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教案资料
  • 活动课三 辩论课·供选择方案(二)
  • 活动课三 辩论课·供选择方案(三)
  • 第18课 三国鼎立
  • 第19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
  • 第20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图)
  • 第21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
  • 第14课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 第15课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 第16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一)
  • 第17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二)
  • 最新热门    
     
    第22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

    通过学习本课,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文物鉴赏能力,批判地继承古代优秀文化遗产的能力,树立爱护文物古迹的意识。

    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一、重点和难点

    本课是魏晋南北朝文化的第二课,侧重介绍魏晋南北朝的艺术。这个时期是我国艺术史上一个承前启后的发展转化时期。

    “大放光彩的书画艺术”和“辉煌的石窟艺术”是本课的重点子目。其中王羲之的书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最突出的艺术成就,世称“唐诗、晋字、汉文章”。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是伟大的艺术宝库。

    “大放光彩的书画艺术”又是本课的难点。学生缺乏书画艺术修养,如他们分不清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字体等。这给本课学习带来难度。教师可临摹同一汉字的不同字体,以利学生鉴别。

    二、教法建议

    1.教师可投影填空式图表,让学生回答祖冲之、贾思勰、郦道元的主要成就及代表作。学生回答后,教师说明上一课讲的是魏晋南北朝的科技,本课将介绍魏晋南北朝的艺术成就和思想,就此引入新课。

    2.教师生动地讲述“书成换白鹅”的故事,引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

    3.教师投影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几种不同字体,简介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字体的发展变化。

    4.教师提示学生欣赏课文中王羲之像及《兰亭序》(摹本·局部)的插图,引发学生对王羲之端秀清新书法的喜爱,然后提出问题:“王羲之书法艺术的特色及代表作是什么?怎样理解王羲之书法承上启下的作用?”根据学生回答情况,教师可作适当指点。

    5.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大放光彩的书画艺术” 中的第一段小字,并回答我们应学习王羲之在治学上的哪些品质。本目中的第二段小字和“书成换白鹅” 的故事相呼应,教师要点破王羲之爱鹅和他研究执笔运笔有密切关系。

    6.教师提出问题:“顾恺之绘画的特色及代表作是什么?”教师结合小字解释顾恺之的画为何活泼传神。本目课文中的小字生动有趣地介绍了顾恺之的“三绝”。关于“痴绝”,有人也做过另一种解释,即顾恺之有些“糊涂和怪异”。这种解释也颇有道理。在黑暗的封建社会中,文人、艺人常因无权而受欺。为了专心艺术,一些有为的艺术家在日常生活中往往表现出“大智若愚”“难得糊涂”,顾恺之或许即是此类“痴绝”。

    7.引导学生阅读“佛教盛行和《神灭论》”一目,思考《神灭论》内容及评价,教师画龙点睛地做简要介绍。

    8.教师提出问题;“十六国、北朝统治者开凿了哪两大石窟,石窟中的雕像有什么特点?”在学生认真思考的基础上,教师可做些生动的讲解。结合本目中的小字,教师可说明云冈石窟的主要洞窟完成于孝文帝迁都之前,其第20窟大佛是北魏早期石窟造像典型,也是云冈石窟雕刻艺术的代表作。

    9.以云冈石窟、龙门石窟为例,教师指导学生讨论应当怎样对待石窟的宗教内容与艺术形式,通过讨论使学生认识到石窟艺术的大部分内容和统治者开凿的意图,虽是要宣扬宗教迷信,但它们却是古代艺术家和劳动群众辛勤劳动的结果。这些石窟艺术保存至今,其意义早已超出统治阶级的主观愿望和意识形态之局限。它们以令人惊叹的浩大工程、雄伟的气魄和优美动人的艺术形象显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力量。通过讨论,可促使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文物古迹观,形成爱护文物古迹的良好意识。

    三、学法指导

    1.教师事先可安排学生预习,指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阅读分析,概括提炼本课的基础知识。教师可通过上课提问检查纠正学生认识上的偏差与不足。

    2.手脑并用,“知动学习”。教师让学生课前尽量搜集一份摹本王羲之字帖,结合课后“活动与探究”让学生动手临摹其中几个字,加深对王羲之书法的认识和理解。

    3.开展疑难问题的讨论。教师提出疑难问题,使学生学会通过讨论方式,集思广益,纠正偏见,加深认识。如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均属北魏统治者为宣传佛教、加强统治而开凿,这些石窟还有现实意义吗?我们应怎样评价这种带宗教色彩的石窟?通过讨论,使学生正确区分石窟的内容和艺术形式,形成正确认识。4.新课讲完后,教师可指导学生课下设计制作魏晋南北朝文化成就简表,以培养学生综合归纳能力。

    四、问题探究

    动脑筋

    1.你还知道王羲之其他的书法作品吗?有关王羲之的故事,你是否还能讲出一两个来?

    除《兰亭序》外,王羲之还有“黄庭经”“乐毅论”等诸多书法名作。学生自由列举。

    王羲之成名后有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一天,王羲之在东市见到一位卖扇子的老太婆,她的白纸扇子久久没有人买。王羲之同情老太婆,就在她的每把扇面上写六个字。老太婆着急地说:“新扇子都没有人要,你写上几个字,不就更没有人要了吗!”王羲之笑道:“你就说扇上的字是王右军写的,没人要我赔你。”老太婆如其言,结果发了笔财。第二天,她再去找王羲之写,王羲之不再写了。

    还有一个故事,说王妻每次给王羲之斟满酒,王羲之常看着酒杯发愣,不时用筷子蘸杯里的酒在桌面上画来画去,练习书法。渐渐地杯里的酒越来越浅了,桌上却布满酒痕。这事一传开,有人便称王羲之为“字疯子”。(还可另举其他故事)

    练一练

    D

    活动与探究

    1.看图分析:下面是龙门石窟中的北魏《礼佛阁》,它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中的什么问题?

    图中的北魏帝后及大臣所穿的长袍,全都是汉族的服装,反映了孝文帝改革后北魏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

    2.欣赏与临摹。

    可自由发挥。

    参考资料

    王羲之

    王羲之(321—379),字逸少。祖籍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曾任东晋政府右军将军,人们称他“王右军”。他的书画都有很高的美术价值,尤以书法著名。篆、隶、草、行、楷各种书体都造诣很深,尤其擅长隶、草。他的书法自南朝以来就被朝野所重视,唐太宗李世民尤为酷爱,因而流行愈广,世称“书圣”。

    《兰亭序》

    《兰亭序》又称《兰亭帖》,行书字帖,王羲之33岁那年,与一些好友宴集会稽山阴之兰亭时所写。书法遒媚劲健,端秀清新,有天下第一行书之称。

    魏碑

    南北朝时期,北朝方面的书法大都为碑体,即书写在石碑上,世称《魏碑》,表现出方整遒劲的特点。

    以佛教故事为题材的绘画

    以宗教内容为题材的绘画,称为宗教画。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因而宗教画特别是反映佛教内容的绘画得到了很大发展,它充分反映了那一时期的时代精神。例如新疆一带的佛教遗迹,敦煌莫高窟以及河西一带的石窟壁画、雕塑,云冈、龙门、华北一带的石窟造像,陕甘一带如永靖炳灵寺及天水麦积山的壁画和雕塑等,还有无数宏大的砖木结构寺院中的壁画、塑像,均以佛教内容为主题,反映出规模宏伟、制作精妙等特点。

    以山水为题材的绘画

    以山水为题材的绘画,是中国画之一种。山水最初作为人物画背景,魏晋时已萌芽。后经南朝宋宗炳、王微等人倡导,至隋唐遂发展为独立的山水画制作。五代北宋,日趋成熟,名家辈出,成为以写自然景色为主的一大画科。

    顾恺之

    顾恺之(约346—407),字长康,小字虎头。晋陵无锡(今江苏无锡市)人。官僚地主家庭出身。博学有才气。曾任东晋大司马桓温和荆州刺史殷仲堪的参军。善画人物、佛像、山水、鸟兽,特别善于以色彩绘画人物画、肖像画、佛像画等。还善于点睛传神。他的这些画艺术水平很高,受到当时人的高度评价。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起来

    佛教宣扬“不修今世修来世”,并极力渲染“未来世界” 的快乐,这对痛苦中的人民有一定的诱惑力。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人民饱受战乱之苦,许多问题找不到现实的解答,因而极易接受佛教的宣传。封建统治者希望佛教成为-人民的精神鸦片,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统治者自身也希望死后进入极乐世界。由于以上原因,佛教在魏晋时期得到广泛传播,并在南北朝时期空前盛行。

    范缜

    范缜(约450—510),我国古代伟大的唯物论思想家。南朝梁南乡舞阴(今河南泌阳西北)人。字子真。出身寒微。少年时从沛国刘瓛(huan)学习,精通经术。先后在齐、梁做官,任尚书殿中郎、尚书左丞等职。梁武帝萧衍及竟陵王萧子良笃信佛教,朝野风靡。 缜因著《神灭论》,提出“形神相即”和“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的主张,以驳斥佛教三世轮回和因果报应说。因尚书令王亮事,缜不平,被御史中丞任防所劾,徙广州。

    《神灭论》

    《神灭论》,范缜所著的一部无神论著作,全书用问答体写成,计31组问答,共二千一百多字,文字通俗易懂。该书坚持物质第一性原则,系统地阐述了无神论的思想。认为人的神(精神)和形(肉体)是互相结合的统一的东西,肉体死了,精神也就随着消灭。肉体和精神的关系,肉体是本质,精神是作用,像刀的锋利是刀所发挥的作用一样,离开了刀就无所谓锋利,离开了肉体也就没有精神。《神灭论》的发表激怒了整个腐朽的统治集团,许多佛教徒纷纷写文章责难范缜,但没有一个人能拿出事实来证明鬼神的存在。

    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在山西大同市西郊武周(州)山上。武周山山势逶迤,如一抹青云,因名云冈。在这里劈山凿窟造佛,自北魏神瑞迄正光年间,历时百年。而大型造像则始于文成帝时沙门昙曜。后经累年增构,遂成长达里许的石窟寺,佛像数万躯。唐宋时称灵严寺。清顺治年间,总督修养量重修云冈,于山最高处建飞阁三重,阁前有康熙御书“西来第一山”五字。清末失修,又为外人盗窃,佛像损毁达1400尊。解放后重加修葺,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有佛窟53所,佛像五万一千余躯,高者数丈,低者数寸。造型艺术,上承汉代刻石,兼受外来影响,为东方艺术极有价值之古迹。

    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在今河南洛阳市南龙门山(即伊阙)。自北魏宣武帝至晚唐,历代帝王在龙门山阙口东西两山断崖所凿,共计有窟龛二千一百余,题记3680种,造像九万七千余尊。保存了自北魏以来历代大量佛教艺术,通称龙门石窟,或龙门造像。解放后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所刻志的题记铭文,书法为魏碑法式之一,俗称龙门二十品,字体雄挺峭拔,称为龙门体。

    图画说明

    王羲之和《兰亭序》(摹本·局部)

    王羲之的像选自《历代古人像赞》。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等四十多位文人学士、社会名流,在浙江山阴(绍兴)的兰亭举行“修禊”之会(古人认为暮春三月之初在水边祭祀并用浸泡了香草的水洗浴,可以消除疾病和不祥,汉代以后演变为一种在水边宴饮游玩的习俗)。这次会上,他们一边喝酒,一边作诗,也发表一些议论。当时每个人都作了一首诗,对没作出诗的人还罚酒三杯。为了记述这一天的活动。大家推举王羲之为这些诗作序并亲自书写,这就是《兰亭序》的由来。教材图画是截取了原文的前半部分,其文如下:“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世。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全篇324字,书法精美,一气呵成。凡重复的字,各字写法都不相同,如全文二十多个“之”字,竟有多种写法,笔法之玄妙,似有神助。教材所选这件摹本高24.5厘米,宽69.9厘米,因其摹本上因钤有“神龙”二字的左半印,故称“神龙本《兰亭》”。神龙系唐中宗李显的年号(705—707)。此摹本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女史箴国》《摹本·局部)

    《女史箴图》是顾恺之取材于西晋诗人张华的《女史箴》著作画成。张华著作原为讥讽贾后专权。用韵文形式,以史家口气,写宫廷规箴,规劝教育妇女应遵循的封建道德。顾恺之以它为题材,结合东晋时的现实生活,创造了12 幅历史故事画。画纵25厘米,横249.5厘米,现存的只有9幅,还是唐人摹本。画面描绘了封建时代宫廷妇女的生活,中间一位丰采奕奕的贵族妇女正在对镜梳妆,左边的侍女在为贵族妇女梳理发髻 铜镜为圆形,放在一特制的镜架上,镜子旁还有长、圆不同的梳妆盒。画面右边还有一贵族妇女,正左手持镜右手整理并欣赏自己的发髻。整个画面生动形象,是古代绘画史上的杰作。

    青州石刻造像

    这是北齐(550~577)时期的贴金彩绘菩萨立像,高136厘米,1996年山东青州龙兴寺遗址出土,此像用石灰石雕刻而成。菩萨头戴雕花蔓高冠,颈佩项圈。上披绿色披帛,下着红色长裙。璎珞沿披帛绕向身后。腹前有一条宽裙带,上有9组浅浮雕图案。跣足立于莲台上。

    龙门石窟佛像

    这是北魏时期龙门石窟宾阳洞西壁上的佛像,主佛高842厘米,为释迦牟尼佛,他身穿褒衣傅带式袈裟,衣裙下垂遮压佛座。头发作滑旋纹,面相清癯秀美,眉呈弧形,眼若新月,嘴角上翘,微露笑意,显得亲切和善。图右一是文殊,高613厘米,替释迦牟尼掌管“智慧”。他头戴宝冠,身佩璎珞,肩搭披帛,胸口袒露,长裙曳地,他面相含睇若笑,清瘦。图右二是迦叶,为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长期跟随释边牟尼传教。迦叶高478厘米,身披袈裟,高目深鼻,其表情严谨持重,宛然艰苦跋涉的形象。图左二是阿难,他也是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跟随释迦牟尼传法弘教二十多年(造像常立佛的右边)。其造像高488厘米,眉清目秀,聪慧睿智。龙门石窟佛像生动秀美,是北魏时期的优秀作品。北魏《帝后礼佛图》

    礼佛图也称供养人像,是我国古代石窟寺艺术中常见的一种题材。它一般刻或绘在石窟寺主佛的侧面,书写供养者的姓名,以示虔敬。《帝后礼佛图》取自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宾阳洞中的“皇后礼佛图”。图高约2米,宽约4米,画面以文昭皇太后为中心,与《帝王礼佛图》相对。画面上文昭皇太后头饰花冠,迎面有一侍女,手捧薰炉,身旁一侍女手执莲花,身后还有侍女十余人。队伍最后延伸到石窟南壁。这幅礼佛图构图精美,线条流畅,人物的面孔和衣褶层叠都刻画的非常精细,是我国古代石窟艺术的精品。

    汉代毛笔

    毛笔是我国传统的书写、绘画工具。根据考古资料分析,我国新石器时代一些彩陶上的花纹就可能是用毛笔描绘的。到了商代,一些卜骨上有残留朱书或墨书的未经契刻的文字,就是用毛笔书写的。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毛笔实物,是湖南长沙左家公山楚墓出土的战国毛笔,笔毫为上好的兔箭毫。汉代毛笔是在甘肃武威磨嘴子东汉墓出土的。笔头的芯及锋用黑紫色的硬毛制作,笔头外有黄褐色较软的毛。使用这两种硬度不同的毛制笔头,刚柔相济,便于书写。这支笔杆直径0.6厘米,长21.9厘米,约合汉尺一尺,正与《论衡》所谓“一尺之笔”相合。笔杆上刻款“白马作”,又正与《汉宫仪》所称“赤管大笔”的文字“此工作”的格式一致。因此,“白马作”可能是制笔工匠的名字。也有人认为“白马作”可能是当时制笔作坊的刻记。笔杆顶端削尖,是为了便于簪带,即将笔杆末端插入头发中,以备随时取用。

    汉代砚

    砚是用于研墨的文具。其原始形态为较平整的河光石。早期的墨不是墨块,而是墨粒。所以秦、汉的古砚上都附有研石,用它压住墨粒研磨。汉代以前的石砚呈不规则的圆形,所附的研石比较大。汉代的石砚造型比较规整,主要有圆形和长方形两种,研石的体积比以前缩小。

    汉代墨

    墨是书写绘画的色料。我国墨的起源也很久远,早在商代的甲骨上已有墨书文字,经化验这种墨迹是黑色碳素。早期的墨不是墨块而是零碎的墨粒,使用时撒在砚上,用研石压住磨成墨汁。东汉时我国出现了制墨作坊,官府设有专管纸、墨、笔的人员。这时盛行用松树烧烟制墨,墨的质量也很好。墨的形状也改进为用手拿着研磨的墨锭。关于块状墨的记载最初见于东汉应邵《汉宫仪》,汉代松烟墨的实物为河南陕县刘家渠东汉墓出土。

    北魏石砚

    这是1970年山西大同北魏司马金龙墓出土的一方无研石附件的方砚。长宽各约21厘米,高8.5厘米,其方整的造型,宽大的四足,显得稳重厚实。砚心两侧浮雕耳杯形水池和方形笔舔,两端有鸟兽作饮水状,砚面对角有莲花座笔插及联珠纹圆形笔舔,周边雕有骑兽、角抵、舞蹈、沐猴四组图案。更引人注目的是,砚的四个侧面均以连珠纹分割成七幅独立式的浮雕图案,图案中的力士、飞禽、朱雀、莲花等,造型优美生动,极为珍贵。

     

    人民教育出版社  新课标《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参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