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教案资料
  • 第12课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 第13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 第14课 钢铁长城
  • 第15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 第16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 活动课二 历史纪实大家谈──新中国的外交
  • 第17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一)
  • 第18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二)
  • 第19课 改革发展中的教育
  • 第20课 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 最新热门    
     
    第21课 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图像等资料分析对比的能力,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并培养学生的历史发展观、进步观。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客观地评价我国的就业制度和医疗保险制度,从而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

    有条件的学校建议利用电脑让学生学会从互联网上查找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一、重点和难点

    本课主要是介绍在改革开放前后,人们在衣、食、住、行及在就业制度、社会保障体系方面的显著不同,从中体会改革开放政策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重点:在改革开放后,人们在衣、食、住、行方面的变化。

    难点:对改革开放后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的把握。

    二、教法建议

    教师在讲述本课前,可事先让同学们去进行一些调查,八年级的学生年龄约在14—16岁之间,可以让学生从自己身边的亲人、朋友、邻居等渠道了解改革开放前后他们所熟悉的人们在衣食住行用方面的变化,最好让他们把搜集到的当年的票证如粮票、布票、油票等在课堂上展示,让学生从事实得出结论:改革开放政策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巨大收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这是本课的特色之一。有条件的话,教师可建议学生从互联网上查找相关的文字、数据、图片、图像等资料。充分发挥学生的运用科技成果来获取资料和知识的能力,这是本课的另一个主要特色。

    1.新课的导入:教师先提问题:“新旧四大件分别指的是什么?”等学生回答后,教师进一步问,为什么会发生这样大的变化呢?同学们调查的结果如何呢?由此导入新课。

    2.本课第一目是关于改革开放前后的人们的衣、食、住、行的生活方式的不同,这时教师就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把课前调查的成果加以展示,教师可把用的方面穿插、结合在衣食住行各方面进行讲解。教师要提醒同学们观察课本上的照片和他们自己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对比。

    3.关于衣方面:通过多媒体或实物展示改革开放前后的衣着,分析其特点:从颜色、质地、样式、价格、购买凭证等方面强调当时的单调。可让学生自由发言描述他们自己和家人的服装特点,点明现在服饰的新功能。

    4.关于食方面:教师可先介绍改革开放前的相关情况。可利用多媒体或实物展示当时使用的粮票、油票加以形象地说明。再让同学们从他们自己每天的食品品种、营养结构加以介绍。然后教师再就课本上的“动脑筋”提问:“以前因粮食不够用来充饥的野菜、粗粮,为什么如今成为餐桌上的美味呢?”让同学们回答出人们现在注意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的概念也日益深入人心,成为健康食品。

    5.关于住方面,教师要充分利用课本上的这段小字材料。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改革开放前后房屋建筑的巨大的变化。也可让学生从住房分配制度、人均居住面积、材料、装修程度及环境等形象地进行比较。但在学生中,要注意不要形成攀比。

    6.关于行方面,同样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改革开放前后交通方面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过去我国被称为自行车大国入手,到今天交通工具的多样化如自行车、公交车、摩托车、出租车、私家车、飞机等。随之而来的是更严重的环境污染和交通堵塞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要充分利用文字、数据、图片、图像等资料,教师这时再把课本上的动脑筋作业让同学们思考回答,把交通问题进行得更深入。

    7.本课第二目是关于“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内容,建议组织学生讨论“铁饭碗要不要打破”这个问题,从而理解优胜劣汰是社会发展的趋势和需要,从而对持证上岗、培训、招聘就好理解了。同时教师要鼓励同学们发奋学习,全面发展并有一技之长,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8.关于社会保障体系,这是本课一个难点,指出这也是社会发展的要求,是从我国现阶段国情出发。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不高,加上人口众多,国家和企业无力统包工资、福利、医疗、养老、住房,但为了保障下岗、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和落实职工的医疗费、养老金,国家通过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手段,建立起能够为全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生活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九五”期间,我国着重落实“两个确保”: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失业保险、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同时积极推进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1997—2000年,全国有667个城市,1 638个县人民政府所在地的镇全部建立起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共有301万的城市贫困人口得到救济。同时,有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了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约有316万农村居民受益。

    自1998年底开始,我国推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它作为国务院确定的重点改革任务之一,全国97%的地级以上城市和1 493个县已经启动。但各地推进速度不同,尚未覆盖到所有城镇职工。关于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做法。个人缴费全部计入个人账户,而用人单位缴费的30%左右划入个人账户,其余部分用于建立统筹基金。个人账户主要用于小病或门诊费用,统筹基金主要用于大病或住院费用。按照国家规定,每个职工应该享受养老、医疗、失业、生育和工伤5项保险,这将随着社会保险制度的不断完善逐步达到。到1999年底:

    养老保险 医疗保险 失业保险 工伤和生育保险 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8 000万人 315个地级以上地区制定了实施方案,占总数的90% 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9 852万人 参加工伤保险费用社会统筹4 000万人 离退休人员2 984万人     参加生育费用社会统筹约3 000万人职工9 502万人        

    到2002年上半年,参加养老保险的人数已上亿,参加医疗保险的有7 920万,参加失业保险的超过1亿,平均覆盖率为76.6%,参加生育保险的人数为3 400万,到2001年底,参加工伤保险的人数为4 200万,占应参保职工的42%。要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相关的数据,用数字进行说服。但材料教师可以有选择地使用。

    9.课后小结:让学生归纳出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巨大的变化,人们和生活质量提高了,人才竞争更激烈了,国家的保障体系更完善了。

    三、学法指导

    教师在讲述本课前,可事先让同学们去进行一些调查,可以让学生从自己身边的亲人、朋友、邻居等渠道了解改革开放前后他们所熟悉的人在衣食住行用方面亲历的变化,让学生从活生生的事实分析人们的生活方式变化大不大?为什么这么大?另要指导学生从网上搜索相关的文字、数据、图片、图像等资料,让学生学会运用科技成果来获取资料和知识的能力。

    四、问题探究

    动脑筋

    1.过去人们吃的野菜、窝头,今天吃起来好像味道很不错,为什么还要说过去的生活不好呢?

    答:过去人们食物匮乏,只有野菜和粗粮,人们为解决温饱并无选择。现在食品供应丰富,人们不但要吃饱,还要吃好,人们开始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和选择绿色食品。

    2.在减缓城市交通堵塞方面,你有什么高招?

    答:提示:从改善城市的道路建设及多层次的交通渠道回答。

    练一练

    D

    活动与探究

    1.左边的学生说得对,当时使用票证主要是因为生产力水平不高,物质供应紧张。

    2.搜集资料:让学生从身边的父母、长辈、朋友、邻居等渠道和从互联网上查找相关的文字、数据、图片、图像等资料,学会获取资料和知识的现代方法并进行整理。

    (广西南宁铁路第一中学  周丽华)

    参考资料

    北京人踊跃购买经济适用房

    这一年,北京人均居住面积达到了20平方米。在这期间,年拆除危旧房从1999年的8 000多户猛增到今年的224万平方米7万多户,绝大多数居民从平房搬进楼房。

    与此同时,光是今年,北京就兴建了200万平方米的经济适用房。1998年开始兴建的经济适用房,为危改居民和北京城市中低收入家庭提供了“买得到、住得起”的选择。

    经济适用房“红火”本身,也在讲述着一个个普通百姓的购房故事。

    1998年11月,市领导找到北京房地产的排头兵天鸿集团:在回龙观建北京乃至全国最大一片经济适用房,“这活儿交给你们了”。

    “接到任务时我们连图纸都没有”,今天,看着回龙观三期正在施工的一幢幢楼房,天鸿集团总规划师、回龙观项目总指挥赵东杰说,一切特事特办,1999年4月,在首批19个经济适用房项目中,回龙观第一个动工。

    1999年初,他们把有关单位的人请来介绍房子,“没想到,城里的老百姓不知从哪儿得到消息,揣着钱就跑来了”,老百姓挤在门外自发排起了购房长队,最后,天鸿不得不现从公司调来会计,每人预收了一万元定金,“当时连发票都没带够。”

    透过经济适用房的故事,人们理解着什么叫“破旧立新”。一大批居民走出没有厨房、厕所,没有上下水的老房子,搬进房屋质量有保障、小区环境优美、购物交通方便的新楼房。虽然仍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但记者在采访拆迁居民时,大家在这一点上令人吃惊地形成了共识:生活总是在变好,有问题慢慢会解决,而让人们比以前更早地住上相对满意的住房,也正是北京危改取得的实在成绩。

    出国旅游由观光型选择休闲度假型

    出国游已开始由观光型走向度假休闲型,并且出境旅游已变得越来越平民化,加上今年新开放的德国、马耳他、斯里兰卡、俄罗斯等,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目的地已达到31个,出境游的选择更加丰富。另外,经营出境游的组团社已扩大到528家,仅北京就有41家。如今,十天游八个国家,回来就想休息的走马观花旅游已越来越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个性化旅游悄然升温。从过去随旅行社组团出行,到今天流行的选择一个好地方休息,放松心情度假,人们已开始真正享受旅游带来的乐趣。

    最新数字统计,今年1月至9月,中国公民出境人数为1 228.87万人,比上年同期增长38%。其中因私出境761万人次,同比增长47.95%。巨大的旅游市场吸引着国外旅行商的目光。从明年1月1日起,全球最大的旅行商美国运通公司和国旅总社携手正式开始拓展中国日益增长的休闲旅游市场。应该说,随着合资旅行社的增多以及独资旅行社的出现,中国游客从旅行社获得渴望的优质低价服务和产品将指日可待。

    图画说明

    高速公路

    高速公路是一个国家交通现代化的一个主要标志。高速公路的拥有量,也成为衡量经济发达程度的一项指标。1984年12月,沪嘉高速公路开始在上海兴建,并于1988年10月31日建成通车。这是我国第一条全线通车的高速公路,从此掀开了我国公路建设史上新的一页。除了跨省高速公路之外,全国许多省区都在地区内修建中、短程高速公路,形成覆盖全国的高速公路网。图为南方某市高速公路。

    粮票和布票

    粮票和布票是计划经济的产物。50年代初,我国粮食短缺。中央政务院于1953年10月发布命令:全国实行粮食计划供应,采取凭证定量售粮办法,“粮票”出现了。北京从1960年8月起全市饮食业实行凭票用餐,食油、禽、蛋、肉、豆制品、蔬菜也实行限量供应,还增发了补助豆票、糕点票、高级脑力劳动者补助油票、节日补助油票。这一时期票据种类繁多,除了粮、油、布票,有些地方还发放过煤球票、冰棍票、烟酒糖票、豆腐票。20世纪90年代以来,粮食供求走向市场,粮票消亡成为历史的必然。继各省市地方粮票逐步取消之后,1993年5月,北京最后停止使用粮票,粮票全面退出历史舞台。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