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教案资料
  • 关于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两点认识
  • 北伐战争开始国民党的分裂和夺取活动
  • 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为何没有外国的接济
  • 为什么彭徳怀没有及时得到平反
  • 苏俄同资本王义国家和平共处局面是怎样形成的
  • 英、法、美为何推行不干涉政策
  • 纳粹党为什么疯狂迫害犹太人
  • 战后初期美国对日政策的转变及其对日本的影响
  • 区域性经济集团的特点及其内部关系
  • 如何理解明清是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
  • 最新热门    
     
    浅谈外交努力在德意志统一中的作用

    由于其自身优势以及统治阶级扩张势力的野心等,成为德意志统一大业的领导者。1862年俾斯麦出任普鲁士首相兼外交大臣。为促使统一大业尽快完成,他除了坚持军事改革,极力推行“铁血政策”,大力发展普鲁士经济、军事实力外,还利用当时有利的国际环境。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展开了积极的外交活动。这种努力突出地表现在普鲁士所进行的三次王朝战争中。

    1864年,俾斯麦借口德意志北方两个小邦国——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的归属问题,联合奥地利挑起对丹麦的战争。就实力而言,普鲁士击败丹麦胜券在握,俾斯麦为什么要与奥地利共同出兵呢?而且奥地利是普鲁士完成统一的死敌。双方长期以来一直明争暗斗。俾斯麦联合奥地利共同行动的目的是避免奥地利猜忌,甚至干涉,并且通过分享战利品来麻痹对手。实际上俾斯麦在对丹麦作战时,已经为下一步对奥地利作战作准备了。普奥联军在战争中迅速击败丹麦主力,根据议和条约丹麦放弃两个邦国,由普鲁士、奥地利分别占领和管理。普丹战争是俾斯麦所发动的三次王朝战争的第一次,普鲁士初试锋芒,旗开得胜。

    为了把奥地利排除于德意志之外,对奥作战成了普鲁士的下一个目标。俾斯麦认为:“如果奥地利不在战场上遭受失败,它不会允许普鲁士成为统一德意志的主宰。”为此,俾斯麦从军事上、外交上都作了准备。1866年4月普鲁士政府和意大利缔结军事同盟,又取得法、俄两国不干涉德意志内部事务的保证。普鲁士准备就绪后,就在1866年6月挑起普奥之间的王朝战争。1866年7月双方主力在萨多瓦进行决战,普鲁士取得胜利。陶醉于胜利的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和参谋总长毛奇等都要把战争延续下去,准备进军奥地利首都维也纳。而这时俾斯麦却力排众议,认为对奥地利已经取得决定胜利,力劝国王立即停止军事行动,主张议和。他说:“我们应当保留使我们现时的对手再度成为朋友的可能性。”坚持与奥地利签定相对宽松的和约,只是合并了奥地利控制的德意志小邦,规定奥地利退出德意志邦联,给奥地利一个“体面的和平”。这样,一方面避免了久延战局可能招致法国的干涉;另一方面避免了过分削弱奥地利,使得奥地利在后来的普法战争中保持中立。此外在俾斯麦看来当务之急是德意志的统一,即便吞并奥地利也会给统一之后的德意志增添无尽的麻烦。俾斯麦作为-家和外交家,表现出了非凡的-远见。

    普奥战争使得奥地利从此被排挤出德意志范围。1867年在俾斯麦策划下,北德意志同盟成立,同盟完全处于普鲁士领导之下。至此德意志统一事业完成了一大部分。南德意志四个邦由于法国阻挠没有参加北德意志同盟。俾斯麦认为必须发动一次战争打垮法国,对法战争势所难免。南德四邦同法国相邻,法皇拿破仑三世不愿在法国旁边出现一个强大而统一的邻国。同时,拿破仑三世也需借对外战争缓和国内矛盾,巩固统治。双方都在求战。俾斯麦在积极准备对法战争的同时,努力掌握、利用对法作战的最佳时机,竭尽心机挑动法国先动手,陷法国于不义,从而谋求主动并争取国内舆论支持。与此同时,俾斯麦继续施展纵横俾阖的外交手腕,竭力利用法国与英俄的矛盾,拉拢英、俄、奥,孤立法国。1870年7月俾斯麦利用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巧作文章,激怒法国。1870年7月中旬法国向普鲁士宣战。俾斯麦精心策划的战争终于由拿破仑三世宣布开始,普法战争爆发。在战场上,法军处处被动,一再失败。1870年9月两军在色当会战,法军惨败。色当会战后,南德意志四邦相继加入了北德意志同盟。1871年1月在法国巴黎的凡尔赛宫,自命为“帝国助产士”的俾斯麦宣告德意志帝国成立,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正式即德意志帝国皇位,德意志统一终于完成。

    近代德国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一大进步。德国成为新兴的欧洲强国。在德意志统一过程中,外交努力所取得的成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俾斯麦作为德意志统一大业的组织者,表现出卓越的外交才能和战略眼光,为德意志统一大业尽快实现,作出了杰出贡献。

     

    摘自:《历史学习》2001.4.

     

    [关闭窗口]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