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教案资料
  • 图28 韩国首都汉城
  • 图29 越南美莱村惨案发生前
  • 图30 抗击苏军侵略的阿富汗游击队员
  • 图31 被北约飞机击中的南斯拉夫联盟工厂
  • 图32 英国妇女抗议北约侵略南斯拉夫联盟
  • 图33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
  • 图34 达利的油画《桌与床的流动》
  • 图35 激光技术
  • 图36 “网吧”
  • 图37 中国西昌卫星基地
  • 最新热门    
     
    第2课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后,开始了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921年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是这一探索的开始。新经济政策是列宁从俄国国情出发,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典范。它恢复了被战争破坏的国民经济,指明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方向。它的实施具有重大意义。

    本课的另一个重点是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这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内容。通过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斯大林宣布在苏联建成了社会主义。它既保证了苏联国防、工业的强大,也为苏联社会以后的发展埋下了许多隐患。

    本课的难点是,如何正确评价斯大林模式。由于苏联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第一次试验,因此这一模式深刻地影响着苏联的历史和命运,也对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限于学生的认识水平,教学中可以采用分析对比的方法,结合改革开放前我国-经济体制的状况加以说明。使学生认识,随着社会主义的发展,必须对这种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进行彻底改革。

    二、教法建议

    1.教师可以通过复习提问上一课学过的有关内容。比如提出问题:十月革命胜利后,俄国在三年国内战争时期,在经济上采用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结果如何?帮助学生在上节课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战时-主义政策是战争时期采取的非常政策。那么,当国内战争结束后,还要不要继续实行这一政策呢?由此导入新课。

    2.“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一目,包括两个内容: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苏联的成立。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是本课的重点,要讲清楚实施的背景、时间、主要内容及重要意义。教师可打出投影:

    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列宁

    教师先请同学们思考这段话的含义,再指出这是指战时-主义政策已经不能继续实行了。接着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不能继续实行这一政策了?使学生认识到,这一政策引起了人民群众尤其是农民群众的不满,破坏了生产力的发展,造成生产下降,社会不稳定。因此,以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主义政策是俄国国情决定的。它是列宁将马克思主义与俄国实际相结合的典范。列宁的这一创新精神直到今天仍焕发着强大的生命力。

    关于苏联的成立,教师可以通过展示苏联地图,让学生了解这已是一个历史名词,存在时间是1922~1991年。当时苏联的成立,加强了国内各民族的团结合作,推动了-、经济、文化和国防事业的发展。到1991年,苏联解体。

    这里,老师要提醒学生,注意区别沙俄、苏俄、苏联三个名称的不同。

    3.“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一目,也是本课重点。它包括苏联的工业化、农业集体化、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三方面内容。关于苏联的工业化,老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并概括归纳如下要点:是实施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即采取制订五年计划的做法,从1928年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重点是发展重工业。

    针对工业化过程中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对比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进程,说明苏联工业化的特殊性及其取得的成就。还可以组织学生讨论:在苏联的工业化建设中,为什么要优先发展重工业?以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高学习兴趣。

    在有关农业集体化问题的学习中,首先帮助学生理清线索:工业化促进了农业集体化,农业集体化是工业化的继续。其次,投影如下资料:

    苏联的办法把农民挖得很苦。他们采取所谓义务交售制等项办法,把农民生产的东西拿走太多,给的代价又极低。他们这样来积累资金,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你要母鸡多生蛋,又不给它米吃,又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世界上哪有这样的道理。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让学生根据这段话来分析农业集体化导致的客观结果,从中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是本课的难点,其基本特征是高度集中。老师要结合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过程,帮助学生分析:经济上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上是个人的高度集权,其发展的结果导致了斯大林个人崇拜的盛行。进而引导学生用生产力标准分析产生弊端的原因及其造成的结果,思考解决弊端的方法。使学生通过对历史问题的思考寻找解决现实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4.本课内容学完后,老师引导学生思考: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俄、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具有怎样的特点?最后老师小结:二三十年代苏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总的特点是道路曲折。先后出现过两次重大转折。第一次发生在列宁时期,即由战时-主义政策转为新经济政策;第二次发生在斯大林时期,即放弃新经济政策,实行工业化、农业集体化。两次转折的结果和影响是不同的。

    5.在巩固环节,让学生动脑筋思考:结合上学期学过的历史知识,比较一下苏联的工业化和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有哪些不同?

    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是从轻工业部门开始的,苏联的工业化是优先发展重工业;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的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殖民掠夺、向外国借债等,苏联工业化的建设资金主要采用行政手段来保证、实行高积累多投资。

    三、学法指导

    1.借助展示的历史材料,加深学生对教材有关内容的理解。初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2.指导学生初步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评价重要的历史事件。

    四、问题探究

    练一练

    D

    活动与探究

    列表:1917~1936年苏俄(苏联)历史大事年表

    时间

    重大事件

    1917.3

    二月革命

    1917.11

    十月革命

    19181920

    三年国内战争时期

    1921

    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

    1922年底

    苏联成立

    1928

    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

    1936

    苏联通过新宪法

    五、参考书目

    1.刘文涛、陈海宏主编《高校世界历史配套教材·现代史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编写《历史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作者:辽宁省丹东市教师进修学院高级教师  李凤)

    参考资料

    国内战争结束后苏联工业的恢复

    大工业很快地恢复起来。它的总产值每年都有很大的增加。1925年总产值达到77.39亿卢布……1913年是102.51亿卢布……但是1926年就已经超过战前工业水平8.1%。在恢复时期的五年中,工业生产增长了4.5倍。……

    ……发电站的数量和平均供电面积增加了。与1921年比较,在1925年发电站的发电量几乎增加了五倍,并超过了战前的供电面积。1925年我国(指苏联)的全部发电站的发电量是29.25亿千瓦小时,而1913年只有19.45亿千瓦小时。…………

    恢复时期苏联工业产值的增长非常迅速。在这五年之内工业产值每年平均增加4l%。

    没有任何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在战后时期能以这样的速度来恢复自己的工业。帝国主义战争的结果,法国的工业生产1920年降低到1913年水平的62%。把工业生产恢复到战前水平的法国花了6年(从1919~1924年)。同时它还利用了根据《凡尔赛和约》所得到的大量赔款。德国为了把自己的工业生产恢复到战前规模,就用了10年工夫,而且是在外国资本,特别是美国资本输出的条件下恢复的。

    (苏联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苏维埃经济的发展》,学习杂志社1955年版,第256~259页)

    新经济政策促进了苏联农业的恢复

    农业在1925年几乎达到了战前的水平。农业总产值在1925年至1926年度约为97.46亿战前卢布,而1913年到1914年度为102.25亿战前卢布。1925年谷物生产达到45亿普特,超过了战前的平均收获量,战前最后10年全国的平均收获量约为40亿普特。播种面积已在逐年不断地增加……

    由于粮食总产量的增加,谷物作物的商品率逐年提高起来。国家的粮食采购量的增加就可以说明这一点。1921年至1922年度苏联的粮食采购量是3 814.07万公担,而1925年至1926年度就增加到8 913.11万公担,即增加133%以上。……

    整个来说应当指出,在这些年内农业的恢复和提高工作进行得非常顺利。虽然1921年的旱灾很严重,但是在5年内苏联的农业仍然达到了战前的水平,而且在1926年还超过了这个水平。资本主义各国(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参加者),为了使农业达到战前水平,花了1年以上的工夫。德国在10年之内才把主要谷物作物的产品增加了21%。法国甚至于到1931年还没有恢复战前谷物的播种面积。苏维埃国家在5年内把谷物产品增加了77%。

    (苏联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苏维埃经济的发展》,学习杂志社1955年版,第271~273页)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成立

    1922年12月30日,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大剧院开幕,出席代表大会的有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的代表1 727人,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代表364人,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代表33人,南高加索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代表91人。12时45分,由军事最高代表、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彼·格·斯米多维奇宣布代表大会开幕。……

    约·维·斯大林宣读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宣言和成立条约的全文。……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条约基本上规定了联盟最高国家机关的权限职责和全联盟苏维埃代表大会的选举制度,规定了联盟的国旗、国徽和国印。……定都莫斯科。条约规定了每个共和国都有自由退出联盟的权利。

    ……代表大会一致批准了宣言和条约,并选出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第一届中央执行委员会成员。四个加盟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米·伊·加里宁、格·伊·彼得罗夫斯基、亚·格·切尔维雅科夫、纳·纳·纳利马诺夫当选为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

    (苏联科学院《世界现代史》第8卷,三联书店1978年版,第758~759页)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宣言》(1922年12月30日)(摘要)

    可是连年战争并不是没有留下痕迹。战争所遗留下来的田地荒芜、工厂停工、生产力遭到破坏和经济资源枯竭的现象,使得各个共和国在经济建设方面仅仅靠单独努力就不够了。在各个共和国单独存在的情况下,国民经济恢复显然是不可能的。

    另一方面,国际形势的不稳定和新的侵犯的威胁,使得各个苏维埃共和国必然要建立统一战线来对付资本主义的包围。

    最后,就阶级本质来说,苏维埃政权是国际主义的政权,因此它的结构本身就推动各个苏维埃共和国的劳动群众走上联合成一个社会主义大家庭的道路。

    所有这些情况都无条件地要求各苏维埃共和国联合成一个联盟国家,这个国家既能保证外部的安全和内部的经济繁荣,又能保证各族人民的民族发展自由。

    (《斯大林全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321~322页)

    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

    为了加快工业化步伐,1927年12月联共(布)召开第十五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制订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1928~1933年)的指示。党中央责成古比雪夫领导制订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工作。1929年4月召开的联共(布)第十六次代表大会和同年5月召开的苏维埃第五次代表大会批准了“一五”计划方案。在“一五”计划的鼓舞下,苏联人民掀起了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潮。

    在联共(布)中央号召下,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全面展开。1931年,斯大林提出了“技术决定一切”的口号,号召干部、群众努力学习,精通技术。经过苏联人民艰苦奋战,1933年1月,苏联政府宣布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9个月完成。在四年零三个月的时间内,建成了1 500多个大企业,工业产值相当于1913年工业产值的234.5%。其中,机器制造业产值比1913年增加3倍,农业机器增加了4.5倍。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使苏联开始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苏联建起了独立的国民经济体系,为实现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奠定了基础。

    苏联的第二个五年计划

    1934年1月召开的联共(布)第十七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1933~1937年)。1935年斯大林提出“干部决定一切!”的口号,苏联通过各种途径,大力培养训练经济工作干部,充分发挥现有技术力量的作用,提高工程技术人员的水平。大胆提拔富有创造性和实践经验的熟练工人,扩大技术队伍,普遍提高群众文化教育水平。到1937年,全国知识分子干部已达960多万人,其中技术人才达400万以上。在重要工业部门中,专家的相对人数超过德国。高等学校在校人数达54万人,超过英、法、德、日、意在校大学生人数的总和。在“技术决定一切”和“干部决定一切”口号的推动下,1935年8月,在各个部门都掀起了以斯达汉诺夫命名的社会主义竞赛运动──斯达汉诺夫运动。由于开展斯达汉诺夫运动,“二五”计划也以四年零三个月完成。在“二五”计划期间,有4 500个大企业投入生产,工业产量比1932年增加120%,比1913年增加了将近5倍。而同一时期,资本主义世界工业产量比1913年仅增长44.3%。到1937年,苏联的钢产量达1 770万吨,钢材为1 300万吨,生铁为1 450万吨,煤为1.28亿吨,电力为362亿度。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社会主义成分已取得了彻底胜利,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成了苏联社会的经济基础。

    1913~1937年苏联工业产值及重要工业产品在欧洲和世界所占的地位

     

    1913年

    1928年

    1932年①

    1937年

     

    世界

    世界

    世界

    欧洲

    世界

    欧洲

    工业生产总值

    5

    5

    3

    2

    2

    1

    机器制造业

    4

    4

    2

    1

    2

    1

    拖拉机

    4

    2

    1

    2

    1

    联合收割机

    2

    1

    1

    1

    电力

    15

    10

    7

    4

    3

    2

    6

    6

    4

    3

    4

    3

    石油

    2

    3

    2

    1

    2

    1

    生铁

    5

    6

    5

    4

    3

    2

    5

    5

    5

    4

    3

    2

    水泥

    6

    8

    7

    5

    4

    3

    ①与资本主义各国在1929年的生产规模比较。

    (《苏联国民经济建设计划文件汇编(第二个五年计划)》,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732页)

    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

    1927年末,苏联的工业生产达到并超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最高水平。然而,以落后的个体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农业,不能适应工业的迅速发展。1927年12月,联共(布)“十五大”通过了逐步开展农业集体化的方针。1929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农业集体化运动。1930年1月,联共(布)中央的决议指出:农业集体化的基本形式是享有土地使用权和主要生产资料公有的集体农庄。决议要求在运动中坚持农民自愿参加的原则。1933年1月,联共(布)中央宣布:“把分散的个体小农经济纳入社会主义大农业的轨道的历史任务已经完成”。农业集体化的实现,为苏联农业机械化、现代化开辟了广阔道路,为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创造了条件。

    苏联集体农庄制度的确立

     

    1918

    1929

    1930

    1934

    1937

    年集体农庄数(单位:千个)

    1.6

    57.0

    85.9

    233.3

    243.7

    参加集体农庄的农户数(单位:百万户)

    0.02

    1.0

    6.0

    15.7

    18.5

    集体化的比重:占农户总数百分比

    0.1

    3.9

    23.6

    71.4

    93.0

    占总播种面积的百分比

    不详

    4.9

    33.6

    87.4

    99.1

    (《苏维埃政权二十年(统计资料汇编)》,财政经济出版社1954年版,第45页)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存在的严重问题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严重问题包括:第一,片面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产品单调、质量低下,使许多产品无人问津,大量积压。经济粗放发展,效益低下,国家资源大量消耗和浪费。五年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往往受国内外-形势和领导人意志的影响,非经济的管理方法对计划的实施起了消极作用,高度指令化和过分集中妨碍各地区、各企业的积极性,商品货币关系处于受限制、受排斥状态,工农之间、城乡之间缺少多种多样的流通渠道。第二,苏联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对改造小农缺乏经验,工作中注重农民利益不够,不少地方的领导人追求集体化速度,公然采用行政手段强迫农民加入集体农庄,还把农民的住宅、小牲畜等收归公有,严重损害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牧业产量明显下降;在相当长时间内忽视农业的投资和发展,致使整个国民经济无法达到有计划按比例的发展。

    关于1936年苏联宪法及其评价

    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实现,根本改变了苏联的经济和社会结构。1936年12月5日,全苏苏维埃第八次代表大会通过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宪法》。该宪法是在斯大林参加和指导下制定的,故又称“斯大林宪法”。它以资本主义在苏联已经消灭、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已经胜利为出发点,规定“苏联全部政权属于城乡劳动者”,苏联的经济基础为“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及生产工具与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所有制”,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宪法规定,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是苏联最高苏维埃。宪法还对苏联-党在国家中的领导地位作了明确规定。新宪法的制定,宣告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成,也标志着斯大林创建的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的形成。

    关于苏联1936年宪法的制定

    “自从1922年宪法制定以来,苏联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个国家的基本财富已归公有;人民不再是文盲了。间接的,受工作单位限制的不平等的投票方式已经不再适用了。各地的人民都知道他们的全国性的英雄,能够直接投票选举这些人了。在1935年2月6日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决定修改宪法,以适应已经改变了的国家生活。以斯大林为主席的,由31名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科学家组成的一个专门委员会,被指定草拟一部更符合人民意愿的,更加适合于社会主义国家的新宪法。

    ……随后在1936年6月,宪法草案由政府试行通过,并且印了6 000万份提交给人民。这个草案经过了3 600万人参加的52.7万次会议的讨论。好几个月里,每一张报纸都载满人民的来信。提出的修正意见约有15.4万条──当然,其中有许多是重复的……但是宪法草案的确根据人民的创议而作了48处修正。

    1936年12月,2 016名代表在克里姆林宫的雄伟的白色大厅里举行了制宪大会。”

    (安娜·路易斯·斯特朗《斯大林时代》,世界知识出版社1979年版,第72~73页)

    关于农业全盘集体化的研究

    苏联的农业全盘集体化是斯大林建设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苏联社会的巨大变革,但它在进行过程中犯有严重错误。这是我国学者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共同看法。但在评价全盘集体化上,人们的看法就不同了,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问题上:

    1.斯大林发动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是否符合列宁的思想和理论?一种意见认为它不仅不符合列宁的思想和理论,而且违背了列宁的思想和理论。杨存训、余大章认为,苏联1929年开始的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的理论依据不是列宁晚年倡导的合作制战略,而是被列宁认为“也起了不好作用”的共耕制思想;集体农庄也不是列宁所说的农业生产合作社。(注:杨存训、余大章:《论列宁从共耕制到合作制的战略思想转变》,《中国社会科学》1984年第2期。)刘瑜指出,在对待农业的问题上,斯大林违背了列宁的路线。在斯大林主观主义的驱动下,苏联将列宁预计要经过整整一个历史时代的合作化过程人为地缩短了。(注:刘瑜:《对苏联农业集体化的再认识》,《南京大学学报》1985年第4期。)

    另一种意见则相反,认为斯大林发动的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不仅与列宁的思想、理论相一致,而且还发展了列宁的思想和理论。李德硕指出,斯大林的农业集体化理论继承列宁有关这一问题的思想。但由于二者的历史背景不同,因而在所要克服的思想障碍和采用的手段上亦有所区别。在集体化运动中,在集体农庄选择的形式和集体农庄与苏维埃政权的关系等问题上,斯大林创造了成功的经验。(注:李德硕:《斯大林农业集体化的理论和实践五题》,《江西师大学报》1984年第4期。)

    2.苏联的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是否符合客观规律?对此也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姜长斌认为,评价这一运动时有两点不能忽略:(1)运动是在一种特殊历史条件下产生的;(2)全盘集体化实现后,确实使工业化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因此,全盘集体化是苏联当年特有的一个运动,它不是,也不可能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普遍规律。(注:姜长斌:《从新经济政策到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苏联现代史论文集》。)吴仁璋则持相反观点,他认为,应该肯定,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大方向和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要求看,农业集体化是符合苏联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在历史上有一定的生命力。(注:吴仁璋:《关于30年代苏联农业集体化的几个问题》,《苏联现代史论文集》。)石柏林不仅同意吴仁璋的观点,而且还进一步认为,苏联农业集体化的胜利向全世界农民指出了一条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注:石柏林:《试论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的主要教训》,《辽宁师院学报》1980年第1期。)

    苏联“30年代大清洗”人数

    俄文中的“镇压反革命”不能理解为通通枪杀,它包括死刑、驱逐出境或流放、-三种形式。

    综合1954年2月苏联总检察长、1990年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克格勃)、1992年8月俄罗斯联邦安全部公布的三组数字,总括起来:

    在苏联30~50年代因-犯罪被判刑的人总共380万左右,其中1937~1938年大清洗中被判刑的大约在130万~150万人左右;

    1937~1950年关在劳改营的-犯共有340万~370万人,1937~1938年关押的-犯约60万~70万人;

    30~50年代被处死的-犯是786 098人,1937~1938年被处死的-犯是691 708人;

    1921~1954年被流放或驱逐出境的共765 180人,1937~1938年大清洗高潮时期被流放和驱逐出境的共28 411人;

    30~50年代被强迫迁徙的富农及其家属共348 670人;

    1934年1月1日至1947年12月31日死于集中营的犯人总共96.21万人。

    (摘自《历史研究》2002年第5期,吴恩远文)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