业和筹办海防的时间上判断。洋务派所办企业,除1861年的安庆军械所外,其余的1865年扩建的金陵机器局、江南制造总局是在攻克天京、太平天国政局已定之后兴建的。天津机器局、湖北枪炮厂的建立,也是在捻军失败以后的事情,如果是“靖内乱”,那么在平定“发捻”以后,再制造枪炮显然没有多大的必要。

    洋务运动的内容除军事工业以外,还在19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筹划海防,到80年代中期,海防建设初具规模,而海船对于镇压太平军和捻军则作用不大。因为用轮船攻剿太平军,声势虽然壮大,但地势多不相宜,太平军的强大在陆地而非水路,因而筹划海防更多的是“自强御夷”,李鸿章曾说:“目前之患在内寇,长久之患在西人”,“若不及早自强……可危实甚。”因而我们认为洋务运动目的的侧重点是御外侮。

    二是从实际效果来分析。这些军工企业虽在“靖内”方面起到了极其恶劣的作用,但在“御外”方面的实际效果也是明显存在的。因为军队是阶级压迫的工具,既有对内进行阶级专政的职能,又有保护社会共同利益和防止外部侵犯的职能。所以,我们不能把李鸿章主持兴办的军事工业看成是绝对的坏事,事实上,如果没有这些军事工业,也就不会有左宗棠进军新疆、冯子才镇南关大捷、甲午中日海战等近代作战的历史画面。特别是筹办的近代海防,为中国近代海防和海军建设作出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洋务运动目的的侧重点是抵御外侮,并在以后起到了一定的积极意义,与其相关的在军事和外交上最终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的腐败和经济的落后。

    摘自:《中学历史教学》2000.5.

     

    [关闭窗口]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