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教案资料
  • 第11课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 第12课 亚非拉的奋起
  • 第13课 动荡的中东地区
  • 活动课教学参考设计之三 致巴以人民的一封公开信
  • 活动课教学参考设计之一 老照片配文──图说法西斯暴行
  • 第6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 第7课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 活动课教学参考设计之二 战地采访──反法西斯战争必胜!
  • 第8课 美国经济的发展
  • 第9课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
  • 最新热门    
     
    第14课 冷战中的对峙

    00ff>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一、重点和难点

    本课介绍了二战后美苏的对峙,其中美国的“冷战”政策及其表现是重点。二战结束后,由于意识形态和不同国家利益,美苏从战时盟友关系转变为战后的敌对关系。美国经过二战,实力大增,妄图称霸世界。“杜鲁门主义”的出台,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表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的成立。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组成了“经互会”和“华沙条约组织”,至此,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50年代至70年代末,美苏争霸经历了三个阶段,双方互有攻守。国家的实力和彼此的关系决定了其对外政策,如何理解这一点是本课的难点。

    二、教法建议

    1.导入本课。导入本课时,可采取如下形式:①引导学生回顾二战中美国、苏联联合打击德、意、日法西斯的情况,如:1944年6月,美英盟军开辟欧洲第二战场,在西线配合苏军对德作战;1945年4月双方在易北河会师。在打击法西斯的同时,美国、苏联的实力得到了加强,纷纷确立了自己的势力范围。②悬挂《二战形势图》,指出二战快结束时,西方国家、苏联控制的领土。战后,双方根据实力确立了势力范围,形成美苏对峙的局面。③引用一个英国人的外交名言:我们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二战结束后,由于意识形态的不同和美国称霸受到苏联的遏制,美苏从战时同盟关系变成了战后敌对关系。

    2.关于“冷战”政策。①首先学习美苏对峙的原因,此处可采用讲解法,也可采用设问法(将答案放在小结部分)。②教师讲解“冷战”政策的定义──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为,以“遏制”-主义。着重指出“冷战”政策的本质是“遏制”-主义和干涉别国内政。

    3.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接着教师可以先提问“冷战政策开始的标志是什么?”回答是“杜鲁门主义”,再接着学习。杜鲁门政府上台后,改变以往罗斯福的大国合作政策,认为强大的苏联是美国建立世界霸权的主要障碍,强调要对苏联采取强硬政策。1946年3月,丘吉尔的“铁幕演说”是美苏冷战的信号,他说:“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1947年3月,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表示要援助受到-主义“严重威胁”的希腊、土耳其,抵制-主义的扩张。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是美国对外政策的转折点,它公开打出了*、反苏的旗号,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苏之间冷战的开始。

    4.学习“冷战”政策在经济上的表现“马歇尔计划”时,要让学生明确“马歇尔计划”的实施,有利于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霸权地位的确立。“杜鲁门主义”出台后,美国在经济方面推行援助西欧的“马歇尔计划”,也叫欧洲经济复兴计划,“马歇尔计划”的最初对象是欧洲国家,后来为苏联、东欧各国所拒绝和抵制。“马歇尔计划”的实施,一方面是帮助当时极为困难的西欧各国迅速恢复经济,防止革命的爆发;另一方面,美国通过援助西欧各国,不仅加强了资本主义世界的联系,形成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联盟,而且打开西欧的门户,控制西欧。

    5.学习“冷战”政策在军事上的表现──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时,教师要注意北大西洋公约建立的时间、参与国、影响:1949年5月,美、加、英、法、比等12国在华盛顿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资本主义世界各国在军事上实现了战略同盟。尤其要指出,北约的成立标志资本主义阵营的形成,材料“对欧洲或北美一个或数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正说明了这一点。

    6.关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形成,教师可引导学生自己阅读、讨论,掌握以下知识:①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形成,美国杜鲁门政府攻势咄咄逼人。社会主义的苏联出于自身安全和利益的需要,先后建立“经互会”和“华沙条约组织”。②针对美国的“马歇尔计划”,苏联采取了相应的措施,1949年1月,苏联与5个东欧国家在莫斯科建立了“经济合作互助委员会”,简称“经互会”,加强了与东欧各国的经济合作。③1955年5月5日,西方不顾苏联的抗议,批准了联邦德国参加“北约”组织的“巴黎协定”。因此,苏联在5月14日同东欧各国在华沙召开会议,缔结了友好合作互助条约,即“华沙条约”,同年华沙条约组织成立。从此,苏联东欧各国形成了正式的军事集团。④教师着重向学生指出,随着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最终形成。国际舞台上出现了两大阵营的对峙与斗争,这种对峙与斗争贯穿于整个50年代,双方矛盾日益尖锐。接着,教师提问:这种对峙有哪些表现?并指出:1950年6月25日爆发的朝鲜战争是两大阵营斗争的集中表现。朝鲜战争是美国在二战后进行的第一次大规模侵略战争,它以朝中人民的胜利和美国的失败告终,美国被迫于1953年7月27日在板门店签订了《朝鲜停战协定》。它显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强大意志和巨大力量。60年代,越南战争也是两大阵营的对峙和较量。

    7.关于美苏争霸。①让学生了解,美苏争霸格局的形成,主要在于苏联推行霸权主义政策。50年代,作为资本主义强国的美国推行霸权政策,表现出咄咄逼人的攻势。二战后,苏联成为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军事大国。通过“四五”计划,苏联在很短的时间内实现国民经济的恢复,工农业得到迅速发展,实力得到迅猛发展。1953年赫鲁晓夫担任苏联的领导人,他逐步改变了斯大林时期的对外政策,提出同美国“平起平坐,共同主宰世界”的基本战略。50年代后期,美苏争霸格局逐渐形成。

    ②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期,是美苏争霸的第一阶段。应向学生讲解清楚,这一阶段,美苏关系既有缓和,又有紧张的一面。在缓和方面,突出的事件有:签订对奥地利和约,结束四大国(苏、美、英、法)对奥地利的占领;苏联与联邦德国建立了大使级的外交关系;1959年,赫鲁晓夫应邀访美,与艾森豪威尔进行了戴维营会谈,美国承认美苏同是超级大国的事实。紧张方面,突出的事实有:1961年“柏林墙”的修建和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古巴导弹危机事件的解决,是苏联从古巴撤走导弹和轰炸机后才逐渐平息的,说明这一阶段的争霸中,美国占据优势,处于上风。同时也表明,苏联开始在全球范围内与美国争霸。这一事件后,苏联决心全力发展-,导致了两国新的激烈争夺。

    ③70年代,美苏争霸达到了高潮。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确,随着两国实力的变化,双方进行了战略的调整。这一阶段,美国经济地位严重下降,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下降,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侵越战争使美国耗费上千亿美元,美国国内的政局动荡不安,美国陷入了侵越战争的泥潭。1969年,尼克松任美国总统,为保住美国的霸权地位,在对外战略上实行了重大调整,从战略进攻转为战略收缩。1973年,美国从越南撤兵;70年代,美国同中国实现关系正常化。此时,苏联的实力得到迅猛的发展,虽然就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而言,苏联与美国相差较大,但是苏联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能够将更多的经费投入军事工业。例如,1978年,苏联的军费开支达1 250亿美元,比美国高20%,居世界之首。苏联不仅建成一支对美国造成威胁的远洋海军,还拥有数量多于美国的洲际导弹。随着经济、军事实力的增强,1964年勃列日涅夫上台后,推行同美国争夺霸权的积极进攻战略。苏联在中东、非洲、南亚次大陆进行了一系列扩张活动,特别是1979年12月出兵对阿富汗的占领,标志苏联的霸权政策发展到顶点。

    ④讲解80年代的美苏关系时,要突出苏联由于长期与美国争霸,背上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从70年代中期起,苏联的国民经济发展速度明显下降,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加剧。到80年代,苏联丧失对外扩张的猛烈势头。1985年上台的戈尔巴乔夫,提出以军控为中心的全球缓和战略。苏联主动裁军,并同美国签署了消除部署在欧洲的中程弹道导弹条约。1989年,苏联从阿富汗撤军,并实行了中苏关系正常化。1981年,里根任美国总统,对苏联采取强硬的态度。鉴于70年代苏联已经在-的数量上赶上了美国,里根实行了以高科技为核心的新一轮军备竞赛,用来拖垮力量相对较弱的苏联。1983年,里根提出了“战略防御计划”,即“星球大战计划”。美国由于大规模的扩军备战,成为世界最大的债务国,同时它受到来自西欧和日本的激烈竞争。从70年代中期起,资本主义世界逐渐形成了美国、日本、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因此,美国也同意有限的缓和。

    ⑤1991年苏联的解体,标志着长达半个世纪的美苏两极格局结束。

    8.讲解本课时,要悬挂《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图和《世界政区图》,让学生形成直观印象;也可以搜集一些影视资料,扩充教学内容,如,美苏的导弹图片、越战资料片等。

    9.小结时,①教师要引导学生概括“冷战”政策的表现:-上,杜鲁门主义;经济上,马歇尔计划;军事上,北大西洋公约组织。②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末,美苏争霸经历了三个阶段,双方互有攻守。国家实力的消长和彼此的关系决定了其对外政策的走向,如何理解这一点是本课的难点。

    二、学法建议

    1.学习本课前,复习回顾二战的有关内容,回忆美国、苏联打击德、意、日法西斯的内容。

    2.学习“冷战”政策时,要注意思考美国为什么会提出“冷战”政策?可以分小组讨论,也可教师先简要分析当时的国际形势,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方面的情况,由学生归纳回答(如①美国大发战争财,-、经济、军事实力大增;②美国妄图凭借强大的实力称霸世界;③但是美国的称霸野心遭到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遏制;④二战刚刚结束,人们对战争深恶痛绝,和平成为时代的潮流,美国不敢贸然发动战争)。

    3.归纳“冷战”政策的表现,进而思考“冷战”对当时世界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4.在《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图上,指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员国和华沙条约组织的成员国,用不同的色彩或阴影标出。

    5.全课上完后,教师可提问:“美苏争霸有几个阶段?”由学生解答这个问题后,继续思考“美苏争霸的三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在阅读课文的同时,你能整理出每个阶段双方的领导人吗?(此表可由学生课后填写)

    阶段

    时间

    特点

    美国领导人

    苏联领导人

    第一阶段

    50年代中期~60年代初期

    既有缓和又有紧张,优势在美国

    肯尼迪

    赫鲁晓夫

    第二阶段

    60年代中期~70年代末

    苏联处于攻势,美国转攻为守

    尼克松

    勃列日涅夫

    第三阶段

    80年代

    美国采取强硬态度,苏联全面收缩,美国同意有限缓和

    里根

    戈尔巴乔夫

    6.本课中,有一些地方涉及了中国历史,你能叙述一二吗?

    1950~1953年的朝鲜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人民进行了英勇的斗争,战争以美国的失败告终。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1979年1月1日,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

    三、问题与探究

    动脑筋

    甲:美苏争霸的实质是不同社会制度之间的竞争。乙:美苏争霸的根本原因是为了各自国家的利益。

    首先,二战结束后,由于意识形态的不同和国家利益,美苏从战时盟友关系转变为战后的敌对关系。

    其次,美苏争霸的根本原因是为了各自的国家利益。

    最后,美苏争霸的实质是美苏两国在实力的基础上,对世界势力范围的划分。

    练一练

    C

    活动与探究

    讨论:霸权主义给人类进步与和平带来了哪些危害?近年来,霸权主义有哪些表现?

    方法:可以先与家长一起探讨,然后再与同学互相交流。

    1.冷战结束后,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不断,成为威胁世界安全的因素。霸权主义利用并介入这些矛盾,将其转化为国际冲突,直接威胁世界和平。如:科索沃战争、美伊战争。

    2.西方国家打着“人权”的旗帜,粗暴干涉其他国家内政。例如,美国多次发表了《中国人权状况白皮书》。

    3.由于美国长期实施霸权主义,导致了恐怖主义的泛滥。最为典型的事件是“9·11事件”。

    五、参考书目和推荐网站:

    1.参考书目

    冯特君主编《当代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王斯德主编《世界现代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2.推荐网站

    中华文化信息网http://www.ccnt.com.cn

    人民教育网http://www.pep.com.cn

    史海泛舟http://www.laolu.cn/lishiindex.htm

    春秋—历史教学网http://xiefengchun.k12.net.cn/index.html

    (作者:武汉市第四中学  王伶俐)

    参考资料

    二次大战期间美国军事实力的膨胀

    1939年,美国武装部队总数只有33.5万人,军费开支仅为12亿美元。到1945年,武装部队总数达l 230万人,军费开支达90多亿美元。美国拥有最强大的海军和空军,数百个军事基地分布在世界各地。它垄断着原子弹,成为世界头号军事强国。

    1945年4月16日杜鲁门总统有关美国称霸的一段话

    “美国在世界上处于领导地位。……凯撒、成吉思汗、路易十四、拿破仑或其他任何一个伟大的领袖所担负的责任,都不能同美国总统今天所担负的责任相比拟。”

    毛泽东论二次大战后的国际形势

    “美国和苏联中间隔着极其辽阔的地带,这里有欧、亚、非三洲的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美国反动派在没有压服这些国家之前,是谈不到进攻苏联的。现在美国在太平洋控制了比英国过去的全部势力范围还要多的地方,它控制着日本、国民党统治的中国、半个朝鲜和南太平洋;它早已控制着中南美;它还想控制整个大英帝国和西欧。美国在各种借口之下,在许多国家进行大规模的军事部置,建立军事基地。美国反动派说,他们在世界各地已经建立和准备建立的一切军事基地,都是为着反对苏联的。不错,这些军事基地是指向苏联。……”

    二次大战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最深刻的影响,是它极大地改变了世界范围的力量对比,彻底打破了数世纪以来形成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促使世界历史从一个欧洲列强主宰的旧时代,逐步过渡到一个两极结构的新时代。二次大战沉重打击了旧欧洲,德国因战败而退出争霸的舞台,英法虽然取胜却被严重削弱,旧欧洲已是体无完肤。整个欧洲分裂为东、西两部分。以欧洲为中心的旧世界结构已破坏殆尽,战后的欧洲不得不长期分别处于美苏两个大国的庇护之下。随着欧洲中心地位的丧失和欧洲殖民主义的衰落,美苏两国逐渐主宰了世界,形成了美苏在欧洲乃至全球对峙的局面。这一局面一直持续到20世纪90年代初才发生了改变。

    战后苏联成了公认的世界第一流的军事强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苏联作为战胜法西斯德国和日本的主要力量,已在战争烈火中锤炼了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并且利用辽阔的国土,在原来落后的东部地区发展起新的生产力布局。这些条件不仅使苏联得以发挥自己的潜力,取得战争胜利,而且使苏联得以在战后占据有利的战略地位,迅速恢复经济,成为有能力同美国抗衡的军事-强国。战争后期,苏军挥师出境,在欧洲占领了几乎整个东欧和半个德国,在亚洲进入中国东北和朝鲜北部,并夺取了萨哈林岛(库页岛)和千岛群岛,显示出巨大的军事优势,以世界上最强大的陆军为主体的1 200万人的武装力量(战后经复员下降到300万~400万人)雄踞欧亚大陆,堪与美国平分秋色(1945年,美国武装部队人数达到1 200多万,战后由于大规模复员曾一度下降到150多万,不久由于朝鲜战争爆发军队再度扩展,人数上升到300多万,此后长期维持这一水平)。1949年8月,苏联进行了首次核试验,9月25日,正式宣布第一颗原子弹制造成功。1953年8月,苏联又进行了世界上第一颗氢弹的试验,从而打破了美国的核垄断,进一步增强了国际威望和对世界事务的影响。

    美苏展开“冷战”而非直接军事冲突的原因

    美苏在二次大战后初期展开“冷战”而非直接型军事冲突,是由于当时的形势造成的:美苏双方都不想,也没有条件在大战之后再使自己卷进一场全球性的战争。美国经济、军事实力虽然很强,但战后按传统很快复员了大部分军队,可供动员的力量已十分有限;西欧各国经济残破,社会动荡,情况更糟。苏联在大战中大大发展了军事实力,其影响越出国界,扩及东欧大部,到达中欧;在亚洲也有很大影响。但它在战争中人力、物力损失最为沉重,因而特别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进行重建。

    美苏“冷战”政策的性质

    首先,冷战一开始就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是两种社会制度尖锐对立的表现。二次大战后,-主义运动在欧洲蓬勃开展。东欧诞生了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它们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有些国家发生了-党领导的人民战争(希腊);有些国家的-党力量发展很快(意大利、法国等)。西方国家感到,这是“-主义扩张”的反映,威胁了资本主义制度,它们希望东欧仍“保持战前的社会结构”,即幻想在东欧重建亲西方的资本主义制度。“冷战”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其次,冷战并不单纯是两种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对立。因为,即使没有这些原因,对峙也不能避免。从国家安全角度看,苏联希望自己的西邻是同它友好合作的国家,正像彼得大帝要求这里有一片尽可能宽阔的“缓冲区”一样。而西方绝不会因为东方是一个彼得大帝的俄国而不是社会主义的苏联,就稍微放松一点同它的争夺。这样,东欧就成为双方必争的地区。也就是说,东、西方对垒之势是不可避免的。

    总之,战后初期的“冷战”既包含有社会制度对立的因素,也有国家利益矛盾的因素。不过“冷战”初期占突出地位的,是社会制度的矛盾。美国的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就具有特别浓厚的*产主义色彩。但是,也存在着较为隐蔽的国家利益之间的矛盾。苏联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和华沙条约组织,既有联合东欧同美国和西欧抗衡的一面,也有控制东欧的一面。

    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

    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的诱发点,是希腊和土耳其的形势。二次大战期间,德国占领了希腊,希腊国王乔治二世及其政府被迫流亡伦敦。希腊人民在-党领导下开展反法西斯游击战争,于1944年10月解放了全国。但不久英国即派出军队将受人唾弃的希腊国王和流亡政府护送回雅典,并逐渐解除人民武装力量。1946年初,希腊-党再次组织武装斗争,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三国给予支持,游击队的规模和力量发展到保王派军警不能控制的地步。另外,自叶卡特林娜二世以来,俄国历代沙皇都梦想冲出黑海,在达达尼尔海峡取得一个港口。苏联人也继承了这一传统。1945年在波茨坦会议上,苏联力争更改确认土耳其对达达尼尔海峡有控制权的蒙特勒公约,但遭到否决。在1946~1947年间,苏联对土耳其又开展了一场大规模的宣传攻势,并在土耳其边境上集结了大量军队。

    希腊乔治国王的政府是由英国一手包办的,英国长期以来支配着希腊的事务。1947年初,英国的工业生产落到史无前例的最低点,国内经济状况达到了崩溃的边缘,英国深感继续为此耗费巨大财物资金已力不从心,决定把这付担子交给经济实力比自己强大得多的美国。当年2月,英国向美国表示,它已无力向希腊提出刻不容缓的财政援助。美国政府认为希腊的形势是苏联“侵略”的征兆,于是耸人听闻地大谈所谓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即如果希腊和土耳其倒下了,那么不仅仅是中东,而且所有西欧和北非的国家都将倾覆。3月12日,杜鲁门出席了国会的一次特别会议,他在咨文中宣称:“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各国自由人民,他们正在抵制武装的少数集团或外来压力所试图的征服活动”,“不论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等等。他要求国会批准向希腊和土耳其提供4亿美元的紧急援助,“以抵制极权政体强加于它们的种种侵犯行动”。5月,这项要求得到国会的批准,并成为美国的官方政策。

    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是美国对外政策的一大转折点。首先,过去美国把苏联称为盟国,只是在一些具体问题上攻击苏联。现在,杜鲁门实际上公开宣布苏联是美国的主要敌人,美国对外政策的目标是“遏制”苏联“扩张”,标志着美苏“冷战”正式展开。其次,美国传统的孤立主义外交政策,现在转为对别国内政的大力干涉。杜鲁门主义宣称美国决心干涉世界任何地方的-主义和任何别国内部发生的有-主义性质的革命。杜鲁门的国情咨文发表后,美国参议员爱德温·约翰逊说:“我觉得有点像一次不宣而战的战争宣言。”

    美国提出马歇尔计划

    杜鲁门主义提出后不久,美国政府很快就发现,原来欧洲最大最稳定的一些国家,却处在它们历史上最严重的经济困难之中。美国担心整个欧洲出现大规模的经济和-崩溃,会给各国-党造成在经济动乱中夺取政权的机会。刚从欧洲访问归来的美国国务卿马歇尔要求他的政策规划委员会立即制订出一个向全欧洲提供广泛的经济援助的计划。

    1947年6月5日,马歇尔在哈佛大学发表讲演,正式提出:“必须考虑给(欧洲)以额外的、大量的和无偿的援助,不然的话就会面临着非常危险的经济、社会和-解体”,并声称“我们相信任何政府诚意协助复兴工作,必会得到美国政府的全部合作”,将后来被称为“马歇尔计划”的“欧洲复兴计划”公诸于众。1948年4月,杜鲁门签署了《对外援助法》。这个法案规定:参加马歇尔计划的各受援国,需与美国就援助条件签订双边协定;援助方式分美国出口货物、提供贷款或馈赠几种。苏联、东欧各国也被包括在马歇尔计划之内,但它们拒绝参加。从冰岛到意大利的16个国家(注:指奥地利、比利时、英国、丹麦、爱尔兰、法国、希腊、冰岛、意大利、卢森堡、荷兰、挪威、葡萄牙、瑞典、瑞士和土耳其。)参加了这个计划。

    自1948年至1951年,美国用于马歇尔计划的实际拨款达120亿美元,对西欧经济的恢复起了重要作用。参加计划的16个国家,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工业产量比战前增加25%,农业产品增加40%。随着经济的恢复,西欧各国政局稳定下来,强大的法国-党和意大利-党的影响也相对减弱。美国也从马歇尔计划中得到了好处。提供给欧洲的援助,主要是贷款而不是现金。这些贷款又主要用来在美国购买设备、机床以及生活用品,然后用船运到欧洲去,这样就极大地刺激了美国生产的发展和产品的出口。

    马歇尔计划为什么要把苏联和东欧包括进来

    既然马歇尔计划是为了抗衡苏联,为什么它又把苏联和东欧包括在“援助”范围内呢?美国这样做有三层用意:一是策略上的考虑,杜鲁门主义咄咄逼人的*调子,曾引起对美国不利的反响,一项包括苏联和东欧在内的“复兴计划”有利于争取欧洲人;二是有助于瓦解或离间苏联和东欧的关系;三是美国深知苏联根本不可能按美国的条件接受马歇尔计划,把苏联和东欧包括进来无非是为了把分裂欧洲的责任推给苏联。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在欧洲复兴过程中,美国为了扩张实力,在欧洲建立了军事-集团。1948年3月,美国同加拿大和英国在华盛顿会谈,通过美国草拟的“五角大楼文件”,开始签订北大西洋防务条约的准备工作。1949年4月,以美国为首的西方12国的代表,在华盛顿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公约规定“进行集体防御”,当一国遭到“武装进攻”时,其他缔约国应“采取视为必要之行动,包括武力之使用”。根据这项公约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该组织有统一的军队,艾森豪威尔被任命为司令官,司令部设在巴黎附近。

    美国提出在亚洲设置针对中国和苏联的战略包围圈

    1950年2月,继马歇尔之后任美国国务卿的迪安·艾奇逊公开宣称,为了保护美国的安全,必须考虑建立一个战略“防御圈”。他提出这条防线北起阿留申群岛,中经日本、琉球群岛,南到菲律宾。虽然未明确提到台湾和朝鲜,但是表示:如果“防御圈”以外的地区受到攻击,这些地区除必须主要依靠自己的防务外,还可以呼吁“整个文明世界承担义务”。

    美国侵略朝鲜的战争

    根据美苏达成的协议,苏、美军队于1945年8月以北纬38度线为界分别出兵朝鲜半岛,追歼日本法西斯军队。由于战后出现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三八线也就成了南北两个朝鲜的分界线。1948年,南方成立了大韩民国,北方成立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双方在对峙的局面下,边境冲突时有发生,最后导致了朝鲜战争的爆发。由于美军的介入,战争很快演变成反对美国侵略的战争。战争可以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50年6月25日至10月25日。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当日联合国安理会应美国的请求,在苏联代表缺席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被剥夺的情况下,通过了指控北朝鲜进攻南朝鲜的决议。7月17日,美国又一次利用安理会通过决议,授权美国组织“联合国军”干涉朝鲜战争。在这两个月里,朝鲜人民军处于优势,解放了南朝鲜90%以上的地区和人口,把美国和李承晚军队压缩在以大邱、釜山为中心的东南海岸一隅之地。9月15日,美军乘朝鲜人民军主力集中于洛东江前线、后方空虚之际,出动大股部队在仁川登陆,不久就占领汉城,越过了三八线。随后,美国把战火烧到鸭绿江边,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10月8日,毛泽东以中央军委主席名义下达抗美援朝的命令,组成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10月19日,志愿军赴朝鲜参战。

    第二阶段,1950年10月25日至1951年7月10日。中、朝军队五战五捷,共歼敌23万人,把美国侵略军赶到三八线以南,杜鲁门免去“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的职务。1951年7月10日,美国被迫接受停战谈判。

    第三阶段,1951年7月10日到1953年7月27日。美国交替使用战争与谈判两手。1953年,朝、中军队发动夏季反击战,歼灭敌人十多万人,推动了谈判进展。7月27日,由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官和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为一方的代表同由“联合国军”总司令为一方的美国代表,在板门店签订了《朝鲜停战协定》,确定以北纬38度线附近的双方实际接触线为军事分界线,美国代表克拉克称:“我是美国第一位在没有打胜仗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至此,朝鲜战争结束。

    美国侵略越南的战争

    越南战争从1955年起到1975年,前后历时20年,分为五个阶段。其中,第二、三、四阶段(1961~1973年)为美国侵越战争时期。

    第一阶段,1955~1960年。艾森豪威尔政府在南越扶植吴庭艳担任总理,建立亲美独裁政权。在美国的支持下,吴庭艳集团发动“控共”、“灭共”战役,屠杀南越爱国者。

    第二阶段,1961~1964年。肯尼迪政府发动“特种战争”,由美国出钱出枪派顾问,训练当地的反动军队,以反革命的“游击战”对付人民的游击战,把农村居民赶进四面围着铁丝网、壕沟和碉堡的“战略村”,妄图割断游击队与人民之间的联系。越南南方军民采取灵活机动的战术打击敌人,许多“战略村”被捣毁,一些“战略村”还变成了人民的战斗村。1963年南越政权内讧加深,美国决定改换走狗,策划军事政变推翻吴庭艳,随后杨文明、阮庆等军人相继上台执政。

    第三阶段,1965~1968年。约翰逊政府把“特种战争”升级为“局部战争”,扩大战争规模,开始对越南北方的轰炸袭击。1965年,约翰逊下令采取“雷声隆隆”行动,在南越不再局限于使用傀儡军,美国直接派军队参战。侵越美军迅速增加,达到50万人。1968年初,越南南方军民发动“春季攻势”,向西贡、顺化、岘港等64个大中城市、省会及军事基地展开猛烈进攻。同年3月,约翰逊政府被迫宣布部分停止对北越的轰炸。5月越美巴黎谈判开始。11月美国宣布完全停止对越南北方的轰炸。至此,“局部战争”失败。

    第四阶段,1969~1973年。尼克松政府提出“越南化”政策,重新采用“用越南人打越南人”的手段,同时宣布从南越逐步撤出美国部队。美越继续会谈,并将双方会谈扩大为包括南方民族解放阵线及西贡阮文绍政权在内的四方会谈。1973年1月27日,美国被迫在结束越南战争的协定上签字。为时12年的侵略战争到此结束。

    第五阶段,1973~1975年。美国军事力量从南越撤出后,南越阮文绍政权十分孤立。1975年越南人民发动总进攻,打垮南越傀儡政权,解放了西贡,完成了南北统一。越南战争结束。

    赫鲁晓夫的国际事务大国决定论

    赫鲁晓夫等苏联领导人甚至比西方各国领导人更强调和信奉国际事务大国决定论,在其中特别强调大国首脑的作用。赫鲁晓夫曾经谈到:“如果哪一个小国的不明智的国务活动家发怒,那么这种怒气除了发怒者本人以外,不会对任何人有害处。但是,如果像美国和苏联这样的国家领导人表现出不明智,那不仅对我们两国人民是灾难,而且也是全世界人民的灾难。”他还认为:“最近的经验完全证实,国家领导人之间的直接来往和接触,是现在条件下改善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和就悬而未决的国际问题达成协议的最有效的和使人产生很大希望的方法。”葛罗米柯甚至更具体地说:“可以完全有把握地说:苏美两国之间有合作和信任,就会有和平;在苏联政府首脑尼·谢·赫鲁晓夫和美国总统肯尼迪之间达成协议,决定人类命运的国际问题就会得到解决。”

    苏联领导人的上述观点决定了苏联对美政策的一些特点:苏美有权而且必须参与讨论和解决全球范围内的问题,而不论它是否与苏美直接有关,甚至可能完全没有关系;首脑会谈被特别频繁地用于两国外交交往和问题的解决之中;苏美决定论忽视了其他现实存在的力量,并且可能在解决某个问题的过程中忽视和损害第三国利益。

    古巴导弹危机

    1961年美国与古巴断交。苏联取得了打入美国在西半球势力范围的机会,向古巴提供经济、军事援助。美国感到不安。

    1962年8月底,美国U—2高空侦察机在古巴上空发现近程导弹发射场。肯尼迪总统立刻在9月4日对苏联发出警告。苏联予以否认。但是在10月14日后,U—2飞机拍摄到苏联正在修建的中程与中远程导弹发射场的照片。

    10月22日晚,肯尼迪通过电视向全国正式通报苏联在古巴设置中程导弹的“惊人”消息,宣布对古巴实行名为“隔离”的海上封锁,以阻断正在运往古巴的武器运输线。肯尼迪声称美国的政策是把从古巴向西半球任何国家发射的核导弹视为苏联对美国的袭击,必将招致美国的全面报复。他呼吁赫鲁晓夫放弃这种“统治世界的方针”,要求苏联立即从古巴撤出所有中程导弹。

    根据肯尼迪的命令,一百八十多艘美国军舰在加勒比海进行巡逻,形成对古巴的严密的海上封锁。美国设在古巴的关塔那摩海军基地也得到加强。载有核弹头的B—52轰炸机进入古巴周围的上空,美国在全世界的海、陆、空三军部队进入最高戒备状态。一场前所未有的可能触发核战争的危机笼罩着美国和全世界。肯尼迪及其政府官员紧张地等待苏联的反应。

    就在肯尼迪进行战争威胁、核战争一触即发之际,赫鲁晓夫自知苏联仍处于军事劣势,无可奈何地后退了。10月24日,数艘苏联货船或是改变航线,或是停在远离古巴的海面上,这表明美国的封锁起了作用。

    自10月26日起,苏美双方信件不断,最后,赫鲁晓夫在10月28日的复信中被迫同意从古巴撤出苏联的导弹。古巴导弹危机结束了。

    古巴导弹危机是美苏两国之间的一次核-。这场危机不仅对美苏关系,而且对整个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古巴导弹危机中,美苏把世界推到核战争的边缘,最后又不得不妥协,从而开创了美苏关系既对抗又对话,既斗争又妥协的新阶段。但苏联在危机期间深受屈辱,决心全力发展-,导致两个超级大国新的激烈争夺。

    勃列日涅夫时期的外交政策

    在外交方面,勃列日涅夫奉行霸权主义,提出了“有限主权论”。在他执政期间,苏联对外进行了一系列侵略扩张活动。1968年8月,出兵入侵捷克斯洛伐克。1969年3月和8月,侵犯我国东北领土珍宝岛和新疆的铁列提克地区。1978年12月,支持越南侵略柬埔寨。1979年12月,出兵入侵阿富汗。这些行动,受到国际舆论的严厉谴责。在苏联和西方的关系方面,勃列日涅夫执政前期,注意和西方搞缓和,并发展了同西方国家的经贸关系。70年代中期,苏联随着自己经济军事实力的增强,转而推行进攻性的国际战略,加紧苏美争夺。

    尼克松对美国对外战略的调整

    尼克松1969年初入主白宫时,鉴于国际形势的变化和美国霸权地位的相对衰落,为了维护既得利益,保住已有的霸权地位,尼克松提出了一整套新的对外政策方针。1969年7月25日,尼克松出访亚洲途中,在太平洋的关岛谈到了美国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政策:“在我们同所有亚洲友邦的关系方面,现在是着重强调下列两点的时候了:第一,我们将恪守我们的条约义务……第二,在国内安全问题上,在军事防务问题上,除非受到一个大国的带有-的威胁以外,美国将鼓励并有权期望逐渐由亚洲国家本身来处理,逐渐由亚洲国家本身来负责。”这就是尼克松的所谓“新亚洲主义”,后来很快被称为“关岛主义”或“尼克松主义”。1971年7月6日,尼克松又在美国的堪萨斯发表讲话,进一步说明他对国际形势的基本看法和政策考虑。他承认国际战略格局已发生变化,不再仅仅有两个超级大国,而是有美国、西欧、苏联、中国和日本五大力量中心。与二战结束之初相比,美国已不再处在十分突出或完全占支配的地位。苏联成了“非常强大、有力和咄咄逼人的竞争者”。美国要在国际事务中保持“领导地位”,就必须对对外政策做出调整。

    尼克松主义修改了军事战略,主要是调整全球的军事部署,收缩亚洲的兵力,加强欧洲战略重点和作为欧洲侧翼的中东地区,集中力量制止苏联扩张,争取改变被动局面。这一战略的特点是以“一个半战争”的设想替代“两个半战争”的设想,即由在欧亚两洲各打一场大战,在其他地区打一场小规模战争,变为只在欧洲或亚洲打一场大战,同时在其他地区打一场小规模战争。同时,主要准备打常规战争。

    根据尼克松主义的战略构想,美国政府采取了以下行动:①从越南脱身:1973年1月签订了《关于在越南结束战争,恢复和平的协定》,美军陆续撤出越南南方。②主动采取行动,谋求同中国对话,逐步开始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过程。③对苏推行“缓和”外交,在保持同苏联激烈竞争的同时,采取较为灵活的态度同苏联“对话”,试图用军备控制协议限制苏联的扩张行动,用一些经济协议满足苏联的某些要求,换取苏联克制自己的扩张行动。但收效甚微。④重新调整与西欧、日本的关系,包括强调经济合作和西方防务的不可分割,使它们之间的关系得到改善。

    中美建交的经过

    美国二战后在亚洲进行侵略和扩张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孤立和遏制中国。这个政策最后导致了美国全球战略重点和海外军事力量部署重点的失调。美国只有放弃-政策,才有可能有效地收缩和调整海外军事势态。从美国全球利益考虑,美国也必须把美、中、苏三边关系的重心转到美、中接近,以制约苏联。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华,这是中美关系改善的起点。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中美双方发表上海公报。接着,中美两国经过长期谈判,双方于1978年12月16日达成协议,发表联合公报,正式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自1979年1月1日建立外交关系。(中美上海公报和中美建交公报见1972年2月28日和1978年12月17日《人民日报》)

    里根的新遏制政策

    里根的新遏制政策,表面上没有50年代杜鲁门主义那样强硬,也不像尼克松主义那样软弱。其基本方针是,以抗击苏联为中心,重振国威,奉行“以实力求和平”的方针,即以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压住苏联;在地区争夺上,把苏联阻止在70年代末的扩张线上,使苏联不能再进一步。同时,保持各种渠道,加强同苏联的对话,迫使苏联妥协让步,促使苏联“演变”。里根上台以后,就制订了大规模扩充军备的计划,并在1983年提出了“战略防御计划”(SDI),即所谓的星球大战计划。他企图凭借美国强大的经济和科技实力,通过这一计划达到一箭三雕的目的:大大提高美国的核威慑力量;带动美国科技的发展;造成对苏联在技术和经济上的压力,从而拖垮苏联。

    然而,里根的强硬政策也受到美国经济衰退的制约。自80年代初起,美国虽然大规模扩充军备,但也为此背上了沉重的军费开支负担,1981~1987年美国的军费开支为2万亿美元,联邦政府的财政收支连年出现巨额赤字。因此,从1978年起,美国不再强调拖垮苏联,而是开始鼓吹“缓和”,后来明确表示支持戈尔巴乔夫进行改革。

    戈尔巴乔夫的外交政策

    苏联在同美国的全球争夺中,背上了沉重的包袱。自70年代中期起,它的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慢,在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方面,同美国的差距出现重新拉大的趋势。据苏联官方统计,苏联国民收入相当于美国国民收入的比重:1950年为3l%,1970年为65%,1975年为67%,而1985年降至66%。特别是苏联在生产效率、质量方面和一系列科学领域都大大落后于美国、日本等西方国家。按国民生产总值计算,苏联已落后于日本而居世界第三。

    面对严峻的形势,戈尔巴乔夫1985年上台以后,提出了以军备控制为中心的全球缓和战略。这一战略的主要目的是为苏联的“加速发展战略”创造和保持一个宽松的外部环境。为此,他提出了对外战略的“新思维”。他提出在核时代“人类的生存高于一切”,核战争“不会有胜者”,因而苏联的安全观也应相应改变。1985年和1986年,他同里根两次会晤。1978年12月,他们又举行了第三次会谈,并于12月8日在美国白宫的东厅签署了全部销毁两国中程和短程核导弹条约即中导条约。尽管这个经过两国六年多艰苦谈判后签署的条约,只能削减美苏两家核武库的大约4%,但它终究是自出现-以来达成的第一个削减核军备的协议。1989年,苏联从阿富汗撤军。

    柏林墙的建立

    二战后,在柏林一分为二以后,到1961年建筑柏林墙之前,东西柏林之间和西柏林与民主德国的其他地区之间的边界,一直是开放的。西柏林边界共长154千米,其中45千米同东柏林相连。边界上既无安全设施,也没有检查站,边界线蜿蜒于街道、住宅区、树林和河道中间。据联邦德国公布的数字,从1949年到 1961年8月,民主德国有一百多万人从这条边界线逃往联邦德国。外逃人员几乎涉及了社会的各个阶层。大量人员特别是科技人才的外流,给民主德国造成了严重的损害。

    1961年8月12日夜间,民主德国政府采取断然行动,对西柏林边界实行了封锁,架设起铁丝网。13日白天,民主德国方面开设了13个过境点,供西柏林居民和外国人进出东柏林和民主德国其他地区或往返联邦德国之用,但西柏林居民从此必须接受民主德国边防站的检查。9月,一道高约3.5米的水泥石头墙开始破土动工。经过不断修建完善,到1989年10月,已形成全长近154千米、高3.5~4.2米的柏林墙,其中水泥墙114.5千米,铁丝网55千米(主要架设在以河流为边界的水域)。沿柏林墙共建筑望塔 290座、地堡137个、警犬桩274个。还建有108千米长的防坦克路障、123.5千米长的电网和装有一触即发装置的铁栅栏、布雷区和自动射击装置等。这就是举世闻名的柏林墙。它成为德国和欧洲分裂的标志、东西方冷战的象征。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