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教案资料
  • 编辑说明
  • 第1课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 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 第3课 华夏之祖
  • 活动课一 寻找历史·供选择方案
  • 第4课 夏、商、西周的兴亡
  • 第5课 灿烂的青铜文明
  • 第6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
  • 第7课 大变革的时代
  • 第22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
  • 最新热门    
     
    第8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度;通过学习“诗人屈原”,对学生进行道德情操教育。

    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一、重点与难点

    本课重点是甲骨文、商朝历法和诗人屈原。这三点在中国历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而且影响至今。学生应重点掌握。

    甲骨文的字型结构、古代历法和《离骚》的艺术成就是本课教学难点。首先,教师在古代科技史、文学史和文字学方面的知识可能不系统,不充实;其次,学生这方面的知识准备也不充分。所以要达到教学目的,需要教师深入钻研教材,设计直观、通俗、有效的教学方法。

    二、教法建议

    本课第一个子目的内容是“文字的演变”。可以利用有关“文字起源”的课前提示引入新课。

    “文字的演变”一目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教材按商朝、西周和春秋、战国的先后顺序讲述先秦文字的演变过程。内容比较艰深、抽象。教师应尽量用一些具体形象的材料,尽可能通俗地讲解。例如,讲商代的甲骨文时,可以写出:(日)(月)、等字,帮助学生理解甲骨文已经使用象形、指事、会意等造字方法,已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还应指导学生读课后“自由阅读卡”,帮助学生理解甲骨文的史料价值。讲到西周的文字演变时,可指导学生观察教材中《马字的演变》插图,由学生总结金文和大篆的字形特点,即方形圆形的团块被线条所取代,曲折象形的线条被拉平,象形程度逐渐降低。这种形象直观的教学能发挥多种教育功能,既可以使学生清晰掌握我国汉字的早期演化过程,也可以通过了解造字方法增强学生准确运用汉字的本领,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更能够培养学生观察和归纳问题的能力。

    “天文、历法和医学的成就”一目是本课的难点。学习远古祖先观察、记录日、月食等天文现象的内容时,建议将大小字内容结合起来,使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古书记载的最早日食记录发生在夏朝。商朝甲骨文中所记载的日、月食经证实都很可靠。西周末年出现了有确切日期的日食记录。另外,在春秋时期我们的祖先还留下了世界上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讲到商朝甲骨文记录日、月食时,可以指导学生看教材中《记有日月食的甲骨文》的插图,告诉学生放大拓片的甲骨文中的“”字是日食的“食”字,这段卜辞是“祭酉贞,”,也就是说傍晚出现了日食。通过辨认甲骨文,使学生认识到,史书的编写都是有根据的,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

    学习中国古代历法时,关键应讲清楚“闰月”问题。目前见到中国最早的历法是保存在甲骨文中的商朝历法,它是一种阴阳合历。月亮绕地球一周是一个朔望月,它的长度是29.530588日,所以商朝人把大月定为30天,小月为29天。地球绕太阳运行一周是365.242216日,称为一回归年。同时考虑月亮和太阳的运动,把回归年和朔望月并列作为制历的基本周期,称作阴阳合历。但是12个朔望月比一个回归年少11天。为了调整两者的差距,在 19个阴历年里加 7个闰月,平年 12个月,闰年 13个月,这样就使 19个阴历、阳历年的长度几乎相等了。这是我们祖先的一个巧妙发明。

    关于24个节气。它是我国传统历法的三要素(即朔、闰、节气)之一,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独创。由于24节气分别标志着太阳在一周年运动中的24个大体固定位置,反映了气候寒暖的变化,所以对农业生产有着重大的指导作用。至今我国民间仍然沿用它来掌握农时,指导耕作。

    “屈原和钟鼓之乐”一目中“诗人屈原”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关于这一部分的教学提两点建议:第一,应粗略介绍一下屈原的生平;第二,教师可引用《离骚》并附释文,通过指导学生阅读作品,师生共同归纳出《离骚》的文体、内容和写作特点。即它是屈原采用楚国的方言创造出的一种新体诗歌的代表作。《离骚》是屈原被流放后用诗歌形式写成的自叙传,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最长的抒情诗。诗中愤怒谴责王室的昏庸和贵族的腐败,表达了崇高炽热的热爱祖国和人民的-。作品想象丰富,夸张大胆,感情澎湃激越,开创了积极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同时通过阅读和分析《离骚》,教育学生认识学习两千多年前的屈原忧国忧民、高洁耿介的崇高品德和为追求理想顽强奋斗的精神。

    三、学法指导

    1.注意梳理知识。本课内容琐碎,可指导学生在课后根据三个子目按类别列表格归纳学习内容,也可让学生打乱书上结构,按朝代时期总结这一阶段的文化成果。通过按类和顺时两次梳理加工知识,提高驾驭知识的能力。

    2.试作探索和研究的尝试。学习本课后,可以引导学生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做进一步探索和研究。例如,分析常见汉字的构成方法,探究中国古代乐器的演进过程等等。总之,通过对一个问题的深入研究,可以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全方位得到提高。

    四、问题探究

    动脑筋

    1.观察上面的三个甲骨文字,猜一猜,“伐”字是怎么样表达意思的?

    第一个字是“人”,第二个字是“戈”,用戈砍人头就是“伐”字。(“人”和“戈”都是象形字,“伐”是会意字。)

    2.我国科学工作者根据古代天象记录和对20世纪最后一次日全食的观测,得出周懿王元年是公元前899年的结论。想一想,这件事能说明什么问题。

    说明我国古代丰富的天象记录是宝贵的科学资料,运用现代技术研究它,能够取得重大的成果。

    练一练

    C

    活动与探究

    看图猜字:右图是商代金文中所见武器和使用的情况,请你根据左排武器的名称,猜一猜右排文字是什么意思。

    右排文字的意思从上向下依次是:人荷戈,守卫的意思;一手执斧钺,一手捉俘虏;人手持刀;用弓射箭;一手拿戈,一手拿盾牌。

    参考资料

    甲骨文的发现与研究

    清末,河南彰德府(今河南安阳市)西北五里小屯村民们在种地时挖到一些“龙骨”。他们将“龙骨”当作中药材卖给城里的药铺。“龙骨”上的刻画引起人们的注意。光绪二十四五年间,古董商人到小屯去收购“龙骨”并到北京出售。官僚王懿荣收购古董,对古文字颇有研究,认为“龙骨”上的刻画是已经失传的中国古代文字,用24两银子买下了12片甲骨,从此,甲骨的搜求和甲骨文的研究引起了一些人的重视。王懿荣死后,《老残游记》的作者刘鹗(字铁云)搜集五千余片甲骨,选出其中的一千余片,在1903年拓印成《铁云藏龟》一书,首次公开著录甲骨文。不久,学者孙诒让据以写成第一部研究甲骨文的专著《契文举例》。1908年,罗振玉首先访知甲骨的出土地点,三次派人前往安阳搜求甲骨,并从他的一二万片甲骨中精选出二千多片印成《殷墟书契前编》等书。罗振玉的亲戚王国维首先把甲骨文研究用于研究商朝历史,用甲骨文证实了司马迁著的《史记》“殷本纪”中所列的商王世系的可靠性,并纠正了其中的某些错误。因此,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郭沫若第一个利用甲骨卜辞,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为指导对商朝历史的研究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从甲骨文的发现到现在,共计出土甲骨在15万片以上,大部分藏在国内,其余散在欧美日本等国,甲骨学已成为一门世界性的学科。甲骨文是在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陶器刻画符号的基础上,经过二三千年的孕育、萌生和发展,到商代形成为一种相当进步、相当成熟的文字。从甲骨文的文字结构来看,甲骨文已具备了传统所谓的“六书”即象形、会意、指事、形声、假借、转注等六种造字方法。

    原始陶器刻画符号

    汉字可能是从原始社会陶器上的刻画符号发展演化而来的。在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的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上就有110多种刻画符号,半数为一竖道,也有两竖道并列的,一竖道上下带倒勾的,竖道一侧带三两横道的……共二十多种。而到大汶口文化陶器刻画符号和良诸文化陶器玉器刻画符号,其形体已与甲骨文接近。后在偃师二里头文化、郑州二里岗文化和藁城台西商朝遗址、江西清江吴城商代遗址都发现了陶器刻画符号,其中多数已近似象形甲骨文。

    金文

    金文是在商周青铜器上刻铸的文字,又称钟鼎文、铭文。早在商朝晚期,青铜器上已有铭文,字数较少,用来表明该青铜器的用途、主人、制作人。当时,金文的字形因去甲骨文不远,故字形近似。金文盛行于两周。西周时,许多青铜器均有铭文,并且有多达497字的大篇长文。西周后期,金文字形渐趋规整,东周青铜器也有许多铭文,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金文的内容,有国王、贵族的征伐功勋、赏赐策命、盟誓契约、祭典训诰等,反映了西周-、经济、军事、思想诸方面的情况。周代金文,从总的情况看,它比商代甲骨文进一步稳定、规范、简化和符号化了;若与以后的小篆比,则结构仍未定型,部分字的笔画增减、偏旁部首的安排仍有某种随意性。特别是周初金文因承袭商代文字,还保留了比甲骨文更加原始、图画性更强的形态。金文字体结构疏密相间,比甲骨文方正整齐,笔画分布均匀对称,笔道比甲骨文粗,字的体势较甲骨文雍容厚重。

    西周晚期,金文被人整理成为一种新的样式,称为“大篆”。据《汉书·艺文志》和许慎的《说文解字叙》中所说,小篆完全出自史籀大篆。史籀是周宣王时的史官,他把金文整理成“大篆”,用大篆写成15篇文字,作为教儿童识字的教材,并且成为当时的标准字体。但史籀大篆15篇早已佚亡。大篆的字体结构比较繁复,体势近于小篆,而有些字又较其后的字体小篆繁复。秦的统一文字小篆由它脱化而出。

    古书记载,夏朝的某一天发生了日食

    《尚书·夏书·胤征》记载,夏王仲康即位初期,主管天时的羲氏与和氏擅离职守,私自跑到他们的封地饮酒作乐。九月初一日,发生了日食,他们没有预报出来,导致乐官击鼓,啬未驱驰,众人奔跑,大家为营救太阳奔忙,从而触犯了先王定下的杀头的法令。胤侯奉命率兵征讨羲氏与和氏。

    夏历

    相传夏朝已有历法。孔子游历杞国时寻访到《夏小正》。它的内容反映了夏朝物候天象历的传统。《夏小正》记述了一年中每个月的星象、物候、气象以及所应从事的农业和政事等,它以北斗星斗柄的指向,大火、参、织女等恒星的昏旦中星、晨见、夕伏等,作为每个月起始的标志,兼及物候的情况,组成天文、物候并陈,星象标志多样化的历法系统。《夏小正》分一年为10个月,每月36日,另有5或6日置于年终,月份的终始与月相无关,是一种十月太阳历,亦即为一种纯阳历。

    商朝历法逐渐完备

    在商代甲骨卜辞中保存着当时的历法《殷历》,它在夏历的基础上,已趋于完备。殷历以太阴(月亮)之圆缺一次为一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以太阳之温凉寒暑的演变一次为一年;用设置闰月的办法调整阴阳之差,即三年一闰,五年再闰,19年七闰,全年平均为365.25天;平年为12个月,闰年为13个月,年终设置闰月,叫做13月。商朝后期开始实行年中设置闰月,又出现了两个七月和八月,这种历法叫做阴阳合历。商朝人用干支记日,即以十“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交相组合成60个互不相同的单位,以一个单位代表一日。在甲骨文中曾发现刻写完整的干支表。当时人们还把一个月分为三旬,每旬十天。

    战国时期人们测定出一年24个节气

    24个节气是我国人民长期对天文、气象、物候进行观察、探索、总结的结果。早在西周时期,我国的天文学家就已知道表示冷热的春夏秋冬四季和用“土圭”(古人用来测量日影的仪器)测影的办法,测定出春分、夏至、秋分、冬至4个节气。《尚书·尧典》就曾提到这4气,只不过当时还没有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的名称,而用日中、日永、宵中、日短4个名词来表示。到春秋时,人们又在二分二至的基础上,测定了4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与二分二至合称为“八节”。《左传》鲁昭公十七年(前645)载:“玄鸟(燕子)氏司分者也;伯赵(伯劳鸟)氏司至者也;青鸟氏司启者也;丹鸟(锦鸡)氏司闭者也。”说明那时人们已掌握了八节,并掌握了玄鸟春分来,秋分去;伯赵夏至鸣、冬至止以及青鸟与立春、立夏(启),丹鸟与立秋、立冬(闭)的关系。及至战国,天文学家又确立了24个节气。《逸周书·时训解第五十二》即有完整的24个节气的记载,名称与现在完全相同,只不过惊蛰和雨水、谷雨和清明的次序与现在不同。后来,人们又将四个节气的次序作了调整。西汉初年成书的《淮南子》,所记24个节气的次序已和现在完全相同,说明到战国末年,24个节气已经臻于完善。24个节气是根据地球在绕太阳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划分的,因此也是气候寒暖的反映。掌握24个节气,就便于安排农事活动和有关季节气候的生活。这是我国独有的科技成果。外国没有24个节气,只有春分、秋分、夏至、冬至4个节气。

    扁鹊

    扁鹊是春秋战国之际的民间医生,原姓秦名越人,生于齐国勃海郡的鄚(今河北任丘)。随长桑君学医。后得长桑君的“禁方书”(不外传的丹方医书),开始深入民间行医。他的医术十分高明,能“洞见五脏症结”。相传他见到齐桓侯,一眼就看出齐桓侯身上有病,劝其及早治疗。齐桓侯不听,5天后他又劝齐桓侯赶紧治疗,齐桓侯还是不听,过了10天果然病死。扁鹊对妇科、五官科、小儿科等样样精通,曾游历各国,-了许多疑难病症。传说晋国的赵简子得病,昏迷5天,不省人事。经他精心治疗,没过3天,病就完全好了。又有一次,虢国太子得了“尸厥(jué)”症(类似休克),家里人以为已经死了,正准备办丧事。他问明情况,入宫为之切脉,断定没有真死,便用针灸、熨贴和汤剂综合治疗,使之恢复了健康。由于他医术高明,人民群众就以传说的黄帝时代的名医扁鹊来称呼他。后来,他因受到秦国太医令李醯(xī)的妒忌,惨遭杀害。

    扁鹊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诊断的经验。在扁鹊之前,医生诊断病情,“以五气、五声、五色视其死生”(《周礼·疾医》)。扁鹊结合自己的经验发展了这种诊断方法。每次给人看病,他不仅详细询问病人的感受,同时还采用“切脉、望色、听声、写(观)形”,而后“言病之所在”(《史记·扁鹊列传》),这就是望、闻、问、切四种诊断方法。这种四诊法,至今仍被中医所沿用。传说扁鹊曾把自己丰富的治疗经验加以总结,著有《扁鹊内经》等书(《汉书·艺文志》),可惜今已失传。

    屈原

    屈原(前340-前278),名平,原是他的字。与楚国国君同姓熊,系楚武王子瑕后裔,瑕原食采邑于屈,因以为氏,故称屈原。屈原“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擅长)辞令”。楚怀王时任左徒,掌管出纳号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出以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史记·屈原列传》)。他对内主张任用贤能,厉行法治,使国富民强;对外主张联合齐国,共抗强秦,进而统一天下。由于以上官大夫为首的旧贵族势力的反对和进谗,再加上秦国的挑拨离间,屈原被楚怀王免职,并流放到汉水以北。楚怀王死后,他回到楚国郢都,但不久又被楚顷襄王流放到江南(今湖北南部、湖南北部一带)。公元前278年,郢都被秦军攻破,楚被迫迁都于陈,屈原痛感报国无门,于夏历五月五日悲愤地投汨罗江而死。

    屈原不仅是一位很有抱负的-家,而且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他吸收民间的文学形式,采用方言音韵,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创作了《离骚》《九歌》《天问》《九章》《招魂》和《远游》等作品,以抒发自己的崇高理想和他对楚国的热爱、对腐朽的旧贵族的愤怒。后人将他的作品和其他一些人的作品编辑成集,定名为《楚辞》。屈原的作品不仅对我国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流传到国外,受到各国人民的喜爱。早在盛唐时代,他的作品就传入日本,对日本文学产生了影响。他的诗作还传入西方许多国家,被译成多国文字,仅《离骚》就有德、法、英、日、意、俄文等多种译本,其他如《天问》《九歌》《九章》《招魂》和《远游》等也有外文译本。1953年,世界和平理事会决定把屈原作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在各国为他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

    《离骚》

    《离骚》是屈原在流放中的作品,全诗373行,共2490字,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篇抒情诗。《离骚》之名,司马迁解释说:“犹离忧也。”在《离骚》中,屈原集中表现了自己忧国忧民、不肯与世浮沉的高尚品质以及自己的-理想不能实现的苦闷。全诗共分为三个段落。第一段描述诗人的身世、黑暗势力对他的迫害以及自己的-理想和他对祖国、对人民的深厚感情:“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我不是怕自己的身子遭殃,而是担心君主的乘舆要被毁坏。”“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我长叹一声不禁流下眼泪,哀怜人民的生活如此多灾多难!”第二段描写他上天下地、入水登山,探寻自己理想的情况。最后一段表达自己在天门不开、陈志无路的绝境下,准备以死殉国的决心。通篇文采绚丽,想象丰富,结构宏伟,感情深沉,是我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的杰作。

    图画说明

    西周毛公鼎

    这是清道光末年于陕西峡山出土的西周毛公鼎,高53.8厘米,口径47.9厘米,形状为大口深腹,直耳。鼎表面的装饰十分简洁,只在口沿下饰重环纹带。腹内铸有铭文32行,共497个字,为现存铭文最长的一件青铜器。铭文内容为周王再三叮咛毛公(yīn),要效忠王室,并赐给毛公仪仗、车马、兵器等珍贵物品。它是研究西周历史的重要资料。此鼎现藏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

    记有日食的甲骨文

    这是一块记载日食的牛骨,河南安阳出土。长17厘米,宽2.6厘米。刻辞中的“癸酉贞日夕又食”等文字,是指在商王武乙某年某月某日的一次日食。据学者研究,这是中国文献保存最早的日食记录,也是世界上关于日食的最早记录。

    扁鹊

    这幅扁鹊像,选自清朝人绘的《先医神像册》。

    屈原

    这幅屈原画像,作者是李砚云,描绘了屈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对腐朽贵族的愤怒。

    人民教育出版社  新课标《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参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