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教案资料
  • 经济重心南移不仅仅是历史原因
  • 红卫兵运动怎样在全国狂热掀起的
  • 反右派斗争扩大化为什么会修改“八大”的正确判断
  • 为什么辛亥革命和国民大革命的群众基础明显不同
  • 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化的启动
  • 南斯拉夫的社会主义自治制度是怎么一回事
  • 浅析《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与“东方战线”的利弊得失
  • 秦“席卷天下”之势成因浅说
  • 如何理解“以军部为核心”是日本法西斯主义的主要特点
  • 西柏林归属于谁
  • 最新热门    
     
    鸦片战争时中英双方武器装备之比较

    分钟,且质量低劣,严重老化,有的使用了166年尚未更新换代。而英军则配备了在当时世界上相当先进的伯克式前装滑膛燧发枪和布伦士威克式前装滑膛击发枪。前者枪长1.16米,射程约200米,射速为2—3发/分钟;后者枪长1.42米,射程约300米,射速为3—4发/分钟。这样的射速、射程都是清军的鸟枪所无法企及的。

    2.火炮 清-炮与英-炮在式样和机制原理上大体相同,主要差别在于制造工艺和质量。

    ①在铁质方面,工业革命后英国的冶铁技术进步显著,为铸造高质量的火炮提供了高纯度的优质铁;当时中国的冶铁技术落后,炉温低,铁的杂质多,使造出的火炮十分粗糙,气孔气泡多,放炮时很容易炸裂,伤及炮手,且填充的火药量少,威力不大。

    ②在铸炮工艺上,英国已使用了铁模等工艺,火炮的各种尺寸比例和火门的设计较合理,射击精确度高;当时中国还沿用落后的泥模工艺,铸件毛糙,不懂各种尺寸比例和火门的设计,射击精确度低。

    ③在炮弹种类及质量上,英军装备的有实心弹、霰弹、爆破弹等性能不同的炮弹;而清军使用的只有一种效能最差的实心弹,且有弹体粗糙和弹径偏小的缺陷,影响了射程和射击精确度。

    清军在火炮管理上也很落后,没有建立定期造换制度,任凭风吹雨淋,炮身锈蚀,有的火炮竟是明代铸造的,严重老化,几乎不能用。

    3.火药 由于科学的发展,英国已掌握了火药-的化学原理,自然也掌握了火药的最佳配方,即枪用发射火药为硝75%、硫10%、炭15%,炮用发射火药为硝78%、硫8%、炭14%。并且英国的火药生产已进入近代工厂的机械化生产阶段。相比之下,清军的火药配方则是根据经验来进行的,含硝量高,容易发潮,难以久贮,-效力低,且处于手工业作坊或手工工场生产阶段。

    4.舰船 这是双方武器装备差距最大的地方。英国海军居当时世界之最,其主要作战军舰仍为木制风帆动力,但性能却远在清军水师之上,具有以下优点:①使用坚实木料制作,船体结实;②船体下部为双层,抗沉性好,还用金属材料包裹,能防蛀防朽防火;③船上有两桅或三桅,悬挂十余面帆,能利用各种风向航行;④安炮多,从10门到120门不等。工业革命后期出现的蒸气动力铁壳轮船,也已开始装备海军。它们航速快、机动性强,大大加强了英国海军的实力。

    清军的水师主要有福建水师和广东水师两支,其任务并非出洋作战,而是近海巡辑,守卫海岸,作战对象也仅限于海盗。清军水师的舰船最大的缺陷就是船小,清军最大的战舰,其吨位尚不及英军的等外级军舰,安炮最多的战舰,其火炮数量也只相当于英军安炮最少的军舰。闽浙总督邓廷桢在对中英双方舰船作比较后说:“炮船之力实不相敌”,“此向来造船部定则例如此,其病不尽在偷工减料。”即便如此,清军战舰的在航率也很低。鸦片战争前,福建水师共有舰船242艘,在营驾驶者118艘,在航率仅为48.8%。清军水师的落后,使清军在鸦片战争中根本不敢以水师出海迎敌,而只能放弃海上交锋,从而丧失了主动权。英军以其强大的海军,横行于中国海面,决定了战争的时间、地点和规模。

    从上我们可以看出,无论在兵器、火炮、火药,还是在舰船上,清军都远远落后于英军。究其原因,我

    认为除了科学和工业的落后外,还有清政府在武器装备战略指导上的失误。

    明末清初,中国的军事科技并不比西方逊色,而在康熙朝之后,中国与西方的差距急剧拉大了。明清之际战争频繁且规模较大,对武器装备的要求较高,为克敌制胜,无论是明政府还是清政府,都很重视引进和制造先进武器。而在康熙平三藩和收复雅克萨后,清朝进入了一个长期的相对和平的时期,此后对西北、西南边疆及内地镇压起义军,清军在武器装备上都能保持优势。这种情况使清廷放弃了研制新的武器,而是着力于垄断这种优势的军事技术,不让民间和对手掌握。以中国明清之际从西方引进的“开花炮弹(一种爆破弹)”技术为例,这种较先进的技术在康熙后一直为御林军所专有,久而久之,人们都不记得了。在鸦片战争时,连主持海防的林则徐和造炮专家黄冕都不知“开花炮弹”为何物。19世纪70年代,左宗棠出师西征,在陕西凤翔发现明末的“开花炮弹”,不禁感慨道:“利器之入中国三百余年矣,使当时有人留心于此,何至岛族纵横海上,数十年挟此傲我?”清政府在武器装备指导思想上的保守,使清军在鸦片战争中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摘自:《历史学习》

     

    [关闭窗口]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