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教案资料
  • 第2课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 第3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 第4课 经济大危机
  • 第5课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
  • 活动课教学参考设计之一 老照片配文──图说法西斯暴行
  • 第6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 第7课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 活动课教学参考设计之二 战地采访──反法西斯战争必胜!
  • 第8课 美国经济的发展
  • 图37 中国西昌卫星基地
  • 最新热门    
     
    第9课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

    >德国和日本是二战的两大祸首,它们在发动世界战争的同时,也给自身带来无穷灾害。二战结束后,德、意、日法西斯遭到惨败,英、法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受到严重削弱。欧洲因是二战的主战场,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然而,日本和欧洲经过50~60年代的经济恢复,到70年代后期,已完全医治好战争创伤,实现了被称为“奇迹”的高速经济增长。这其中的原因令人回味,值得我们深思,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也有借鉴作用。本课主要介绍了战后西欧和日本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第一目讲述了60~70年代西欧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欧共体”、“欧盟”的建立以及它们在促进战后西欧和世界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第二目主要介绍了战后日本经济恢复和发展的状况及原因。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战后西欧、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着手恢复和重建国家经济。50~70年代,西欧经济出现持续高速发展。这种高速发展主要是由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这些国家雄厚的工业基础及技术基础、美国的大力扶植和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宏观指导等多种原因促成的。首先,工业革命以及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得西欧在人才、技术、管理经验甚至对外经济联系方面都具有很大的优势,为西欧经济恢复与发展奠定了较好基础。伴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进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又先后投资建立了一系列新兴工业,如核能、计算机、激光、宇航等。同时,又对传统的工业部门,如钢铁、汽车制造等进行了固定资本的投资和技术改造,对农业部门也注意提高农业机械化的程度。现代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技术后,极大的促进了战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其次,战后美国加大对西欧的经济援助虽是为了加强对西欧的控制、进一步巩固资本主义阵营,以对付苏联,但在客观上为西欧国家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再加上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采取了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尤其是西欧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宏观指导,积极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利用国家力量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和调节,促进了对基础工业和新兴产业的投资,在一定时期、一定程度上极大地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这一切都为50~70年代经济的高速增长奠定了基础。

    战后日本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也很快。50年代末日本经济就恢复到了战前水平,从50年代中期起开始进入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时期,60年代末,日本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日本经济能取得这样的成就,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一是战后美国在日本进行社会改革,并推行非军事化政策。通过改革,进一步废除了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日本政府利用国民经济非军事化、国防开支小的有利条件,制定了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为战后日本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二是战后美国对日本经济的扶植。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爆发后,日本接受了美国几十亿美元的“特殊订货”,这使日本经济迅速发展起来。三是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引进先进科技,其中大力吸收国外最新科学技术,为己所用,推陈出新,成为促使日本经济腾飞的翅膀。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日本在战后初期科学技术落后二三十年,为尽快缩小差距,日本政府采用了“吸收性技术革新”战略,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后再加以模仿、消化与创新,从而走出一条“引进、改良、吸收与创新”的新路子。在日本人的经营思想中,没有“日本”这一概念,它的产品是面向世界的,引进观念也没有国界的分别,只要是对自己有用的都引进。正是这种大胆引进与创新相结合的精神,带来了日本经济的腾飞和现代化。

    本课的难点是:“欧洲共同体”与“欧盟”的建立和意义。“欧洲共同体”是在二战后美苏两极格局形势下出现的新事物,对于冲破两极格局的束缚有推动作用。“欧盟”的建立也对当今世界-和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教师可引导学生回忆西欧国家在巴黎和会上反对苏联、二战爆发前推行绥靖政策的实质,再结合战后西欧对苏联以及对美国的-立场进行分析,进而指出欧洲共同体形成的原因。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欧国家之间联系不断加强。西欧国家希望通过建立一个经济共同体来振兴经济并降低未来战争的可能性。60年代西欧成立“欧共体”组织。这个经济联合组织不仅促进了成员国经济的发展,而且在国际-舞台上也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993年,随着《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正式生效,“欧洲联盟”建立。“欧盟”的成立标志着欧洲各国人民在“创建一个从未有的更为紧密的联盟”(《马约》前言)进程中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欧盟”成立后,其成员国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欧盟”已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讲“欧盟”的建立,应重点放在“欧盟”成立的意义上。

    二、教法建议

    1.上新课前向学生展示《重建柏林》和《1950~197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年平均增长率的比较》,让学生从图表中直接感觉战后西欧经济发展的步伐,并由此引导学生思考:战后西欧和日本为什么能够获得迅速发展?由此导入新课。教师也可运用教材上有关“欧盟”的几张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欧盟”的前身是什么组织?这个组织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建立的?它们的建立对世界产生了哪些重要影响,等等。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后,再导入新课。

    2.对二战后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的主要原因的分析,对于初三学生有一定的难度。在解决问题之前,教师应该精心设计思路,帮助学生回忆欧洲国家在两次工业革命后的发展状况,美国的罗斯福新政等内容,为帮助学生分析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做好铺垫。

    3.在学生掌握了西欧经济发展的原因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二战后美国为什么要大力援助西欧,让学生明确美国援助西欧的真正目的,以利于学生学习后面的“美国的霸权政策”以及“美苏争霸”等问题。

    4.在讲述“欧共体”和“欧洲联盟”的建立时可先设计两个问题:“欧共体建立的原因 (背景)是什么?”“欧盟建立的大致经过及意义是什么?”鼓励学生利用图书、网络等查找资料,让学生根据课前自己收集的资料展开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可采取分小组竞赛的方式进行,看哪组查询的资料最准确、最丰富、最完整。这样不仅可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还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实践精神。当然,在讲这个问题时,教师也可充分利用和挖掘教材,让学生阅读课文中所给的材料和小字,然后再回答这两个问题。这种方法对于提高学生阅读材料与分析材料的能力也很有帮助。

    5.在学习“日本的崛起”一目时,教师可采取启发式教学,通过设问,层层深入。首先让学生列举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基本概况,掌握基本史实,然后思考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哪些?与西欧相比有哪些共同点?回答完这些问题后,再让学生谈谈学习了本课后有何启示,通过谈认识、谈感想让学生在思维上再上一个层次,真正学有所得,树立正确的情感与价值观,并学会比较和归纳的基本方法。

    三、学法指导

    1.在讲西欧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时,教师可引导学生从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两个方面来分析。主观条件是西欧国家积极引进先进科技并制定了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客观条件则是美国对西欧的援助。当然,美国对西欧的援助是为了控制西欧,西欧接受援助则是有效地利用了这一外部条件。

    2.学生在讨论“欧共体”的背景时,教师应向学生指明二战后美国的全球战略是控制西欧和日本,遏制苏联势力向西发展,充当世界霸主。援助西欧是其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西欧国家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西欧国家感到:美苏两国对西欧都有野心,要提高自身的安全系数,提高西欧国家的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必须密切联系加强合作,于是60年代建立“欧共体”。所以说“欧共体”是西欧国家为了维护自身安全和利益而建立的一个经济联合组织,为战后西欧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3.在讲述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史实时,教师应向学生指出战后西欧、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并不能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任何措施和手段都只能缓解一时的矛盾,而且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必然带来-发展的不平衡。20世纪70~80年代后,日本谋求世界-大国的欲望不断膨胀,必须引起整个亚洲的关注和警惕。

    4.教师在讲述西欧、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时,应重点分析西欧与日本经济发展的异同,向学生指出:战后西欧与日本都乐于也善于引进和吸收外国先进科学技术,注重发展教育,培养人才。这一点是促使两国经济腾飞的关键,也是我们今天必须至始不移地坚持和贯彻的一项基本国策──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在改革中必须坚持求实与创新。

    5.教师在讲解本课内容时,一定要注意不要只停留在历史知识的表面,不要为了讲知识而讲知识,在讲解史实时要注意方法的多样性和科学性。知识只是一个载体,传授知识也只是一个过程。要在知识的讲解中,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提高他们的认知水平,这样一节课才更有深度和力度。

    四、问题探究

    动脑筋

    到2003年欧洲联盟包括哪些国家?欧洲联盟成立后,这些国家人民的生活将会发生哪些变化?

    2003年欧洲联盟共包括15个国家:芬兰、瑞典、丹麦、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英国、爱尔兰、葡萄牙、西班牙、德国、奥地利、意大利、希腊。欧盟各国将逐步使用单一货币──欧元;欧盟成员国内部人员、资本和货物可以自由流通,成员国公民有统一的欧洲护照,不同国家的人可以在任何一个成员国工作、学习或居住。

    练一练

    C

    活动与探究

    二次大战后西欧国家和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找出其共同点。你觉得其中哪些经验值得中国借鉴?

    共同点:都得到了美国在经济上的援助或扶植;都大力引进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发展教育,培养人才;都制定了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借鉴:①要善于抓住机遇,注意加强国际间经济联系;②要大力发展教育,培养人才,积极引进先进科技,大胆创新;③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五、参考书目和推荐网站:

    郑伟民等著《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经济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任正德、吴建新编著《国际风云300问》,新华出版社1996年版

    网址:http://www.jlhs.net/初中历史素材库/初三世界史/index.htm

    http://www.qfxl.com/

    http://sq.k12.com.cn:9000/

    (作者:武汉市育才中学  李红)

    参考资料

    西欧

    在自然地理概念上包括英国、爱尔兰、荷兰、法国、摩纳哥。二战后,在国际-概念上,指除苏联和东欧国家之外的24个欧洲资本主义国家。面积360万平方千米,人口3.5亿。是资本主义的发祥地。课本采用的是后一概念。

    二战后初期西欧各国面临经济恢复的艰巨任务

    1.英国战争夺去41万人口,全国1/4财富毁于战火之中,战争期间出口贸易减少近70%,工业技术装备更加陈旧。1938~1948年,工业生产年平均增长速度为0.8%,1946年工业产量为1937年的94%。

    2.法国在法西斯占领摧残下,工业体系残缺不全,生产处于瘫痪状态。1944年,工业生产总指数只相当1938年的40%。1938~1948年,工业生产年平均增长速度为0.4%。1946年工业产量为1937年的73%。

    3.德国战争夺去700万人口,工业生产如以1938年为100,1945年生产资料生产指数下降到30~44,消费品生产指数下降到18~28。1946年工业产量为1937年的34%。

    1939年和1946年英、法、德各国煤、铁、钢产量表

      项目

     年份

    国别

    煤(百万吨)

    铁(万吨)

    钢(万吨)

    1939

    1946

    1939

    1946

    1939

    1946

    英国

    235

    193.1

    811

    789

    1343

    1290

    法国

    50.2

    49.3

    738

    344

    795

    441

    德国

    386.8

    105.5

    1775

    208

    2373

    256

    西欧各国工业生产达到或超过战前水平

    1.联邦德国1950年工业生产恢复到1937年的水平。主要原因是:①战前就是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大国。②拥有雄厚的科学技术基础:德国教育经费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从1880年的1.6%,提高到1900年的1.9%、1930年的4.1%。德国学龄儿童入学率,国民读、写、计算的能力,工人的技术水平,工程师的理论与应用结合,高水平科研等方面,皆居欧洲首位。1900~1944年,德国共有36位科学家获诺贝尔奖。③美援:从战争结束至1955年6月,共达38.68亿美元,其中大部分是实施“马歇尔计划”时提供的。

    2.1948年法国工业生产恢复到1938年水平,1949年超过战前最高水平。英国和意大利工业生产也分别于1947年、1948年恢复到1937年水平。

    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年平均增长率比较

    1870~1913年    2.6%

    1913~1950年    1.9%

    1950~1970年    4.9%

    欧共体的产生与一体化进程

    欧洲共同体(欧共体)是欧洲若干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在自愿的基础上组成的一个地区性经济、-一体化联合体。二战后初期,西欧许多-家与经济学家认为,为了恢复与发展西欧各国经济,增强与美国、苏联的竞争力,西欧必须从消除贸易壁垒和其他经济发展障碍开始,首先从经济上走向联合。

    欧共体包括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煤钢联营)、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欧洲原子能联营)和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共同市场)。共同体在其产生及其发展过程中,首要内容是经济共同体,即欧洲经济一体化。欧洲国家随着自身实力的恢复与增强,要求改变受美元支配局面的呼声日高。在争夺欧洲市场和海外市场的斗争中,欧洲任何一国都无力单独与美国抗衡,它们要求在经济上联合起来,共同保护欧洲市场,共同开发和占有海外市场。

    1950年5月,法国外长舒曼提出建立煤钢共同市场的“舒曼计划”。1951年4月18日,法、联邦德国、意、荷、比、卢在巴黎签订了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1952年7月25日生效。因此,欧共体是从煤钢联营开始的。这是部门经济一体化的形式。由于欧洲煤钢联营把联邦德国重整军备的关键工业部门置于共同管理和监督之下,法国担心德国军力再起的疑虑得到缓解,从而为由经济联合入手解决欧洲统一找到了新途径。

    欧洲私人垄断资本和国家垄断资本的发展,为实现欧洲经济联合创造了资本条件。二战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促使欧洲国家加速创建和发展新兴工业,改造和革新传统工业。50年代中后期,欧洲国家生产力迅速发展,生产社会化和国际分工趋势发展同国内市场狭小发生尖锐矛盾,要求生产、商品、资本和劳务能够突破国界,获得更宽广的空间和市场。

    1957年3月25日,上述6国又在罗马签订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条约和建立欧洲原子能共同体的条约,统称罗马条约。罗马条约于1958年1月1日生效。至此,欧洲经济共同体可谓正式形成。它的主要目标是,建立一个确保商品自由流通的关税同盟以及在经济的若干方面制定共同政策。这就由原来的部门经济一体化形式,发展为地区经济一体化形式。但1958年时,上述三个条约、机构尚未统一合并。

    1965年4月8日,6国签署布鲁塞尔条约,决定将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所属机构进行统一联合,统称欧洲共同体,简称欧共体。该条约于1967年7月1日生效。但3个组织仍各自存在,有时仍以各自的名义活动。

    1969年12月1~2日,欧共体各国首脑海牙会议决定,吸收英、丹、爱尔兰、挪4国加入欧共体,并开始进行-合作。1973年1月1日,爱、英、丹正式加入欧共体,而挪威却因1972年9月26日公民表决过半数人反对加入欧共体而未正式加入。

    1981年1月1日,希腊加入欧共体。1986年1月1日,西、葡加入欧共体。欧共体的两大基础是关税同盟和共同农业政策。1985年6月29日,欧共体就法国的尤里卡计划达成一致意见,计划立即建立一个高技术的欧洲。1986年2月28日,欧共体12国签署一体化文件。其主要规定:1990年1月1日,确定资本流动自由化,即经济货币联盟的“第一阶段”开始实施。1993年初建成一个统一大市场。

    欧共体理事会,是欧共体最高决策机构,拥有欧共体的实际立法权,由各成员国一名部长组成。欧共体委员会是常设执行机构,设布鲁塞尔,由17人组成,负责实施有关欧共体条约和根据条约所作的各项规定,向欧洲议会和欧共体理事会提出报告和建议,处理日常事务。设在卢森堡的欧洲议会,是欧共体的监督和咨询机构,由议员434名(1989年)组成。它有部分预算决定权,有权以议员2/3多数弹劾委员会及其成员。设在卢森堡的欧洲法院是欧共体的仲裁机构。此外,欧共体还有经济社会委员会、审计院、欧洲煤钢共同体咨询委员会、欧洲投资银行等机构。

    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与欧洲联盟

    《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即《欧洲联盟条约》,它是由欧共体成员国1991年12月9日至12日在荷兰小镇马斯特里赫特举行的第46届首脑会议上通过的,故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

    《马约》由《-联盟条约》和《经济与货币联盟条约》组成。《-联盟条约》的主要内容包括:实行共同的外交政策和安全防务政策;在司法和社会方面合作以及扩大欧共体的权力和职能。《经济与货币联盟条约》的实施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从1990年7月1日开始,各成员国应协调经济政策,确保资本自由流通,货币加入欧洲货币体系汇率机制。第二阶段从1994年1月1日开始,设立欧洲货币机构监督货币统一进程。成员国应在通货膨胀率、利率、预算赤字和公共债务等方面达到进入第三阶段的指标。第三阶段始自1997年1月1日,最迟在1998年7月1日建立欧洲中央银行,1999年1月1日前实行单一货币欧元。

    《马约》于1993年11月1日生效。至此,欧洲联盟作为一个联合欧洲12国,3.4亿人口的经济、-实体诞生了。它是在欧洲共同体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标志着欧洲一体化进程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根据《马约》规定,欧共体作为欧盟的主要支柱依然存在。1994年3月欧盟与奥地利、芬兰、瑞典、挪威四国就吸收它们入盟问题达成协议。之后,四国分别于6月12日、10月16日、11月13日和28日就入盟问题举行了全民公决,结果奥、芬、瑞典三国批准了协议,而挪则以52.8%的反对票否决。1995年1月1日,奥、芬、瑞典三国正式加入欧盟。至此,欧盟成员国增至15个(法、德、意、荷、比、卢、丹、爱、英、西、葡、希、奥、芬、瑞典)。

    根据《马约》规定,欧洲理事会在欧洲联盟组织中居有中心地位,它是欧盟成员国首脑会议,每年至少举行两次会议。《马约》规定“欧洲理事会应为联盟提供其发展所需的动力,并确定联盟的总体-方针。理事会主席由各成员国轮流担任,任期半年。”

    至1995年,已有160个国家向欧共体派驻外交使团,欧共体已在121个国家及国际组织所在地派驻代表团。1994年1月1日,由原欧共体12国和欧洲自由贸易联盟5国(奥、芬、瑞典、冰岛、挪威)组成的欧洲经济区正式成立。欧洲经济区人口3.74亿,国内生产总值74 081亿美元(1994年),其对外贸易总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39.5%,是当今世界最大的自由贸易区。1995年5月1日,列支敦士登正式加入欧经区。1994年,美国是欧盟最大的贸易伙伴,双方贸易总额达2 445亿美元。

    1974年,中国正式承认欧洲共同体。1978年,欧共体与中国签订了包括最惠国条款的协定。在欧共体诸国中,同中国的贸易额,联邦德国居第一位,以下依次为法国、英国和意大利。1995年中国与欧盟的双边贸易额为403.8亿美元。截至1994年9月底,欧盟国家对华投资共计5 499项,协议金额约171亿美元。欧盟是中国技术引进的主要供应者,到1994年9月,中国从欧盟成员国引进技术2 374项,合计金额为207亿美元,占中国技术引进总量的40%。

    日本天皇制的变化

    日本1889年宪法规定,“天皇神圣不可侵犯,总揽统治权”,确立立宪君主政体。这种保留封建残余的-制度,也是日本军国主义的重要根源。二战后,日本人民要求废除天皇制,但美国决定保留没有实际-权力的天皇制。1946年11月,日本国会通过由美国占领当局起草的新宪法,保留天皇制,但天皇仅仅是“日本国家的象征”;采取“三权分立”原则,实行议会内阁制。日本成为议会制君主立宪国家。

    二战后美国放宽对日本的惩罚

    1951年9月,美国不顾中国等国反对,片面对日媾和,同另一些国家一起签署了《旧金山对日和约》,承认日本是一个“主权国家”;日本有单独或集体自卫的权利。同时,美日签订《日美安全条约》,规定美国有权在日驻军和设立军事基地,从而结束了对日本的占领,开始了半占领时期。至此,美国对日援助和贷款已达23.9亿美元。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

    日本法西斯发动的对外侵略战争给日本经济造成毁灭性的破坏。据统计,因战争原因死亡的日本平民和军人达300余万人,约占总人口的4%。可以用于再生产的国家有形财富损失了约1/4。如果以1935年工矿业生产指数为100,那么,1945年工业生产下降到38,矿业下降到59。日本投降后,经济陷入空前的混乱和凋敝,物资奇缺,生产不足,失业人数剧增,通货膨胀严重,人民生活极端困苦。自明治维新开始的日本现代化进程受到挫折,现代化的物质成果损失惨重。

    经过10年的经济重建和复兴,在实行产业合理化、美国扶植和朝鲜战争带来的“特需”等多种因素的作用下,1955年,日本经济基本恢复到战前水平。在各项重要经济指标中,工矿业生产指数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已在1951年超过战前水平,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1955年超过战前水平。

    尽管如此,日本与欧美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美国1955年的人均国民收入是1 960美元,为日本的9.3倍,即使同为战败国的联邦德国也是日本的2.8倍。在产业结构上,日本也落后于欧美国家,第一产业和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业比重偏高。

    面对这种状况,1956年日本政府发表的《经济白皮书》一方面指出“现在已经不是战后”,“通过恢复取得的增长已经结束”,另一方面确定“今后的增长将由现代化支撑”的目标。日本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1956~1960年是经济高速发展的准备阶段或起飞阶段。为了实现没有美国扶植和“特需”下的经济自立,实现充分吸收迅速扩大的适龄就业人口的“充分就业”,日本进行了以民间资本为主的大规模设备投资,其中1956年和1960年的民间设备投资增长率高达40%左右。这一阶段年平均经济增长率约9%左右,出现了两次长期经济景气,一次是1956~1957年的“神武景气”神武是日本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第一代天皇,“神武景气”意即自神武天皇以来未曾有过的经济繁荣。下文中的“岩户景气”和“伊奘诺景气”,意同。岩户是日本古代神话传说中皇室祖神天照大神在天上栖身的岩洞。伊奘诺是日本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创世之神。,一次是1959年开始的长达42个月的“岩户景气”。通过大规模的设备投资,钢铁、电力、机械、石油化学业等引进了先进的技术,进行了技术革新,成功地实现了产业结构的高级化,能源也由石油取代了煤炭,为60年代的高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60年,池田勇人就任首相,制定实施了“国民收入倍增计划”。该计划提出,在今后10年内使国民收入增长一倍,其目的在于通过高速增长推进日本经济的现代化。从此,日本经济由起飞阶段进入高速增长阶段。除1962年一度出现景气后退外,1960~1965年年平均经济增长率10%。在这一阶段的经济发展中,对设备的投资继续保持高涨,重化学工业体系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同时社会资本得到充实,交通、电信、地区开发等产业基础经整顿后更加完善。著名的高速铁路新干线就是在1964年正式通车的。此外,政府制定了《农业基本法》,推进农业的现代化,提高了农业机械化的水平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改善了农民生活水平,缩小了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也为工业提供了大批劳动力。

    1965年,日本经济出现短暂萧条。萧条过后,自1965年10月起出现时间长达57个月的经济繁荣。实际年平均经济增长率高达11.6%,均超过了“神武景气”和“岩户景气”,被称为“伊奘诺景气”。带动景气的主要因素除设备投资继续保持较高水平外,还有对外贸易的急剧增加,1972年的出口量是1965年的2.5倍;国内出现消费热,1966~1970年年平均个人消费实际支出增长率为9.2%,耐用消费品支出增长更快,为17.5%,彩电、空调、小轿车迅速普及,其中汽车拥有量从1965年的218万辆猛增至1970年的878万辆。1971年和1972年经济发展速度有所下降,但实际经济增长率仍分别为7.4%和9.1%。

    经济高速发展使日本发生了巨大变化,达到了欧美原发性现代化国家的发达水平,完成了自明治维新开始的在世界体系中从边缘国家向中心国家的转变。

    日本在经济上的国际地位迅速提高。1968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 419亿美元,超过了联邦德国,仅次于美国,跃居资本主义世界第二位。1970年,日本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和世界贸易中的比重均为6%左右,成为名副其实的经济大国。

    产业结构和社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转折。1960年第一、二、三产业在国内纯生产额中的比重分别为15%、36%和49%,1970年分别为8%、39%和54%。产业结构的变化引起就业人口转移,城市人口激增,1970年占全国总人口的72%。其中新中间阶层比例不断增大,1975年达1 212万人,占就业人口的22.9%。

    国民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一般职工家庭实际收入从1965年每户平均6.5万日元,1975年增加到23.6万日元。恩格尔系数从1955年的44.5%下降到1975年的30.6%。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推动了“消费革命”,耐用消费品普及率提高,形成了“大众消费社会”。城市和乡村的差别缩小,农民的收入与工人相当。

    社会结构的变迁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引起思想观念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认为自己属于“中间阶层”。具有这种“中流意识”的人占1972年调查人数的73%。

    经济高速发展所带来的有光明的一面,也有阴暗的一面。日本如其他发达国家一样,伴随着现代化的进展,出现了都市化造成的城市拥挤、交通事故频发等问题。环境污染问题尤为严重。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的产业核心是石油、钢铁、化工等部门,而且这些企业多集中在人口稠密地区,造成对大气和水质的严重污染。

    二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

    日本经济现代化的实现,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既有外部条件,也有日本政府和人民自身的努力。

    战后初期日本实行的民主改革,推动其社会经济结构发生较大的变化,也对社会生产关系作了局部调整,建立起适应当代经济发展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和有利于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的企业组织形式和管理体制,从而将国民中蕴藏的劳动智慧和创造力激发释放出来,成为推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基础动力。

    战后国际形势的演变给日本的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日本在宪法中被迫放弃战争权,以后又以允许美国驻军为代价,换取美国的“核保护伞”,致使其军费开支相当少,能够把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和平经济的发展。朝鲜战争爆发前后,美国开始大力扶植日本,不仅给了它约36亿美元的“特需”订货,而且将没收的850家军需企业归还给日本政府,并提供了大量的贷款和援助,美国私人资本也大规模涌入日本。美国的扶植,使日本获得了经济发展所必需的资金和技术。

    日本自明治维新以后就一直非常重视教育,1872年政府颁布了全国统一的学制,强制推行小学义务教育。1947年又进行教育改革,将义务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初中。到50年代中期,全国25岁以上的人口中受教育率高达94%,70年代中期又基本普及了高中教育。政府教育经费支出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逐步上升,50~60年代在5%左右,70年代上升到6%~7%,1980年达到7.2%。在人才结构方面,政府根据不同时期经济结构的发展变化,调整教育重点。在经济恢复时期,为了提高劳动者的文化素质,把普及初等义务教育作为重点;50年代后期和60年代,国家大力发展重化工业,就把培养中级技术人才作为教育发展的重点;70年代以后,日本产业结构从资本密集型的重化工业转向知识密集型产业,政府又把培养能自主开发新技术的高级人才和熟练运用新兴技术的中级人才作为教育的重点。由于日本长期坚持“教育先行”的战略,为经济发展保证了人才资源。

    日本政府利用国内外各种条件,确定了具有本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在这方面,日本的国家干预方式和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特点,都对经济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除此之外,政府根据日本的特点,一方面采取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方针,另一方面确立“贸易立国”的战略,积极有效地开拓国际市场,扩大进出口贸易,加强资本输出。在引进先进技术方面,政府重视世界科技发展的最新动向,甚至利用产业间谍来获取科技情报资料;同时在50年代实施审批制度,对引进工作加以管理和引导,以避免重复引进,节约外汇。进入60年代以后,日本的经济实力和外汇支付能力加强,政府在这方面的管理才有所放松。日本引进技术是根据本国经济发展的条件和实际需要,有选择有重点地进行的。50年代中期以前,国家处于经济恢复时期,主要引进电力、钢铁、汽车、造船、机械制造等基础产业部门的传统成套设备和技术。50年代中期以后,尤其是60年代初开始,逐渐转向以购买专利为主来引进新兴技术。从70年代中期开始,为了实现从资本密集型向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业转变,又以引进尖端技术为主。为了对引进技术进行吸收改造,日本企业不惜花费巨额资金,吸引优秀人才,在仿造的基础上博采众长,改革创新。在开拓国际市场方面,1955年进出口贸易总额不过45亿美元,1960年就达到近85亿美元, 1965年又上升到166.21亿美元,1970年跃升至近382亿美元。资本输出1970年累计达67.9亿美元。

    长期坚持推行高积累、高投资和强化资本积累的政策,实现低成本高效益的运行机制,也是日本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的内容之一。高积累的基础是高剥削率、高储蓄率和低福利。战后日本工人的工资水平在西方发达国家中最低,而且增长速度远远低于劳动生产率。相反,受文化传统的影响,日本民众的家庭储蓄率(即家庭储蓄占家庭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在西方发达国家中却是最高的,由家庭储蓄形成的投资约占社会投资总额的1/3。此外,政府也进行巨额投资,60年代政府投资占到国内投资总额的24%左右,70年代上升到约30%。私人投资和国家投资两者相加,使全国固定资本形成总额从1955年的17 030亿日元猛增到1985年的875 610亿日元,30年内增长50倍。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长期保持在1/3左右,高于其他发达国家。资本的投资效率也一直高于欧美发达国家。在高效益的前提下,急剧增长的投资推动了日本经济迅速发展。

    日本大力发展军事力量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日本的军事力量不断扩大。为了绕开战后日本和平宪法的限制,日本政府找出种种借口,为自己扩充军力辩护。冷战期间,特别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一直把苏联看成是“主要威胁”,重点加以防范。冷战结束后,日本把防范重点转向本地区内存在的各种“不稳定因素”和“多种多样的威胁”,其中包括朝鲜半岛和台湾海峡局势的变化。为此,日本在其军队建设目标上也做了相应的调整,从90年代中期开始,军队建设由建立一支“基础防卫力量”转变为建立一支“合理、精干、高效”的防卫力量。而空中机动师便是顺应“局势的变化,应付多元威胁”的产物。同时日本的战略部署也由“保卫北方”转变为“防御西方”。根据形势的变化,日本对军队进行调整,计划在2010年前将现有的陆上自卫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军事力量统称自卫队。13个师和2个旅重新组建为9个师和6个旅,其中以日本中部和北部地区的6个师和旅为基础组建战略机动师旅,担负向其他地区增援和应对在同一时间发生多起事态的任务。很明显,战略机动师旅是以对付中国、朝鲜为主要目的而建立的。而空中机动师,则是日军“战略机动师旅”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还一直谋求出兵海外。2000年,日本以协助打击东南亚海盗为名,定期派出军舰到该海域巡逻。按照该计划,装备大炮和机枪、并能运送两架直升机的军舰,每年将到东南亚海域执勤4次。日本海岸防卫队说明日本出兵东南亚海域的理由是:“许多日本运油船经过该水域,我们需要制订措施保护它们。我们希望加强守卫工作,并促进与东南亚国家的合作。”在此之前,日本政府已跟东南亚国家进行多次会谈,又与印度合作举行军事演习。日本的这些做法,已引起亚洲国家的关注。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