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教案资料
  • 第11课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 第12课 亚非拉的奋起
  • 第13课 动荡的中东地区
  • 活动课教学参考设计之三 致巴以人民的一封公开信
  • 第14课 冷战中的对峙
  • 第15课 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 第16课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 第17课 第三次科技革命
  • 第8课 美国经济的发展
  • 第9课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
  • 最新热门    
     
    第18课 现代文学和美术

    >一、重点和难点

    本课侧重介绍现代欧美文学和美术方面的主要成就。

    德莱塞及其长篇小说《美国的悲剧》是本课的一个重点。德莱塞是美国20世纪上半期著名的小说家,出生于破产小业主家庭。曾长期在社会底层劳动挣扎。青年时期曾任报刊记者和编辑,长篇小说《美国的悲剧》(1925年)通过一个穷教士儿子克莱德·格里菲斯为追逐金钱财势堕落为蓄意-犯的故事,揭示了利己主义恶性膨胀的严重后果,揭露了金钱至上的美国生活方式对人的普遍的罪恶性腐蚀毒害作用。作者在人物构思和心理刻画上,并未陷入生物和情欲的泥淖,而是将他们跟社会环境紧密结合起来,使作品具有丰满的现实主义内容和巨大的艺术感染力。

    罗曼·罗兰的长篇小说《约翰·克里斯朵夫》也是本课的一个重点。罗曼·罗兰是20世纪法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和世界闻名的反战主义者,出生于一个中产者家庭,其重要作品《约翰·克里斯朵夫》以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二三年间的欧洲生活为背景,通过音乐家约翰·克里斯朵夫一生个人奋斗的经历,反映了19、20世纪之交一代知识分子的精神探索(人道主义和个人英雄主义)。表现出作家反对现存秩序的进步立场和坚持人类进步文化的艺术观点。

    法国剧作家贝克特的剧本《等待戈多》是本课的又一重点。《等待戈多》被认为是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之一。荒诞派戏剧是20世纪50年代兴起的一种现代派文学,源于法国,尔后迅速风靡于欧美其他国家,在20世纪世界文学领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关于剧情教材“自由阅读卡”有比较详细的描述。

    毕加索及其《格尔尼卡》是本课的另一个重点。西班牙画家毕加索是西方现代美术诸流派中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从艺70年中创作了大量艺术作品(估计有6万件以上)。帕勃洛·毕加索这个名字已成为“现代艺术”的代名词。童年时代的他才华卓越,到20岁时又以立体派画风闻名于美术界。50岁时发表的《格尔尼卡》则震撼了全世界。

    “荒诞”是现代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这种形式在本课《等待戈多》和达利的作品中有所反映。如何评价荒诞派艺术是理解本课的一个关键,对学生来讲也是一个难点。现代荒诞派艺术在表现手法上有悖于传统的艺术规律和原则,以反传统、无逻辑和非理性为主要特点。所涉及的范围包括戏剧、文学、绘画、摄影等诸多领域。西方现代荒诞派艺术的产生,有其特殊的社会文化背景:20世纪,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空前的物质繁荣,同时也使人的异化进一步加剧,许多人为外部的物质所控制,内心空虚,物质和精神严重失衡,代之而起的是一种极度的空虚感和焦虑感,这种不良情绪积淀到一定程度,便要找机会宣泄,于是就有人借助艺术,以怪诞、扭曲、反理性等形式来满足人类的这一要求,表达他们对现实的不满。可以说,在荒诞派艺术看似无逻辑、非理性的表达方式背后饱含了人类的许多辛酸与无奈,它是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特殊产物,对揭示资本主义制度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及人的各种心态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二、教法建议

    1.情节概述:教师介绍作品之前要使学生明确历史课教学中关于文学名著学习的侧重点是要揭示作品内容与特定历史背景的关系,这一点不同于文学专业中单纯的文学欣赏。如果学生中有读过这些名著的,可以让学生介绍,教师进行补充。

    情节概述:德莱塞在《美国的悲剧》中描写了主人公克莱德·格里菲斯受到社会上邪恶影响,逐渐蜕变、堕落为凶杀犯、最后自我毁灭的全过程。小说共分三卷。第一卷描写克莱德这个天真幼稚的青年人怎样受到外部世界腐蚀与毒害,逐渐演变成为一个玩世不恭、怙恶不悛的人,一直到汽车碾死女孩,逃离堪萨斯城为止,这是小说故事的准备阶段。第二卷描写克莱德与富商伯父萨缪尔·格里菲斯邂逅后,以穷亲戚的关系来到莱柯格斯厂内充当工头助手,随后陷入与穷女工洛蓓达、阔小姐桑德拉的三角恋情。为了高攀桑德拉,克莱德甘愿违悖自幼接受的基本道德准则,牺牲洛蓓达,于是,他就通过翻船阴谋干掉了这个被他诱奸而怀孕的年轻的女工。事后,克莱德落荒出逃,逍遥法外。第三卷主要描写案发之后,克莱德如何被捕入狱,受审和定罪,其间还穿插着美国两党和司法机构利用克莱德一案大搞-投机的丑闻。最后经过终审判决,克莱德被送上了电椅。小说结尾处,还描写牧师出场,为临终之前克莱德寻求灵魂拯救的故事。

    了解了小说内容梗概之后,可以让学生谈谈感想。或教师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例如“小说主人公克莱德悲剧出现的原因是什么?”答案线索见“学法指导”。学生回答完毕后,教师不要忘记还要引申对学生人生发展的警示。

    2.材料分析: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要完成多部作品的分析实在是难以实现的事。在这里我们最好能抓住小说的主导思想──人道主义进行分析。人道主义在当时是具有进步意义的,发挥了不能否认的积极作用。教师可以用罗曼·罗兰在《约翰·克里斯朵夫》重版《导言》中的一段话组织学生分析作者的人道主义思想:“直爽坦率地说话!不要涂脂抹粉,不要矫揉造作地说话。说话是为了使人理解,并不是为了被一小撮娇嫩的人所理解,而是为了被成千上万的人,被那些最朴实的、最卑微的人所理解!”完成这个教学任务的形式不限,学生可以通过个人思考,也可以通过几个人讨论进行。答案线索见本课“学法指导”。

    3.角色表演。排演戏剧往往是体验剧中人物境遇和理解戏剧意蕴的有效途径。通过角色扮演活动来体会《等待戈多》中荒诞派艺术特点及其所表现的西方社会的精神危机。事先可让学生熟悉剧情(由教师或学生提供事先搜集到的剧情资料)。在表演中突出体会以下几个方面:作品中人与人关系的疏远而冷漠,人物言谈的东拉西扯、牛头不对马嘴,人物的举止行为缺乏理智、漫无目的,机械重复的无聊动作。作者就是用这种怪异、离奇、荒诞的内容和形式去揭示资本主义社会对于人们日常生活的控制,表现生活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的普通人的尴尬难堪的处境。剧中人对于戈多的徒劳等待,表现了西方人精神上的空虚以及对生活的无望和麻木,剧中人彼此间的不可分手离弃,则隐喻着西方人渐已丧失了独立、健全的人格,也反映了在冷漠的西方世界中人们的某种精神需要。从这一点来看,剧作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社会关系及人的心理特点的揭示是准确而深刻的,透过其扭曲、变形的表层,人们看到了社会组织深层的弊端。作品并没有交待“戈多”到底是人还是什么,而是强调了“等待戈多”中的“等待”,在作者看来,人的一生始终是在“等待”,戈多永远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教师可指导学生选择《等待戈多》中某个片段进行排演。剧本内容详见施咸荣译:《外国现代派作品选》第三册(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无此书上网亦可搜索到。

    4.名画欣赏:对毕加索的学习主要通过欣赏他的绘画进行。在欣赏之前教师可以将毕加索的生平及《格尔尼卡》问世的背景交待给学生。之后与学生一起欣赏该作品。(原作上网即可搜索到)

    背景资料及作品欣赏:1937年4月26日德国法西斯空军轰炸西班牙北部巴斯克重镇格尔尼卡,镇上的居民惨遭屠杀。得知此事,毕加索义愤填膺,随即拿起画笔,创作了震撼画坛的《格尔尼卡》。毕加索采用了多种风格与手法,以半写实的、立体主义的、寓意的和象征的形象,把复杂的法西斯暴行的场面揭露出来。尽管是一些几何形人物,广用线条,寓意复杂,但观众都能领会。其强烈的感人之处不亚于一幅写实的力作。在最右侧,一个女人高举双手,显然她是从一座着火的房子上跌下来。另一妇女向画面中央奔跑,惊恐与狂怒布于全身;左边有一母亲,她手托被炸死的婴儿,在啼哭呼号。右角一妇人的头从窗户里探出,她举着一盏油灯,向前平举,象征揭露,她把这一切展示在光照之下,让世人看个分晓。在画面的中央,高处有一眼睛似的灯光,可是眼睛的瞳仁却是个灯泡。地上倒卧着战士们残缺的肢体。断臂上还握着被折断了的剑。剑旁有一朵鲜花,这可能是对英雄的哀悼。靠中央上方,有一因受伤而嘶鸣着的马头,它张裂着口,由于-声而受到惊吓。有几枝箭自上落下,刺在痛苦地挣扎着的动物和人身上。靠左侧上方,有一眼睛已移位了的牛头,形象十分狰狞。人们从毕加索过去的画上常出现牛头这一事实来分析,认为它可能象征邪恶。

    在欣赏《格尔尼卡》后,教师可以继续挖掘思想教育内容,读一段毕加索写的文章(发表于《法兰西文学报》):“你以为艺术家是什么,一个低能儿?如果他是一个画家,那就只有一双眼睛;如果是音乐家,只有一对耳朵;一个诗人,只有一具心琴;一个拳击家,只有一身肌肉吗?恰恰相反,艺术家同时也是一个-人物,会经常关心悲欢离合的灾情,并从各方面做出反应。他怎么能不关心别人,怎么能以一种逃避现实的冷漠态度而使自己同你的那么丰富的生活隔离起来呢?不,绘画并不是为了装饰住宅而创作的,它是抵抗和打击敌人的一个武器。”这段话首先让人们感到画家在严酷的-现实面前所表现的觉醒,也表明毕加索十分重视艺术的社会学意义。由此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推论出:毕加索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高的艺术成就,是与他热爱祖国,提倡人道,维护正义的人格分不开的。

    三、学法指导

    1.通过了解《美国的悲剧》的故事梗概,让学生以提纲的形式总结出造成克莱德悲剧的原因,锻炼学生概括及记课堂笔记的能力。

    答案线索:

    (1)小说问世的20世纪20年代,美国社会崇尚伪善的侈谈,并没有好好地去培养青年一代。美国的实利主义,使青年人认为,有了金钱便能占有一切,包括美色在内。小说中所描述的不仅是克莱德的悲剧,也是美国的悲剧。

    (2)追求财富、贪图享受的虚荣心和利己主义的恶性发展。

    2.通过提供罗曼·罗兰的一段话,进行材料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和判断的能力。

    答案线索:

    (1)揭示和控诉了20世纪初期资本主义社会的虚伪性。

    (2)作者愿意用文艺武器为实现人类社会的进步前途服务。

    (3)表明作者愿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意愿。

    (4)作为作家,他具有诚恳朴实的人生态度。

    四、问题探究

    动脑筋

    欣赏一幅外国美术作品后,谈谈你的感想。

    自由发挥。

    练一练

    D

    活动与探究

    列书目、写读后感:列出你所知道的20世纪的外国文学名著和及其作者。选出你最喜欢的一本书,写一篇读后感。

    20世纪外国文学名著及其作者(欧美部分)

    作者

    国籍

    代表作

    罗曼·罗兰

    法国

    《约翰·克里斯朵夫》

    德莱塞

    美国

    《美国的悲剧》

    茨威格

    奥地利

    《象棋的故事》

    海明威

    美国

    《老人与海》

    高尔基

    苏联

    《母亲》

    马雅可夫斯基

    苏联

    《列宁》

    肖洛霍夫

    苏联

    《静静的顿河》

    奥斯特洛夫斯基

    苏联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卡夫卡

    奥匈帝国

    《城堡》

    艾略特

    美国

    《荒原》

    乔依斯

    爱尔兰

    《尤利西斯》

    福克纳

    美国

    《喧嚣与骚动》

    萨特

    法国

    《恶心》

    尤涅斯库

    法国

    《秃头歌女》

    海勒

    美国

    《第二十二条军规》

    马尔克斯

    哥伦比亚

    《百年孤独》

    读后感:

    自由发挥。

    五、推荐网站

    1.中国新世纪读书网──《美国的悲剧》(西奥多·德莱塞)

    2.http://yinhe2000.nease.net/004.htm(《约翰·克里斯朵夫》)

    3.http://www.shuku.net:8080/novels/foreign/yhklsdf/klsdf.html(毕加索绘画赏析)

    4.上海艺术网(毕加索绘画欣赏)

    5.中学语文教学网(《等待戈多》)

    (作者: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历史学博士  张晓华)

    参考资料

    格尔尼卡

    油画《格尔尼卡》是1937年西班牙画家毕加索(1881—1973)所作。这幅油画长七米多、宽三米多。当时西班牙叛军头目佛朗哥勾结德国和意大利法西斯,企图用武力推翻共和国政权。1937年4月26日,德国空军的多架飞机轰炸了西班牙巴斯克地区的一个城镇格尔尼卡,造成1 654人被炸死,889人被炸伤。作为一个爱国的西班牙人,毕加索拿起了画笔,用半年画出了这幅大型壁画。在表现形式上毕加索综合了多种现代派绘画手法,既有立体主义风格、又表现了超现实主义的意境,又有象征的形式。图中的马在濒死前前蹄抖动着,试图重新站起来,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这匹马是不可屈服的人民的象征。躺在地上手握断剑的受伤战士,表达了人民的复仇决心和决战到底的气慨。这幅油画也表现了人民所遭受的苦难。一位母亲抱着被炸死的儿子,仰望天空,以愤怒的目光注视着罪恶的法西斯飞机。这幅画既是人民对法西斯罪行的控诉,也表现了人民的坚强意志。这幅油画1937年下半年在巴黎国际博览会上首次展出。后藏于美国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德莱塞

    西奥多·德莱塞(1871—1945),20世纪美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生于印第安那州一贫苦移民家庭。中学未毕业,12岁便自谋生计。当过报童、农场杂工、洗碗工、收账员、挖煤工,对美国下层社会状况十分熟悉。1888年,得到小时候的女老师的资助,读了一年大学。1892年,当了新闻记者。1897年开始从事文学创作。1900年发表第一部长篇小说《嘉莉妹妹》,描写了在金钱至上的美国社会里一个出身于劳动家庭的纯洁少女──嘉莉,走上堕落道路的悲剧。1911年发表第二部长篇小说《珍妮姑娘》,描写了工人家庭的姑娘珍妮的悲惨遭遇。1912年发表长篇小说《金融家》,它和《巨人》(1914年)、《斯多葛》(1947年)合称《欲望三部曲》,深刻揭露了美国大资产阶级巧取豪夺的罪恶。1925年,长篇小说《美国的悲剧》问世,使作者一跃而成为全美最有名的作家。这部小说是德莱塞最优秀的作品,小说描写了一个普通的美国青年在腐败的社会风气影响下,追求“上等人”的生活,堕落成为-犯的故事。在这部小说里,德莱塞集中地批判了美国的生活方式,深刻地揭露了美国社会制度的罪恶。1945年,德莱塞以74岁的高龄,加入了美国-党。

    罗曼·罗兰

    罗曼·罗兰(1866—1944),19世纪末20世纪前期法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生于法国中部的古老小城克拉姆西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自幼喜爱音乐和文学。1886年,考取了著名的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毕业后,又被送到法国设在罗马的考古学校当研究生。回国后,在高师和巴黎大学讲授音乐史,并从事文学创作。罗曼·罗兰主要作品有戏剧、小说和名人传记。1893~1898年,创作了《信仰的悲剧》,包括《圣路易》、《艾尔特》和《理性的胜利》三个剧本。此后,又创作了以18世纪法国大革命为题材的革命剧:《群狼》(1898年)、《丹东》(1899年)、《7月14日》(1902年)。20世纪的头十余年间,是罗曼·罗兰创作高潮时期,他相继写出《贝多芬传》(1903年)、《米开朗琪罗传》(1905年)、《托尔斯泰传》(1911年)等名人传记,还创作了他最优秀的代表作《约翰·克利斯朵夫》(1904—1912年)。在这部长达十卷的小说里,作家塑造了一个个人奋斗的知识分子的形象,反映了他们对帝国主义时代德国、法国黑暗腐朽社会的反抗,以及他们个人奋斗道路必然失败的悲剧。作者因这部小说获得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20世纪20年代,罗曼·罗兰写了《甘地传》、长篇小说《欣悦的灵魂》。1939年,创作了著名的悲剧《罗伯斯庇尔》。

    贝克特

    贝克特(1906—1989),爱尔兰戏剧家、小说家。1906年出生于爱尔兰都柏林市一个犹太人家庭。学生时代去巴黎游历时,遇到乔伊斯,当过他的秘书。1927年在都柏林三一学院毕业,1928~1930年在著名的巴黎高等师范担任英文讲师,并与人合作把乔伊斯的作品翻译成法文。其间,回到都柏林工作。1938年开始定居巴黎,德军占领巴黎期间,曾参加抵抗运动,后因组织暴露隐居乡下,写了长篇小说《瓦特》。1945年以后改用法文写作,1946年至20世纪50年代初是创作的高峰期,主要作品是1952年创作的两幕剧《等待戈多》,主要情节是两个流浪汉在荒凉的乡间土路上无聊地等待戈多的情景,至于戈多是谁,为什么要等他,剧中都未作交待。该剧揭示了人类在荒谬宇宙中的尴尬处境,被视为荒诞派戏剧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此外,还写了长篇小说《马洛伊》(1951年)、《马洛纳之死》(1951年)和《无名的人》(1953年),其中,《马洛伊》曾被一些评论家称为20世纪的杰作之一。1969年获诺贝尔文学奖金,获奖原因主要是“他那具有新奇形式的小说和戏剧作品使现代人从精神贫困中得到振奋”,并且他的戏剧“具有希腊悲剧的净化作用”。

    肖洛霍夫

    米哈依尔·肖洛霍夫(1905—1984),当代最著名的苏联作家之一,具有独特艺术风格和世界声誉的文学巨匠。1905年5月24日生于顿河流域克鲁日林村的一个商店职员家庭。肖洛霍夫出生和长期居住在顿河流域,非常熟悉顿河哥萨克的风俗习惯。1918年当他在中学读四年级时,因国内战争开始而辍学。不久,就投身革命。1920~1921年担任卡尔金镇革命委员会办事员,并参加了武装征粮队,经常在草原上同国内反革命武装作战。1923年参加了莫斯科共青团作家和诗人小组“青年近卫军”。1926年,发表第一部短篇小说集《顿河故事》。同年返回故乡,从事专业创作。

    肖洛霍夫的代表作,首推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这部小说从1926年开始创作。作家用了14年的时间,才完成了这部巨著。小说分四部八卷,以中农哥萨克葛利高里·麦列霍夫的命运和他一家人的遭遇为中心,描写了1912~1922年间顿河哥萨克地区的重大历史事件。它是一部反映顿河哥萨克在历史转折时期的生活、探讨哥萨克悲剧命运的长篇史诗。自作品问世以来,它已被翻译成世界上几乎所有的主要文字,成为当代世界文学中流传最广的名著之一。肖洛霍夫的另一代表作《被开垦的处女地》(又译《新垦地》),共两部,第一部描写顿河地区格列米雅其村实现农业集体化的经过,第二部描写了格列米雅其村集体农庄巩固的过程,分别于1932年、1959年问世。1956年和1957年之交,肖洛霍夫发表了著名短篇小说《一个人的遭遇》。小说描写了一位普通苏联公民在卫国战争中的遭遇,表现了人民在战争中的悲剧命运,充满了对历史和人生的回味与思考。这篇小说曾轰动一时,开50年代后半期和60年代苏联一系列卫国战争题材作品之先河。1965年,肖洛霍夫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证书上写道:“授予米·亚·肖洛霍夫1965年度诺贝尔文学奖金,藉以赞赏他在描写俄国人民生活各历史阶段的顿河史诗中所表现的艺术力量和正直品格。”

    尼·奥斯特洛夫斯基

    尼·奥斯特洛夫斯基(1904—1936),苏联无产阶级作家。出生于工人家庭,幼年时在教会小学读过几年书,后为谋生做过杂工、发电厂的司炉工。1919年,红军解放了他的家乡乌克兰,他加入共青团,并参加红军奔赴前线。第二年,因负重伤退伍,转入铁路工厂任助理技师。1924年加入-党,担任乌克兰边境地区共青团领导工作。几年后,由于劳累过度和旧伤复发,全身瘫痪,双目失明,不得不终日卧床。但他以惊人的毅力和顽强的拼搏精神在病榻上开始了文艺创作。1930~1934年,用了四年时间,写出了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小说描绘了乌克兰第一代共青团员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为保卫苏维埃政权、建设社会主义而英勇奋斗的历程。作者以自身经历为基础,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上展示了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如何从一个普通工人子弟成长为无产阶级钢铁战士的过程。小说出版后,受到国内外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早在1942年,我国就出版了中文译本。1934年,作者加入了苏联作家协会,并开始创作第二部长篇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但终因病情恶化,只完成第一卷。他于1936年12月去世,年仅32岁。

    毕加索

    毕加索是最有影响的西班牙艺术家。其艺术富有创造性,作品数量惊人,风格技巧多样化(油画、素描、雕塑、拼贴、陶瓷及其他)。1937年为抗议德国纳粹空军滥炸西班牙北部巴斯克人故都格尔尼卡,创作了巨幅油画《格尔尼卡》。他画的《和平鸽》被1949年在巴黎召开的世界和平大会用作会徽。毕加索出生于法国南部小镇马拉加一个教师家庭,15岁随父母迁居巴塞罗那。在巴塞罗那,他曾进入当地美术学校学习,其间一度赴马德里求学,但不久便返回巴塞罗那。他的作品因其不同特色可以分成不同的创作时期。1900~1903年,是毕加索创作的蓝色时期,这一时期,他采用低沉、不明朗的蓝色调表现充满着孤寂、荒凉和悲怆的情绪,画中的人物多半是贫困者、残疾人、病人、老人和孤独者。1903~1905年,粉红色时期。这一时期,他的作品中出现了柔和的淡黄褐色或粉红色,对象大都是演员、江湖艺人、丑角等。1904年,他来到巴黎定居下来,艺术日趋成熟。1907年以后,他的创作风格进入立体主义时期,这一年,他创作了《亚威农少女》,大胆地抛弃了西方传统绘画的造型法则,向文艺复兴以来确立的审美法则挑战,画中没有任何情节,没有具体的环境描写,在一个画面上(主要在右边两个妇女的造型上)表现正面、侧面和斜切面,追求一种结构的美。这幅画被认为是立体主义的开端。1908~1909年,是分解的立体主义阶段;1911~1914年,是综合的立体主义阶段。所谓分解的立体主义就是在不破坏绘画平面性、不模仿客观物象表面的情况下,同时描绘出一个物象的几个方面,就像我们从不同的视点去看一个物象一样,从而能创造出一种能界定量感与其间关系的绘画语言。分解的立体主义排斥装饰性的阿拉伯图案和明亮的色彩。但是,在综合的立体主义阶段,色彩重新被重视,出现灰色,黄绿色和淡-之间的色调,实物(如藤椅座位的一部分或报纸的标题)被引进画面,并采用拼贴法,如《静物和藤椅》等。1915年以后,毕加索的作品风格转向新古典主义,在严谨的造型中,用夸张的手法表达宏伟磅礴的气势。20世纪20年代中期以后,他又对超现实主义感兴趣,这时期,他笔下的人物往往是极端扭曲和不安的。30年代初期,他创作了不少《宫女》作品,基本都是-女人像,色彩强烈,他还画了不少有关斗牛的画。西班牙内战时期,他站在共和国一边,创作了壁画《格尔尼卡》,这幅画以半写实的象征性手法和单纯的黑、白、灰三色组成低沉的调子,渲染悲剧性的气氛,充分表现了战争带给人类的灾难。1944年,参加法国-党。战后,创作了描写法西斯集中营内饿殍的大幅油画《尸骨存放所》,表达了对法西斯兽行和黑暗势力的愤怒谴责。20世纪50年代创作了反映美国侵略朝鲜事件的油画《朝鲜的屠杀》等作品。1973年4月8日,毕加索在法国小城穆然去世,享年92岁。他一生共创作各类美术作品五万多件。他的私人收藏品,包括他本人和朋友的作品,都捐赠给法国政府,法国政府在巴黎建有毕加索博物馆,供人参观。

    毕加索及立体派画派

    通过运动与交换、拆分与重组,建立新的空间概念,立体派开创了人类观察世界的一种新方法。这派产生于1908年,繁荣在20年代,直到50年代仍有市场。立体派的创始人是移居法国的西班牙画家毕加索(1881—1973)和法国画家布拉克(1882—1963)。毕加索在1907年创作了第一幅立体派绘画《亚威农少女》,呈几何形分割的扁平人体丑陋而野蛮但不失和谐和统一。1908年,布拉克展示了他用小方块画的27幅作品。评论家说他的作品使“一切物体、风景、人物和房子变成了几何形和方块块”。立体派由此成为此类绘画的名称。立体派绘画的视点不止一个。画面上表现了一个物体在各个时间里被人们所看到的不同视图。立体派的第一阶段是分析的立体派时期,其特点是将画的对象分解成方形、三角和圆形等平面几何形体,色彩较简单,多用灰绿色、灰褐色。代表作有毕加索的《弹曼多林的少女》(1910)、《卡恩韦勒像》(1910)和布拉克的《葡萄牙人》(1911)、《列斯塔格的房子》(1908)等。第二阶段是综合的立体派时期,1912年毕加索开始在油画上贴报纸块,开拓了以实物代替“真实地表现”的艺术表现新观念。其代表作有《静物与藤椅》(1911~1912)、《乐器》(1914)。布拉克的代表作是《单簧管》(1913)、《巴赫的阿丽亚》。现代雕塑史上的真正转折点是毕加索。毕加索一生创作了数以万计的作品,他的雕塑作品始终保持了人的感情和对人的思考。《女人头像》(1909~1910)已经具有立体派雕塑的特点;蜡模翻制的青铜作品《苦艾酒杯》(1914)是他最早的集合艺术的尝试;《铁丝的构成》(1930)利用铁丝的组合与结合,造成透明的三度关系,扩充了立体主义的观念;最动人的石膏翻青铜作品《牧羊人》(1944)是对基督的隐喻;50年代的《狒狒和小狒狒》以玩具汽车作狒狒的头,近似于粗野的原始风格。

    超现实主义画派

    1924年安德烈·布雷东(1896—1966)发表《超现实主义宣言》,宣称:“梦和现实这两种状态,尽管明显相互矛盾,将来总要合而为一,变为一个绝对现实,一个所谓的超现实”。超现实主义者们用超现实主义一词来表明他们追求的是一个与我们每日面对并为之奔劳的物质生活世界相对立的、奇异的精神世界──超现实。超现实主义的影响不单涉及文学、艺术创作,还涉及现代思想界,以至潜移默化地改变着现代人的精神世界。超现实主义者青睐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中的潜意识、梦的解析和自由联想法。他们试图通过一些躲避理性控制的创作活动追溯神秘的灵魂境界,让奇思偶发,当即记录下来,发掘和展现无意识的心态,如:他们大家一起创作的《美丽的尸体》及马松的《自动素描》。超现实主义的种种魔法,正是直指人心灵的过程。

    胡安·米罗(1893—1983)是西班牙人。他凭着淳朴的对西班牙乡土文化的热爱,发掘梦的自由、抒情、愉快、幽默,即使令人苦恼和窘迫的性欲问题,也毫不缺乏诗意,时时飘逸着清新之美。他创作时处于一种幻觉状态,脑子和手跟随不受控制的自由想像之翼飞往一个无垠的天地。他的绘画具有幻想的幽默,画中的动植物,甚至没有生命的物体,都生机盎然。他用抽象的符号和鲜明色彩,创造出了活泼而充满生命力的诗歌和音乐的艺术境界。《小丑的狂欢节》(1924)是他的精心之作,亦梦亦幻的诗意游曳在那分不清是音符还是形象的点线画面上。

    西班牙的萨尔瓦多·达利(1904—1989)堪称超现实主义的绘画大师。他自己就是个怪诞不经、超凡脱俗的人。7岁便自称是伟大的拿破仑;闹学潮被国王亲自开除学籍;与大他8岁的有夫之妇加拉私奔,在小渔村利加港一间租来的4平方米的小屋安身。他那两撇钢叉一样上翘的胡子也让人难忘。他像个狂人那样去作画,让作品从幻觉中涌出来。他的笔下,充斥着种种奇形怪状的形象组合和故事情节,纠缠着为理性所控制的人对自己欲望的惶恐,以及欲望与压抑的矛盾和斗争,表现凶残的梦幻或奇特的宁静气氛。他的画面构思离奇,爱的嚎叫、性的显示、迷幻的情欲、虚幻的宗教、血腥的暴力、扭曲的人性、错位的时间,笼罩着一层神秘、可怖、如幻似真又令人惊愕、有时甚至唤起某种崇高感的纱幕,而其局部形象往往画得极其精细逼真。他的《记忆的永恒》(1931)软化了原本坚硬的钟表,让它耷拉在树上和桌边,而那只老怀表上画家少小时候熟悉的蚂蚁却只只清晰可辨。《内战的预感》(1936)、《利加港的圣母》(1949)、《丽达与鹅》(1949)、《纳尔西斯之变形》、《哥伦布之梦》等,是其著名的作品。

    20世纪中叶开始,超现实主义的摄影家利用暗房技术和拼贴、重组等手段产生夸张、离奇、梦幻一般荒诞而神秘的摄影作品。赖依特的《构图》、伊凯科的《两个垃圾桶》等是该派的代表作品。这个流派直到80年代仍充满活力。

    生于瑞士的贾科梅蒂(1901—1966)是典型的超现实主义雕塑家。他始终坚持以人的形象作为雕塑的对象,表达深刻的人生哲学主题。他的《早晨4点钟的大厦》用细金属棒构成开放透明的建筑轮廓,配以木版、球体、玻璃、妇女、翼龙骨架,整个作品充满奇特的想像,如梦如幻。他的人物形象被拉得极长。可以说,他创造了一个虚无的空间,表达出深沉的悲哀和孤独。

    记忆的永恒

    这是达利早期作品中的代表作,表现了画家追忆童年时所产生的幻觉。这幅油画长33厘米,宽24.1厘米,1931年作。

    利加特港的海滩宁静空旷。黄昏的光线照射着蓝色的大海和岩礁。一棵截断的无叶橄榄树无根无基地长在平台上,平台的右下方悠闲地躺着一个怪物。最令人感到惊讶的是那几只软表,它们有的挂在树上,有的搭在平台上,还有一只竟然披在了怪物的身上。这些表到底寓意着什么?那就要看各人的理解了。可以说,这些玻璃和金属制成的钟表,在漫长的时间中已经走得疲惫不堪,终于松垮了下来;也可以说,软表是对20世纪各种抽象组合实验的否定。你的看法如何呢?

    现在,这些软表已经成为西方人心目中超现实主义梦境的同义词了。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