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教案资料
  • 第13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一)
  • 第14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二)
  • 第15课 明朝君权的加强
  • 第5课 “和同为一家”
  • 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
  • 第7课 辉煌的隋唐文化(一)
  • 第8课 辉煌的隋唐文化(二)
  • 第9课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 第10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
  • 第11课 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
  • 最新热门    
     
    第16课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tyle="LINE-HEIGHT: 150%">  一、重点和难点

      重点:本课重点之一是郑和下西洋。郑和下西洋标志着我国古代航海事业发展达到了顶峰,是我国古代经济发达的体现,同时也表现了中国人民英勇无畏的精神。学习这一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有重要作用。另外,郑和下西洋后,中国文化进一步影响到亚非地区,郑和远航架起了中国同亚非各国友谊的桥梁,在郑和船队到达的很多地方,都有纪念他的遗迹,影响至今,意义深远,需重点掌握。

      戚继光抗倭是另一重点。民族英雄戚继光在人民的支持下,肃清侵扰我国东南沿海的倭寇,这是历史上我国人民抵御外侮的第一次胜利,捍卫了中国的主权,保障了我国沿海地区人民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学习这一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体会到“得道多助”、正义必定会战胜邪恶的道理。特别是戚继光不为名利,以国家和民族安危为己任的强烈爱国主义精神,赢得了后世的尊敬,在民间具有强烈而深远的影响。在我国历史上,每当遭受外敌侵略之际,戚继光都会成为一面激励人民斗志的旗帜。学习这一内容,对于培养学生崇高的历史责任感, 将个人命运与民族和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学习这一内容,还有助于学生正确地识别善恶美丑,对端正他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产生积极的作用。

      难点:本课涉及的空间概念较多,学生在世界历史方面的知识储备不足,加上古今地名的叫法不一致,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不便。教师可将《郑和下西洋路线》等做成多媒体教学软件,将航行路线动态地显示出来,这样能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活动,并把历史事件与时间、空间紧密地联系起来,从而形成准确的时空概念。  

      二、教法建议

      1.教师可利用教材“导入框”中的内容及提出的问题导入新课。

      2.“郑和下西洋”一目。

      教师应充分利用《郑和下西洋路线》的挂图,或投影片、计算机课件等,明确地讲解出“西洋”的历史范围。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目前史学界对此争论虽多,但都不否认“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这一最基本的目的,教师对此不必做过多的补充。

      郑和下西洋的条件:教师可适度加以引导,让学生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用以分析出当时远航已具备的物质前提和技术条件。拥有航海方面的人才,也是远航所要具备的一个重要条件,教师可指导学生观察《郑和》像,并阅读该页的小字部分,然后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明成祖为什么将远航的重任交给郑和?以此让学生对郑和有进一步的了解,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归纳问题的能力。

      郑和下西洋的概况:教师结合《郑和下西洋路线》图,讲明郑和第一次航海的经过,和七次远航到达的地区,随后,师生共同完成《郑和下西洋盛况》表。  

    郑和下西洋盛况

    时间

    1405~1433年

    次数

    先后7次

    海船规模

    最大的海船长44丈,宽18丈

    船数

    每次航行大小船只有200多艘

    人数

    每次出海2.7~2.8万人

    到达范围

    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教师也可将郑和的航海与同一时期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作一简单比较,并引导学生得出结论:郑和下西洋不仅时间早,而且航海规模之大、远航次数之多,以及涉及的地区范围之广,在世界航海史上都是空前的。

      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教法一,观察《郑和下西洋纪念邮票》(4枚),请学生结合各枚邮票的内容,弄清各幅画面所反映的史实,概括一下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教法二,可以搞一个小规模的现场活动,让学生假设自己是当年随郑和船队远航的一名成员,谈一谈到达亚非某一国家或地区时的所见所闻及突出感受。学生可脱离教材,根据自己对所学课程的理解,充分发挥想像力。也可以编排一个小型模拟表演,让学生亲身体验郑和船队在某一所到之处受到热烈欢迎的感受,并把自己置身到船队在当地进行贸易活动的场面中去。教法三,可组织一个短小精悍的现场辩论会,就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及价值各抒己见。总之,学生或通过观察思考,或通过表演领悟,自然而然地得出这样的结论: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对郑和航海的事迹做适当补充,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郑和不畏艰难险阻,将毕生献给了航海事业,作为一个宦官,史书上对他的家世生平并没有多少记载,但他的名字却在他留下的足迹上生根发芽。今天,在郑和曾经到过的亚非一些地方,仍保存着他留下的遗迹,当地人们也深深地怀念着这位中国古代的和平友好使者。

      3.“戚继光抗倭”一目。

      先明确交待抗倭的历史背景,可结合《戚家军抗倭形势》挂图(或投影、计算机课件等),首先阐明“倭寇”的概念,再让学生搞清楚明朝中期倭患严重的原因,指导学生观看《戚家军抗倭形势》图,以对倭寇的骚扰范围之广、危害之深有一个形象的认识。教师还可以出示有关材料,启发学生思考:倭寇对我国东南沿海的骚扰造成了什么严重的后果?明确了以上几方面的问题,就为正确认识戚继光的抗倭斗争,以及更好地评价抗倭斗争的性质做好了铺垫。

      戚继光抗倭斗争的经过:先指导学生观看《戚继光》像,然后让学生阅读戚继光的生平事迹,再结合“动脑筋”一题说一说从戚继光身上能学到哪些优秀品质?关于“戚家军”的编练,教师可以补充戚继光严于治军的小故事,如条件允许,可尝试着在课下排练“鸳鸯阵”,然后拿到课上表演,使学生切身体会到戚继光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以及士兵们团结合作的精神风貌,因为这些都是“戚家军”得以战胜倭寇的重要因素。利用《戚家军抗倭形势》图,简要介绍具有决定意义的战役——“台州九捷”。在基本荡平侵扰浙江的倭寇后,“戚家军”又开赴福建、广东,与当地明军一起剿灭了那里的倭寇。

      戚继光抗倭斗争的评价:教师请学生结合所讲过的内容,分析戚继光抗倭取得胜利的原因(可分组讨论后回答),基本概括为四点:首先这是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符合人民的利益,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人心向背”;二是戚家军纪律严明,作战英勇;三是戚家军与其他爱国军民配合作战,体现了一种同仇敌忾的民族向心力;而戚继光卓越的军事韬略和指挥才能,则无可争议地成为另一个原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在中国古代史上还有哪支军队以纪律严明而著称?对比一下“岳家军”和“戚家军”在抗击对象上有什么不同?由此引出对戚继光及戚继光抗倭斗争的正确评价,需要明确的是,抗倭斗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反抗外来民族侵略并取得胜利的斗争,戚继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杰出的民族英雄。

      教师此时可补充一些民间纪念戚继光的童谣、民间故事、传说等,使戚继光这个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并由此反衬出戚继光人格的伟大,使学生进一步悟出一些做人的道理。

      4.“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一目。

      教师出示闻一多的《七子之歌》歌词片段:

      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

      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也可师生齐唱这支歌,或播放歌曲录音。为什么澳门被称为“妈港”?教师可提示学生在课下看自由阅读卡内容,然后由学生在课上简要讲述葡萄牙殖民者是如何攫取在我国澳门居住权的。可播放“澳门回归”的纪实片片断,拉近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距离。

      5.引导学生总结明朝对外关系中的几件大事,联系这些事件发生的时间,对明朝对外关系的走势加以分析。明前期,是当时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郑和七下西洋,同亚非各国的经济和文化交流频繁,属于友好交往;明中后期,国势日渐衰落,倭寇入侵、倭患猖獗,戚继光领导了反侵略的抗倭斗争,并取得了胜利,然而中国与外来侵略势力的矛盾却日益尖锐,于是就有葡萄牙殖民者的入侵,攫取在我国澳门的居住权,并在那里开始了殖民活动。后两者表现为冲突和战争。明代对外交往的特点的演变,非常直观地反映了当时处于封建社会的中国,在世界范围内已经落后了。  

      三、学法指导

      1.指导学生借助历史地图来掌握历史知识,养成左图右书学习历史的好习惯。

      2.引导学生善于从优秀人物身上吸取宝贵的精神财富,以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

      3.练习“动脑筋”的第一题,及分析戚继光抗倭取得成功的原因,启发学生分析问题要全面并抓住决定性的因素。

      4.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班级为单位办一期“追寻郑和(或戚继光)的足迹”的历史板报,注意历史与现实的结合。另外,让学生设计在郑和下西洋的过程中会遇到什么困难?运用什么技术知识去克服难关?这样可以将各科知识联系起来学习。  

      四、问题探究

      动脑筋

      1.郑和为什么能成功地实现远航?女生:“郑和从小就能吃苦耐劳,培养了英勇无畏的气概。”男生:“宋元以来,我国的造船业发达,能造出巨大的海船。”他们说得对吗?如果不对,你认为是什么原因?

      他们讲的各有道理,但都只讲出了问题的一个方面。郑和远航能取得成功的原因很多,首先是客观条件,包括当时经济发展,造船水平的高超,航海技术的掌握,指南针的使用,天文、历史知识的积累,等等,这些都是郑和远航能够实现的科学技术条件。再就是主观因素,郑和本人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英勇无畏的气概,同时,他还具有一定的-经验和组织才能;另外,郑和出生在回族家庭,又皈依佛教,熟悉伊斯兰教与佛教教义,西洋各国大都信仰佛教或伊斯兰教,这些也是远航成功的重要条件。当然,船队中其他成员也是功不可没的,比如说,各船的船长、舵手及全体船员的群策群力、通力合作等等。然而,更重要的一点,你们二位并没有说出来,明朝前期国力的强盛是这个航海壮举得以实现的物质前提,这才是最根本的原因。因为郑和的船队要远航,首先需要的是大量资金和优质的远洋船只,如果没有当时农业和手工业的高度发展是办不到的。

      2.戚继光继承父职后,曾写下这样的诗句:“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联系课文中他的诗句,你认为他有什么高尚的品质值得人们学习?

      “遥知夷岛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表达了戚继光决心将自己的一生和抗倭事业结合起来,使自己处在时代激流的中心,为民族、为国家做出贡献的决心。戚继光能在国家危难之时立下远大志向,挺身而出,时刻以国家和民族安危为己任的高尚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另外,“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则更明确地表明戚继光为驱逐倭患、保卫海防、拯救百姓于水火,而并非追求个人功名的崇高品质。

      练一练

      C

      活动与探究

      1.编制旅游行程表:为了解郑和下西洋的具体情况,你愿意安排一次旅游吗?如果愿意,需要先准备一个行程表:包括时间、经过的地点,交通工具、活动内容以及携带的必需品。如能给出一张简单的线路图(从所在学校出发,经过的省、市和国家、地区等)。(略)

      可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

      2.材料分析与比较:文献材料:“(16世纪前期)番彝伊朗机假朝贡,占据屯门海澳,时肆剽掠,屠食婴儿。”请将文献材料记载的葡萄牙殖民者的侵略行径同郑和下西洋活动进行比较,说明两者之间有什么不同?

      两者航海的背景、目的、采用的手段(方式)及结果都不同。郑和航海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而葡萄牙殖民者的航海是通过航海进行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以牟取暴利为目的;在手段和方式上,郑和下西洋采取的是和平贸易、友好交往的形式,因而深受各国人民欢迎就是一个明证。葡萄牙殖民者伴随着航海活动而来的,是残暴血腥的殖民侵略活动。如材料中所说,他们窃居屯门岛,在那里建筑堡垒,大造火铳,-抢船,掠卖良民,甚至连婴儿都不肯放过,犯下了野蛮残暴的罪行。因此,他们所到之处,无不引起了当地人们的痛恨和反抗。这同郑和下西洋,有着本质的区别。

      (北京西城外国语学校 王卫玲)

      参考资料

      “西洋”

      《明史·外国传》说:“婆罗,又名文莱,东洋尽处,西洋所自起也。”可见明代以文莱即东经110°(相当我国雷州半岛以及加里曼丹岛西岸)为准来划分东、西洋,把文莱以西的地方叫“西洋”,文莱以东的地方叫“东洋”。郑和出使的国家,都在当时“西洋”的范围内,因此郑和的七次出使叫作“下西洋”。  

      郑和

      郑和(1371—1435)是明代杰出的航海家。云南昆阳(今晋宁)人,回族,本姓马,小字三保。他家世代信奉伊斯兰教。祖父和父亲都朝拜过伊斯兰教圣地麦加,这使郑和从小就知道一些外洋的情况,因而“自幼有材志”(李至刚《故马公墓志铭》)。洪武十四年(1381年),明将傅友德、蓝玉率军征云南,第二年云南平定。郑和被明军掳进军中并被阉割,后来被送给燕王朱棣。建文元年(1399年),朱棣起兵“靖难”,郑和随军出征,“出入战阵,多建奇功”(朱国桢《皇明大政记》)。朱棣即位后,赐其姓郑名和,擢为内宫监太监,并经道衍和尚(姚广孝)召引,受菩萨戒皈依佛教。由于他“才负经纬,文通孔孟”(《郑和家谱》),“博辩机敏”(《明史·郑和传》),“谦恭谨密,不避劳”(《故马公墓志铭》),“有智略,知兵习战”,又兼有伊斯兰教徒与佛门弟子两种身份,永乐三年(1405年)明成祖朱棣便命他率领船队出使西洋(当地一些国家信奉伊斯兰教,另一些国家信奉佛教)。他到达南洋各地,两年后回国。以后又屡次航海,总计28年间七次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岸和红海沿岸。他秉承明政府命令,同亚非各国发展和平友好关系。各国也派使节和明通好。第6次航海归国后,曾任守备南京太监。最后一次航行时,年已六旬,回国不久病逝。  

      郑和航海的规模

      郑和航海的船队,由宝船(郑和和副使王景弘、天师、和尚所坐)、马船(运输船)、粮船(运粮船)、坐船(运兵船)、战船等组成。据《西洋记》记载,这5种船只中,最大的是宝船。第一次下西洋有宝船63艘(马欢《瀛涯胜览》),第三次48艘(费信《星槎胜览》),第七次61艘(《瀛涯胜览》)。这种宝船“体势巍然,巨无与敌,蓬帆锚舵,非二三百人莫能举动”(巩珍《西洋番国志》)。其“大者长四十四丈四尺,阔一十八丈”(《瀛涯胜览》)。明代造船习用淮尺,淮尺一尺合0.342米,则大号宝船长151.8米,阔61.6米。宝船的建造技术,达到当时世界木船建造的最高水平。随从郑和航海的人员,据祝允明《前闻记》下西洋条记载有“官校、旗军、火长、舵工、班碇手、通事、办事、书算手、医士、铁锚、木、搭材等匠,水手、民稍人等”共27 550员名。其中,旗校、勇士、力士、军力、余丁是各色将士,通事是翻译,买办、办事、书算手是管理贸易和书算的事务人员,阴阳官和阴阳生是观察、预报气象的人员,火长、舵工、班碇手、水手、民稍是驾驶宝船的船工,火长掌管罗盘,掌握航行方向,舵工掌舵,班碇手掌锚,铁锚、木、搭材匠是船上的各色工匠,铁锚匠管理铁活,木匠管修理船舶。这个载着二万七千多人的船队里,有医官、医士180人,平均每150人有一个医生。从上面的材料里,我们可以看到郑和航海规模的宏大和组织的周密。

    种类

    桅数

    长度

    宽度

    长宽比例

    宝船

    9

    44丈

    18丈

    2.43

    马船

    8

    37丈

    15丈

    2.46

    粮船

    7

    28丈

    12丈

    2.33

    坐船

    6

    24丈

    9丈

    2.66

    战船

    5

    18丈

    6.8丈

    2.50

      郑和七次下西洋的简单经过

      第一次:1405年7月到1407年10月。他率领将士等27 800余人,从长江口的刘家港出发,到达占城、爪哇、旧港、苏门答腊、满剌加、古里、锡兰等国。同行的人有王景弘等。经过旧港的时候,有海盗陈祖义(广东人)纵横海上,阴谋抢劫郑和船队,郑和奋勇还击,生擒了陈祖义,把他带回中国,献俘于朝。

      第二次:1407年10月到1409年7、8月间。到达占城、爪哇、暹罗、苏门答腊、古里、锡兰等国。同行的人有王景弘、侯显等。这一次出使,大概是送那些外国来的使节回国,顺便再作第二次访问。

      第三次:1409年10月到1411年7月。率领将士二万七千余人,到达占城、爪哇、满剌加、苏门答腊、锡兰、小葛兰、柯枝、古里等国。同行的人有费信、王景弘等。郑和在满剌加征得当地国王拜里米苏剌的同意,建立了排栅城垣,设四门更鼓楼;在里面又建立重栅小城,盖造仓库,作为一个中间转运站。

      第四次:1413年(何月不详)到1415年8月。同行的人有马欢。这次到达的地方比较多,有占城、爪哇、苏门答腊、锡兰、柯枝、古里、忽鲁谟斯等十五六个国家。郑和越过印度以西,到达了波斯湾。

      第五次:1417年5月到1419年8月。这次到的地方最远,除了到达爪哇、古里、忽鲁谟斯和阿丹,还到达非洲东海岸一带地方,如木骨都束、不剌哇。同行的人大概有王景弘等。回来的时候,有17个国家的使节同来中国访问,其中有的是王子,有的是王叔、王弟。郑和还带回来狮子、金钱豹、长颈鹿等珍奇动物。

      第六次:1421年春天到1422年9月。到达榜葛剌、古里、阿丹、木骨都束、不剌哇等国。同行的人有王景弘、马欢。这一次旅行主要是把各国使节送回本国。

      第七次:1431年1月到1433年7月。同行的人有王景弘、李兴、朱良、周满、洪保、杨真、张达、吴忠、朱真、王衡、马欢、费信、巩珍等。整个船队的人员,有官校、旗军、火长、舵工、通事、办事等共27 550名。到了占城、爪哇、旧港、满剌加、苏门答腊、锡兰、古里、忽鲁谟斯等17个国家。回国的时候,苏门答腊等10国使节同来北京,访问明朝。

      上面所提到的主要国家,占城今越南南部,暹罗就是今天的泰国,满剌加今马来半岛马六甲一带,榜葛剌就是今天孟加拉一带,古里、柯枝、小葛兰都在印度西南海岸,小葛兰在最南端,柯枝就是今天的柯钦,古里就是今天的科泽科德,锡兰就是今天的斯里兰卡,忽鲁谟斯位今伊朗波斯湾口阿巴斯港南的岛上,阿丹就是今天的亚丁,木骨都束和卜剌哇都在非洲东海岸,木骨都束就是今天索马里摩加迪沙。

      《郑和下西洋路线》(地图)所示,系第七次下西洋的路线。  

      郑和航海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

      郑和下西洋,比欧洲航海家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的航行都早得多。且不说郑和1405年的第一次下西洋,即以1433年第七次即最后一次下西洋返航而言,也比1492年哥伦布到达美洲早59年,比1498年达·伽马绕好望角到达印度卡利卡特早65年,比1519年麦哲伦开始环球航行早86年。就航海规模来说,郑和下西洋比哥伦布等人的远航规模也大得多。如哥伦布航行美洲,第一次为90人,3艘船,其中一艘旗舰24.5米,宽6米,排水量为100吨,其他二舰为50吨、40吨;第二次人数一说1 000~1 500人之间,一说约1 200人;船数为17,大小未详,按乘人数推算,大约比第一次乘的船要大一二倍。第三、四次人数、船数均不详。郑和远航的人数、船数均大大超过哥伦布。至于船只的排水量,我们曾请水运史研究人员房仲甫计算。他认为宝船为沙船型,据现代沙船比例计算,大号宝船总长440尺,满载水线长303.6尺,最大吃水19尺,船宽180尺,满载水线宽176尺,宝船排水体积25 627立方米,即排水量为25 000多吨。但据江苏外海沙船比例计算,长44丈,底宽86丈,则舱深22.5尺,吃水11.3尺,排水量则为7 833吨。究竟如何计算,尚待进一步研究。不过无论如何计算,其排水量大大超过哥伦布远航船只,则是肯定无疑的。现将郑和下西洋同哥伦布、达·伽马等人的航海列表比较如下:

     

    郑和

    哥伦布

    达·伽马

     

    下“西洋”

    到达美洲

    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

    时间

    1405~1433年

    1492~1504年

    1497~1498年

    次数

    7次

    4次

    1次

    人数

    27 800人

    1 000~1 500人

    160人

    船数

    大号宝船63艘(共百余艘)

    17艘

    4艘(一说3艘)

    船只

    大小

    大号宝船长44.4丈,宽18丈(淮尺),折合公制长151.8米,宽61.6米

    旗舰100吨,长24.5米,宽6米,其他二舰50吨、40吨

    120吨

    100吨

    50吨

      郑和的远航,促进和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和友好关系

      古里是郑和船队每次都到达的重要中转站,永乐五年(1407年),郑和赍诏敕,赐古里国王诰命银印,给赐升赏各头目品级冠带,并建碑庭,刻石曰:“其国去中国十万余里,民物威若,熙同风,刻石于兹,永示万世。”(马欢《瀛涯胜览·古里国》)

      永乐七年(1409年),当郑和船队到达占城时,受到占城国王的盛情欢迎。“其酋长头戴三山金花冠,身披锦花手巾……乘象,前后拥随番兵五百余,或执锋刃短枪,或舞皮牌,善鼓,吹椰笛壳筒。其部领皆乘马出郊迎接。诏赏,下象,膝行,匍匐,感沐天恩,奏贡方物。”(费信《星槎胜览》)

      当郑和的船队到达非洲东岸诸国时,他们将带来的丝织品、瓷器等换取非洲当地的龙涎香、没药、乳香、象牙等特产,麻林国遣使献来的长颈鹿,被中国人称为“麒麟”,并视为吉利的象征;木骨都束进献了狮子、花福鹿;不剌哇进献了千里骆驼、鸵鸟。各国使节也一同来中国访问,现在索马里国家博物馆里,还陈列着当年郑和带去的瓷器,索马里政府在当年郑和到过的布腊瓦(不剌哇)还把一个地区命名为“中国村”或“郑和屯”,并立碑纪念。

      郑和船队每到一处,首先了解各国的货币及贸易状况,然后进行经济活动。爪哇“行使中国历代铜钱。一般国人最喜中国青花瓷器……则用铜钱买易”(《瀛涯胜览·爪哇国》)。此为货币的方式交易,锡兰则对“中国麝香、丝、色绢、青瓷、盘碗铜钱、樟脑甚喜,则将宝石珍珠换易”(《瀛涯胜览·锡兰国》)。这是以货易货的方式交易。在古里,买卖双方采用的贸易方式是击掌定价为准,不得反悔,由于郑和船队很好地了解情况,所以贸易活动开展得很顺利。

      郑和下西洋期间,将中国的7大类22种产品输入亚非各国,换回各国的货物11大类191种,出口品类多为基本生活用品,而进口品类多为奢侈品,无怪乎史书形容郑和船队所载货物“堆积如山”,谓之“宝船”。

      郑和描述船队远航的情景:“观夫海洋……”

      这段文字出自郑和《天妃之神灵应记》。它是郑和第七次下西洋时,宣德六年(1431年)十一月在福建长乐南山重修天妃(护海神妈祖)行宫时所立的碑。碑文共1 176字,记述了他七次下西洋的经历。  

      元明的倭患

      中日两国的关系历来极为友好。元朝初年,高丽人赵彝向蒙古贵族进言,说日本可通。元世祖忽必烈于是决心降服日本。他几次派人出使日本,要求日本臣服元朝,没有得到答复,乃于至元十一年(1274年)、十八年(1281年)两次派兵出征日本,结果均因遭遇暴风而告失败。当时,日本镰仓幕府刚建立不久,各地武士阶级(中小封建主)的分裂割据仍很严重。他们利用镰仓幕府与天皇及其反对者之间的矛盾,乘机扩大势力。为了掠夺财富,开始是通过商人以贸易形式同南宋往来。元军侵日失败后,有些武士和商人就打着贸易的旗号,携带兵器,到朝鲜、中国沿海一带进行抢劫。这使元朝政府不得不严加防范,屡次下令“严商下海”,取消主管对外贸易的市舶机构。日本政府也恐元军再来,除严加防范之外,终元之世不与元朝通使往来。由于元、日双方处于敌对状态,无法进行正式的贸易活动,日本的商人便在各地封建主的支持下,继续以暴力方式,到中国沿海进行海盗和-活动。同时,随着日本封建兼并战争的加剧,丢失军职而破产的武士数量日增,沦为浪人,他们也大量加入海盗行列。因此,到元朝末期,倭寇的骚扰日趋严重。

      明代的倭患是元代倭患的继续和发展。明朝建立时,日本正处于南北朝对立时期(1336—1392),倭寇“乘中国未定”“率以零服寇掠沿海”(金安清《东倭考》)。为了制止倭寇的侵扰,明太祖多次遣使到日本交涉,均不得要领。因此,下令实行海禁,停止与日本的往来,“专以海防为务”(《明史·日本传》),大力加强沿海防务。永乐时,明成祖一方面允许日本政府和商人来中国贸易,同时继续加强海防,永乐十七年(1419年)于辽东金线岛西北的望海埚歼灭一股入侵的倭寇,使倭寇不敢再大规模骚扰我国沿海。

      到了嘉靖年间,倭寇的侵扰又猖獗起来。日本南北朝的战乱,到14世纪末以北朝的胜利告终,但到15世纪中叶又进入藩侯割据的战国时代。各封建藩侯为满足自己的奢侈欲望,并弥补战争经费的不足,都积极支持武士、商人和浪人到中国沿海进行抢掠。中国的一些奸商,也与倭寇相勾结,合伙从事-和劫掠。还有一些破产的滨海贫民,为饥寒所迫,也充当倭寇的胁从。当时明朝统治腐败,海防松弛,浙闽沿海卫所,“战船、哨船十存一二”,士卒也只剩4/10,“倭剽掠辄得志,益无所忌,来者接踵”(《明史·朱纨传》),倭寇为患达到了猖獗的程度。  

      东南沿海的奸商勾引倭寇上岸抢劫分赃

      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倭寇在大地主、大商人汪直、徐海、陈东、萧显、麻叶等的勾引下,“连舰数百,蔽海而至。浙东西,江南北,滨海数千里,同时告警”(《明史·日本传》)。第二年,倭寇越来越多,“每自焚其舟,登岸劫掠”(同上)。他们把根据地从海岛迁到陆上,分成几十人到几百几千人的小股,四出劫掠。由于官军的腐败,倭寇一直闯到徽州、芜湖、南京、淮安和徐州、邳县一带。他们到处-越货、掳人勒赎或出卖。例如倭寇骚扰江苏昆山县城,“孤城被围凡四十五日,大小三十余战。其六门并被攻。被杀男女五百余人,被烧房屋二万余间,被发棺椁(挖坟盗棺)四十余县。各乡村落凡三百五十里,境内房屋十去八九,男妇十失五六,棺椁三四,有不可胜计而周知者”(归有光《昆山县倭寇始末》)。倭寇骚扰浙江湖州,“大肆毁掠,东自江口至西兴坝,西自楼下至北新关,一望赭然(空尽无物),-无算。城边流血数十里,河内积货(倭寇抢劫的财物)满千船”(采九德《倭变事略》)。倭寇的残暴骚扰,严重地破坏了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  

      戚继光

      戚继光(1528—1588),明代杰出的军事家,抗倭的民族英雄。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登州(今山东蓬莱)人。他出身将门,17岁承袭父职任登州卫指挥佥事,担负起防御倭寇的任务。倭寇的不断侵扰,激起他歼敌卫国的热情,曾写下“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止止堂集·横槊稿》上《韬钤深处》)的诗句。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调浙江,任参将,抵抗倭寇。他看到官军非常腐败,就到义乌招募农民、矿工,编练“戚家军”,成为抗倭主力。嘉靖四十年(1561年),在台州大败倭寇。次年驰援福建,捣破倭寇在横屿(宁德城外海中)的大本营。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再援福建,升总兵官。二年后又与俞大猷剿平广东倭寇,肃清东南沿海的倭患。隆庆元年(1567年)被调到北方,镇守蓟州(今天津蓟县)。晚年受排挤 ,居家病死。所著《纪效新书》《练兵实纪》,极受军事家的重视。其他著作尚有《止止堂集》。  

      戚继光曾赋诗明志:“遥知夷岛浮天际……”

      《戚少保年谱耆编》卷1:“(嘉靖三十三年)三月巡海上诸营……已而转节过文登营赋诗云:‘冉冉双幡度海涯,晓烟低护野人家。谁将春色来残堞,独有悲风吹晚笳。水落尚存秦代石,潮来不见汉时槎。遥知夷岛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止止堂集·横槊稿》上《过文登营》最后两句作“遥知百国微茫外,未敢忘危负岁华”。  

      台州九捷

      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三月,戚继光由浙江都司参将调任独镇一方的分守台(州)、金(华)、严(州)等处地方参将。他根据该地三面阻山、一面临海的情况,作出以陆战为主、兼用水(海)战的决策,将军队分驻于松门、海门,并制造战船,加强海上防务。嘉靖四十年(1561年)四月,16艘倭船由象山至奉化西凤岭登陆,窜扰宁海团前。戚继光判断倭寇的行动旨在诱离松门、海门的戚家军,然后乘虚直犯台州(今浙江临海),就在台州、海门配备必要兵力,另派水师至宁海外洋伏击,自己亲率主力前往宁海,并请宁海驻军水陆会剿。倭寇果然分兵3路,分别东向桃渚、新河所和健跳所圻头,企图进犯台州。戚继光令佐理军务的兵巡佥事唐尧臣率领戍守海门、台州的军队救援新河,自率主力进剿宁海的倭寇。唐尧臣在新河大败倭寇,骚扰宁海的倭寇也纷纷逃窜,但桃渚的倭寇仍继续向台州进犯。戚继光立即挥师南下,于二十七日中午赶到台州城外,枵腹进至花街,“五战五胜,二路共斩首三百八级,生擒巨酋二浮,其漂溺无算”(《戚少保年谱耆编》卷2)。五月初一,健跳圻头的两千名倭寇又窜至台州府城东北的大田。戚继光率领身边的一千五百名亲兵前往大田迎战,因遇大雨,相持3日未能交锋。倭寇趁雨西窜,欲经仙居改袭处州(今浙江丽水)。戚继光率兵急趋上峰岭,设伏截击,“三战三捷,计斩首三百四十四级,生擒五酋”(同上)。不久,戚家军又取得长沙(在今浙江温岭市东南)大捷。经过一个月的战斗,戚家军九战九捷,彻底消灭了侵犯台州的倭寇。与此同时,总兵官卢镗、参将牛天锡等也在宁波、温州一带大败倭寇,浙江的倭患基本平息了。  

      戚继光抗倭业绩永为民间纪念

      数百年来,在戚继光曾经任职和生活过的地方,人们都以各种不同的形式纪念他,而纪念形式之多、数量之大、范围之广、影响之深远是许多历史人物所不能及的。在京北的长城沿线和浙闽沿海地区,修建了许多戚继光祀祠、塑像、碑刻、纪念馆(堂)或亭台楼阁等纪念性建筑。在他的故乡山东蓬莱,不仅建有戚继光纪念馆和塑像,还修建了“水城”。纪念性命名也是民间纪念戚继光的主要形式之一,在上述地区,就分布着相当数量的因戚继光而命名的山、水、石、木、村、路、桥、井、亭阁等,如浙江余姚有戚家村,温岭有继光路。以民俗的形式纪念戚继光,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一带,如八月十六过中秋,吃“光饼”等。纪念戚继光的民间文学,主要有抗倭故事、治军故事、爱民故事等十余类,此外民间还流传着相当数量的古谣、儿歌。反映戚继光事迹的文艺作品,有闽剧《戚继光斩子》、话剧《戚继光平倭记》等戏剧,而民间舞蹈《藤牌舞》和《光饼舞》,则分别取材于戚继光作战的场面和“光饼”制作过程中的动作;在体育健身方面,人们还发掘整理了民间武术——“继光拳”。总之,这些纪念形式,无不涵盖了百姓生活的各个层面,虽经历数百年人世变迁,依然流传至今,足可以体现戚继光在民间影响之深远。

      附:

      八月十六过中秋(节俗):浙江省台州市所属的椒江、临海、黄岩等县(市)民间就将中秋节定为八月十六。相传,当年抗倭形势吃紧,戚继光率军于中秋之夜扫荡倭寇获全胜,次日夜,军民同庆抗倭胜利,并补过中秋佳节。后来为纪念这一事件,百姓过中秋节总是推迟一天,相沿成俗。

      光饼(食俗):又称继光饼、肚脐饼,是浙江省台州市、温州市所辖各县(市)及福建省莆田市、宁德市所辖各沿海县(市)民间常见的面食。它以小麦兑水调匀,烤制而成,其形扁圆,中有一小孔可穿绳。据说当年戚继光在浙闽沿海抗倭时,“戚家军”以光饼穿绳扎于腰间,充战时干粮。相传此饼为戚继光首创,故称“继光饼”或“光饼”。

      口令的来历(民间故事):

      戚继光抗倭时,夜间派士兵沿海警戒,为避免夜幕中敌我难辨,戚继光让警戒的士兵都带着竹哨,如果发现人影就喊一声:“哨起!”对方若是自己人,就要立刻喊“立正”而原地站直。在部队操练时,戚继光不停地让士兵练习这两个动作。后几经演变,“哨起”“立正”就成了军队队列练习的正规口令。

      哄儿谣:天皇皇,地皇皇,莫惊我家小儿郎,倭倭来,不要慌,我有戚爷会抵挡。  

      欧洲殖民者对我国的早期侵略活动

      1511年(正德六年),葡萄牙殖民者用武力侵占满剌加(马六甲)后,开始骚扰我国沿海。1514年(正德九年)葡萄牙军官阿尔瓦雷斯首航至广东屯门,未得登岸,只是出售了货物,获重利而去。1517年(正德十二年)葡萄牙国王又派使臣皮雷斯,以朝觐“中国国王”为名,率船队进入虎门,闯到广州城下。皮雷斯买通宦官,冒充满剌加使臣进入北京。留在广东沿海的葡萄牙人占据屯门岛,劫夺财货,掠买人口。明政府下令驱逐葡萄牙使臣,并派兵击败广东沿海的葡萄牙人。葡萄牙人转向浙江宁波和福建漳州等地,亦遭当地中国军民驱逐。1537年(嘉靖十六年),葡萄牙人再转回广东的屯门,后移至台山县的上川岛。1544年(嘉靖二十三年)明政府封闭上川岛,仅留浪白澳(今广东珠海市斗门县南水)作为临时对外贸易的港口。1553年(嘉靖三十二年),“舶夷趋镜(即澳门)者,托言舟触风涛缝裂,水湿贡物,愿暂借地晾晒,海道副使汪柏徇贿许之”(郭《万历广东通志·澳门》)。

      西班牙殖民者继葡萄牙人之后东来,于1565年(嘉靖四十四年)占领吕宋。1575年(万历三年)冒用吕宋名义,遣使中国谋求通商,未达目的。随后残暴地屠杀、驱逐在吕宋经商的华侨,吞并华侨的财产。1598年(万历二十六年)西班牙的菲律宾总督派遣船队到广东,在虎跳门结屋辟居,后被广东地方官兵所驱逐。

      荷兰于1581年(万历九年)摆脱西班牙的统治而独立后,于1602年(万历三十年)成立荷兰东印度公司,旋即在印度尼西亚各地霸占土地,派兵驻守。1604年(万历三十二年),派出武装商船袭击澎湖,于1622年(天启二年)强行占领。1624年,明军出动二千人在澎湖登陆,经过半年的战斗,收复澎湖。荷兰殖民者转而侵入台湾,侵占了台湾南部。1626年(天启六年),西班牙也发兵侵入台湾北部。双方在台湾展开争斗,1641年(崇祯十四年)荷兰击败西班牙,侵占了台湾全岛。

      英国殖民者也于1600年(万历二十八年)成立东印度公司,跟荷兰争夺海上霸权,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1637年(崇祯十年)四艘英船侵入广东,强占虎门炮台。后因中国军民的坚决抵抗,被迫退出。  

      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葡萄牙人用欺诈手段,买通明朝广东海道副使汪柏,得以进入澳门。这件事并没有得到明朝中央政府的批准,葡萄牙人只是用每年向汪柏私下送交贿赂银500两的代价,维持其在澳门贸易十多年。隆庆五年(1571年),汪柏调离广东,继任的海道副使发现此事,万历元年(1573年)遂将这500两银子改为地租交给中国政府。葡萄牙人以此获得在澳门的租借居住权(以前20年属于暂时居住性质)。但是澳门的领土主权仍然属于中国。万历二年(1574年),明政府采纳广东籍官员在嘉靖年间的建议,在澳门“建城设官而县治之”(卢坤《广东海防辑览·险要》),实行主权管理。  

      “(16世纪前期)番夷佛郎机假朝贡,占据屯门澳……”

      这段文献材料摘自《康熙新安县志·名宦·汪传》,记载正德十六年(1521年)汪担任广东巡视海道时,葡萄牙殖民者侵占屯门的暴行。  

      学术动态

      对明中期以后倭寇性质的不同看法

      明中期以后嘉靖年间倭寇的性质,涉及到明朝抗倭斗争的性质。史学界对此曾展开热烈的争论,主要有三种不同的意见。

      一种意见认为,嘉靖时期的所谓“倭寇”,大多数不是日本人,而是中国人,这场战争不是民族战争,而是以私人海上贸易商人为主体,联合其他各阶层的人共同反对明王朝海禁政策的斗争,是中国封建社会内部的阶级斗争。他们的斗争如果成功,是可能对中国和世界近代历史发生深远的影响的。

      另一种意见认为,嘉靖倭患在性质上既包含有海寇商人集团反抗明朝政府厉行海禁的一面,又包含有日本倭寇入患的一面。既然如此,当时明朝的御倭战争应该说是一场正义的防御战争,戚继光、俞大猷等御倭将士仍不失为民族英雄的称号。对王直等海寇商人的活动不应估计过高。他们的活动不仅不能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相反地,由于他们具有典型的海盗特性,与当时的倭寇骚扰相结合,使东南沿海一带的经济遭到极大破坏,使正在滋长的资本主义萌芽受到了严重的摧残和打击。

      另一种意见认为,不能以嘉靖年间倭寇成分的变化,将倭患定性为海禁与反海禁的斗争。因为日本海盗和西方殖民者对中国的武装侵扰是这场灾祸之源,即使没有中国海盗集团的内乱,他们的侵扰也是既成事实。中国一些海盗不顾民族的利益,勾引外寇蹂躏自己乡土,是应该否定的,不能与沿海地区的反海禁斗争混为一谈。而对外来势力的侵扰,戚继光、俞大猷等将领的抗倭斗争,是一种忠于国家民族利益的爱国行动。

      图画说明

      郑和下西洋的海船模型

      这是中国历史博物馆通史陈列的郑和下西洋的海船模型。海船高87厘米,宽50厘米,长126厘米,是郑和宝船的缩影。这个宝船模型,是1985年厦门集美航海专科学校复制的。它根据明代钞本《三宝征彝集》所载郑和大型宝船长宽的尺寸比例,采用福船的船型复制而成。本单元的图标,也是这个海船模型。

    人民教育出版社  新课标《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