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教案资料
  • 彩色插图说明──图32 《安娜·卡列尼娜》插图
  • 第1课 人类的形成
  • 彩色插图说明──图23 工业革命时期的纺织厂
  • 彩色插图说明──图24 早期火车
  • 彩色插图说明──图25 英国殖民者在印度作威作福
  • 彩色插图说明──图26 恩格斯同工人交谈
  • 彩色插图说明──图27 巴黎公社战士英勇战斗
  • 彩色插图说明──图28 日本派使团出访欧美
  • 彩色插图说明──图29 林肯坐像
  • 彩色插图说明──图30 早期汽车
  • 最新热门    
     
    第2课 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限制,因此本课实际上只讲了四个问题:即大河流域文明的产生、埃及金字塔的建造、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印度种姓制度。

    本课教学重点:金字塔的建造、汉谟拉比法典。

    古埃及的国王(法老)们不仅仅满足于生前统治着人世,而且幻想死后复活成神,仍是阴间的统治者,永远庇护着他的子孙后代。根据埃及的神话传说,只有保存好尸体,灵魂才有寄托的地方,才能复活。因此,他们把尸体挖去内脏,浸以盐水等防腐剂,填以香料,然后用麻布裹紧。这种可以保存很久很久的尸体叫做“木乃伊”。金字塔便是存放木乃伊的地方,是他死而“复活”后的“永世的城堡”。这便是每个国王继位后就着手为自己建筑陵墓的宗教方面的原因。

    金字塔建筑群,散布在尼罗河下游两岸的基萨和萨卡拉一带,位于开罗以南十多千米。大大小小的金字塔共有八十座。其中以第四王朝第二代国王(法老)胡夫的金字塔规模最大。金字塔约用巨石二百三十万块砌成,平均每块重约二点五吨。塔底占地约五万二千九百平方米。绕大金字塔一周,约有一千米。胡夫的儿子哈佛拉的金字塔,比胡夫的大金字塔低八米。塔旁有一座巨大的狮身人面像,高二十二米,长五十七米,一只耳朵就有两米长。它是用一整块天然巨石雕成的,面部是哈佛拉的脸型。建筑雄伟壮观的金字塔和威风凛凛的狮身人面像,其目的也在于使人们相信,国王凌驾一切的权威是永世不可动摇的,妄图以此震慑人民的心灵,维护奴隶主专政。

    建筑金字塔,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据说建筑胡夫的金字塔,就有十万人头顶烈日在监工的皮鞭之下劳动,整个工程历时三十年。金字塔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是古代埃及劳动人民卓越智慧和辛勤劳动的不朽纪念碑。同时,金字塔也是无数劳动人民血汗的结晶,它给古埃及人民带来了无尽的苦难。

    公元前十九世纪初期,阿摩利人以巴比伦为都城,建立了古巴比伦王国(约公元前十九世纪至公元前十六世纪)。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时,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了统一的奴隶制中央集权的政权。汉谟拉比为了维护奴隶主阶级的专政,制定了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法典分为序言、本文、结语等三部分。本文二百八十二条,内容包括诉讼手续、盗窃处理、军人份地、租佃、雇佣、商业高利贷和债务奴隶、家庭和继承、伤害和赔偿、奴隶关系等方面。汉谟拉比法典严格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尽力保护奴隶主对奴隶的所有权。这是目前所知道的人类历史上第一部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法典消除了原来各邦的立法,把全国法令统一起来,因此,它是古巴比伦王国奴隶制中央集权强大的标志之一。法典比较全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情况,是了解和研究古巴比伦社会的重要资料。

    本课教学难点:一是古代文明为何产生在大河流域;二是对印度种姓制度的认识。

    二、教法建议

    1.教师可利用课文导言中狮身人面像的故事,让学生初步领略亚非地区大河流域灿烂而神奇的文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此导入新课。

    2.“金字塔的国度”是本课重点之一。教师应精心设计教法,旨在调动学生去积极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精神。建议教师:(1)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7至8页的内容及其相关历史资料,让学生在现有条件下获取知识的有效信息;(2)利用多媒体手段,放映有关尼罗河风光,金字塔及狮身人面像的资料片,让学生尽可能多角度地获取课本外的知识信息,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3)组织系列讨论:利用课文中[动脑筋]的栏目内容,用投影仪或幻灯机打出讨论题:

    问题一:为什么说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
      问题二:金字塔是通过什么方式建筑的?

    讨论时让学生畅所欲言,自由发挥。最后选派小组代表发言。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作最后总结。

    问题一: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这是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的话。这句话一语道出了尼罗河与埃及文明两者的关系。在非洲广阔的土地上,尼罗河由南向北、倾泻而下,注入地中海。古埃及人的活动范围,南起尼罗河第一瀑布,北至尼罗河三角洲。尼罗河每年定期泛滥,不仅使河流沿岸的土地得到灌溉,而且水退后留下肥沃的黑土,便于农作物生长,这就给古埃及人的生存、繁衍提供了条件。尼罗河不仅养育了埃及人民,而且也孕育了埃及文化,马克思说:“计算尼罗河水的涨落期的需要,产生了埃及的天文学”,古埃及的科学文化知识正是在利用和改造尼罗河的生产实践中产生的。因此,尼罗河是埃及的母亲河,尼罗河河水犹如母亲甘甜的乳汁,养育了世世代代的埃及儿女。

    问题二:金字塔的建筑,从古到今都给人留下了许多不解之谜。传统的说法,特别是史书(希罗多德的著作)的记载,都认为是依靠奴隶的集体劳动建成的。但是在当时生产力水平非常低的情况下,埃及人是如何用原始的工具将一人来高、两吨半重的巨石从山上凿出?又是如何将巨石从几英里甚至几十英里外运来,再吊上甚至高达一百多米的塔顶?对于这些问题,无人能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释。一些学者推断,古埃及人是借助畜力和滚木,把巨石运到建筑点的,他们又将场地四周天然的沙土堆成斜坡,把巨石沿着斜坡拉上金字塔。就这样,堆一层坡、砌一层石,逐渐加高就是金字塔。近年来,又有一些学者推断金字塔并非地球人所造,而是外星人所为。当然,要真正揭开金字塔的建筑之谜,还得依靠人们的不懈努力和勤奋研究。

    关于金字塔的历史影响,要参考前面的重点分析,由老师讲述,不必补充过多内容。

    3.“新月沃地孕育的古国”一目教学,建议教师:

    (1)结合课本地图或教学挂图,讲清“新月沃地”的概念含义。

    (2)提问:两河流域的自然条件和尼罗河流域相比,有什么共同点?由此使学生认识大河流域人类文明产生的共同规律,为后面的“古代人类文明为何产生在大河流域”问题探究奠定基础。

    (3)讲述两河流域人类文明的产生,着重向学生介绍苏美尔人的城市国家和古巴比伦王国的建立,不必补充材料,以免加重学生的负担。

    (4)汉谟拉比法典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教学时建议教师:

    ①适当介绍一下汉谟拉比法典被发现的经过(1901年,法国考古学家在伊朗的苏撒考古时发现,后被劫夺到巴黎的卢浮宫博物馆),激发学生的兴趣。

    ②讲清汉谟拉比制定法典的目的和法典本身的历史价值。

    ③请一位学生朗读课文中的小字材料,然后根据法典的部分条款组织学生讨论汉谟拉比法典的实质。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作陈述总结:从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看,它处处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强化奴隶主阶级的专政。在阶级社会里,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维护国家政权的工具。

    4.“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一目教学,是本课的难点之一,教学时教师应精心设计教法,将研究性学习方法渗透到教学中去,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理性思维能力。教学时建议教师:

    (1)结合课本地图《古代印度》和插图《印度河流域古城遗址》,讲清古代印度地理范围,印度河流域的自然条件。

    (2)关于印度文明的兴起,要向学生强调印度河流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发祥地。约公元前2500年,由印度原始居民达罗毗荼人建立的奴隶制国家开始在印度河流域产生。公元前二千年代中叶,属于印欧语系的一支游牧部落(即雅利安人)从中亚高原南下,他们征服了印度居民,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建立起奴隶制国家。

    (3)关于种姓制度,教学时建议教师:

    ①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内容及其相关材料,最大限度地从课文中获取有关种姓制度的知识信息;

    ②将下列问题制成投影片,组织学生讨论:

    问题一:种姓制度是怎样产生的?四个等级是否是造物主用不同的方式创造的?
        问题二:不同等级之间的权力和义务有什么区别?种姓制度的实质是什么?对印度未来社会产生什么影响?

    ③请一位学生朗读[动脑筋],然后选派两位学生扮演吠舍与婆罗门,就种姓制度展开辩论。辩论时,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自由发挥。

    ④布置学生在课后撰写一篇有关印度种姓制度的小论文(字数在300字左右)。

    5.最后,教师利用教材13页的亚非文明地图,最好制成精美的幻灯片并利用投影仪投影,对全课进行总结。

    三、学法指导

    1.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内容,学会从课本中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

    2.本节课有较强的地理概念,建议教师充分利用地图和相关地理知识,培养学生转换思维视角,多角度看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参加课堂讨论,鼓励独立思想和发表不同见解,培养学生勤于动脑的习惯。

    四、问题探究

    动脑筋

    1.两位同学分别代表古代印度吠舍与婆罗门,就社会平等问题展开辩论,请说出双方可能说的话:

    答案提示:

    吠舍:我们终年劳作,不得休息。我们生产了大量的粮食,养肥了成群的牛羊,制造了精美的生活、工艺用品,并把它们运到各地供你们享受,凭什么我们却不能与你们共享国家权力,甚至连我们的孩子与你们的孩子恋爱都要遭到你们的反对?

    婆罗门:该死的家伙,想造反啦?造物主用嘴制造了我们,而用腿生出了你们,难道嘴可以与腿平等吗?闭起你的臭嘴,给我好好干活去!别触犯神的意志。

    练一练

    活动与探究

    题目略

    提示:

    (1)埃及文明,公元前3500年;两河流域文明,公元前3500年;

    印度文明,公元前2500年;中国文明,公元前2070年;

    (2)大河流域。北纬20°~40°之间。原因大致有:

    a.大河流域气候湿润,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b.大河上游高山积雪的融化,导致河水的定期泛滥,泛滥的河水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这些都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江苏省盐城中学 高振平)

    参考资料

    尼罗河与古代埃及文明

    “啊,尼罗河,我赞美你,你从大地涌流出来,养活着埃及……一旦你的水流减少,人们就停止了呼吸。”这是古代埃及人赞颂尼罗河的诗篇,说明了古代埃及与尼罗河息息相关。埃及位于非洲的东北部,是非洲大干旱地区的一部分,终年雨量稀少,尼罗河成了唯一的水源。由于尼罗河定期泛滥,河水灌溉了两岸的土地,还给地面铺上一层肥沃的淤泥,为农业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河水退却后,埃及人依靠集体的力量,用粗糙的简陋工具,清除荆棘莽丛,排干沼泽,开沟筑坝,兴修水利,在肥沃的土地上辛勤地耕耘。古代埃及成为世界古代文明的摇篮之一。希罗多德称“古代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为了了解古埃及文明兴起的原因和特点,首先必须了解尼罗河。作为世界四大河流之一,尼罗河位于非洲东北部,南北走向。它发源于乌干达,经苏丹、埃及注入地中海,全长6 671千米,尼罗河河谷宽3至16千米。主流称白尼罗河,在喀土穆与源于埃塞俄比亚的青尼罗河汇合。此河有两大特点:每年均有泛滥并且准时,总是7月开始涨水,10月达到高潮,11月必退水;但水量差别不大,泛滥而不成灾。这给古埃及人掌握尼罗河的规律,利用尼罗河流域提供了有利条件。但尼罗河环境过于特殊,东有西奈沙漠而西临利比亚沙漠,河谷两岸仅剩下15至25千米的流域,整个流域宛如一条丝带,仅河口三角洲宽阔一点。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埃及阿斯旺地区的库班尼雅、伊斯纳等地,陆续发现了一些属于公元前15000~前10000万年旧石器文化遗址,从已发现的野生大麦以及石磨、石臼等农具遗物和遗存看,当时已处于新石器时代的边缘,有了农业的萌芽。但与埃及古文明的兴起直接相联系的却不是库班尼雅等文化而是拜里达等文化,而在这些文化遗址中发现的小麦、大麦、绵羊、山羊等动植物的遗存,从品种上看均来自西亚地区,显然是经巴勒斯坦和西奈半岛引入的。因此,人们不难推测,古代埃及文明和两河流域的苏美尔文明有着不同割断的联系。

    古代埃及的历史发展线索

    古埃及文明可以上溯到距今6000年前左右,就时间而言,它可能比西亚的苏美尔文明要晚一些,但是,由于苏美尔文明中途夭折,它留下的资料远远比不上埃及文明,所以,研究古代历史的学者们一般都以古代埃及作为古代史的开篇。现-古证实,在数百万年以前,尼罗河两岸就有原始人群活动,就现代人类而言,埃及这块土地上的最初居民是当地的土著黑人,后来,闪米特人(也译称塞姆人)和含米特人从亚洲进入尼罗河流域,与当地居民融合,形成了古代埃及人。根据现在掌握的各种资料可以考证,古代的埃及人和现代埃及人的体格不同,他们体格较大,皮肤黝黑。大约从公元前3500年左右开始,埃及出现了一些小的国家,公元前3000年左右,埃及开始出现初步统一的国家,此后,一直到公元前332年亚历山大大帝征服埃及为止,古代埃及人创造了连续三千多年的辉煌历史。史学界把这一历史时期称为“法老时代”。法老是古代埃及君主的尊称,原是埃及语“Pero”的希伯来语音译,意思是“大的房屋”,后来又指宫殿,大概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这一称呼成了国王的代称,并逐渐演化为埃及国王的正式头衔及尊称,它类似于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对皇帝“陛下”的称呼。由于法老时代的古代埃及历史发展脉络比较清楚,早在公元前3世纪时,一名埃及祭司曼涅托在他用希腊文记载的《埃及史》中已经把古代埃及历史划分为31个王朝进行编年分期。19世纪时,一位名叫莱普修斯的德国埃及学家把古代埃及历史总的分为古王国、中王国和新王国三个历史时期。后来,人们在他们研究的基础上,通常把古代埃及的历史划分为五个大的历史时期:1.早期王国时期,包括第一王朝和第二王朝,时间跨度是大约从公元前3100年到公元前2688年;这一时期,埃及历史上出现了国家形式,并开始了统一运动。2.古王国时期,包括第三王朝至第六王朝,时间跨度大约从公元前2686年到公元前2181年,这一时期还包括第一中间期,即第七至第十王朝,时间跨度大约是从公元前2181年到公元前2040年;这一时期,埃及历史进入了统一时代,王权得到加强并被神化,法老们开始建造其维持来世永恒统治的金字塔,这一时期又称为“金字塔时代”,这一时代持续了五百多年,它是埃及历史上第一个繁荣而伟大的时代,当时埃及的农业、手工业、艺术尤其是建筑业和商业等许多方面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公元前2181年第六王朝崩溃,埃及各地的贵族纷纷割据称雄,进入战国纷争时代,这一时期法老对国家控制减弱,外族入侵频繁,这一时期埃及历史上称为第一中间期。3.中王国时期,包括第十一王朝和第十二王朝,时间跨度是公元前2040年到公元前1768年。这一时期,埃及历史重新进入大一统时期,首都由北方的孟斐斯转到南方的底比斯。第十二王朝结束后,由于西亚游牧部落的入侵,埃及历史进入第二次内乱时期,称为第二中间期,时间跨度大约从公元前1768年到公元前1567年。4.新王国时期,包括第十三王朝至第二十王朝,时间跨度大约从公元前1567年到公元前1086年。这一时期,埃及历史进入极盛时期,埃及国力强盛,对外进行了多次征战,建立了地跨亚非两洲的大帝国。5.后期王朝时期,包括第二十一至第三十王朝,时间跨度大约从公元前1085年到公元前332年。这期间,包括波斯人建立的二十七王朝和第三十一王朝。公元前332年,亚历山大帝国灭亡了第三十一王朝。亚历山大帝国崩溃后,埃及建立了亚历山大部将托勒密建立的王朝,后来,罗马人灭亡了托勒密王朝,埃及成为罗马的行省。此后,埃及相继为拜占廷人、阿拉伯人和奥斯曼土耳其人统治,近代以后,英法等殖民列强开始控制埃及,直到1953年,埃及才实现独立。

    埃及奴隶制国家的出现和统一

    考古发现,公元前5000~前4000年的埃及古文化遗址中已经有钢刀、铜锥和薄壁陶艺,说明当时埃及已迈入铜石并用时代。到公元前4000~前3500年,埃及中部形成了一个重要经济文化中心,即涅伽达。此城遗址有两个不同的文化层,其第一个文化层已挖掘出一个城堡遗址。大约在公元前3500~前3100年,出现了重要的经济文化中心希拉康波里以及其他一些城镇。据考证,当时尼罗河流域共有这类城镇42个,上、下埃及各有22个和20个。在历史上,这些城镇在希腊语中被称为“诺姆”,古代埃及人称之为“塞普”,中国翻译为“州”。但在古埃及象形文字中类似中文的“田”字,不过中间不是一个而是好几个“十”,其首领称为“阿德西—米尔”,原意为“河渠的管理者”,其职位可世袭,拥有行政、军事、司法和宗教等权力。现存希拉康波里国王的“蝎王权标头”,上刻他主持开渠仪式和武功业绩的浮雕,正是这种王权及其内涵的证明。可见,这些“诺姆”已不是纯粹的城镇,同时还控制着一定的地域,应是奴隶制小城邦,而它的首领已上升为国王,其权力是在管理水利工程中形成的。经过长期兼并战争,北部形成下埃及王国,国王戴红冠,以蛇神为保护神,以蜜蜂为国徽。南部为上埃及王国,国王戴白冠,以神鹰为保护神,以白色百合花为国徽。与蝎王有关的雕刻在内容上包含着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蝎王手持木锄立于水边和随从扬箕运土、奴隶在田间劳动的情景,说明王权的扩大与水利有关;另一方面,在蝎王头像上方,还有一系列举着联邦标志即旗帜(尽管受到损毁还残存七面)的人物,这说明其王权的增强与征服有关。但从蝎王头戴王冠仅为白冠这一点看,蝎王至多只统一了整个上埃及,因为白冠当时是上埃及的象征。而到他的继承者那尔迈就不同了,根据一块雕刻精致的石板所反映的情况看,那尔迈已成为初步统一的埃及王国的国王。因为他正面的王冠是代表上埃及的白冠,而背面的王冠则是代表下埃及的红冠,红白王冠集于一身,这是第一次。在这块石板两面,都刻有以鲇鱼和凿子符号表示的王名,其读音即“那尔迈”,亦即美尼斯。在埃及史上,他统治的王国被称为“第一王朝”,它是古埃及文明兴起的标志。美尼斯是古代埃及第一个国王。他自称为上下埃及之王,有时戴白冠,有时戴红冠,有时两冠合戴,象征上下埃及统一。传说他在决战胜利地点建立白城,这就是统一后埃及首都孟斐斯城。据推算,古埃及统一的时间,大约是在公元前3000年。至第三代国王阿哈,埃及的统一大业又获长足进展,他首次采用王冠、王衔双重体制,即王冠用红白双冠而王衔则用树、蜂双标,分别代表上下埃及,并最终定都于孟斐斯。“阿哈”意为斗士,无疑也是一位南征北战的国王,可见统一的确立并非易事。后来,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埃及中央政权衰落,国家分崩离析。直到公元前2040年前后,以底比斯为中心的南方势力重新统一埃及,首都是底比斯。西方史学家认为古代埃及历史上曾经有过两次大的分裂,第一次大分裂开始于公元前约2181年,结束于公元前约2040年。第二次大分裂大约从公元前1786年延续到公元前1567年。两次分裂期间,王权衰落,国家分裂,地方争霸,社会动荡。公元前18世纪末,正值埃及处于第二次大分裂时期,西亚的游牧部落喜克索斯人大量进入埃及,定居下来。公元前1674年,他们在北部三角洲建立起自己的王朝。他们破坏城市,奴役人民。埃及人民经过长期斗争,直到公元前1567年前后,终于在以底比斯为中心的新王朝的率领下,彻底打败喜克索斯人,接着把他们逐出埃及。埃及再次统一后,进入空前强盛时期。公元前15世纪,第十八王朝的国王图特摩斯三世先后17次入侵叙利亚和巴勒斯坦,又西侵利比亚,南侵努比亚,直到尼罗河的第四瀑布。他强迫被征服的国家向埃及纳贡。强盛的埃及奴隶制军事帝国维持了200年左右的时间。公元前13世纪起,人民起义和被征服各族的反抗,使埃及再次走向衰落。公元前525年埃及被波斯所灭。

    古代埃及的社会状况

    古代埃及的王权越来越具有专制的性质,国王集军、政、财、神诸权于一身,不仅一切高级官吏包括宰相均由法老指定,且各州州长也完全听命于法老,法老还拥有最高审判权,常派亲信审理中央和地方要案。在法老面前,文武百官皆须匍匐敬仰,并以亲吻法老的靴子为荣,甚至被法老打一巴掌也记入墓志铭。法老的陵墓以前本是其死后的住所,而今却成了登天成神的阶梯。这在有关古王国的《帕勒摩碑铭》和《金字塔铭文》中均有明确记载。正因为如此,古埃及王国虽在第六和第十二王朝以后,两度衰落、两度分裂,但最终还是得以重新统一,并保持了自己独特的文明。古埃及存在着大量的奴隶。如果把古埃及社会比作一座金字塔,那么高居于塔尖的是法老和王室成员,埃及国王又称法老,是全国最高统治者,也是最大的奴隶主,代表整个奴隶主阶级掌握-、经济、军事和司法等大权,他把自己称为神的化身,太阳的儿子,所以他的话就是法律,对其臣民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国王之下设各种官吏,每年派人清查全国的人口、土地、牲畜和财产,以确定租税数额。国王还掌握全国土地,还把大量土地赏赐给大臣和寺庙。在全国各地都有国王的农庄,农庄上有耕地、葡萄园、手工作坊。为了掠夺土地、奴隶和财富,还经常对外发动战争。从图特摩斯三世开始,国王把自己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从此以后,大臣见国王时都要说一番颂词,必须匍匐前进,上胸贴地,吻着国王脚前的尘土,不能随便抬头。国王之后依次应是:贵族大官和祭司阶层;中小官吏、下级祭司、医师、建筑师、书吏、管家、中下级军官等;而处于最底层的则是广大的农民、手工业者和奴隶。前几个阶层概念和定义比较清楚,人们对此不会有什么疑义,但农民、手工业者和奴隶的情况就不一样了。当时埃及农民的主要成分应是占有公社份地但须缴纳赋税的自耕农,但也包括已丧失了土地并沦为佃户、雇农或农奴的人,在文献中他们分别被称为“尼苏提乌”和“麦尔特”或“勒麦特”。古代埃及农民名义上是自由人,实际上受奴隶主残酷剥削和奴役。农民必须用谷物、蔬菜、皮革、酒等物品的1/5向国王交税。贫苦农民如果不能按期交税,就要遭到毒打、-。许多破产农民向奴隶主借债后,到期不能偿还债务,就要沦为奴隶主的债务奴隶。农民还经常被国王征调从事各种劳役,例如到建筑工地上打工、筑路、兴修水利等。农民还受到神庙僧侣的剥削,被迫在神庙农庄劳动。一张纸草记载农民生活情况,“穷人无力来保卫自己不受比他有势力的人们的欺侮。”古代埃及留传下来的《搬谷人的歌谣》:“难道我们应该整天搬运大麦和小麦吗?仓库已经装得满满,一把把谷子流出边沿,大船上也已经装满,谷子也都滚到了外面,但还是逼着我们搬运,好像我们的心是用青铜铸成!”在手工业者中,技艺较高的可以领取工资并建立自己的家庭,但一般手工业者常常受雇于王室和贵族的作坊而处于依附地位,与依附农“麦尔特”类似。至于奴隶,战争和征服肯定是一个重要来源。《帕勒摩碑铭》所说斯尼弗鲁远征尼西人获男女俘虏7 000人,就是掠夺奴隶的一个实例。但并不是所有奴隶都来自战争征服,埃及社会本身内部的变迁也是奴隶的重要来源,如农民因破产无法还债而沦为奴者不计其数,是为“债务奴隶”。中小奴隶主阶层在历史上是一个不断变动的阶层,因而在不同时期其称呼也不相同,在中王国时期它称“涅捷斯”,在新王国时期则称“涅木呼”,均是指非贵族出身却拥有奴隶的人。从第三王朝起,铜制工具的使用日益普遍,尼罗河流域的农业非常发达,以石材、木材、金银为原料的工艺、纺织和造船等手工业空前繁荣,黎巴嫩的木材、塞浦路斯的铜、努比亚的黄金、阿拉伯的香料、东非的象牙在对外贸易中源源运回埃及。

    埃及金字塔

    金字塔的外型从四面望去,像汉字的“金”字,我们中国人就称它为金字塔。金字塔在古代埃及人那里,叫做“庇里穆斯”,意识是“高”。古希腊人到埃及时,看它像古希腊人日常食用的一种尖顶状的糕饼,就把它叫做“糕饼”古希腊语念做pyramis。英国人则引申为pyramid。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根据英语的称呼来命名金字塔,我们的先人原来也称金字塔为埃及王陵或英语的谐音“皮拉米”。大概在19世纪晚期或20世纪初,不知哪一位聪明绝顶的中国人突发灵感,把它命名为“金字塔”,一下子得到了中国人的认同。1904年康有为在游历埃及后写的文章中,已经提到了“金字塔”。其实,最早的金字塔并不是我们印象中的那种“金”字型的。以公元前3100年为界,埃及历史分为前王朝时期和王朝时期。前王朝后期的国王陵墓,只是一个用土坯建成的地下墓室,没有地上建筑。最早的有地上建筑的国王陵墓起源于早期王朝时期(公元前3100~前2686年),那时候,随着经济的发展,国王们已经有能力为自己的死后“生活”安排得更好一些,他们开始建造长方型的平顶砖墓。这种墓的外型很像阿拉伯人常用的凳子,故此得名为“石凳”,阿拉伯语念做“马斯塔巴”。这种形式的墓大概延续了五六百年,到了埃及历史上的古王国时期(公元前2686~前2181年),墓葬形式开始向上发展,逐渐演变成我们今天看到的金字塔。据说,起初一位平民出身的宰相名叫伊姆荷太普,他非常聪明,别出心裁地为法老设计并建造了一种阶梯状的金字塔。这种金字塔首次采用石头为建筑材料,高约60多米,底层边东西长123米,南北长107米,上下共有6层。后来,有一位叫斯尼弗鲁的法老,他特别热衷于建造自己身后的葬身之地。他在位后就开始为自己建造金字塔,前后修建了三座金字塔,先是造了一座阶梯状的金字塔,看了不满意,让人用石头将这座金字塔填平,成了一座角锥形的金字塔。可是他还是觉得不好,下令再造一座金字塔,这是一座弯曲形的金字塔。造好后,他左看右看,还是不满意,就下令在这座金字塔的旁边造了一座角锥体的金字塔。这座金字塔高达99米,看上去雄伟、美观,斯尼弗鲁非常满意。后来的法老们竞相仿照,这就是今天世人熟知的金字塔。目前,已经勘查到的金字塔大约有八十座,其中,只有三十多座可见其原有轮廓,其余的只剩一些废石堆了。在这些金字塔中,最著名的要数开罗南部吉萨高地上的三座大的金字塔:胡夫金字塔、考夫拉金字塔和孟考拉金字塔。这三大金字塔比邻而立,它们与附近的狮身人面像一起组成的图像最为世人熟悉,几乎成为埃及和古埃及文明的象征。这三大金字塔好似三座伟岸的山峰一样雄立尼罗河畔,傲视埃及大地。1798年,锋芒毕露的拿破仑率领328艘战舰和38 000名大军,横渡地中海,远征埃及。当这位所向无敌、后来横扫欧洲大陆的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的拿破仑来到这里时,他深深被金字塔震惊了。他乘兴登上其中最高的一座金字塔──胡夫金字塔的塔顶。望着巨大的金字塔,他对古埃及人的智慧佩服得简直五体投地。他算了一下,如果把三大金字塔所用的石块加在一起,可以砌一条3米高、1米厚的石墙,把整个法国包围起来。其中,胡夫金字塔原高146.59米(现高137米)(约50层楼高,是1889年法国埃菲尔铁塔建立前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塔基呈四方形,每边宽约230米,塔基面积约52 906平方米,体积约260万立方米,沿塔绕一圈约一千米。据统计,整座塔共用巨石230万块,平均每块重约2.5吨,最大的约重30吨。如果把所有的石块都敲碎,铺一条一米宽的道路,可绕地球一周。估计10万人轮流参加劳动,也得20年才能完工。塔基四边长度最大误差不超过20厘米,每面的倾斜角度大约为52度。在塔身北侧离地面13米处有一个用四块巨石砌成的“人”字形出入口,这样就可以均匀分散了塔身巨大压力。据研究,胡夫金字塔,四边底线误差不出20厘米,与230米的总长度比较,误差在1/1 000之内;基底四个直角误差最大不过3分2秒,四边方位同准确的东西南北方位误差也只在1分15秒和5分30秒之间。根据希罗多德的记载,所有巨石的开采、搬运和堆砌是用30年完成的。胡夫金字塔的内部结构也非常复杂,从“人”字形出入口进去,向下走大约100多米、坡度为28度的隧道,进入塔底正中30米深处,来到一间在天然岩石中开凿成的地下石室。在隧道途中,距入口约20米处,分出一条长达36米的上行的甬道。甬道尽头又分为两个叉道,一条是往西的水平通道,长35米,高1.75米,通往一间有“人”字形天花板的石室,这间石室长5.75米,宽5.2米,南北两墙高约1米,是王后的殡葬处。通过另一条高约8.5米的向上的走廊,走过47米后,这条走廊与第一条通道相交处,向下有一口竖井,下探60米,直通下坡隧道的底部,向上有一洞口通往一间有上下5层的“小屋”,这间“小屋”层高只有1米,用重达70吨的石块隔开。其中一间小屋的墙上刻着“胡夫执政第17年”。这是这座金字塔为胡夫所有的重要物证。走廊的面墙下面有一条高达3米多,长8.4米的水平短通道,直通胡夫金字塔的最核心部位──胡夫棺木安放处。这间石室长10.8米、宽5.2米、高5.8米,室内地面和墙壁都用大理石砌成,平面的顶部由9块大理石拼成,每块重约50吨。室内安放着一具深褐色磨光的大理石石棺。石棺内空空如也,棺盖也去向不明。屋子的南北墙各有一条倾斜向上的通风道直通塔外,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课本选用的插图《金字塔》正是胡夫金字塔。哈佛拉的金字塔只比他的父亲胡夫金字塔矮3米。金字塔证明埃及人民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由于金字塔太引人注目,容易被盗,后来到公元前16—公元前11世纪时,法老们开始在尼罗河西岸山谷的峭壁上开凿豪华的墓室,用于安放遗体,同时在山谷中建起用于祭祀的金碧辉煌的神庙和祠堂,这条山谷后来也因此被称为“王陵谷”。但是,坚固的石墙和曲折的墓道,没能阻挡住一批又一批盗墓者的光顾,几乎所有被发现的陵墓都无一幸免。不过,还是有人不死心,1914年,英国的卡纳冯勋爵和他的助手卡特也来到这里找古墓。他们在这里一呆就是8年,1922年11月3日,卡特在拆除谷中一排古代工房时,下面露出了一段凿在墙壁上的石阶。沿着石阶下去,尽头是一堵石墙。卡特轻轻敲了敲墙,响起了空荡的回音,他马上报告了卡纳冯。清理完墓道,他们来到墓室的大门前,只见上面有法老图坦哈蒙(又译吐坦卡蒙,古代埃及第18王朝一位年轻的法老,约公元前1361~公元前1352年在位)的印章。这是一座完好的法老墓,里面的随葬品数量之丰富、制作之精美,让人想起了神话世界一般,其中最有名的是法老宝座。整理和搬运这些奇珍异宝花了差不多一年的时间。此后,人们打开神龛,里面是用整块淡-花岗岩凿成的法老石棺,棺盖是用玫瑰色花岗岩制成的;里面是一具镀金木棺,上面有雕刻精致的法老的金像,他仰面而卧,双手交叉,分别握着钩和鞭这两件王权的象征,黑色镶嵌的眼睛和纯金铸成的脸庞严峻、淡漠但栩栩如生;里面又是一具镀金棺木;再里面是一具纯金制的棺木,盛着法老的木乃伊。这是迄今为止,人们发现的唯一一座没被盗过的法老陵墓。人们从书本、电视或电影等许许多多的传媒中认识了金字塔,它的雄伟让人敬仰,它的神密使人痴迷,它是埃及的象征,它更是人类的骄傲。很多人似乎先认识了金字塔,然后才知道埃及。自从尼罗河之滨有第一座金字塔起,迄今已经过去了五千多年。在这几千年里,大自然经历了无数的沧桑变化,埃及的王朝一个又一个更换,不可一世的统治者从埃及艳后到拿破仑,更是过眼烟云。但金字塔还是金字塔,除了风雨侵袭和盗墓贼时常光顾留下的痕迹,正如一名古老的阿拉伯谚语所说的:“万物终消逝,金字塔永存”。面对高大雄伟、建筑精湛的金字塔,人们在赞叹之余,都会产生很多疑问。金字塔是谁建?有人说金字塔是外星人建的:一说是火星人,理由是现代科学发现火星上可能有人类一样的高智慧生物;二说是“大西洲人”所建,西方有学者认为远古时候,在大洋洲中有一个大西洲,那里的人曾经创造了很高的文明,只可惜后来大西洲沉陷了。一般人认为金字塔是古埃及所建,根据希罗多德的记载,金字塔是埃及人民建的,其中,胡夫金字塔前后共修建了20年,运用了大量的劳工,人民为修建金字塔都不堪重负。中学教材也持这种观点。但也有人认为,从考古发现、尼罗河的泛滥规律以及当时人们的宗教信仰来看,参加修建的人没有那么多,而且,有一部分人是心甘情愿去的。

    狮身人面像

    本课引言篇中选用的插图《狮身人面像》是埃及的著名建筑。狮身人面像希腊人称它为“斯芬克斯”。它是古代埃及国王威严的象征。在埃及吉萨附近哈佛拉金字塔旁的一座狮身人面像是最著名的。石像的面部是按哈佛拉的相貌塑造的,它面向东方,高达20米,长57米,加上被埋没的前爪,全长70多米,一只耳朵就有2米长,下额的胡须长达6米,除狮爪是用石块砌成之外,整个狮身人面像是用建筑金字塔时留下的一块天然巨石雕成的。1798年拿破仑率军远征埃及时,曾用大炮轰击狮身人面像,希望打开通往内部的入口,破坏了雕像的面部,鼻子崩落,眉目模糊,形成一种奇特的“笑容”,每当风沙弥漫、日影昏暗的时候,出现一种朦胧的神秘感。它至今已有4500多年历史。

    木乃伊及其制作

    木乃伊就是经过防腐处理的干尸。古代埃及人有一种灵魂不死的迷信思想,因此千方百计保存尸体。制作木乃伊的一种最好的方法是:先用钩子把死者的脑浆从鼻孔中取出,再把一些药水灌进去清洗其他部分。接着在尸体腹部左侧用锐利的石片割一切口,把内脏全部取出来,用和有香料的酒冲洗腹腔,再用桂皮、乳香等香料把它填满,然后按原样缝好。把尸体浸在小苏打、盐水或其他防腐液中,溶去油脂,泡掉表皮。经过70天后,把尸体取出冲洗、晾干,安上蓝宝石眼睛,然后用麻布紧裹,外涂树胶,以免尸体接触空气,这样经久不腐的木乃伊就制成了,可以保存几千年。今天,在埃及博物馆保存的近30具木乃伊中,就有几名埃及历史上的国王。

    希罗多德

    前484—前425,生于小亚细亚西海岸的一个希腊城市,家庭条件优越,自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后因反对当地的独裁统治者而被迫出走。从此他长期周游各地,到过小亚细亚、黑海北岸、两河流域、叙利亚、埃及等地。每到一地,他都注意了解风土人情,采集民间传说,考察文物古迹,因此积累了大量的资料。后来他移居雅典,结识了伯利克里和许多文人学者。他决心写一部关于希波战争的历史。不久,他和一些雅典人到意大利南部殖民,在那里写书直到去世。他根据查阅的资料和考察所得,写成《历史》,共分九卷,其中不但包括希波战争的历史,还包括巴比伦、埃及、波斯等西亚、北非国家以及希腊许多地区的地理、历史、-、经济情况,是西方第一部史学巨著。

    两河流域南部的城邦

    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是人类文明发祥地之一。古希腊人称这一地区为“美索不达米亚”,意思是两河之间的土地。大致以今日的巴格达城为界线,分为南北两部分。它的北部为亚述,南部为巴比伦尼亚。巴比伦尼亚也划分为两部分,以尼布尔(今努法尔)为界线,它的北部为阿卡德,南部为苏美尔。苏美尔人是两河流域南部的主要居民,公元前5000年左右,他们结成氏族公社,主要从事农业,还饲养绵羊、猪、牛、驴等牲畜。公元前3000年左右起,苏美尔人先后建立起一些奴隶制城邦,著名的有拉格什、乌尔等。苏美尔城邦出现后不久,在它的北面从叙利亚草原迁来的一支游牧部落阿卡德人,也建立阿卡德等奴隶制城邦。在以后几百年时间里,苏美尔人和阿卡德人不断打仗,两河流域南部时而统一,时而分裂,直到汉谟拉比时,古巴比伦才统一两河流域。

    古巴比伦

    巴比伦是古代两河流域有着重要影响的国家,历史上巴比伦又有古巴比伦和新巴比伦两个不同的时代。公元前19世纪前后,两河流域小国林立,长年混战不休。这时,一支原本落后的民族阿摩利人进来了,他们打败了各国,统一了两河流域南部。大约在公元前1894年,以苏穆阿布姆为首的一支阿摩利人占领了巴比伦城,建立了巴比伦王国,这就是历史上所称的古巴比伦王国的开始。

    苏美尔人

    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的下游平原的南部,古代称为苏美尔,当地的居民就是苏美尔人。这里是世界古代文明的摇篮之一。大约在公元前4300年左右,苏美尔人就在这里生活,并逐渐形成了较大规模的村落。随着人工灌溉农业的发展、长途贸易的进行和农牧业的分工,这里的社会文明得到发展。从考古发掘看,到公元前3500~前3100年,苏美尔人已经建筑了一些小城市,还修建了较大规模的神庙建筑,这一时期的晚期,苏美尔人已经有了文字,文明出现了。此后的两三百年里,苏美尔人使用文字已经比较普遍,出现了泥版文书,灌溉设施、土木工程、金属加工等技术都有明显进步,因此,有人推测,这里苏美尔人可能已经建立了以神殿为中心的城市国家。公元前2900年以后,苏美尔人进入奴隶制城邦全盛时期,这一时期,苏美尔地区城邦林立,每个城市连同周围的一些农村公社就是一个国家,面积不大,人口多的也只有十几万人,少的则只有两三万人。这些城邦国家以神庙为中心,有自己的国王,城里有王宫建筑,也有城墙。苏美尔人建立的这些城邦国家是目前世界上共认的最早的城市。苏美尔各城邦之间为了争夺土地、财富和奴隶进行了旷日持久的战争,但始终没有建立起统一的苏美尔政权。大约在公元前2320年左右,整个苏美尔地区都被一位来自处于美索不达米亚正北部的阿卡德武士征服。这位阿卡德武士的姓名现在已经无法考证,只知道当时人们冠以他“萨尔贡”(意思是“真正的国王”)称号。据说,他在取得了34场战斗的胜利之后控制了苏美尔全部,扩展到波斯湾一带。他所创立的王朝在其后的二百年间统治着阿卡德人和苏美尔人组成的帝国。大概在2130年前后,苏美尔人重新获得了独立,实现了“复兴”,这种局面一直延续到公元前2000年左右。由于气候和地理的关系,苏美尔人发展了发达的灌溉农业。苏美尔的贡献除了文字之外,还有两个对后世有重大影响的发明。一个是车辆。大约在公元前3200年左右,苏美尔人已经知道使用车辆,相比之下,埃及人直到公元前1700年才知道用车辆来运输。第一个把一个绕轴转的圆环形装置用于运输目的的苏美尔人可能是受到了陶轮的启发而突发此想的,因为早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伊朗人已经开始把轮子用于制陶业了,苏美尔人在此后大约500年后得到了这一技术,而直到公元前2700年左右,埃及人才学会了用陶轮制陶器。苏美尔最早的车辆可能是两轮战车和四轮货车。当时,它们都是用牛来拉的,因为直到大约公元前2000~1700年间东方人将马引入西亚之后,西亚人才知道马是何物。最初,苏美尔人的牛车都是安装在没有轮辐的实心轮上,具体做法可能是把两三块厚木板拼成圆形,用饰纽或撑柱把它们固定在一起。二是太阴历。

    汉谟拉比和汉谟拉比法典

    汉谟拉比是古巴比伦第六代国王。为了巩固奴隶主的统治,制定了一部全国统一的法典,即汉谟拉比法典,并将法典的全部内容刻在一根黑色的大石柱上。石柱高2.25米,底部圆周1.90米,顶部圆周1.65米。它分为浮雕和文字两部分。浮雕为太阳神沙马什端坐在宝座上,正把象征帝王权力的权标授予站在他面前的汉谟拉比,体现了君权神授的思想。文字共约8 000字,是用楔形文字书写的,分为序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正文共282条,其中包括诉讼手续、盗窃处理、军人份地、租佃、雇佣、商业高利贷和债务奴隶、继承权、伤害和赔偿、奴隶地位等内容。汉谟拉比法典严格保护奴隶主阶级的私有财产,如:第6条,自由民窃取神庙或宫廷之财产者应处死;而收受其赃物者亦处死刑。第21条,自由民侵犯他人之居者,应在此侵犯处处死并掩埋之。第22条,自由民犯强盗罪而被捕者,应处死。法典严格保护奴隶主奴隶的所有权,如:第16条,自由民藏匿宫廷或穆什钦努(指被征服地区的人)之逃奴于其家,而拒不交出者,此家家主应处死。第226条,倘理发师未告知奴隶之主人而剃去非其奴隶之奴隶标识者,则此理发师应断指。第282条,倘奴隶告其主人云:“你非吾之主人”,则此主人应证实其为自己的奴隶,而后其主人得割其耳。第196条,倘自由民损毁任何自由民之子之眼,则应毁其眼。汉谟拉比法典保护奴隶主对农民的剥削,如:第42条,自由民佃田以耕,而田不生谷,则彼应以未尽力耕耘论,应依邻人之例,以谷物交付田主。第45条,自由民以其田租与农人佃耕,并将收取其田的佃金,而后阿达得(雷雨洪水之神)淹其田或洪水毁去其收获物,则损失仅应归之农人。第46条,倘彼非收取佃金,而系按收成的1/2或1/3出租田地,则田中之谷物应由农人与田主按约定比例分之。第60条,倘自由民以田地交与种园者培植果园,而种园者培植果园,将于四年中将果园培成,至第五年,园主与种园者均分,(大概指按地区分割。)园主应选取自己的一份。汉谟拉比法典保护商人、高利贷者的利益,如:第96条,倘自由民从塔木卡(大商人)借谷或银,而无谷或银以还债,但仅有[其他动]产,则彼得在证人之前将彼所有任何之物交还塔木卡,塔木卡不得拒绝,应接受之。汉谟拉比法典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的社会情况,说明了古巴比伦王国奴隶主专政的实质。它是迄今所发现的人类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法典的石柱是在1901年12月由法国人和伊朗人组成的考古队在苏撒古城发掘出的。石柱现存巴黎卢浮宫博物馆。课本中选用的插图《汉谟拉比法典石柱》展示的是头部的浮雕部分,表现的内容是汉谟拉比正从太阳神那里接过象征统治权力的权杖,图中人像坐着的是太阳神沙马什,他手里握着的是“权杖”,站在太阳神面前的就是汉谟拉比。

    古代两河流域的文明沿革

    两河流域文明的先驱和创造者是苏美尔人,早在公元前4000年前后, 可能是来自伊朗高原上的苏美尔人就已经在两河流域建立了规模较大的村镇和城市,有了先进的灌溉农业,有了神庙。大约在公元前3500年前后,苏美尔人已经以神庙为中心建立了一些城邦国家。公元前3000前后,苏美尔经济繁荣的同时,城邦战事不断。最后,公元前2371年,来自北方的阿卡德人统一了苏美尔城邦。苏美尔人创造了辉煌的文明,如楔形文字、现今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典《乌尔纳姆法典》,但这部法典现在只有一些片断,苏美尔人的数学成就也很突出但从此中断了。阿卡德人建立的王朝只存在了一百多年也灭亡了。后来,文明相对落后的民族相继侵入两河流域,成为当地的统治者。公元前1894年,闪族的一支阿摩利人以幼发拉底河畔的巴比伦城为首都建立了阿摩利王国。这个王国空前强盛,以致人们把美索不达米亚称为巴比伦尼亚,两河流域的历史从此进入“古巴比伦王国时代”(公元前1894年到公元前1595年),当地居民,无论是苏美尔人、阿卡德人还是阿摩利人从此都称为“巴比伦人”。古巴比伦王国最伟大的国王是汉谟拉比,在他统治的四十多年间,古巴比伦王国进入兴旺发达时期,在此期间,古巴比伦的疆域和经济文化都达到顶峰状态。其中,最伟大的贡献是《汉谟拉比法典》。而巴比伦也以它的繁华壮观闻名西方世界千百年,成为西方历史上城市繁华的参照系。公元前1595年,古巴比伦王朝即巴比伦第一王朝灭亡,巴比伦第二王朝即“海国王朝”建立(公元前1595~公元前1518年)。后来,巴比伦第三王朝即卡西特王朝(公元前1518~公元前1204年)和第四王朝(公元前1168至公元前689年)相继建立。在这近千年的漫长岁月里,两河流域始终处于分离状态,战争不断。在此时期,两河历史上一度有过其他政权。公元前14世纪中叶以后,亚述人在两河流域的势力增长,一度统治了两河流域。公元前626年,迦勒底人夺取了亚述人统治下的巴比伦城,建立了迦勒底王国,这个王国又称新巴比伦王国(公元前626至公元前538年),公元前612年,新巴比伦军队同伊朗高原上新兴的强国米底军队联合打败了强大的亚述军队,亚述从此灰飞烟灭。尼布甲尼撒二世是一位有作为的新巴比伦国王(公元前605至公元前562年在位),他娶米底公主为妻,加强与米底的联盟,灭了犹太王国,使新巴比伦王国的国力达到极盛。为了取悦来自米底的皇后,尼布甲尼撒二世在巴比伦的皇宫中造了一座高达25米的空中花园,它以假山假石筑成,置身其中,绿阴浮空,恍若人间仙境,在上面可以俯瞰巴比伦全城。而他的皇宫更是古代最豪华的宫殿之一。公元前539年,波斯人侵入巴比伦尼亚。第二年,新巴比伦被波斯人灭亡。此后,两河流域成为波斯帝国的一部分。

    希伯来、以色列、犹太国家

    公元前三千年代,迦南人已在巴勒斯坦定居,从事农业,也有了城市。公元前13世纪,游牧者希伯来人(犹太人古称)战胜了迦南人,把迦南人变为他们的奴隶,同时也接受迦南人的影响,转入定居的农业。公元前约11世纪,希伯来人建立国家,第一个国王是扫罗。他的儿子大卫统治时期,建立了统一的以色列—犹太国家,定都大卫城(今耶路撒冷)。大卫之子所罗门统治时期,国力达到鼎盛时期。所罗门死后,约公元前935年,以色列—犹太王国分裂,北部为以色列王国,定都撒马利亚,南部为犹太王国,定都耶路撒冷。公元前722年,以色列王国被亚述所灭,当地居民被掠往亚述,在长期共同生活中被同化。公元前586年,新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攻占耶路撒冷,犹太王国被新巴比伦所灭,大批犹太人被掠往巴比伦为奴,史称“巴比伦之囚”。约在公元前539年,波斯攻占巴比伦,释放犹太囚徒,当时约5万犹太人重返巴勒斯坦的耶路撒冷。公元前63年,巴勒斯坦并入罗马帝国版图,绝大多数犹太人被贩卖为奴。公元66~70年和131~135年,犹太人两次反抗罗马大起义均被镇压,几十万犹太人被杀,一些领袖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幸存的犹太人再次被逐出巴勒斯坦,散居世界各地,他们就是今天犹太人的祖先。中世纪以后,阿拉伯人长期占据了巴勒斯坦。1947年在美国操纵下,联合国通过了巴勒斯坦分治决议。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国家成立,把巴勒斯坦的100多万阿拉伯人赶走,造成了巴勒斯坦难民问题。

    古代印度早期文明

    古代印度是人类文明发祥地之一。印度的名称起源于印度河,中国古代称它为“身毒”或“天竺”。公元前三千年代中期,印度河流域兴起了许多城市,其中最重要的城市是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本书中选用的插图就是该城遗址)。古代印度文明在历史上称为“印度河文明”,因这一文明最早发现于哈拉帕,也称“哈拉帕文明”。这一文明顾名思义,发源于印度河流域,位于南亚次大陆的核心地区的西北边陲,所以很多文化遗址今天已不在印度境内,而在巴基斯坦境内。但在历史上,这两个国家文明的起源是同源的。在1925年以前,人们只知道印度历史上的雅利安人和吠陀文明,以为它就是印度最古老的文明,可是,历史学家们也知道雅利安人是外来的,那么,在雅利安人之前,印度这块土地的主人又是谁呢?历史学家们百思不得其解。1925年,考古学家宣布,在印度河流域发现了巨大的城市遗址,其文化大约兴起于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3000年代中后期进入繁盛时期,大约在公元前2500年前后,这里出现一些奴隶制小国家。不久,考古也证实,这些散落各地的古代印度奴隶制国家大约最晚于公元前1750年后不久就结束了,这就把印度的文明史提前了2000年。此后,考古学家又在印度河中下游和西部沿海发现大小城镇遗址200余处,其范围从西边的伊朗边境至东边今天印度的德里,从喜马拉雅山麓到南部的阿拉伯海,总面积达130万平方千米。到目前为止,这一古代文明的代表性遗址就是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前者位于今天巴基斯坦旁遮普地区印度河主要支流拉维河东岸,后者位于今天巴基斯坦信德省拉尔长纳县境内的印度河畔。此外,还有一些小遗址,如卡利班根、洛塔尔、苏尔戈德,都在今天的印度境内。考古发现,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这两座城市布局整齐,主要街道宽达10米,分别向东西和南北整齐排列,房间一般用砖砌成,既有简陋的小屋,也有设计精美的宫殿,这些情况反映了明显的贫富悬殊和阶级对立。

    实际上,这一文明虽以哈拉帕命名,但保存最为完整的还是摩亨佐·达罗。此城占地约85万平方米,人口约为3.5万~4万,其规模在当时是少见的。全城明显由东西两大区构成,西区是卫城或城堡,东区则属居民区,风格和水准殊异,但均有城墙护卫。“卫城”全用窑砖砌成,不仅有高墙护卫,还有深壕环绕,且在道旁建有塔楼,这又有别于民区。卫城的重要建筑为“大浴池”,此外,还有寺庙、住宅等其他建筑。 与大浴池并排的是十来个大谷仓,总面积为2 035平方米,已发现实心砖石砌墩座27个,以每行9墩分三行排列,各行之间留有1米宽的过道。卫城内另一巨大建筑的遗址,其占地已超过750平方米,上有20个巨大窑砖砌成的方柱,这些柱子分为四排,被认为是一个巨大的“会议厅 ”。“大浴池”的构成尤为引人注目。它位于卫城北部中央,是一个南北走向的遗迹,池长12米、宽7米、深2.5米,用窑砖把窑缝紧砌而成,池底和四壁使用涂了胶泥的灰泥板,四壁另加一层沥青以防渗漏。大浴池呈长方形,南北两头各有一台阶,人们可以沿台阶而下。大浴池由一个专门的大水井供水,用过的水可顺西南角的排水沟放出。大浴池四周都有走廊,走廊旁边有8个专用小浴室,有通道与走廊相接,各房间亦有上下水道。本课中选用的插图《印度河流域古城遗址》中展示的就是摩亨佐·达罗遗址,正中就是那个著名的大浴池。至于大浴池是用于世俗目的,还是兼有宗教用途,学者们至今说法不一,不过从附近发现寺庙遗迹看,它很可能与宗教仪式有关,是供祭司贵族净身沐浴的。在古代,宗教和世俗本是纠缠不清、难分难解的,因此并不奇怪。哈拉帕的规模和结构,与摩亨佐·达罗几乎完全一样。规模85万平方米左右,人口约3.5万~4万,全城由卫城和居民区构成,但在许多细节上又有所不同:其西部有部分城墙以土坯砖砌成,而外墙却是用烧砖加固。在一些地方,墙高出周围地面15米左右,里面则是7米高的土砖垒成的平台,然后在平台上再造建筑物。它的建在城墙外的塔楼与摩亨佐·达罗城也不同,不是圆形而是矩形。哈拉帕的谷仓已发现的有10来座,但不像摩亨佐·达罗那样建在卫城之内,而是建在城墙之外。还有,在哈拉帕谷仓附近,发现有一些冶金炉和工人的工棚,而在摩亨佐·达罗却未见有如此的记载。另外有一个非常令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们感兴趣的现象,就是在今印度境内发现的众多遗址的布局与结构也与上述两城十分类似。例如,位于拉贾斯坦的卡利班根,也有与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一样的设计模式:“卫城”在西,“下城”在东,城堡由7米厚的土坯砖墙围绕,并每隔一段有一个防卫塔楼。又如,位于古吉拉特的苏尔戈达德,也由一座城堡和下城组成,且也是前者在西而后者在东,整个城市由高达4.5米的城墙围绕。但位于坎贝湾的洛塔尔却与上述几个城址很不相同,它更像一个海港城市,虽然它也有自己的城堡和城墙,有一个总面积达238平方米的仓库,但它有一个其他所有遗址没有的船坞:长216米,宽37米。它表明,还在这一文明兴起之际,它的创造者就已卷入印度洋的竞争了。哈拉帕文明或印度河文明是建立在农业基础上的,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那城堡内外巨大的谷仓有力地述说着这一文明产生的背景和性质。根据考古发掘证实,农业是主要生产部门。当地居民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棉花的人。从生产力来看,这些文明的创造者还处于铜石并用时代,在已发掘的遗址中发现了发达的青铜冶金业,发现有青铜或铜制的斧、镰、锯、凿、剑、刀、矛、箭,以及少量的金、银制品。另外,还发现了大量石制的刀、罐、秤锤等。从生产关系来看,显然已有了私有制的存在和贫富的分化。在摩亨佐·达罗的下城,即位于东部的居民区,富裕之家往往楼房数层,下层作厨房和盥洗间,上层用作寝室;而普通居民,一般只有一间陋室,更无上下水道的设施。从哈拉帕那些成排的工棚来推测,奴隶的使用已不是个别现象。这个文明的创造者,不仅生产小麦、大麦、瓜果、椰枣、棉花等,而且还饲养狗、马、猪、牛及大象和骆驼,在制陶、编织和造船、雕刻等方面也拥有很高的技艺。从已发现的数量不少的巨大谷仓看,当时的农业生产已达到相当大的规模,作为基本生产单位的家庭已有了剩余产品。被驯养的牲畜品种繁多,仅牛就有两个品种:一种是称为“泽布”的驼背牛,另一种是称为“乌鲁斯”的平背牛。考古学家在哈拉帕等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红色陶器,这些陶器是用磨细和耐火的黏土作原料制造的。陶器上有些用黑颜料画着多种花卉、飞鸟、动物、人物图案,在一陶器上绘的是一幅给羊羔喂奶的雌山羊,旁边还有一只走动的母鸡;而另一件陶器上绘着一个左肩扛着两件大网的男人,说明家庭副业和渔业相当发达。哈拉帕文化中有一种赤陶小雕像,雕塑着短角公牛、人物头像、妇女形象,工艺具有很强的写实性。有一个被称为“舞女”的青铜小雕像,她身材苗条、右手叉腰,左手上戴着20余只手镯。加上那项链和椭圆大花饰,反映了丰富多彩的民间生活和艺术。最值得关注的工艺是当时的一种雕刻印章。这种印章一般用皇石作材料,每方20至30毫米见方,其铭文属象形文字,目前已辨认出近400个符号。这些铭文,一般按从右到左方式书写,但每换一行书写方式就变换一次方向,说明其文明已进入了很高的阶段。但由于至今未释读成功,不能了解这些文字反映的社会内容。雕刻物中还有一种是砝码,它通常以燧石为原料制成立方体,按1、2、4、8、16、32、直到12 800的级数制作。而丈量的尺用象牙或贝壳制成,以13~13.2英寸(一英寸大约相当于2.25厘米)为1尺,以20.3~20.8英寸为1“腕尺”。从哈拉帕等遗址所反映的情况看,当时印度已存在明显的阶级分化,但还没有发现像古代两河流域或者古代埃及那样的王陵,也没有特别富丽堂皇的宫殿遗址。在哈拉帕文化中,发现了单薄的长矛,矛头一戳就弯,但至今未发现金属剑,箭头是石头而不是青铜,石斧和刀是工具而不是武器,说明这一文明中的暴力机构是薄弱的。尤其是,这一文明虽然统一性很强,但直到印度河文明发展到末期,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两城市也没有多大变化,陶器、工具类型和印章及文字也没有任何变化。所有这些都说明,古印度河文明尚未达到它的繁盛阶段,没有出现大的奴隶制国家,很可能一直是奴隶制小国林立,这很可能是它走向衰落的内在原因。公元前二千年代中期,自称“雅利安”(意为高贵者)的白种人,从中亚细亚经印度西北山口陆续侵入印度,逐渐征服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据推测,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城市被毁与雅利安人入侵有关,也有人认为是自然灾害所致。哈拉帕文化的发现表明古代印度河流域已经有相当高度发达的文化,它为后来印度文化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雅利安人和种姓制度

    雅利安人原是俄罗斯南部草原上的一个古老民族,雅利安人分成若干支从这里向欧洲和亚洲迁移。其中,一支雅利安人在中亚的阿姆河和锡尔河之间的平原上定居下来,这支雅利安人称为印度—伊朗人。大约在公元前14世纪,印度—伊朗人中的一支南下进入南亚次大陆,称为印度—雅利安人,这就是印度古代文献中所称的雅利安人;另一支印度伊朗人则进入伊朗,称伊朗—雅利安人。最初,印度—雅利安人定居在印度河上游,生产方式以畜牧业为主,辅之以农业,没有城市。之后,他们征服了当地的土著民族,过着原始社会末期军事民主制时代的生活。后来,他们又扩张到恒河流域和南印度的部分地区。这时候,他们的社会组织形式也发生着变化,出现了部落联盟。大约在公元前1000年前后,印度雅利安人的一些部落开始向国家过渡。公元前6世纪,印度的恒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和南印度有20多个小国,这就是印度历史上的“十六国时代”,又称列国时代。在印度—雅利安人扩张过程中,当地居民或被征服,或被赶走,他们成为古代印度次大陆的主要居民。雅利安人在向奴隶制国家过渡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森严的等级制度,即种姓制度。“种姓”一词在印度的梵文中称“瓦尔那”,意为颜色、品质。社会全体成员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个等级。等级不同,权利、义务也不同。第一等级是婆罗门,是祭司贵族,掌握神权,地位最高。第二等级是刹帝利,是军事贵族,包括国王、武士和官吏,掌握政权与军权。以上两个高级等级占有大量生产资料,靠剥削为生,构成统治阶级。第三等级是吠舍,包括农业、手工业者和商人,必须向国家缴纳赋税。第四等级是首陀罗,是指失去土地的自由民和被征服的居民,实际上处于奴隶的地位。第三、四等级构成被统治阶级。各个等级职业世袭,互不通婚,界线森严,贵贱分明,甚至不能共食、共住。久而久之,下层等级愈演愈繁,出现贱民,即所谓不可接触者,他们最受鄙视。首陀罗和贱民被压在印度社会最底层,受到统治阶级的折磨、压制和剥削。

    婆罗门教

    婆罗门教是印度古代宗教之一,它由雅利安人的原始宗教演变而来。它把印度最古老的宗教作品和文学作品《吠陀》作为经典。它信奉多神,不设庙宇,不崇拜偶像,但规定了烦琐的祭神仪式,从私人生活到国王即位,都要祭神。它为了维护反动的等级制度,引用《吠陀》中的神话传说,造物神“梵天”用口创造出婆罗门,用手创造出刹帝利,用腿创造出吠舍,用脚创造出首陀罗。还大肆宣扬轮回说,凡循规蹈矩、安分守己者,来生可升为较高等级,否则,则降为较低等级。它假托梵天的儿子摩奴制定一部法典,即《摩奴法典》,保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法典规定婆罗门有权夺取首陀罗的一切,而首陀罗不能积累私人财产。首陀罗如果评论婆罗门的品行,就要用沸油灌入他的嘴里和耳朵里。杀死婆罗门的人应处以最痛苦的死刑。高级等级杀死首陀罗,可用牲畜抵偿或简单净一次身就行了。在佛教广泛传播期间,婆罗门教衰落。到了8世纪,经过改头换面的婆罗门教在印度重新得势,易名为印度教。

    空中花园和古代巴比伦城

    新巴比伦王国是由迦勒底人建立的,所以又称迦勒底王国。它最强大时期是在尼布甲尼撒二世(前605—前562)统治的时候。公元前614年新巴比伦军队和来自伊朗高原的米底军队联合攻打亚述,公元前7世纪末灭亚述。米底公主阿密蒂斯成了尼布甲尼撒的妻子。由于公主习惯山林生活,犯了思乡病。为了讨好王后,尼布甲尼撒下令在首都巴比伦建造空中花园。空中花园实际上是座假山花园,它采用立体造园方法,将花园置于高高的平台上。假山每边长120多米,高25米,用石柱和石板一层层向上堆砌,直达高空。远远看去,花园就像在天空中一样。假山共分上中下三层,每层都用大石柱支撑,层层盖有宫室。为了防止渗水,每层铺上浸透柏油的柳条垫,上面再铺两层砖,还浇铸一层铅,然后在上面培上肥沃的土壤,种植奇花异草,并设有灌溉的水源和水管。空中花园成为巴比伦城建设最主要的组成部分。花园旁,每天都有上百名的奴隶轮流推动水轮,将幼发拉底河的河水化作浇灌花园的涓涓细流和喷涌的泉水。后人称它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公元前539年,波斯占领了新巴比伦,空中花园也随之被毁,变为废墟。本课“自由阅读卡”中选用的插图是一幅后人画的想像画。不过,也有人对空中花园是否真的存在表示怀疑。因为同时代的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游历过西亚,对巴比伦城的繁荣羡慕不已,感叹这座城市的“壮丽远远超过了世界上的任何城市”。在他的书中,希罗多德对巴比伦金碧辉煌的宫殿和神庙、精美绝伦的浮雕和装饰、纵横交错的街道、鳞次栉比的房屋以及商贾云集、商船如织的兴盛场面,作了仔细的描绘。他赞美巴比伦的城墙可称得上是世间一绝,坚固而且宽阔,足可以容纳两辆四轮马车对面行驶;他甚至称赞城墙同时又是一件难得的艺术品,墙上镶嵌着一幅幅雄狮或神龙的浮雕,线条刚劲有力,栩栩如生。他对巴比伦城的描述是如此详细,可就是没有提及空中花园,让人百思不得其解。巴比伦城是古代世界最著名的一座城市,位于今天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以南88千米处,幼发拉底河的中游。巴比伦城大概起源于公元前第3千纪,是阿卡德人建立的,在阿卡德语中,“巴比伦”的意思是“神之门”。公元前689年,巴比伦城一度被亚述人所毁。后来,迦勒底人灭了亚述王国,又在公元前629年建立了新巴比伦王国,并在巴比伦城旧址上建立了新的首都。尼布甲尼撒二世在位时,巴比伦城非常繁华。除了有传说中的“空中花园”之外,还有著名的城门伊什达门。当年,巴比伦城横跨幼发拉底河两岸,内城周长达8 360米,如果加上用于防御的外城更是长达18千米。全城的中心是马尔都克神庙,城中有一条主要大道,名为普洛采西大道,这条大道从西北的伊什达门直达城东南,在大道两侧和大河两岸,分布着王宫、天象台和神庙等。天象台是全城的最高点,高达7层,高约60米。但是,城里其他街道都很狭窄,平民住宅也都很低矮密集。这就使得城中的大型建筑物对比非常强烈。公元2世纪以后,巴比伦城成为废墟。直到20世纪初,通过对巴比伦城遗址的发掘,人们在得以想像当年巴比伦城的历史面貌,在本课中选用的插图《古代巴比伦城遗址》是新巴比伦王国时巴比伦城遗址,距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以南几十千米。这里虽然已经是残垣断壁,但仍然不难使人想像巴比伦城当年的繁华。

    本课参考书目

    陈晓红等著《失落的文明:巴比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埃及]阿·费克里著《埃及古代史》,商务印书馆1973年版。

    续建宜、刘亚林编著《世界文明古国述略》,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美]R.C.马宗达等著《高级印度史》。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