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教案资料
  • 编辑说明
  • 第1课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 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 第3课 华夏之祖
  • 活动课一 寻找历史·供选择方案
  • 第4课 夏、商、西周的兴亡
  • 第5课 灿烂的青铜文明
  • 第20课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
  • 第21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
  • 第22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
  • 最新热门    
     
    第6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

    ass=MsoNormal style="TEXT-INDENT: 32px; LINE-HEIGHT: 150%" align=left>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一、重点和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齐、晋称霸。齐、争霸体现了大国争霸的-、军事特点。两国都通过改革实现了富国强兵,齐国凭借-威势,晋国凭借军事胜利,都取得了霸主的地位。由此,改革与强国的关系,-斗争与军事斗争的互动影响,对于理解和把握春秋战国的朝代特征,有重要意义。

    本课的难点是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的不同特点及其历史影响。春秋时代的争霸战争,军队数量较少,往往一天就决定战争胜负,强者通过召集盟会确立霸主地位,-意味强烈。战国兼并战争,动辄几十万大军上阵,对阵双方攻守持续几个月,死伤几万、几十万,战争的残酷性尽显。引导学生对比分析齐桓公称霸和秦赵长平之战,上述特点明显。教材弱化了对战国兼并战争历史作用的分析。但从教材“有些诸侯中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等表述中,就隐含着历史走向统一趋势的意思,要指导学生分析理解。

    二、教法建议

    1. 教材以“烽火戏诸侯”的历史故事导入本课,一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交待西周灭亡、东周建立的历史过程。教师可让学生阅读这部分内容,并总结出昏君误国的历史教训,反衬本课即将学到的几位具有开拓进取精神的国君。

    2. 教师应向学生交待清楚“东周”的概念内涵和春秋、战国的历史分期。进而引申出王室衰微这一时代特征。建议教师举出具体、生动的事例应当说明王室衰微的情况,并指导学生思考:“王室衰微与诸侯争霸之间有何因果关系?”

    3. 讲清改革与争霸之间的关系是教学的重点。为防止教学过程的简单化和枯燥,建议教师采取边叙边议的教法,边叙述改革措施,边与学生讨论措施的作用。最后形成对改革与强国之间关系的总体认识,可由学生去评说。此外,讲述管仲改革可从人与自然、社会生产与自然环境(地利)之间关系的角度,引导学生多层面认识历史。教学中可设计一些问题启发学生思维,如“齐国发展生产,有哪些有利的环境资源条件?”“如何通过改革,把资源条件转化为经济优势?”“改革与富国强兵之间有什么联系?”

    4. 指导学生归纳齐桓公、晋文公和越王勾践霸主地位确立的方式。并提出问题:“春秋大国霸政的确立,对于当时的统治秩序有什么影响?”

    5. 战国七雄的形成与诸侯国内部新、旧势力的斗争相联系,教师讲述时要从社会发展和变革史的高度,讲明时代赋予七国兼并战争的新意义。

    6. 建议教师引导学生对比城濮大战与长平大战的不同特点,不仅认识战争过程本身的不同,而且认识争霸战争体现出的不同时代特征。春秋时期的-,就是各大国争夺霸权的-,是大国靠武力胁迫弱小国家承认其领导地位的强权-。战国时期的-,就是富国强兵,吃掉对方,进而统一中国的-。因此,春秋-是“争霸”,战国-是“兼并”。历史在争霸与兼并的过程中,逐渐趋向统一。

    7. 学生阅读本课“自由阅读卡”:“诸侯争霸时打仗的‘小车’是什么样的?”教师应向学生说明,车兵战是春秋时期军事作战的主要样式,到了战国时期,车兵战地位下降,步兵和骑兵战作用上升。

    三、学法指导 

    1. 指导学生识读《春秋争霸形势图》和《战国形势图》,形成春秋争霸大国和战国七雄的时空观。在教师的提示下,尽可能由学生分析概括出春秋霸主先后相继。战国七雄并存的特点。

    2. 吴越争霸,特别是舔尝苦胆的故事,学生较熟悉,可由学生自学或讲述。同时告诉学生,由于年代久远,在故事的流传过程中,也增添了许多虚构的成分。培养学生从传说和故事中探究历史真实的科学精神。

    3.“围魏救赵”内容设计成学生活动。教师可提供与这场战事相关的-、军事和地理方位因素,由学生分小组设计出多种救赵方案,介绍方案特点,评价优劣,在比较鉴别中认识国魏救赵战例的典型意义,认识军事谋略对战争胜负的影响。(参照附图)

     

    4.学生在比较城濮大战与长平大战的不同特点时,可在教师提供的补充材料基础上,将大的比较项分解成小的比较点,如从军队规模、持续时间、用兵谋略、战况结局等方面分析。此外,还可请学生谈谈从赵括空谈误国的史鉴中得到的历史启示。

    四、问题探究

    动脑筋

    想一想:春秋时期,齐国和晋国能够迅速强大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春秋时期的霸业-,是在以变求强的争霸过程中实现的。各大国为谋霸政而改革,因改革而富强,进而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齐国和晋国都通过改革迅速致强,改革都涉及到内政、生产和军事等方面内容。

    练一练

    A  

    活动与探究

    1.成语故事会:搜集春秋战国时期的成语故事,如“退避三舍”“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在班级小组里交流。

    建议采取小组合作搜集、交流的方式。交流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讲故事、化装表演、漫画绘画等。小组内设策划人、搜集人、讲演表演人,调动每个组员的积极性,合作参与。可搜集的成语故事还有:数典忘祖、管鲍之交、老马识途、一鸣惊人、朝秦暮楚等。

    2.老人说:“史书记载:长平之战,秦将白起坑杀赵国降卒四十多万人,真够狠的。”

    小孩说:“史书记载未必可靠。坑杀赵国四十多万降卒,秦将由起手下,至少要有八十多万人。他上哪儿找那么多人?”

    判断:他们谁说得有理?

    了解和研究历史靠史料,史料分为实物资料和文献资料两大类,文献资料是我们了解和研究历史的主要依据。文献资料的记载可能会有误,这可由史学专家辨伪正误。我们对待文献资料,也应采取科学的和批判的态度。长平之战,赵军被围46天,已丧失战斗力,四十多万人被坑杀是完全有可能的。这也反映了战国时期战争的残酷性。

    当然,也不能完全排除史书记载有误或夸大其辞的可能。但是,在没有充分证据证明史书记载有误的情况下,只能采取认可的态度。

      参考资料

    “春秋”“战国”名称的来历

    鲁国史官把当时各国报导的重大事件,按年、季、月、日记录下来,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记录,简括起来就把这部编年史名为“春秋”。孔子依据鲁国史官所编《春秋》加以整理修订,成为儒家经典之一。《春秋》记录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到鲁襄公十四年(前481)共242年的大事。由于它所记历史事实的起止年代,大体上与一个客观的历史发展时期相当,所以历代史学家便把《春秋》这个书名作为这个历史时期的名称。为了叙事方便,春秋时期开始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周平王东迁东周开始的一年,止于公元前476年(周敬王四十四年)战国前夕,总共295年。

    春秋以后,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大诸侯国连年战争,当时人们就称呼这七大诸侯国为“战国”。《战国策·燕策一》载苏秦的弟弟苏代说:“凡天下之战国七,而燕处弱焉。”可见当时七大诸侯国都有战国的称呼。到西汉初年,“战国”这个名词的含义还没有变化。到西汉末年刘向编辑《战国策》一书时,才开始把“战国”作为特定的历史时期的名称。战国时期开始于公元前475年(周元王元年)《史记》的《六国年表》开始的一年,止于公元前221年(秦王政二十六年)秦灭齐统一六国的一年,共255年。

    周王室自身实力的削弱

    西周盛时,以镐京、东都为中心,王室有直接管辖的王畿方约千里的土地。所有渭、径、河、洛地带都是周的王畿。西边的关中平原,以镐京为中心,是周人兴起的根据地,称为“宗周”;东面的河洛地带,以东都王城为中心,是保卫宗周和镇抚东方的重镇,称为“成周”。东西连成一片,长达千里以上,王畿以强大的-、经济、军事力量成为控制全国的基地。平王东迁以后,西土为秦国所有,王畿还有约方六百里。后来有的赐给立功诸侯,有的被诸侯侵夺,有的被戎族占据,有的封给王族、公卿大夫作采邑,最后所余无几。天子局处在成周约方一二百里的一隅之地,地盘还在一天天缩小。

    西周盛时,王室设置了庞大的军旅。用于宿卫宗周的有六师,称为“西六师”;在成周镇慑东方诸侯的有八师,称为“成周八师”,共14师达14万人以上。这就是周王朝维持“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武力基础。诸侯国大国一般不超过三军,小国只有一军,诸侯国的军队周王都能调遣。平王东迁以后,王室只能有三军、二军甚至不足一军了。

    王室地位的变化

    西周盛时,周王对诸侯拥有很大的权威。各封国的诸侯要定期朝见周王,报告封国内的情况,听取周王及其辅佐的指令;如临时发生重大事故,还要及时向周王报告。他们都必须向周王贡献本封国的产物和周王需要的东西。他们有保卫王室的义务,包括为周王提供作战的军队。对周王的死丧、嫁娶、巡游,他们也要尽特定的义务。如果他们不履行自己的义务或超越周王赋予他们的特权,周王可以收回或削减他们的爵禄,可以废除和另立国君,甚至灭掉他们。如康王时,晋侯建造的宫殿过分宏美了,就受到周王的谴责。共王曾灭掉封在密须故地的密国。夷王曾朝会诸侯,烹死齐哀公。在这种情况下,当然不可能出现大国争霸的斗争。

    诸侯定期的朝聘贡献(古代国与国之间遣使访问叫聘,诸侯在非朝觐述职之年,就派卿大夫聘周)是王室的重要收入,王室东迁以后失去了这个重要收入。按照鲁史《春秋》所记,242年里鲁君朝王仅三次,鲁大夫聘周仅四次。鲁是周公的后代,与王室最亲近,朝贡几乎全废,其他诸侯的朝贡自然不会比鲁多一些。与此相反,天子却经常向诸侯进行聘问,周桓王在位二十多年,五聘于鲁。东周天子地小贡少,在经济上不得不依附于强大诸侯。过去“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子在-上有最高的地位。平王东迁后,诸侯根本不听天子的命令,政令征战自诸侯出,霸主实际上取得-上的最高地位,天子在-上成了傀儡,也不得不依附于强大诸侯。

    齐桓公和管仲

    齐桓公是春秋初年首先称霸中原的第一个霸主,在位四十多年,能信用以管仲为首的一批贤才,改革齐国的-经济,顺应当时王室衰微、大国崛起的形势,执行一系列成功的内外政策,推动了齐国的社会发展。他组织中原各国抵御戎狄等落后部族的侵扰,捍卫了华夏先进文化免受摧残,在历史上是有功绩的。齐桓公不愧是受到孔子尊崇的春秋初期的著名-家。

    管仲青年时,家庭贫困,曾做过商人,到过许多地方,接触过各式各样的人,见过许多世面,从而积累了丰富的社会经验。

    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中原一百多年后,孔子赞叹齐国的霸业说:“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论语·宪问》)意思是: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诸侯,挽救周室,百姓受惠直到今天。没有管仲,我们大概要披散头发,左开衣襟,成为蛮夷统治下的老百姓了。这正反映了齐桓公的霸业在华夏族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有着特殊的作用。

    晋楚争霸的主要活动

    1.公元前636年(周襄王十六年),流亡在外19年的重耳,回到了晋国。在秦国的援助下,62岁的重耳当了晋国国君,就是晋文公。晋文公即位后,赏赐随从他流亡的臣属,功大的封邑,功小的尊爵。晋文公信用功臣,改革内政,实行免债薄赋,救贫济弱,减轻关税,便利交通,促进商业,宽恤农业等发展生产的政策;坚持举用贤能,论功行赏的用人政策;扩充加强军队。全国建立上、中、下三军,各军设将佐二人,中军将位最尊,指挥全军,称为中军元帅(后世元帅、将军之名始于此)。这些改革使晋国财富充裕,国力强盛,为争霸奠定了基础。

    2.公元前635年(晋文公二年),晋文公亲自率兵勤王,因为王弟太叔子带勾结狄国军队赶走了周襄王,勤王安周是求取霸业最好的捷径。晋文公很快打败狄军,活捉太叔子带,护送周襄王回洛邑,立下了安定周王室的头功,被视为齐桓公再世,在诸侯中建立了威望。

    3.公元前632年(晋文公五年)晋楚城濮之战。这是我国古代战争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之一。双方兵力只能据参战兵车数来估计。一种计算是引《司马法》的说法,每车甲士3人步兵2人;另一说法据孙诒让《周礼正义》卷54认为《周礼》所说军队编制:五人为“伍”,五伍为“两”,“两”就是兵车一乘。具体地说就是每车甲士二伍十人,步三伍十五人,甲士中最勇者三人居车上,为甲首;余七人在车的左右,步卒跟在车后。这样每车甲士、徒兵共25人或30人。后一说法比较符合春秋时的实际情况。《诗经·鲁颂·閟宫》载“公车千乘……公徒三万”,也是这个比例。据此城濮之战晋出动兵车700乘,兵力估计为二万左右。楚出动兵车一千四五百乘,兵力估计为四万左右。

    城濮之战居于劣势的晋军取得胜利的原因:①战争之前,晋国采取了整顿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等一系列富国强兵的措施,为战争的胜利打下了可靠的基础。②晋国在外交上开展了一系列灵活巧妙的斗争,扩大了自己的同盟军,孤立了楚国。例如晋先打下楚的盟国曹、卫,然后暗地里答应曹、卫复国,只要他们与楚绝交。曹、卫果然与楚绝交,使楚陷于孤立。又如晋利用齐、秦同楚的矛盾,同齐、秦建立联盟,陷楚于不利的境地。③“退避三舍”不仅使晋军赢得-上的主动,在军事上也使处于劣势的晋军避开了在不利条件下同楚决战,保存力量,待机破敌。在决战中晋军避开敌人强大的中军,选择比较薄弱的两翼冲击。又伪装败逃,造成敌人的错觉,然后出其不意地攻击敌人。使自己在局部上占据优势,再从局部的优势转变为全局的优势。

    4.公元前597年晋楚邲(bì)之战。城濮之战后,楚北上受阻,转而向东发展。楚庄王即位,稳定政局,发展生产,为争霸奠定了基础。接着率兵北上,在周的直辖区耀武扬威,并遣使问象征王权的九鼎之轻重,大有取周而代之的气势。于是晋、楚为争夺郑国大战于邲。晋军将帅对和战问题争论不休,步调不一,迟疑不进,在楚军突然进攻下大败,诸军争舟渡河,自相砍杀。邲之战后,楚庄王饮马黄河,雄视北方。鲁、宋、郑、陈诸小国又相继依附楚国,楚庄王一时称霸中原。

    5.公元前546年,宋大夫向戌奔走于晋、楚等国之间,取得各诸侯国的同意,在宋都举行有14个国家参加的弭(mǐ,停止)兵大会。会议作了“晋、楚之从交相见”(《左传》襄公二十七年)的决议,即原来晋、楚各自的属国,现在变成晋、楚双方共同的归附国,对晋、楚尽同样的义务。晋楚两大国牺牲中小国家的利益,互相瓜分霸权,形成了均势。

    勾践尝胆,立志报仇

    《左传》《国语》《越绝书》都没有提到勾践尝胆的事。《史记》、《吴越春秋》则有尝胆记载。《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践反(返)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吴越春秋》:“越王念复吴仇非一旦也,苦身劳心,夜以接日。目卧则攻之以蓼,足寒则渍之以水;冬常抱冰,夏还握火。愁心苦志,悬胆于户,出入尝之不绝于口。”把“卧薪尝胆”作为一个词汇来用,始于宋朝。苏轼在《拟孙权答曹操书》中说:“仆受遣以来,卧薪尝胆,悼日月之逾迈,而叹功名之不立”(《苏东坡集续集》卷9《拟作》)。不过这里说的与勾践毫不相干。到明朝时,勾践卧薪尝胆的说法越来越多,清初吴乘权在《纲鉴易知录》中则正式地说:“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卧薪尝胆……”明冯梦龙改编、清蔡元放修订并评点的小说《东周列国志》,又几次渲染了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因而人们就信以为真了。实际上尝胆史有所载,而卧薪则为后人附加,不足为信。

    三家分晋

    春秋晚期,晋国的六卿赵氏、魏氏、韩氏、知氏、范氏、中行氏,从奴隶主贵族中分化出来,成为新兴地主阶级的代表。威胁着以国君为首的旧贵族。公元前550年,新兴势力联合起来,打垮了旧贵族栾氏,完全占了上风。晋国六卿已经代表新兴地主阶级控制了晋国政权。在新旧势力斗争的同时,晋国新兴势力内部也进行了激烈的斗争。公元前493年,范氏、中行氏同赵、韩、魏交战,结果范氏、中行氏两家彻底失败。赵、韩、魏、知四家尽分范氏、中行氏的土地。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又联合起来灭掉知氏,三分其地。几年后,三家又把晋君所剩不多的土地分去大半,晋君反而要去朝见三家。公元前403年,周天子正式册命韩、赵、魏三家为诸侯,这就是“三家分晋”。

    田氏代齐

    春秋初年,陈国发生内乱,公子完逃往齐国。齐桓公任命他为工正(官名,掌管百工和官营手工业),这是陈氏在齐国立足的开始。陈氏即田氏,古代“陈”“田”同音通用。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田氏得到齐国国君的宠信,与公室关系非常密切。春秋中叶以后,由于齐国奴隶和平民反对奴隶主、反对公室的斗争广泛开展,旧制度的崩溃和公室的灭亡已成必然的趋势。田氏适应形势的发展,走向背离公室的道路,形成了以田氏为首的新兴地主集团,同以国君为首的奴隶主贵族集团展开了长期的斗争。田氏家族用减轻剥削的办法,如把粮食借给民众,用大斗借出,小斗收进,以此争取民众,收揽人心,壮大了自己的力量。经过三次大规模的武装斗争,齐国十余家大贵族——国氏、高氏、奕氏、鲍氏、弦氏、晏氏等,陆续为田氏并灭。到公元前476年,“齐国之政皆归田常”,田氏完全控制了齐国的政权。公元前391年,田和把齐国最后一个国君迁到海上,给他一城之地,田和占有齐国。公元前387年,田和向魏侯及楚、卫使者“求为诸侯”,魏武侯代他向周安王和诸侯提出这一要求,周安王答应了。公元前386年,周安王正式承认田氏为齐侯,沿用齐国号,变姜氏的齐国为田氏的齐国。这即所谓“田氏代齐”。

    战国时期各国之间的战争更为频繁

    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比春秋时期更激烈、更频繁、规模也更大。各大国都拥有雄厚的武装力量,秦楚两国各有步兵百万,车千乘,骑万匹;赵、齐、燕各有步兵数十万;韩国兵力最弱,也有步兵三十万。作战时常常动员兵力数十万。一次战役,被斩首的士兵常达数万甚至数十万。春秋时期晋楚城濮之战,晋兵力估计不过二万,楚兵力估计不过四万。公元前341年马陵之战,魏国动用“十万之军”。公元前293年,秦将白起大破韩、魏联军于伊阙,斩首二十四万。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秦竟活埋所俘赵军四十多万。各国军队人数的增多,虽与人口增加有关,但更主要的是士兵的主要成分由贵族奴隶主和“国人”改变为农民,作战时所有适龄农民都有可能被强迫编入军队。

    春秋时作战都用兵车,战败一方的车阵一乱,就很难整顿,所以几次大战都是一天之内分胜负。战国时步兵、骑兵成为主要兵种,野战和包围战代替了车阵作战,战争也“旷日持久”,有时长达三年五年。

    为了防备敌人的进攻,各国边境修筑了大规模的防御工程,其中比较长的称为长城。

    长平之战

    公元前262年,秦攻取韩国野王(今河南沁阳),使韩国上党郡完全和韩本土隔绝。韩国想献出上党向秦求和,郡守不愿降秦,把韩的上党郡17县献给赵国。秦国派兵攻赵。赵将廉颇驻守长平,筑垒固守,相持三年,不分胜负。公元前260年,赵王急于求战,不满廉颇凭险固守以疲秦军的战略,中了秦的反间计,起用赵括代替廉颇,率兵大举进攻。秦将白起佯败后退,诱敌追击,到预定地点,用伏兵把赵军分割包围。秦王亲自赶到前方,把全国15岁以上的壮丁悉数调到长平,堵截赵的援兵和粮食,赵军被困,46天饥饿乏食,突围失败,赵括被秦军射死,四十多万赵军全部投降,除240个年幼的回赵国报信外,都被活埋。

    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最大的一次战争,也是我国古代战争史上一次大规模的歼灭战。战国晚期,魏楚以及齐国先后衰落,只有赵国比较强大。赵国在长平之战中被消灭了四十多万军队,丧失了强国的地位,秦国则变得更加强大了。到公元前246年,秦王嬴政即位的时候,泰国已是“地方数千里,师名(军队号称)百万,号令赏罚天下不如” 了。

    廉颇

    赵国名将。蔺相如完璧归赵,又随赵王到渑池与秦王相会,使赵工没有遭屈辱,因功拜上卿,位在廉颇之上。廉颇不服,蔺相如为了国家的利益,处处容忍谦让。后来廉颇知道了,感到很惭愧,就肉袒负荆,登门请罪,两人成为团结御侮的刎颈之交。长平之战时,赵王信秦反间,起用赵括为将,蔺相如谏:赵括徒能空谈兵法,不知变通,如胶柱鼓瑟,难以应变。赵王不听,遂代廉颇,以致全军覆没。

    白起

    泰国名将。善用兵。攻魏,取大小61城;攻楚,拔郢都。长平之战,赵国中反间计,用赵括代廉颇为将以击秦,秦就用白起为上将军,覆灭赵军。后为相国范睢所妒忌,遂称病不起,被迫-。

    图画说明

    晋军猛冲楚军

    这是一幅描绘城濮之战的想象画。当时楚军势力大,分左右两部进攻晋军。楚军右部攻至前面,发现晋军战马蒙着虎皮冲了上来,战马吓得狂奔乱跳,右部弃阵逃跑,死伤无数。楚军左部在进攻中也遇到了麻烦。晋军将大旗竖在战车上,用战车拉着树枝扬起尘土,假装逃跑,以迷惑对方。楚军以为晋军败了,便全力追击。晋军预先埋伏的精锐部队向楚军拦腰杀来,假装逃跑的晋军又转回来一起夹击。楚军一片混乱,收兵败逃。晋军猛冲楚军,大获全胜。

    身穿甲衣的战国骑兵和战国兵器

    战国骑兵图是参考河南洛阳金村出土的金银错铜镜上的骑马武士射虎图纹饰绘制的。骑兵头戴貂皮暖帽,帽顶左右插着羽毛。帽子两旁有带子,系于颌下。骑兵身穿战甲,在战甲和战马身上有许多圈点,是纹饰并非是甲片。武士手持短剑,骑在马上,怒目而视。原图还有一只猛虎,武士正用短剑刺向张牙舞爪的猛虎。

    战国时期,战争频繁,兵器形式和数量较以前有所改进和提高。画面左边的兵器叫戈,戈柄细长,用皮条将戈横绑在戈柄上。画面中间的兵器叫矛,矛细长,矛头双刃,装在柄上。画面右上的武器叫三戈戟,长三米多,由矛和三个戈合在一起,更增加战斗威力。最下面的两种武器为连体戟。这些武器是战国时的主要兵器,用以砍杀、钩杀和刺杀。

    人民教育出版社  新课标《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参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