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教案资料
  • 编辑说明
  • 第1课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 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 第3课 华夏之祖
  • 活动课一 寻找历史·供选择方案
  • 第4课 夏、商、西周的兴亡
  • 第5课 灿烂的青铜文明
  • 第6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
  • 第7课 大变革的时代
  • 第8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 最新热门    
     
    第9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过学习孔子的教育成就,教育学生树立良好的学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一、重点和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孔子的-主张和教育成就。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人物之一,他对后世影响深远。准确、详细了解孔子,将有助于学生理解历史上的许多问题。另外,由于孔子是一个争论颇多的历史人物,通过实事求是地介绍孔子,也有助于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历史观教育。

    通俗讲解各位思想家的主张是本课教学的难点。思想史教学本身就很难,加之这一时期思想繁杂,理论抽象,更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

    二、教法建议

    可以引导学生回忆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和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两课内容,启发学生认识到春秋战国之际,社会的大动荡必然引起思想文化领域里的大变化。用以旧带新的方式引入本课,使前后知识产生联系,帮助学生理解这一时期的意识形态是这一时期经济和-的反映。

    “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是本课的重点内容。这一子目主要介绍了孔子的-主张和教育成就。-上,一则他赞美西周的制度,主张把社会拉回到西周去;再则他提出“仁”的学说。学习“仁”的概念时还可以指导学生阅读课前提示关于“苛政猛于虎”的故事,以便加深理解孔子的思想。学习了上述内容后,应由学生归纳得出结论: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教育成就,教材涉及到四方面内容:第一,创办私学,广收门徒;第二,采用“因材施教”、启发学生思考的教学方法;第三,强调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第四,向弟子传授有效的学习方法。学习“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一目,应充分利用教材中“因材施教” 的小字和关于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的原始资料,还应补充有关“首创私学”“有教无类”的课外知识,使课堂教学生动充实,做到论有所依,论从史出。最后建议教师启发学生总结孔子有哪些思想和活动,学生基础好的学校还可以请学生结合时代背景、孔子的言行及其影响,对孔子进行评价。

    “思想家老子”是本课的难点,初一学生不易理解老子的哲学思想。讲述本目可分三点梳理知识:第一,老子生活在奴隶社会开始瓦解、封建社会兴起的大动荡时代;第二,他总结新旧制度交替、新旧统治阶级之间的无常变动,指出一切事物的存在都是相互依存的,都有对立面;第三,他认为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

    “百家争鸣”是本课难点,讲述这一子目建议如下:首先,应明确“百家争鸣”开始于奴隶制瓦解的春秋时期,鼎盛于新兴地主阶级登上统治地位的战国时期。其次,讲述“百家争鸣”之前应先交待时代背景,因为意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这里涉及到的思想家大多数生活在战国时期,就更不应忽视战国时期的两大突出特点,即各国地主阶级通过不同形式先后夺取政权,封建诸侯割据天下并不断进行兼并战争。生活在这一时代的墨子、孟子、庄子和韩非子都就战争和统治者如何统治人民发表了各自的见解,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主流是总结巩固地主阶级统治的经验教训。第三,应体现出争鸣的特点。每位思想家都就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站在各自的立场上各抒己见,彼此辩驳。例如,关于战争,墨子反对非正义战争,孟子则不加区别地反对一切战争;关于治理国家的方法,孟子倡导“仁政”,庄子提出“无为而治”,韩非子则主张法制,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第四,应注意利用孟子-主张中的环保意识,对学生进行珍爱能源和保护环境的教育。

    各家观点介绍清楚之后,可以要求学生列表归纳各家学派及其主张,使之形成清晰的知识结构,便于学生系统掌握知识。还可以提问:“你认为哪家观点最适应新兴地主阶级的需要?”引发学生讨论,促使学生思维碰撞,以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双重目的。

    三、学法指导

    1.指导学生学会联系。第一,学习本课文化史内容可与同一时期经济、-特点联系;第二,注意不同时期同一学派观点的前后承袭关系;第三,注意同一时期不同学派观点的联系;第四,可以将学生课外知识与本课涉及到的内容结合起来,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2.指导学生注意总结、归纳知识。本课共学习了六位思想家和一位军事家,内容十分庞杂。但是有些人的活动和思想是十分接近的,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归纳出他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也可以利用表格进行分类总结。这样将有助于学生深入、牢固地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处理复杂学习内容的方法。

    3.要让学生加强理解,避免死记硬背。本课学习内容或涉及-,或涉及哲学,如果不理解,学习将变得十分乏味,如同嚼蜡。

    四、问题探究

    动脑筋

    1.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阅读孔子的这三段话,想一想,对你学习有什么帮助或指导?

    孔子的三段话,教育我们要不断总结和向别人学习好的学习方法,要具有老老实实和谦虚好学的态度,才能学有所成。

    2.老子主张以柔克刚。相传老子曾经张开嘴让弟子们看,然后对弟子们说:“我那坚硬的牙齿早就掉了,可我那柔软的舌头却还在!”想一想,老子的话究竟是什么意思?它的这种思想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是否有用?如果你认为有用的话,能不能举出一个实例加以说明?

    ①老子的意思是坚硬的东西未必结实,柔可以克刚,体现了他辩证看问题的思想。②我认为有用。它使人认识到:什么事物都不是绝对的,都是可以变化的。貌似强大的人可能会被弱者打败,看起来聪明的人可能一生无所作为,平凡的人由于努力可能会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业。(举出实例加以说明)

    活动与探究

    1.诸子百家中的学说有哪些积极的东西值得现代社会吸收、利用?

    孔子“仁” 的学说和孟子的“仁政”;孔子关于教育的主张;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墨子的“兼爱”“非攻”;韩非子的法制思想都值得现代社会吸收和借鉴。

    2.女孩说:“诸子百家辩论争鸣,观点全是对立的,吵得可热闹啦!”男孩说:“百家争鸣的观点不可能都是对立的,但他们都踊跃发表看法,当然热闹。”判断:他们谁说的有理?

    男孩说的有理。

    3.填表:按表中的要求,填写出春秋战国时期儒、墨、道、法、兵诸家代表人物各一名的情况。

    姓名 时期 著作

    主要思想

    孔子 春秋晚期 《论语》 提出“仁”的学说,主张“为政以德”。主张“因材施教”、谦虚好学、“温故而知新” 墨子 战国   主张“兼爱”、“非攻” 老子 春秋末期 《道德经》 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互相转化。主张以柔克刚 韩非 战国   主张改革,提倡法治,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 孙武 战国 《孙子兵法》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参考资料

    儒家学派

    儒家学派是崇奉孔子学说的学派。“儒”在古代,是指从巫分化出来的,专门为贵族人家祭祖事神、办理丧事的知识分子。孔子以后,儒的含义发生了变化,指的是以孔子为宗师的儒家学派。儒家学说的内容,主要是“祖述尧舜,宪章(效法)文武”,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上主张“德治”(礼治)和“仁政”,重视道德伦理教育。战国时,“儒分为八”,重要的有孟子和荀子两派。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儒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各个时期的儒家总是适应封建统治阶级的需要,从孔子学说中演绎出各种应时的儒家学说来。如两汉有以董仲舒和刘歆等为代表的今古文经学及谶纬之学,魏晋有王弼、何晏以老庄思想解释儒经的玄学,唐代有韩愈为排斥佛学的儒家“道统”说,宋明有兼取佛道思想的理学,清代前期有汉学、宋学之争,清代中叶以后有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之争。至五四运动前后,儒家学说随着封建社会的没落,逐渐丧失其作为正统思想的地位。

    孔子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先世是楚国贵族,避难迁鲁。他出生时,家世已经没落。年轻时做过季孙氏的委吏(管仓库)和乘田(管繁殖牲口)等。三十多岁到齐国,几年没有得到齐君的重用,又回到鲁国,聚徒讲学。五十多岁时,由鲁国中都宰(都城行政长官)升任司寇(掌管刑狱、纠察等事)。后又曾周游宋、卫、蔡、齐、楚等国。晚年在鲁国编订古代文化典籍《诗》《尚书》《春秋》等,教授门徒。孔子的弟子曾将他的谈话和他与门徒的问答,辑成《论语》一书。《论语》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

    孔子提出“仁”的学说

    “仁”字最早见于《尚书·金滕》:“予仁若考(我的才能和美德同先父一样)。”这个“仁”指的是才能和美德。后来的-家讲“仁”,则指的是人际的伦理关系。孔子对仁作了充分的阐发,把它提高到伦理哲学的最高点,形成为一种系统的儒家学说。孔子所讲的“仁”,涵义十分宽泛,“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则是其最主要的两个内容。孔子强调,仁既是人的内在心理感情和自觉道德意识,也是最高的道德标准。仁者应该“泛爱众”“亲亲”“能爱人、能恶人”,为此必须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卫灵公》),“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论语·雍也》)。孔子讲“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劳动者身份地位的变化,这是思想发展史上的飞跃。孔子所讲的“仁”,又是同“礼”联系在一起的。他说:“克己复礼为仁。”只有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于周礼的规范,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才算有了仁德,这反映了他对当时新兴地主阶级僭越周礼行为的不满。在上述伦理观念的基础上,孔子针对春秋时弊,要求体察民情,减轻剥削,主张“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择可劳而劳之”(《论语·尧曰》),“薄赋敛”(《说苑·理政》);反对暴政虐民,斥责“苛政猛于虎”(《礼记·檀弓》),主张行德政,省刑罚。后来,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仁”的学说,形成为“仁政”学说和重民思想。

    孔子兴办私学

    孔子之前,“学在官府”,学校专为奴隶主贵族子弟而设,平民没有受教育的权利。春秋时期,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阶级的分化,有些具有一定文化修养的退休官吏,回到家乡收徒设教,兴办私塾,不过影响不大。到春秋晚期,随着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转变,地主政权需要大量知识分子为其服务,民间聚徒讲学的风气日渐兴盛,孔子也开始兴办私学,广收门徒。孔子办学,主要有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大约在他30至35岁之间,第二个时期在他37至50岁之时,第三个时期是他的晚年,即68至73岁之时。他主张“有教无类(类,指贫富贵贱的等级区别)”(《论语·卫灵公》),只要“自行束脩(十条干肉)以上”(《论语·述而》)就收为门徒。这样,比较贫寒的平民只要交得起束脩的都可以接受教育,从而突破了“学在官府”的限制。孔子一生教授的门徒多达三千人,其中“身通六艺(礼──礼节、乐──音乐、射──射箭、御──驾车、书──认字写字、数──算术)者七十有二人”(《史记·孔子世家》)。这些学生大多出身贫贱,出身贵族的不多。

    因材施教

    孔子是我国第一个主张“因材施教”的教育家。他承认学生个性的差异和程度的高低,主张在统一的培养目标之下,应注意因材施教,“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对于中等以上水平的人,可以跟他讲高深的学问,对中等以下水平的人,则不可以讲高深的内容)”。平时,孔子非常注意观察,了解每个学生的爱好、个性和程度,熟记在心。在教学中,他一方面根据学生程度的高低和接受能力的大小,进行不同的指导。如学生“问仁”“问道”“问政”“问君子”,他总是针对不同的情况给予不同的回答。曾参的学问修养比较高,有一次向孔子问“道”,孔子就不直接点破,只是说:“吾道一以贯之。”让他自己去领会。孔子走后,别的学生便问曾子老师的话是什么意思,他回答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老师所讲的道,就是‘忠恕’罢了)。”说明他已真正领会了孔子的教导。另一方面,孔子还经常针对学生的不同缺点,对症下药地进行教育。如冉求和仲由问孔子:“闻斯行诸(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孔子回答仲由说:“有父兄在,如何其闻斯行之?”又回答冉求说:“闻斯行之。”公西华见他的回答不一样,感到不好理解,问孔子是什么道理,他答道:“求也退,故进之(冉求遇事胆小退缩,所以我要鼓励他前进);由也兼人,故退之(仲由好勇过人,因此我要约束他)”(《论语·先进》)。

    温故而知新

    “温故而知新”出自《论语·为政》,原文为:“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意思是: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指学习过的知识),由此获得新的知识(指未学习过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当老师了。”

    《春秋》

    《春秋》是孔子晚年根据鲁国的史记材料著成的一部编年史。《春秋》记春秋时候列国的重大史事,以鲁国为主体,用鲁国的纪年、开始于鲁隐公元年(前722),结束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共计242年。《春秋》“绝笔”以后不久,孔子就死去了(死于前479)。《春秋》文辞简约,据说一字一句都经过孔子的深思熟虑,寄寓他对历史事件的褒贬,号称“春秋笔法”。例如,孔子主张尊崇周室,他写《春秋》对吴、越的君主不称王,只称呼他们原来受封的爵名──子。《春秋》是儒家的经书。

    道家学派

    道家指的是以先秦老子、庄子关于“道”的学说为中心的学术派别。不过,道家一词出现较晚。春秋战国时期,只有老子学派、庄子学派,并没有道家学派的说法。道家之名,是汉代司马谈《论六家之要指》第一次提出的,称为“道德家”。至《汉书·艺文志》,始名之为道家,列为“九流”(“九流”指先秦的九个学术流派,即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等九家)之一。道家学派的内容,以老庄的自然天道观为主,认为天地万物是由“道”派生的,强调人们在思想、行为上应效法“道”的“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道”生长万物而不据为己有,有所作为而不居功自恃,有所成长而无意作主宰)。-上主张“无为而治”,反对“法治”和“尚贤”,认为“法令滋彰”反而造成“盗贼多有”,“不尚贤”可以“使民不争”。伦理上主张“弃仁绝义”,反对“礼治”,认为“礼”是酿成大乱的祸首 (《道德经》)。道家的这些主张,与儒、墨、法家的学说形成鲜明的对比。

    老子

    史书关于老子的记载不很清楚。司马迁的《史记》一说他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史”(管理藏书的史官),就是孔子曾向他问礼的老聃;一说他可能是周烈王时见过秦献公的周太史儋;又说他可能就是老莱子。教材取前一种说法。老子学说的核心是“道”。他认为“道”就是“无”。这个“道”是“先天地生”的,是没有意志、没有具体形状、无声无臭的,是无时无地不在的。“道”即是宇宙万物的本源。老子猜测到一切事物都有正反两面的对立,双方互相依存,相反相成,如“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而且,事物对立的双方会互相转化,“正复为奇(反常),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道德经》)。但是,老子这种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存在严重的缺陷,他不仅忽略了对立面转化的必要条件,而且把事物向反面转化看作是循环的,而不是上升发展的。老子的学说,对后来中国哲学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唯物与唯心两派都从不同的角度吸收了他的思想。

    老子思想有消极的一面。老子长年居住在周,春秋末期,周朝-日益紊乱,礼坏乐崩,社会正面临着一场大变革。面对这一切,他消极悲观,提出一个回复到“小国寡民”的远古时代的主张,让人们重新过上“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道德经》)的生活。

    《道德经》

    《道德经》相传为老子所著,亦称《老子》《老子五千文》。但从书的思想内容和涉及的某些问题来看,该书大约编定于战国初期,基本上保留了老子的主要思想。全书五千余字,是用韵文写成的哲理诗。分《道经》和《德经》两部分,故称《道德经》。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把《德经》放在《道经》之前,因此又称《德道经》。道经侧重讲哲学,德经侧重讲-和军事。

    墨家

    墨家为战国时的重要学派,创始人为墨子。墨家在初期以墨子本人所主张的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节葬、节用、非乐、非命等为中心,与儒家展开-学术思想斗争。战国末期,墨子后学克服了墨子学说中的宗教迷信成分,对认识论、逻辑学乃至自然科学中的力学、光学、几何学等都有一定的研究和贡献。墨者组成具有严格纪律的团体,服从其领袖“钜子”的指挥,过着吃藜藿之羹、穿短褐之衣的俭朴生活。据说他们都非常勇敢,能“赴火蹈刃,死不旋踵”(《淮南子·泰族篇》)。墨子死后,分为三派。西汉以后,由于封建统治者崇儒抑墨,墨学渐趋衰微。

    墨子

    墨子名翟,鲁国人(一说宋国人),大约生于公元前468年,死于公元前376年。他出身微贱,做过工匠,自称“贱人”。曾学过儒学,后不满其烦琐的“礼”,另立新学,聚徒讲学,创立墨家学派。墨子对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有深切的体会,激烈反对“富侮贫,贵傲贱”,主张“兼相爱,交相利”(《墨子·兼爱》),有力的要以力助人,有财的要将财分人,有道的要用道教人,这样可使“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乱者得治”。但是这种“兼爱思想”抹煞了阶级对立的事实,在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阶级社会里是无法实现的。从兼爱的观点出发,墨子又提出“节用”“节葬”“非乐”“非攻”等主张,反对统治者穷奢极欲、挥霍无度的生活,也反对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的非正义战争。《墨子·公输篇》记载了一个故事:公输班为楚国造云梯准备攻宋,楚是大国,宋是较小的国,墨子从齐国赶到楚国,说服公输班和楚王不能以大国欺侮小国;同时,他还派人赶到宋国帮助作好防守的准备,制止了楚对宋的战争。不过,墨子认为天是有意志的,鬼神能够赏贤罚暴,这说明他仍未突破宗教迷信世界观的束缚。墨子及其弟子的思想行为记载在《墨子》一书里。今本《墨子》共15卷,53篇,是研究墨子和墨家学说的重要资料。

    孟子

    孟子(前372-前289)名轲,战国中期鲁国邹人。受业于子思(孔子之孙,名伋)之门人,曾游历于宋、滕、魏、齐等国,阐述他的-主张,还曾在齐为卿。晚年退而著书,传世有《孟子》》七篇。他是战国中期儒家的代表。

    孟子的思想来源于孔子。孟子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的学说。他认为实行“仁政”,就必须“制民恒产”,让每家农户有百亩之田、五亩之宅,有起码的生产资料;“勿夺农时”,保证农民有劳动的时间;“省刑罚,薄税敛”,使人民有最低的物质生活条件;加强道德教育,使人民懂得“孝悌忠信”的道理。孟子看到人民遭受封建地主阶级剥削压迫的苦难,企图采用这些措施来缓和阶级矛盾,以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不过它对发展生产还是有好处的。同“仁政”学说相联系,孟子还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他认为君主只有得到人民的拥护,才能取得和保持统治地位,因此他主张国君要实行“仁政”,与民“同乐”。对于残害百姓的国君,国人可以杀。商纣王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武王伐纣,他认为杀得对,说:“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孟子·梁惠王下》)。孟子虽然有同情人民、谴责暴君的一面,但他的-思想还是维护封建制度的,所以他又宣扬:“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孟子·滕文公上》)。这种观点长期以来成为替剥削制度作辩护的理论根据。

    荀子

    荀子名况,字卿,赵国人,生卒年代不可考,大约从公元前286年到公元前238年是他的活动时期。荀子到过齐国和秦国,后来长期住在楚国。在多年的游历中,他接触到各种学派的人物,研究了他们的学说和思想。荀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但他总结了各派学说的成就,吸收了其中的积极因素,成为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和儒学大师。晚年在芝陵(今山东峄县东)从事著述,现存《荀子》32篇。荀子认为星坠、木鸣、日月亏蚀、风雨不调、怪星出现、四时代谢等自然现象,是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有规律可循的,“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荀子还提出“制天命而用之”(《荀子·天论》),即人可以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主张。他认为天没有能力来决定人们的贫、病、祸、凶,这些完全是由人们自己决定的。他指出人如果掌握了自然规律,就可以做到“天地官(管)而万物役”,就能够使天地万物为人服务。荀子的思想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

    庄子

    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宋国蒙(今河南商丘附近)人,曾在家乡做过漆园吏,不久即隐归。著有《庄子》一书。庄子的文章汪洋恣肆,并多采用寓言故事的形式,想象丰富,在哲学、文学上都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他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观点,把世间的事物都看成相对的,认为好与坏、正确与错误、大与小、高与低没有什么绝对的界限。庄子将这种认识论上的相对主义运用来观察人生社会,便产生了怀疑论和消极悲观的情绪,认为现实的一切都是可怕和痛苦的,人生只是一场梦,活着不如死。因此,他反对一切进步,反对一切文明。庄子的这种思想比老子更为消极。

    法家

    法家是战国时期的一个重要学派,起源于春秋时期的管仲、子产,发展于战国时期的李悝、吴起、商鞅和申不害等人。到战国末期,韩非加以综合,集法家学说之大成。法家要求巩固封建土地私有制,建立统一的君主国家。提出重农抑商的观点,提倡耕战政策,以农致富,以战求强;厉行严刑峻法,监察官吏职守,建立官僚制度。

    韩非子

    韩非(约前280-前233)是韩国的贵族,“喜刑名法术之学”,后世称他为韩非子。他和李斯都是荀子的弟子。当时韩国很弱,常受邻国的欺凌,他多次向韩王提出富强的计策,但未被韩王采纳。韩非写了《孤愤》《五蠹》等一系列文章,这些作品后来集为《韩非子》一书。秦王嬴政读了韩非的文章,极为赞赏。公元前234年,韩非作为韩国的使臣来到秦国,上书秦始皇,劝其先伐赵而缓代韩。李斯妒忌韩非的才能,与姚贾一道进谗加以陷害,韩非被迫服毒-。

    韩非注意研究历史,认为历史是不断发展进步的。他认为如果当今之世还赞美“尧、舜、汤、武之道”,“必为新圣笑矣”。因此他主张“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韩非子·五蠹》),要根据今天的实际来制定政策。他的历史观,为当时地主阶级的改革提供了理论根据。

    韩非继承和总结了战国时期法家的思想和实践,提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理论。他主张“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韩非子·物权》),国家的大权,要集中在君主(“圣人”)一人手里,君主必须有权有势,才能治理天下,“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韩非子·人主》)。为此,君主应该使用各种手段清除世袭的奴隶主贵族,“散其党”“夺其辅”(《韩非子·主道》);同时,选拔一批经过实践锻炼的封建官吏来取代他们,“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韩非子·显学》)。韩非还主张改革和实行法治,要求“废先王之教”(《韩非子·问田》),“以法为教”(《韩非子·五蠹》)。他强调制定了“法”,就要严格执行,任何人也不能例外,做到“法不阿贵”、“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有度》)。他还认为只有实行严刑重罚,人民才会顺从,社会才能安定,封建统治才能巩固。韩非的这些主张,反映了新兴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为结束诸侯割据,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提供了理论依据。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采取的许多-措施,就是韩非理论的应用和发展。

    孙武和《孙子兵法》

    孙武,春秋末年人,齐国田氏的后裔,后到吴国,被吴王阖闾任命为将,率军攻破楚国。《孙子兵法》相传为其所作,计13篇。

    《孙子兵法》根据战争的客观规律,制定比较系统的战略战术原则。它认为要取得战争的胜利,必须有充分的计划和准备。它重视-斗争,认为最好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它认为在战争过程中要充分了解和掌握敌人的情况,所谓“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如果“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它指出在交战中最重要的是争取主动。它要求正确使用兵力,强调“我专而敌分”,设法使自己兵力集中而迫使敌人兵力分散,以造成“以十攻一”“以众击寡”的有利态势。战术要灵活,要“攻其无备,出其不意”,要“避实击虚”。在战争指挥中,要冷静,又要果断、勇猛。此外,《孙子兵法》在地形、侦察,以及军队的纪律和教育各个方面,都提出了一些重要的原则。

    《孙子兵法》是一部具有朴素辩证法观点的优秀军事著作,它不仅在我国军事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而且在世界军事史上也有极高的声誉。

    孙膑和《孙膑兵法》

    孙膑,战国时军事家,齐国阿(今山东阳谷东)、鄄(今山东鄄城北)之间人,孙武后代。曾与庞涓同学兵法,后涓任魏将,忌膑才能,诓他到魏,处以腹刑(去膝盖骨),故称孙膑。后经齐国使者载回,齐威王任为军师,设计打败魏军于桂陵,后又大败魏军于马陵,迫使庞涓-。著有《孙膑兵法》一书,后世已失传。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出土的竹简中,保存了这部书的部分内容。《孙殡兵法》主张慎战,强调“事备而后动”,就是说,战前一定要做好充分准备,才能“兵出而有功,入而不伤”。又强调指挥战争的人必须知“道”,即要懂得战争的规律;还论述了怎样以寡击众、以弱击强,怎样创造有利的作战态势,怎样灵活运用战法等问题。

    图画说明

    孔子

    孔子像称为“先师孔子行教像”,传为唐代大画家吴道子所绘,原像早已丢失,今仅存的是石刻及拓本。孔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历代为孔子作像者不乏其人。但是,由于年代太久远,我们所能见到最早的孔子形象,是东汉时的山东嘉祥武梁词中的“孔子见老子”画像石。“先师孔子行教像”的刻石保存在山东曲阜孔庙圣迹殿中,画面上孔子头戴巾子,身穿袍服,腰佩长剑,身略前躬,双手叉于胸前。这幅画像表现了孔子虚怀若谷,谦虚好学的可敬形象。

    老子

    这是宋代道教石造像,在福建泉州市北郊清源山右峰山麓。老子坐像高5.1米,宽7.3米,厚7.2米,由一块天然岩石略施雕琢而成。老子身穿宽大道袍,屈膝席地,双手平放膝上。面颜方正,宽额,双颧突出,眉弓隆起,双目深陷,平视远方,双耳垂肩,长髯垂胸,充分显示出老子慈祥和蔼、从容安乐的神态。老子身上衣褶分明,头、额、眼、髭须等都雕刻的精致写实,有较高的技艺水平。这座露天的老子石像,是道教造像中的重要遗物。

    孟庙

    位于山东省邹城市城南门外,是历代祭祀孟子的地方。孟庙始建于北宋年间,后经金、元、明、清历代重修扩建三十多次,现存建筑为清代修建。孟庙呈长方形,占地面积近七千平方米,全庙共有各类殿宇68座,前后有五进院落。中为祭祀孟子夫妇的亚圣殿、寝殿,东为祭祀孟子父母的启圣殿、孟母殿,西有家庙祧主祠和致严堂等。庙内还有碑亭、石坊,以及汉以来历代碑刻二百多块,汉画像石刻一百多块。

    孙武

    这幅孙武像采自《历代武臣像册》。

    曲阜孔庙大成殿

    大成殿是山东曲阜孔庙里祭礼孔子的主殿,也是正殿。大成殿始建于12世纪初年,经过历代的扩建、重修,于1730年落成。大成殿朱门黄瓦,重檐九脊,殿高31.89米,东西阔54米,纵深34米,9楹9间,殿基共占面积1836平方米。大殿内有32根直径为1米的楠木大柱,顶板全是彩绘金龙图案。大成殿的四周支以28根龙雕石柱,特别是殿前檐下,10根高大的浮雕蟠龙戏珠的石柱,是我国独一无二的珍品。在大成殿两重飞檐之间的“大成殿”三个金字巨匾,为清代雍正皇帝所题。大成殿原名叫文宣王殿,是供奉孔子及他的学生偶像的地方。宋徽宗时,文宣王殿改名为大成殿。

     

    人民教育出版社  新课标《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参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