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教案资料
  • 活动课二 编写历史小故事·供选择方案(一)
  • 活动课二 编写历史小故事·供选择方案(二)
  • 第10课 “秦王扫六合”
  • 第11课 “伐无道,诛暴秦”
  • 活动课一 寻找历史·供选择方案
  • 第4课 夏、商、西周的兴亡
  • 第5课 灿烂的青铜文明
  • 第6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
  • 第7课 大变革的时代
  • 第8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 最新热门    
     
    第12课 大一统的汉朝

    第一个鼎盛局面;它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一、重点和难点

    本课主要从-角度讲述两汉兴衰的基本脉络。由于时间跨度大(约四百年),涉及史实多,但限于课时,在教材中,“两汉”侧重讲的是西汉,“兴衰”侧重讲的是“兴”。

    “汉武帝的大一统”是全课的重点子目。汉初六七十年的休养生息带来的经济繁荣,为西汉进入强盛时期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这也是课文前两目之间的内在联系),是汉武帝得以实现大一统的客观条件;汉武帝雄才大略,善于用人,是他能够完成大一统的主观因素。本目的重点是写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削弱封国势力,使其越分越小,再也无力与中央政权对抗,实现了-上的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立太学,大力推行儒学教育,使儒家思想成为法定的封建统治思想,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汉武帝大一统的历史意义,课文中未作任何理论性的评析,这就为教师启发、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留下了充足的空间。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本课的难点。首先,应理解实行该政策的原因:汉初,诸子百家各派学说仍很活跃,不利于中央集权,不适应汉武帝时-上大一统的需要。其次,要把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的核心内容是把儒家学说抬高到“独尊”的地位,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再次,汉武帝推崇的“儒术”,与孔孟为代表的先秦儒家思想有所不同。它经过董仲舒的改造、发挥,吸收了法家、道家学派的一些思想,即所谓“霸(法家)王(儒家)道(道家)杂之”。最后,设太学,以“五经”为主要教材,大力推行儒学教育,是实行“独尊儒术” 的必然结果。

    二、教法建议

    1.讲解“文景之治”这一子目,教师可先引导学生阅读“导入框” 的内容,带入西汉建立庆功宴的喜庆氛围。然后,教师提出问题:“西汉建立后,面临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经济形势?”并打出以下投影:

    民失作业,而大饱饥馑。……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

     

    让学生想一想:“汉初这样一片经济萧条、国家贫困的荒凉景象是怎样造成的?”然后引导学生从回忆旧课中寻求答案:是秦的暴政和秦末长期的战乱造成的。教师再小结:在这种情况下,汉初统治者只有采取措施尽快恢复经济,才能稳定社会秩序。巩固政权,达到长治久安。于是,汉高祖采取了以轻徭薄赋、注重发展农业生产为主要内容的经济措施。

    2.接着,讲述汉高祖以后的几代皇帝,特别是文帝、景帝时期(前180-前141)推行轻徭薄赋、发展农业的政策,出现了“文景之治” 的太平盛世景象。讲述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请学生阅读课文,归纳出文景之治时的主要措施:奖励农桑,提倡节俭,重视“以德化民”。讲解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对比秦始皇修建阿房宫、骊山陵与汉文帝预修陵墓要求从简、停建露台的做法有何不同。可让学生自由议论、发言,引出“成由俭,败由奢”的道理。

    3.而后,引入汉初轻徭薄赋、发展农业的政策的显著效果。教师可打出以下投影(与汉初经济残破又成鲜明对比):

    海内安宁,家给人足。(《资治通鉴》卷15)
    “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汉书·食货志》)

    教师小结:这就奠定了汉代民富国强的雄厚物质基础,为汉武帝时期西汉鼎盛局面的出现创造了条件(由此过渡到下一目)。

    4.讲述“汉武帝的大一统”这个子目,教师可先提问“请说说你所知道的汉武帝的事情”,引导学生发言、议论,然后用“雄才大略”作结。再让一个同学朗读第62页课文小字,让学生说说“这段小字说明了什么问题”?从而引出汉武帝重视选拔人材、善于使用人材的结论。

    5.教师再提问:“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哪两项措施?”学生作答后,先讲-方面的措施:削弱诸侯国的势力。可先请一位学生读关于梁王的课文,由此而引出“武帝时诸侯国仍有相当势力”的认识。再讲汉武帝削弱诸侯国势力的两种做法,最后引出诸侯国再也无力与中央政权对抗,汉武帝实现-上大一统的效果。

    6.“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本课难点,可主要由教师讲述。为方便学生理解董仲舒的有关建议,可使用以下投影: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董仲舒《天人三策》

    接着,教师提问:“‘六艺之科孔子之术’指的是哪家的学说?”(答:儒家学说,即儒术)再提问:“董仲舒的建议为什么被汉武帝所接受?”可让学生议论、回答。

    7.讲完“汉武帝的大一统”一目,教师可引导同学讨论:“汉武帝的大一统局面是怎样形成的?”并可用以下图示(投影)小结:

    大一统

    {

    1.原因 { 客观:景帝后期的经济繁荣 主观:汉武帝雄才大略,善于用人  2.措施 { -:削弱诸侯国势力,封国越分越小 } 加强中
    央集权 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太学   3.意义:西汉进入鼎盛时期,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局面

     8.西汉灭亡,东汉建立,教师简要交待清楚即可。尤其是“东汉的统治”一目,全为阅读内容,教师不必展开讲述。

    三、学法指导

    1.阅读能力是学习历史的基本功,阅读能力的培养又是一个循序渐进的长期过程。本课通过三段史料的投影,旨在使学生接触几段简短易懂的古文史料,教师应帮助学生读懂并从中获取有效信息,加深对有关课文的理解。

    2.在本课重点子目讲完后,引导学生讨论“汉武帝的大一统局面是怎样形成的”?并用图示小结,旨在指导学生梳理知识的思路,教给学生合乎逻辑地思考问题。通过讨论和图示小结,应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逐渐形成一个认识:分析历史问题要依据史实,“让史实说话”,论从史出。

    四、问题探究

    动脑筋

    1.回忆一下前一课中的秦始皇陵,对比汉文帝对修自己陵墓的要求,你觉得有什么不同之处吗?再对比一下他们在位时的作为,说说你的看法。

    不同之处;秦始皇的骊山陵规模巨大,里面犹如堂皇的地下宫殿;汉文帝预修陵墓,要求从简,只用陶瓦装饰。

    通过对比,可以看到:秦始皇实施的是暴政,刑罚残酷,激起反抗;汉文帝实施的是仁政,减轻刑罚,“以德化民”,反而促进社会的安定。秦始皇好大喜功,徭役、兵役繁重,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汉文帝奖励农耕,减轻徭役兵役,社会经济因而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2.董仲舒死后,汉武帝有一次经过他的墓地,特意下马。后来把他的墓叫做“下马陵”。武帝在那儿下马说明了什么?

    说明武帝对董仲舒的怀念和敬重。

    练一练

    B

    活动与探究

    1.短剧(让学生自主发挥)

    2.比一比:秦始皇和汉武帝在我国古代历史上谁的功劳大

    秦始皇、汉武帝在历史上都是有功有过,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参考资料

    汉高祖与大臣谈战胜项羽的原因

    《史记·高祖纪》:“(汉高祖五年五月)高祖置酒洛阳南宫。高祖曰:‘列侯诸将无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慢(傲慢,不敬)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把攻占降服的土地城池分封给统兵征战的大将),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字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餽饟(军队粮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功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张良

    张良(?-186),相传为城父(今河南郏县东)人。其祖与父相继任韩昭侯、宣惠王等五世之相。秦灭韩后,他图谋恢复韩国,曾结交刺客,在博浪沙(今河南原阳东南)狙击秦始皇未果。传说他逃至下邳(今江苏睢宁北),遇黄石公,得《太公兵法》。秦末农民大起义爆发后,他聚众归附刘邦,不久游说项梁立韩贵族成为韩王,任韩司徒。后来项羽杀韩王成,又复归刘邦,成为刘邦的重要谋士。楚汉战争期间,建议刘邦不立六国之后,联结英布、澎越,重用韩信,并力主追击项羽,歼灭楚军,皆为刘邦所采纳。汉朝建立后,被封为留侯。

    萧何

    萧何(?-前193),沛县(今属江苏)人。曾任沛县令,秦末佐刘邦起义。刘邦攻入咸阳,他收取秦政府的图书律令,掌握全国的山川险要、郡县户口和当时的社会情况。楚汉战争中,推荐韩信为大将,并以丞相身份留守关中,为前线输送兵员和粮饷,对刘邦战胜项羽、建立汉朝做出重大贡献。后封鄼侯,为汉朝制定律令制度,并助汉高祖消灭韩信等异姓诸侯王。

    韩信

    韩信(?-前196),淮阳(今江苏清江西南)人。早年家贫,秦末参加反秦斗争,初属项羽,后归刘邦,经萧何推荐被任为大将。他力劝刘邦攻取关中。刘邦兵败彭城(今江苏徐州)后,又迅即派兵与刘邦残部会合荥阳,挡住项羽的攻势。楚汉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他奉命率部抄袭项羽后路,破赵取齐,占领黄河下游地区。后受封为齐王,率部与刘邦会合,灭项羽于垓下(今安徽灵璧南)。汉朝建立后,被解除兵权,改封楚王,再降为淮阴侯,最后为吕后所杀。

    汉文帝

    汉文帝(前202-前157),即刘恒,汉高祖之子。前180-前157年在位。他大力恢复经济,重视农业生产,主张轻徭薄赋。文帝二年(前178)、十二年,两次降低当年田租之半,十三年全免田租。他还将算缗(人头税)由每人每年交纳120钱减为40钱。徭役也相应减轻,将原来每年服役一个月改为“三年而一事”。文帝还注意节俭。有一次,有人献给文帝一匹千里马,文帝说:皇帝出门前面有仪仗,后面有从车,一日走50里,我一个人乘千里马能跑到哪里去?他把马还给献马人,并发给路费,叫他回去,还下令说:“朕不受献,其令四方勿来献。”文帝的励精图治和注重节俭,节省了财政开支,形成了廉政风气,减轻了人民负担。因而当时“海内殷富”,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

    汉景帝

    汉景帝(前188-前141),即刘启,汉文帝长子。前156-前141年在位。他继续执行文帝的政策,就位当年下诏将田租由十五税一改为三十税一,从此成为汉朝的定制。他重视农业生产,下诏说:“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其令郡国务劝农桑,益种树,可得衣食物。”(《汉书·景帝纪》)曾和百官一起劝农,并令皇后督导植桑、养蚕、织布诸事宜。当时诸侯王国势力膨胀,景帝还实行削藩,并平定吴王刘濞发动的七国之乱,加强了中央集权。史家把他和文帝统治时期并举,称为“文景之治”。

    到景帝后期,国家的粮仓丰满

    《史记·平准书》载:“自今上(指汉武帝)即位数岁,汉兴七十余年之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都城)鄙(边远地方)廪(粮仓)庾(露天谷仓)尽满,而府库余财货。京师之钱累巨万,贯(穿钱的绳子)朽而不可校。太仓(京师的大仓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众庶街巷有马,阡陌之间成群,而乘字(牸,雄马)牝(母马)者傧(排斥)而不得聚会(当时人皆乘雄马,有雌马杂处其间,便互相踢咬,故被斥于外而不与同行)。”

    汉武帝

    汉武帝(前 156-前 87),即刘彻,前140年-前 87年在位,是西汉时期一位有作为的皇帝。经过汉初六七十年的生产发展,西汉封建政府积聚了大量财富。在这个基础上,汉武帝实行许多重大的军事、-、经济、文化措施。打败匈奴,通西域,通西南夷,平南越、东越,增置郡县,建立了幅员广大的封建国家。推恩削藩(把诸侯王的子弟也封给土地,实质是把大的诸侯王国分小了),酹金夺侯(借口诸侯贡献的黄金质量低劣,剥夺了许多诸侯的爵位土地),进一步削弱诸侯王的割据势力,巩固中央集权,加强了-上的统一。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盐铁官营,统一铸币,打击了大工商业主操纵经济的活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树立了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汉武帝在位的五十多年里,出现了大一统局面,西汉进入鼎盛时期。但是汉武帝连年用兵,国力耗损,晚年不得不下诏“悔过”,宣布从此不再出兵。并封丞相田千秋为富民侯,表示要“与民休息”。

    张汤

    张汤(?-前115),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汉武帝时历任廷尉、御史大夫等职。他曾建议铸造白金及五铢钱,并支持盐铁官营政策,还制定奖励告发逃避资产税的“告缗令”,以打击富商巨贾。

    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董仲舒(约前179-前104),广川(今河北枣阳)人,西汉著名思想家,当时儒家的代表人物。公元前140年(建元元年),董仲舒对策,据《公羊春秋》立说,作了发挥,提出大一统思想。他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所谓大一统,即损抑诸侯,统一于天子。他宣传天是万物的主宰,皇帝是天的儿子,即天子,代表天统治人民。因此全国人民都要服从皇帝的统治,诸侯王也要听命于皇帝。他又认为,为了维护-上的一统,就需要实行思想上的统一。如果“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旨意不同”,人君就无法维持统一。他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要求“凡不在六艺(六经)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汉书·董仲舒传》)。也就是提倡儒家学说,把儒家思想作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而排斥其他各家思想学说。董仲舒的主张适应-上大一统的需要,因而为汉武帝所采纳。董仲舒著有《春秋繁露》等书。

    太学

    汉代的全国最高学府。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的建议,在长安设立太学。最初太学中只设五经(《易》《诗》《书》《礼》《春秋》)博士,置博士弟子 50人。西汉末年增至3000人,到王莽时,太学生增至10000多人。这些人学成经考试后,按等第录用。武帝还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官,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太学和郡国学主要是培养封建官僚,但对文化的传播也起了重要作用。

    西汉后期土地兼并严重

    汉元帝时,丞相匡衡占地三十多万亩,还不满足,又扩占了四万多亩。成帝时的丞相张禹占地四万多亩,都是泾水和渭水灌溉的上好肥田。贵族官僚大地主占有大量良田沃土,广大农民却“无立锥之居”。他们的生活“有七亡无一得”“有七死而无一生”(《汉书·王贡两龚鲍传》)。汉哀帝时,大臣鲍宣上书,叙述当时人民有七亡七死之苦:水旱灾为一亡,官税重为二亡,贪官污吏为三亡,豪强兼并为四亡,徭役苛烦为五亡,盗贼横行为六亡,官兵骚扰为七亡。这七种祸害无一可以逃脱,都是死路一条,人民有七死而无一生,简直没有活路可走了。失去土地的农民不是卖身为奴,“与牛马同栏”,就是大量逃亡,成为流民,阶级矛盾日益尖锐,社会动荡不安。

    汉光武帝

    汉光武帝(前6-公元57),即刘秀,字文叔,南阳蔡阳(今湖北枣阳西南)人。西汉皇族。西汉末年,外戚王莽篡汉,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新,实行托古改制。由于“法禁烦苛,不得举手”(《汉书·王莽传下》),“农商失业,食货俱废”(《汉书·食货志下》),激起绿林、赤眉的大规模起义。刘秀和兄刘縯乘机起兵,加入绿林起义军。公元23年(更始元年)到河北独立发展势力,以恢复汉家制度相号召,在部分官僚地主的支持下,镇压和收编铜马等几支起义军,力量不断壮大。公元25年称帝,是为光武帝(公元25-57年在位)。后镇压赤眉起义军,削平各地割据势力,统一了全国。在位期间,先后九次下诏释放奴婢或禁止残害奴婢,减轻赋税,兴修水利,整顿吏治,裁并了四百多个县,并在中央加重尚书的职权,在地方废除掌执军权的都尉,以加强中央的集权。光武帝末年,社会安定,经济状况显著好转,全国在籍的户口从东汉初年的一千多万人增至两千一百多万人,史称其统治时期为“光武中兴”。

    外戚专权

    外戚是皇帝的母族、妻族,也就是太后和皇后的家族。东汉自公元88年汉章帝死后,都是年幼的小皇帝即位。小皇帝不能理政,便由太后临朝听政。皇太后依靠自己的父兄──外戚──帮助处理朝政,形成外戚专权。东汉中期以后年幼即位的皇帝是:和帝(10岁)、殇帝(1岁)、安帝(13岁)、顺帝(11 岁)、冲帝(2岁)、质帝(8岁)、桓帝(15岁)、灵帝(12岁)、弘农王(14岁)、献帝(9岁)。临朝听政的皇太后是:章帝窦太后、和熹邓太后、安思阎太后、顺烈梁太后、桓思窦太后、灵思何太后。

    宦官专权

    宦官是指在宫中服侍皇帝和皇室家族的阉割过的男子。东汉自和帝开始,都是年幼的小皇帝即位,造成太后和外戚专权。待小皇帝长大以后,不甘心当傀儡,由于当时满朝文武都是外戚的亲信,小皇帝只能依靠身边的宦官,杀死外戚,夺回政权。宦官有了功,就封侯赐爵,从此权归宦官,又形成宦官专权。东汉中期以后专权的宦官主要有:和帝时的郑众(除掉了外戚窦宪)、顺帝时的孙程(除掉了外戚阎显)、桓帝时的“五侯”单超、徐璜、具瑗、左悺、唐衡(除掉了外戚梁冀)、灵帝时的“十常侍”(以张让、赵忠为首领的十二个宦官)等。

    东汉后期灾荒连年,广大农民无衣无食

    汉桓帝建和元年(147年),“二月,荆、扬二州,人多饿死”。永兴元年(153年),“秋七月,郡国三十二蝗,河水溢,百姓饥穷,流冗道路,至有数十万户,冀州(指河北)尤甚”。二年(154年),“蝗灾为害,水变仍(不断)至,五谷不登,人无宿储(隔夜粮)”。延熹九年(166年),“比岁不登,人多饥穷,又有水旱疾疫之困,‘盗贼’(农民起义)征发,南州(指长沙、桂阳、零陵等郡,即湖南、广西等地)尤甚”。“三月,司隶豫州(指河南),饥死者什四五,至有灭户者”(以上见《后汉书·桓帝纪》)。

    汉灵帝建宁三年(170年),“正月,河内人,妇食夫;河南人,夫食妇。”熹平四年(175年)“夏四月,郡国七大水。”光和六年(183年),“夏大旱”(以上见《后汉书·灵帝纪》)。  

    学术动态

    对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不同理解

    汉武帝为统一全国的思想,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对此,学术界有不同的理解。一种意见认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只许儒家存在,禁绝其他各家的思想学说。另一种意见则认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无非是从思想大一统的-目的出发,突出儒家思想的主导地位,使儒家学说成为封建正统思想,绝非是禁绝诸子学说,剥夺他们在社会文化生活中的生存权。实际上,汉武帝以后,“诸子传说,皆充秘府”,在尊奉儒学的同时,仍然“博开艺能之路,悉延百端之学”(《史记·龟策列传》)。刘向、刘歆父子集校群书,撰写《七略》,其中的《诸子略》评说各家的长短,就是当时“百端之学”存而不废、续而不绝的证明。

    图画说明

    汉武帝像

    这幅汉武帝画像是1959年李砚云参照阎立本《历代帝王像》绘制的,曾在中国历史博物馆的《中国通史陈列》中展出。

    汉代讲学图

    这是四川成都出土的东汉讲学画像砖,砖长47厘米。画面左侧的老师坐在榻上,头戴进贤冠,冠上还置遮灰的“承尘”,也叫帐子。榻下有六名生徒面对着老师跪坐在席榻上。他们手捧简册,腰间带有书刀(为写简札时刮削误笔用的),其中一人居中,面向老师,好似正在回答老师的提问。他们都头戴进贤冠,身穿宽袖交领长袍,表现出对老师恭恭敬敬,虚心求学的态度。

     

    人民教育出版社  新课标《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参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