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教案资料
  • 第2课 “贞观之治”
  • 第3课 “开元盛世”
  • 第4课 科举制的创立
  • 第5课 “和同为一家”
  • 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
  • 第7课 辉煌的隋唐文化(一)
  • 第8课 辉煌的隋唐文化(二)
  • 第9课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 客家山歌
  • 彩图说明
  • 最新热门    
     
    第10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

    RONG>  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一、重点和难点

      本课主要讲述自唐朝晚期至两宋时期南方经济的发展及其对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从三个方面展开教学内容。第一,南方农业的发展,包括南方农业发展的条件、农作物品种的增加和农业产量的提高。第二,南方手工业的兴旺,主要叙述了宋代南方手工业的发展,包括丝织业水平的提高、棉织业的兴起、制瓷业的成就和造船业的发展。第三,南方商业的繁荣,主要叙述了商业都市的发展、海外贸易的进步及其重要地位、古代货币制度的发展。在叙述南方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教材最后点出了其对古代经济重心转移的影响: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时期完成。

      “南方商业的繁荣”是本课的重点。应讲清几个问题:第一,南方商业繁荣的条件。自唐朝晚期开始,南方农业、手工业生产取得重大发展,为商业的繁荣奠定了基础。自北宋开始,我国古代商业空前繁荣,为南方商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南宋时期,北方地区处于少数民族政权统治下,宋朝的统治中心南移,因此朝廷重视商业特别是对外贸易的发展以增加财政收入,促进了商业的繁荣。第二,南方商业繁荣的表现:①南方商业都市的发展。以杭州的商业活动为典型,重点叙述了南方商业都市的发展,特别强调以杭州为代表的南方商业都市水平在南宋以后超过了北方。②海外贸易的发展。教材主要叙述了宋代中国海外贸易在世界上的地位,以广州和泉州为代表的商港,海外贸易的范围及在经济中的重要地位。③货币制度的变化,主要叙述了纸币出现的原因、发展状况、世界地位及对商业活动产生的影响。

      本课的难点是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教学过程中除利用教材中提供的知识外,还应结合前面教学中的相关知识进行全面分析,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去分析:第一,经济因素。自唐朝晚期以来,大量中原地区人口南迁,既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生产经验,也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为南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条件。第二,自然因素。宋代气候条件变化,使南方更适宜农业发展。同时,由于北方经济开发较早,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破坏较为严重,而南方经过三国时期以来的经济开发,为经济发展打下一定基础,自然环境保持较好,从而为南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自然条件。第三,-因素。自唐末以来,北方战乱频繁,而南方相对安定,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较为稳定的社会环境。两宋时期,中原人民反对北方少数民族贵族掠夺的斗争阻止了北方少数民族贵族的南下,使南方免遭战祸。同时,统治者重视经济的发展,采取一些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  

      二、教法建议

      1.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回忆唐朝以前有关南方经济开发的知识导入新课,以利于学生对南方经济发展的整体掌握。

      2.讲述南方农业的发展,可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南方农业发展的原因。这里可从引导学生阅读导入框中有关“钱射潮”的传说入手,逐渐展开对南方农业发展原因的讲解。二是南方农业发展的状况。强调这一时期南方农业发展水平逐渐超过北方,讲述南方农业发展的具体情况,主要包括农作物品种的改进、以水稻为主的粮食产量的大幅度提高和茶叶、棉花等经济作物种植的推广。

      3.讲述南方手工业的发展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回忆前代制瓷业和纺织业发展的情况,然后让学生阅读教材的有关内容进行比较,思考“宋代南方手工业与前代相比有哪些发展?”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归纳:丝织业水平超过北方;棉织业首先在南方兴起并初步发展;江南地区成为制瓷业的重心,制瓷工艺取得新的突破;造船业发达,居世界首位。

      4.在讲述农业、手工业发展时,教师可充分利用挂图、多媒体课件等手段,以增加教学的直观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5.在讲述南方商业的繁荣时,应讲清两方面的问题:首先是宋代南方商业发展的条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这一时期南方农业、手工业发展的情况和前面课本中有关宋代民族关系的相关内容全面思考这一问题。其次是南方商业繁荣的具体表现,可先引导学生回忆唐朝商业活动的情况,然后让学生阅读教材中的有关叙述,提问:“宋代商业的繁荣与唐代相比表现在哪些方面?”学生回答后,教师加以归纳总结。教学中应强调,这一时期中国在商业活动中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6.列举南方经济发展的表现后,教师应强调指出:两宋时期,南方经济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已经超过了北方,对朝廷的财政收入起着重要作用,表明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进程最终完成。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以前学过的知识,对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进程进行归纳、总结,对历史发展的脉络形成较为完整的认识。  

      三、学法指导

      1.经济史的内容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导入框、插图、引文、插问及“活动与探究”部分的内容,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与对教学的参与,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课文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2.对教材中涉及的知识,教师可引导学生列表加以归纳总结,帮助学生掌握。

    类别

    发 展 成 就

    农业的发展

    粮食作物

    占城稻的引进与推广;苏湖成为粮仓;水稻产量居粮食首位

    经济作物

    棉花、茶树的种植和栽培得到推广

    手工业的发展

    纺织业

    南方丝织业胜过北方;棉织业发展到东南沿海地区

    制瓷业

    江南地区成为制瓷业重心;浙江哥窑烧制冰裂纹瓷;景德镇成为瓷都

    造船业

    居世界首位,广州、泉州造船业发达

    商业的繁荣

    商业都市

    杭州是南宋时最大的商业都市

    对外贸易

    在当时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广州、泉州是大商港;对外贸易范围扩大;外贸收入是朝廷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货币

    四川地区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3.对“活动与探究”部分涉及的南方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情况,将历史课的知识与一些现实问题结合起来组织讨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问题探究

      动脑筋  

      1.仔细观察右图,看看图中的农民都在从事哪些劳动?

      这张图反映了农业生产中从耕种至收获的全过程,其主要劳动包括:牛耕、插秧、灌溉、收获、扬场、入仓等劳动场面(可参看后面图的说明)。

      2.左图是一艘出土于福建泉州的南宋海船,有13个密封的船舱。想想看,这种船有什么优点?

      南宋海船的水密舱结构,具有较强的抗御风浪的能力,适宜在较深的水域中航行。

      3.隋唐科举制明确规定,商人及其子弟不得参加科举考试。宋朝的科举放宽尺度,允许商人中有“奇才异行者”应举,这说明什么?

      隋唐科举制的规定表明官府对商人采取-上歧视的政策,反映了官府对商业活动的压制。宋朝放宽对商人参加科举考试的限制,表明官府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上歧视商人的政策,反映出商业活动的发展在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商人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4.想一想,人们为什么要发明纸币?纸币与金属货币相比有哪些优点?今天的货币又有了什么新发展?

      随着宋代商业活动发展,金属货币因沉重不便携带,因此人们发明了便于携带的纸币。纸币比金属货币携带方便,可以在较大范围内使用,有利于商品的流通。今天的纸币由国家统一发行,具有更高的信用度,使用区域更为广泛,印刷更为精美,有防伪技术,不易仿造;同时纸币的发行、管理也更加科学。(本题的思考和回答要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答案可以是多样的)

      练一练

      B

      活动与探究

      思考与判断

      第一种观点看到了南方经济发展对社会经济进步带来的积极影响,但忽视了人类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第二种观点认识到经济发展过程中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带来的破坏,但否定了南方经济发展产生的积极作用。

      两种观点各有其合理之处,但都过于片面,没有全面反映南方经济发展的影响。对南方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应该结合历史的发展情况进行全面而辩证的分析,才能得出客观而正确的结论。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 关劲松)

      参考资料

      吴越修建钱塘江海塘

      五代十国时期,为了使杭州城和钱塘江边成千上万亩农田免遭海潮侵袭,吴越国王钱组织人力修筑了从六和塔到艮山门的钱塘江海塘。远在吴越以前,人们即已开始修筑钱塘江海塘。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引《钱塘记》里的记载说:钱塘县(今杭州)东一里许有防海大塘,名叫钱塘。这是历史上最早有关钱塘江海塘的记载。后来,唐朝又在钱塘江南岸,修筑了从萧山到绍兴以东的海塘。由于早期海塘是用夯土版筑的方法筑成的,因此经不起强大海潮的长期冲刷。钱的时候,采用了新的筑塘法,即在水中树起木桩和铁柱,再将装满石块的竹笼投下,以截住岸边的泥沙。这种“石囤(dùn,用竹篾编成的器具)木柜”筑成的海塘,比夯土版筑的海塘要坚固得多,能经得住海潮较长时期的冲击。  

      南方经济的发展逐渐超过北方

      秦岭淮河这道天然界线,大致把我国领土分成南北两半。历史上,南方的经济发展曾经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远远落后于北方,但后来随着北方人口不断的南迁,南方经济不但赶上而且还大大超过了北方。这种变化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大体上经过三个阶段才最后得以完成。第一个阶段,是从远古到西晋。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北方经济的发展远远超过南方,-和经济的重心相一致,都在北方。直至三国时期,虽然由于北方人口的大量南移,孙吴地区的农业得到开发,巴蜀地区也由于没有大的战争而维持繁荣的局面,但曹魏地区经济的发展仍然超过了吴和蜀,这是日后西晋统一全国的基础。第二阶段,从西晋末年至隋唐五代。这一阶段的特点,是经济重心逐渐南移,经济发展从南北基本上趋于平衡到南方开始超过北方。西晋末年和十六国时期,北方长期战乱,人口大量南移,南方得到进一步开发,特别是江淮、太湖地区荒地大量被开垦,成为我国新的财富之区。隋唐统一,南北经济得到盛大发展,封建经济地盘至少扩大了一倍。但到“安史之乱”前,北方经济总的说仍占一定优势。从五代起,南方经济才开始逐渐超过北方。第三阶段,从北宋到南宋。这是经济重心南移的最后一个阶段,经济重心已不可逆转地移到了南方,并不断巩固和发展。南宋时期,因为南方经济发展已超过北方,因此宋王朝的财赋仰给主要靠南方支撑,把南方作为立国之本。此后,历经元、明、清三代,经济上南重于北的形势始终没有改变,南方经济更加繁荣。  

      宋代从越南引进优良的品种占城稻

      占城稻又称早禾或占禾,属于早籼稻,原产于越南中南部,北宋初年开始传入我国福建地区。根据我国古书记载,占城稻有很多特点:一是“耐旱”;二是适应性强,“不择地而生”;三是生长期短,自种至收仅五十余日。大中祥符四年(1012年),江淮两浙大旱,水田不登,宋真宗遣使到福建,取占城稻种三万斛(hú),分给以上地区播种,获得成功。不久,今河南、河北一带也种上占城稻。南宋时期,占城稻遍布各地,成为早籼稻的主要品种,也成为广大农民常年食用的主要粮食。

      “苏湖熟,天下足”

      此谚语自南宋开始流传,出处见高斯得《耻堂存稿·宁国府劝农文》等书。苏指苏州,今江苏吴县一带,太湖以东。湖指湖州,今浙江吴兴一带,太湖以南。太湖流域,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小河流遍布,“百流众渎(dú,水道),曲折萦绕”,称“水乡泽国”。自宋高宗至宋孝宗时期(1127—1189),兴修太湖地区水利,在昆山、常熟以北,开河口导湖水入江海。孝宗时,于太湖出口处,设置闸门调节水量。滨湖低田,高筑圩岸,以御风涛。由于水利浚通,排除了严重水灾,使低田与高田尽得灌溉。加上此地农业生产技术先进,农民深耕细作,“耕无废圩(墟),刈(收割)无遗垄”,使用最新农具“连枷”脱粒,遂使苏湖一带成为南宋农业高产区,农作物一年两熟,上田亩产达五六石,故有“苏湖熟,天下足”之称。  

      水稻在宋朝跃居粮食产量首位

      北宋时期,水稻的种植已扩展到黄河流域。宋太宗时,雄州知州何承矩等提议在同辽交界的河北路屯田种稻,获准。何承矩被任命为河北沿边屯田使,率从各州调集来的军士一万八千多人,在雄州、莫州、霸州等地兴造水田,引淀水灌溉,试种水稻。由于北方霜冻期早,初年试种未能成功,遭到反对者的非议,几乎废止。以后,改用江东“七月熟”早稻品种,八月间成熟,终于获得丰收。何承矩把稻穗运到东京,朝廷里的反对派在事实面前改变了态度。从此,水稻在黄河流域不断得到推广。在我国南方,则出现了大量圩田。北宋中期,太湖流域及长江沿岸的许多地方,都有规模相当大的圩田。据沈括《万春圩记》说,从宣州(今安徽宣城)到池州(今安徽池州),就有千区以上的圩田,其中最大的万春圩有田127万亩,圩中有大道长22里,整个圩像一座大城。在水田和圩田扩大的同时,水稻的耕作技术也不断提高。江南出现名为“靠田”的田间管理法。当秧苗长得壮茂时,即锄草中耕并把水放干,让阳光曝晒,促使稻根深扎,然后再放水入田。经过“靠田”的稻苗,即使遇到干旱,也可以保证成熟,上田亩产可达五六石。宋高宗时,明州(治今浙江宁波)亩产稻谷六七石,创宋朝亩产的最高纪录。水稻逐渐跃居粮食产量首位,成为宋朝最重要的粮食作物。  

      棉花的种植,由两广、福建扩展到长江流域

      我们现在所说的棉花专指草棉,但古书上称的棉花既包括草棉,也包括木棉。古代传入我国的棉花有两种,一种是原产于非洲的草棉,一种是原产于印度的木棉。非洲草棉是经中亚传入我国的,时间是在西汉张骞通西域之后。当时人们称之为“白叠”。非洲草棉产量低、纤维品质也差,但生长期短,成熟早,适合新疆地区的气候特点,所以很早就在新疆得到推广。但总的说,它的种植面不广,在相当长的时期里仅限于新疆。直到南宋末年,非洲草棉才得到了在关陕渭水一带迅速传播的机会。印度木棉是经东南亚传入我国的,时间要晚一些。当时人们称之为花或“吉贝”。印度木棉植株高大,高六七尺,有似江南的小桑树,结桃多,产量高。闽中一带,“木棉收千株,八口不忧贫”(谢枋得《刘惠父惠木棉诗》)。南宋末年,印度木棉迅速向长江流域推广,成为农业中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课本讲的棉花的种植,重点讲的是印度木棉的种植。  

      茶树的栽培也有很大的发展

      北宋时期,南方许多地区已经普遍种植茶树,并且出现了一批与粮食生产脱离、专门以种茶为业的园户。北宋政府实行茶叶专买专卖,每年收纳茶叶能达一千五百万斤左右。南宋时,茶树的栽种面积继续扩大,仅成都府路和利州路两个路,年产茶叶即已达2 100万斤,大大超过北宋全国一年的产量。宋代南北气温普遍变冷

      历史上我国气候的演变大致呈现冷暖交替的状态,总的趋势是由暖变寒,即温暖期时间趋短,程度趋弱,而寒冷期时间趋长,程度趋强。7世纪中期,气温高于今天,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10世纪后半叶。11世纪初气候转冷,12世纪初更趋寒冷,气温比今天要低,13世纪初开始回暖,但气温仍然低于今天,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13世纪的后半叶。也就是说,唐、五代时处于温暖期,而两宋则基本上处于寒冷期。  

      唐宋时期,北方湖泊减少,南方湖泊增多

      古代的黄河中下游地区湖泊众多,星罗棋布,后因气候的变化、农业的发展以及黄河泥沙的淤塞,湖泊大量减少。如今山西境内的湖泊,北朝有16个,唐代有7个,宋代仅剩3个。今河北境内,北朝时有湖、渊、泽、池不下十余处,唐代也仍有不少,宋金之后这些湖泊池淀则多数湮灭。今河南境内,宋以前尚存不少湖泽、陂塘,黄河两岸周围数量尤多。由于黄河的不断决口、改道,大量泥沙的沉积,这些湖泽陂塘逐渐被淤没。特别是南宋绍熙五年(1194年)黄河南徙夺淮以后,原有的湖泽和历代所修的陂塘大多被堙埋。

      长江中下游地区水资源一直比较丰富,这个时期不仅原有湖泊的面积有所扩大,而且还因黄河南徙夺淮,在淮河的支流两侧形成了一些新的湖泊,如淮河与运河交汇处以西的洪泽湖,运河西侧的高邮、宝应、邵伯诸湖(均在今江苏北部),淮河中游的城西湖、城东湖、瓦埠湖、高塘湖、女山湖、花园湖、沱湖、香涧湖(均在今安徽境内)等。  

      中原地区的森林因长期砍伐,遭到严重破坏

      中原地区原先覆盖着大片森林。后来,随着农业的发展,土地的垦殖,平原地区的森林植被开始遭到破坏。秦汉时期,大规模修建咸阳、长安和洛阳,营建各种宫室,在关中西部陇右地区的陇山、六盘山一带、关中南部的秦岭山脉、关中东部的太原、河东、狄道诸郡大肆砍伐森林,加上在北方边郡大修长城,移民屯戍,使天然森林资源不断下降。一些开发较早、人口密度较高的地区,森林覆盖率更是急剧减少。如山东邹鲁之地已无“林泽之饶”。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为营建宫室和贵族邸宅,又大肆砍伐黄河中游吕梁山和阴山一带的林木,阴山地区的森林几被伐尽。隋唐两朝修建大兴城(长安城)和洛阳城,更是伐木不止。到开元年间,长安附近诸山已无巨木可采,就到更远处的太行山伐木。到了北宋,长安附近的岐山和洛阳附近黄河南北的山岭,都已变成光秃秃的童山。北宋定都东京开封府,附近缺乏木材,又大肆砍伐西部秦陇地区的森林。到北宋中期,陕北的(治今陕西富县)、延(治今陕西延安)、绥(治今陕西绥德)一带已是林木奇缺,陕北地区的天然森林已被砍伐殆尽。为了阻止契丹的南进,北宋还在河北平原大修城池,为此又不惜砍伐太行山的林木。后来辽、金将北京定为都城,又大肆砍伐晋东北和北京附近的原始森林。这样,经过长期的砍伐,中原地区的森林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宋代南方丝织业的发展

      北宋时,丝织业的产地逐渐形成江浙和四川两个中心。当时江浙一带“茧薄山立,缫车之声,达甍相闻”(李觏《直耕李先生文集·富国策》)。宋神宗时,那里每年上供的税帛就有98万匹。同时期四川的丝织业也颇具规模。宋神宗时,成都锦院就拥有117间房子,154台织机,580名工人,生产二十多种的蜀锦。蜀锦的产量几乎占到当时全国织锦产量的20%。到了南宋,丝织业更是遍布江南城乡,江浙一带所织“缣绮之美,不下齐鲁”。四川的丝织业不仅种类多,数量亦大。南宋初年的税绢等物,主要就来自江浙和四川。绍兴十七年(1147年),东南诸路每年收绸39万匹、绢266万匹,绫罗三万余匹,四川仅上供和激赏两种名目的税绢就有44万匹,加上其他名目的税绢,数量远远超过北宋神宗时的夏秋税帛三百六十七万二千余匹。

      棉纺织业南宋时已发展到东南沿海地区

      南宋后期,棉纺织业首先兴起于广西和海南岛。那时候广西民间是使用铁杖碾去棉子,用手握棉葺纺线织布的,有些地方还增加了弹花和卷棉的工序。广西雷、化、廉等州生产的“吉贝布”(棉布)在当时很有名,既有幅宽细白的“慢吉贝”,也有幅窄质粗的“粗吉贝”。海南岛棉纺织品的种类更多一些,用途也相当广泛,除做衣服外,用两幅布拼成的卧单称作黎单,用四幅布拼成的幕帐称作黎帐,还有用于文书几案的布称作鞍搭。许多棉布还染了色,颜色鲜明,非常美观。黎族妇女还把内地贩去的丝织品拆开来,与棉线搭配,用织机生产出彩线交织成花纹的棉布,运往广西一带销售。  

      北宋兴起的景德镇

      景德镇原名昌南镇,那里的窑场始烧于五代。昌南镇有优质的制瓷原料,交通也很便利。北宋时期,从全国各地来了不少工匠,使这里的制瓷业迅速兴起。宋真宗时,这里上供的瓷器款识有“景德年制”四字。南宋时,景德镇的制瓷业有很大发展,窑区从市区扩大到郊外几十里远的地方,有瓷窑三百座。工匠注意吸取各地名窑的长处,大大提高了瓷器的质量和工艺水平。瓷窑内部已有很细的分工,有陶工、匣工、土工之分,有利坯、车坯、釉坯之分,还有印花、画花、雕花之分。除大批民窑外,还有官窑。出产的各种品类的瓷器,除部分上供外,大量远销各地。

      开封的繁荣

      北宋都城东京开封府,是在后梁、后晋、后汉和后周四代旧城的基础上,经过多次改造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它有皇城、里城、外城三重城墙,它们的周长分别为9里、20里、48里。皇城是东京城的核心,供皇帝办公及与后妃居住,而中央朝署官衙则多分散在里城办公,杂处于居民和商业区之间。自皇城正南门宣德门起,向南经过里城正南门朱雀门,直到外城正南门南薰门的中心大道,宽约二百余步,称为“御街”,为全城的中轴线。东京有四条被称为“御路”的街道,它们既是皇帝出入所经之路,又是商业的集中处。其一就是前面提到的御街,以朱雀门内的州桥至朱雀门的这一段最为繁华,这里酒楼、饭店、香药铺、茶馆、商店林立,夜市尤其著名,称“州桥夜市”。其二是从宣德门外向东经土市子,到潘楼街折向北,经马行街到新封丘门止。这一路中的潘楼街是大商人云集的场所,珍珠、匹帛、香药等店铺,“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严,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马行街一带,经常是“车马阗(tián,充满)拥,不可驻足”,这里的夜市又盛于州桥夜市。其三是从州桥向东,经相国寺前门,至新宋门止,有鱼市、肉市、金银漆器铺等。其中相国寺为最大的定期集市,每月举行5次万姓交易,各种货物“无所不有”。其四是从州桥向西,一直到新郑门,有珠玉铺、鲜果行等。  

      临安的繁荣

      南宋都城临安是在吴越都城杭州的基础上扩建成的。它有宫城、子城、罗城三重城墙,它们的周长分别为9里、50里、70里。临安城南跨吴山,北到武林门,东靠钱塘江,西近西湖,是一座气魄雄伟的大城。城墙高3丈,厚约1丈,有13座大门,城外有十余丈宽的护城河。临安城商业繁华的程度,超过了北宋东京。城内自大街到各个坊巷,大小店铺连门皆是。大街上的买卖昼夜不绝,也有繁盛的夜市和早市。交易量也很大,特别是珠子市的买卖“动以万数”。城外东西南北各数十里,也都是人烟聚集,货物充盈。临安城最繁华的街道,是一条贯串南北的“御街”,也称天街,全长1.35万尺,用石板铺成。天街把临安城分成两大部分,天街两旁店铺林立,到处是奢华的贸易店、服装铺、大酒楼、瓦肆等。后来,元朝之初马可·波罗到达杭州时,称该城是“世界最富丽名贵之城”。  

      闻名世界的大商港广州、泉州

      广州位于广东珠江的入海口,是北宋的第一大港,海外诸国的商船大多集中到这里贸易,号称“宝货雄富”。开宝四年(971年),宋灭南汉后,即在广州设立市舶司,作为对外贸易的税收机构。开始时,官府完全控制海外贸易,严禁民间私自与外商进行交易。外商船只到达广州后,先由市舶司抽取1/10的货物作为税金,然后将其余货物折价交易。太平兴国七年(982年),因各地药材紧缺,决定放宽蕃货的限制,规定除珠贝、犀象、镔铁等八种货物禁止私下买卖外,其余37种药物可以通行买卖。雍熙四年(897年),宋太宗还派人带着敕书金帛,外出招诱南海诸国的商人。外商到中国贸易的日渐增多。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广州城也不断扩建,分东城、子城、西城三个部分,比唐代扩大了几倍。宋真宗时,又沿城开凿了一条内濠,以便于船只的停泊、抗拒飓风的侵害。到南宋初年广州市舶司的收入“倍于他路”。

      泉州位于福建南部。那里水道深邃,港湾交错,具有开港的良好条件。唐朝时,泉州已与广州、扬州同为我国对外贸易的大港口。元二年(1087年),北宋正式在泉州设置福建市舶司,开始确立泉州在全国外贸港口中的重要地位。宋徽宗政和年间(1111—1118),北宋又在泉州设立了“来远驿”,负责接待各国的友好使者。宋王朝南迁后,福建成为南宋王朝的大后方。泉州离京城不远,又处在南宋海岸线的中心,南可通两广,北又近江浙,所以得到了南宋朝廷的格外重视和扶持,对外贸易得到大幅度发展。到了南宋末年,泉州终于成为全国最大的外贸港口,附近福州、漳州等地海船要出海同外国贸易,也必须经泉州市舶司领取官券后才能出海。

      交子的出现和发行纸币的官方机构

      宋真宗景德年间(1004—1007),成都16家富商联合起来,发行世界上第一批纸币——交子。这些交子“同用一色纸印造,印文用屋木人物,铺户押字,各自隐密题号,朱墨间错,以为私记”。交子的面值,要到具体使用时,临时填写。持币者到“交子铺”交纳现钱,交子铺如数在交子上填写贯数,然后交给持币者。以后,交子持有者可以到任何一个有联系的交子铺,将交子兑换成现钱,不过在兑换时每贯要多交30文,作为手续费。交子的使用,免除了人们特别是商人肩挑车载负铁钱到处奔波之苦,便利了商品的交换。

      由十几户富商创办的交子,无力解决纸币伪造的问题,又因为经济力量薄弱而难以维持信用,伪造交子和交子无法兑现的案件时有发生。天圣元年(1023年),北宋官府在成都设立了“益州交子务”,将交子改为官营,从此纸币开始成为法定货币。官营交子,票面规整,自1贯至10贯,每张都有固定价值。每三年发行一界(期),每界款额为125.63万贯,以36万贯铁钱为后备钱。这就解决了伪造和无法兑现的问题。界满时,制造新交子,换去旧交子。商民向官府以旧换新时,每贯需缴纳纸墨费30文。如果界满而未及时调换,过期的旧交子便成为一文不值的废纸。

      南宋时,采矿业逐渐衰落,铜钱铸造额大减。加上对外贸易,铜钱大量外流。南宋政府为了应付铜钱短缺的局面,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在杭州设立了“行在会子务”,正式在东南各路发行会子,分一贯、二贯、三贯三等,与铜钱同时流通。后来为了流通的方便,又增印二百文、三百文、五百文三种票面。规定以三年为一界,每界1 000万贯为额,每界都以旧换新,称为“东南会子”。纸币在南宋时成为一种全国流通的法定货币。

      学术动态

      对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探讨

      一、经济重心形成的标志。一种意见认为,所谓经济重心,其农业生产条件、运输设施以及提供的谷物,应比其他地区优越得多,哪一个集团占领了它,就有可能征服和统一全国。另一种意见认为,判断一个地区是否成为经济重心,应着眼于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水平以及该地区赋税收入在国家财政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还有一种意见主张,判断一个经济重心,应注意农业发展水平、人口数量与素质、税收占国家财政收入总额的比例、手工业和商业城市经济的综合水平、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二、经济重心南移的时间。有六朝南移说、隋朝南移说、隋唐南移完成说、唐代南移说、唐后期南移说、隋唐五代南移说、北宋南移说、宋代南移说、南宋南移完成说等。另外,也有学者认为不存在所谓经济重心南移的问题,持无南移之说。

      三、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引起经济重心南移的表面原因是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但北方人口大量南迁的深层原因又是什么呢?有的学者认为,这纯然是受我国南北地理条件的差异所决定的。有的学者认为,北方不断受到强大的少数民族的威胁、长期陷于战乱所致。有的学者认为,永嘉之乱、安史之乱和靖康之乱,加上黄河中下游经过长期的开拓,水土难免失去保养,从而迫使汉族大规模向自然条件更为优越的南方迁移。有的学者认为,引起黄河下游地区经济局势重大变化的,除-因素外,黄河的频繁泛滥是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有的学者认为,人类对大自然过度索取和急功近利式的开发,导致北方自然生态环境的失衡,黄河水患日益严重,迫使中原人口向开发较晚、自然灾害较少的南方迁移。有的学者认为,历史时期气候的变迁,也是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一个重要推动力。有的学者认为,由封建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引起的两次大动乱导致北方人口大量南迁,使封建生产关系由中原向南扩展,结果一方面促成南方较原始的生产关系的变革,一方面使封建生产关系在新的环境内增添了活力,从而促成经济重心的南移。又有学者认为,北方地区开发较早,但囿于传统小农经济的局限性,人们只单纯重视种植业粮食作物的发展,而忽视畜牧业和林业,造成生态环境的失衡。中原人口于是向开发较晚、生态环境未遭大的破坏、自然条件又较优越的南方迁移,南方经济便迅速得到发展并超过了北方,从而导致经济重心的南移。

      图画说明

      《耕获图》

      这是故宫博物院藏品,描绘的是宋代农民从耕作到收获的情景。整个画面是一个地主庄园,许多短衣赤膊的农民正紧张地劳作着。他们有人播种、插秧,有人收割、打场、舂米、入仓,还有人用龙骨车浇地和堆积稻草,都画得清清楚楚。画面上还有宽衣袖、不劳而获的地主,静等着分享劳动果实。狗腿子指手画脚地监视着、叱喝着人们。这幅图把不同时期的农业劳动,都画在一张图上,也把封建社会人剥削人的阶级关系活生生地展现在人们面前,是很难得、很少见的作品,同时也展现了这一时期农业生产的新发展、新气象。  

      福建泉州的海船

      这是一艘南宋远洋货船,1974年在泉州市后渚港海泥中挖出。船体甲板以上荡然无存,仅残留底部。船身残长24.2米,宽9.15米,平面近于椭圆形,尖底。船侧板以三层木板叠合,底板则以二层木板叠合。分13个隔舱。舱与舱之间的木隔板,厚10~12厘米,隔板与船壳用扁铁和钩钉紧紧相联,形成一道不透水的隔壁。这种舱在造船工艺上叫水密舱。据考证,该船系南宋晚期福建造的中型远洋货船,航行于东南亚一带。可能是从海外返航抵港后,遇意外事故而沉没。参考宋代船舶文献记载与造船传统经验复原,该船长度应为34米,宽11米,深四米左右,载重量二百吨以上。海船出土时,舱内遗物非常丰富,有香料、药材、木牌、铜钱、陶瓷器、竹木器等。此船可说明南宋造船事业的成就及海外交通、贸易的发达。该船残存部分,现展出在泉州市泉州湾古船陈列馆。  

      宋代《货郎图》

      这幅以儿童生活为题材的风俗画,作者是宋朝的李嵩。画面描绘一位走乡串村卖日用品的老货郎,挑着挂满货物的货担来到村头的大树下。担上的货物琳琅满目,有小风车、花篮、糖葫芦、滑稽人、小灯笼等让孩子们喜爱的各种玩具。老货郎笑容可掬地一手摇着拨浪鼓,一手给孩子们拿玩具。孩子们买到喜爱的玩具,有的正在玩耍,有的转身往家跑。其中一个手里拿着小花鼓,兴高彩烈地一边走一边摇。整个画面生动热闹,由此可见宋代城镇集市贸易、商品交换繁荣之一斑。

      北宋的纸币铜版拓片

      这幅插图为北宋印造纸币的铜版拓片。正面上部有十枚方孔圆钱纹,中部有铭文“除四川外许于诸路州县公私从便主管并同见钱七百七十陌流转行使”。下部有一仓廪图,有三人正忙于搬运货物。铜版长16.2厘米,宽9.2厘米,约在20世纪30年代流落到日本,为田中清岳堂收藏。国内仅存原铜版拓片。

      

      南宋纸币铜版拓片

      南宋发行纸币最初也是起源于民间,叫“关子”,带有汇票性质。绍兴年间,兴盛的海外贸易使铜钱大量外流,南宋朝廷为了应付铜钱短缺局面,于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在杭州设立“行在会子务”,正式在东南各路发行“会子”。

      南宋纸币钞版长17.5厘米,宽11.7厘米。钞文中“行在”,即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会子库”原先叫会子务,后改为会子库。

     

    人民教育出版社  新课标《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